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庄子·逍遥游>中,"小大之辩"揭示了"逍遥游"的主体,因此也可说是"逍遥游"主体之辨."小大之辩"还涉及与"逍遥游"相关的时空大小之辨.至人、神人、圣人都可说是逍遥游的主体,从某种意义上讲至人高于神人、神人高于圣人.庄子的"大言"是与"大知"相联系的,人们可借助其"大言"走向"逍遥"与"无为",因此其"大言"并非无用.惠子认为庄子的"大言"大而无用,与他仅有"小知"而无"大知"有关.在<逍遥游>中,为充分理解"逍遥游"以及"小大之辩",需结合"有无之辩"."小大之辩"从某种意义上可说是局限性大小之辨,而"有无之辩"可说是在特定方面局限性有无之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庄子》中的"小大之辩"为主线,探讨了存在于《逍遥游》和《齐物论》两篇重要作品间的矛盾,以及庄子对"大"和"小"的态度,由此揭示了庄子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间的差异,并对其"逍遥游"的三个层面和逻辑顺序作出新的阐释.认为"逍遥游"的真正价值并不在其理论形态和最终目标,而在庄子对此一境界的追求过程和借此表现的对束缚自我之现实的否定;庄子在现实中对小大的分辩比起他理论中的大小齐一来,对人们认识、理解事物具有更深刻、更普遍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子认为得道即效法道的自然无为的属性.庄子对老子的拓展在于他提出了"逍遥游"境界论和"处中"之道.玄学家师法老庄.王弼的人生以老子的自然无为为标的.嵇康除仿效老子的"自然"外,还景慕庄子的玄远境界.阮籍服膺庄子的逍遥游,同时也勉力"处中".郭象修正了老子的自然无为观,同时也弥合了在庄子、阮籍那儿"逍遥"和"处中"的上下悬隔,他是即"处中"即"逍遥".  相似文献   

4.
齐物·齐论·齐语言——论庄子"齐物论"的三层内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庄子思想具有很强的解构性,这具体表现在他的"齐物论"思想中.理解庄子的"齐物论"思想是真正把握庄子思想的前提,但大多庄学研究者对"齐物论"的内涵却理解不够.前人对"齐物论"的理解主要从"物"、"论"着眼,而忽视了庄子的语言思想.事实上,"齐物论"具有三个层面的涵义:齐物、齐论及齐语言.整个庄子哲学思想以"物"、"论"和"言"为目标进行解构,以打破儒墨言论、解构儒墨是非,为世人心灵找到一个通向逍遥的出口.  相似文献   

5.
从<庄子>全书的总体内容看,"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思想不是庄子的思想,它应该是夹杂在<庄子>一书中的其它思想流派的东西--是儒家的甚至法家的南面术,与庄子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庄子的思想应该是"无为不治".建立在"无为不治"的思想基础上,庄子对仁义即通常的社会规范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相似文献   

6.
从<庄子>全书的总体内容看,"上无为而下有为"的思想不是庄子的思想,它应该是夹杂在<庄子>一书中的其它思想流派的东西--是儒家的甚至法家的南面术,与庄子的思想是格格不入的.庄子的思想应该是"无为不治".建立在"无为不治"的思想基础上,庄子对仁义,即通常的社会规范制度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相似文献   

7.
庄子《逍遥游》之文,历来多有歧见。笔者以为悟得《秋水》意趣,才可达于"逍遥"之境。《秋水》表达了庄子对宇宙图式的猜想和对人的根本处境的理解,"井蛙"之喻与柏拉图"洞穴"之喻异曲同工,而《逍遥游》其实是一个思想者庄严的人生宣言,他向世界宣告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及生存的法则。他告诉人们:人,只有不断突破环境及自身的局限才可达到逍遥的自由境界。  相似文献   

8.
庄子的"齐物论"包含有"齐物"、"齐言"和"齐论"三方面的内容.人们往往只把"齐"理解为没有差别的绝对的"齐一"、"等同",其实不然."齐"与"不齐"正好构成了对事物差异性与同一性的完整认识,不可偏执.在庄子的"齐物论"中,"齐"并没有否定"不齐",而正是以之为中介,"齐"的内涵才得到充分的展开.  相似文献   

9.
庄子美学是"逍遥游"的美学,以绝对自由为核心的"逍遥游"兼有人生、审美的双重意义,成为庄子人生哲学与美学的共同归宿点.在道家学派中,庄子比任何人都更集中、更突出地关注和思考了人生问题,并且把"道"和人生紧紧连在一起,把道的境界看做是人生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庄子美学是从心灵体验出发,追问永恒长存的生命意义,把个体有限的生命纳入到宇宙大生命之中,从而实现美的超越,从有限进入到无限,最终使人生永恒化、艺术化,使审美本体化、人生化.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梳理<庄子·齐物论>从"吾丧我"到"物化"的行文结构出发,把握庄子在文中要表达的真意;并进一步总结出此文从"齐是非"到"道通为一"的思辨逻辑,齐物论首先在于"齐是非","齐万物"是"齐是非"的深入,"道通为一"是齐物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的“道”范畴 ,内含着“一”与“多”、“有”与“无”、“存”与“亡”、“好”与“劣”等人类对于一切存在的辩证的理解 ,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是人类智慧中至高的悟性。而西方之“科学”范畴 ,不过是之于自然界的办法、手段而已 ,是支离者也。当今“科学”何以能埋下毁灭人类地球的祸根 ?此乃天下皆以科学为美斯为丑矣之理。对“科学”的迷狂导致了“科学”被滥用、妄用和盗用等严重问题。自恃其有 ,所以无德 ;逞强气盛 ,因此失道。既认识到“科学”之美 ,又认识到“科学”之丑 ,方能超越“科学”之失和“科学”之不自由。求科学而不求道 ,使人类变得野蛮粗鲁、愚昧无知 ,持“科学”之人需要持“道”之人来启蒙。“全盘西化”乃去高就低、弃大适小、舍本逐末之行为 ,当弗为。  相似文献   

12.
和,和而不同,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内涵丰富而且历史悠久,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不仅如此,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影响了全球,上世纪90年代起出现的全球化趋向,就是和,和而不同的必然反映和写照。同时和,和而不同引领了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使全球化展现其鲜明的活力和生机,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以及应予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3.
和,和而不同,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内涵丰富而且历史悠久,在中国社会的各个角度、各个层面,有着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不仅如此,和,和而不同的思想,影响了全球,上世纪90年代起出现的全球化趋向,就是和,和而不同的必然反映和写照.同时和,和而不同引领了全球化的发展方向,使全球化展现其鲜明的活力和生机,为人类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以及应予追求的理想境界.  相似文献   

14.
老子关于"不争"的思想是他社会治理的根本原则。与不争相联系的是柔弱、锲而不舍、包容一切、不敢为天下先等精神。老子讲的"不争"并不是一种高明的争,他不是在提倡君王南面之术。老子说"不争",是指"不去占有",他说"故天下莫能与之争",是指自己创造性的活动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和结果是无人可比的。老子试图以一种全新的视角给出一个从根本上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15.
尼采的“永恒轮回说”是用来回答事物运动发展归宿的这样一个世界观问题,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尼采形成并接受这个思想经历了悲苦、恐怖并最终战胜的心理体验。这一思想的意义在于:(1)反对了基督教及其它有关世界发展的种种目的论观点,对世界的自然性进行了辩护;(2)高度肯定了变易的感性世界的唯一性,有力地批判了无时间性的超感性理想的虚幻性和破坏性;(3)作为“超人”实现的理论公设,有着激发人的创造活力、促成人的个性化创新的作用。永恒轮回的是“相同者,”德鲁兹把“永恒轮回说”理解为“选育”的哲学,背离了尼采“肯定生命热爱命运”的“酒神精神”。尼采的局限在于没有最终摆脱传统的宏大叙事,试图给“超人”生存寻找形而上的支撑,从而淡化了个性化创新生命的自在价值。  相似文献   

16.
欧阳修放苏轼“出一头地”之语, 反映了欧阳修清醒的认知:意识到苏轼文章思想与自己截然不同, 预感这个年轻后生的文学事业将是超越自己的别样存在。正当欧阳修引经据典为自己一生文章实践的理论总结“简而有法”说进行辩护时, 苏轼也恰好在文坛初露峥嵘, 别开生面, 倡导“随物赋形”, 将“无为法”引入“辞达而已”说, 使得“辞达而已”成为完全不同于欧阳修“简而有法”说的别一种文法论思想, 彻底摆脱了经学对于文章学的掌控。  相似文献   

17.
余靖从世界的物质性出发,分析了“道”与“权”的辩证关系,强调把握“度”的意义;从现象与本质关系中,揭示出透过现象把握事物本质的认识过程,批判和驳斥了仁宗时期的“舍利”、“祥瑞”等迷信现象,强调了“在人不在神”的观点,从而肯定了人的实践主体性,并从实际出发阐述社会变革思想。余靖的思想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并且有一些辩证因素。余靖是一个朴素唯物主义者。  相似文献   

18.
在北宋诸儒中,程颢"性"的学说极富有特色,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朱子,而且本身就是湖湘学统的源头所在,形成宋明道学中颇具特色的一大传统.程颢在论性时,虽然借用告子"生之谓性"的说法,但实质上是将<中庸>之本然的"天命之性"涵摄"生之谓性"并赋予了它全新的意义.在此基础上,程颢提出"性即气、气即性"这一命题,指出本然之性代表着一种性气未曾分离的更为原初的关系,进而他认为这种本然之性超越善恶,作为价值判断之善恶乃从本然之性中派生出来,非性之本身,从而为其工夫理论确立了本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苏舆《春秋繁露义证》通过注解《春秋繁露》本义 ,企图扶正过去被维新变法扭曲的《公羊》学说。他质疑康有为认定的《春秋》口说的可信性 ,申明《春秋》非改制之书 ,认为董仲舒和何休的《公羊》学说并非如康有为所言“绝无迥异”并辩别出了二者之异。苏舆在《春秋繁露义证》中通过“存天理”“灭人欲”来阐明《春秋》济世之用 ,又审定当时的政治环境 ,分辨华夷关系 ,驳斥西方平等观念 ,这反映出苏舆的《公羊》学说与湖湘学派有着深厚的渊源 ,加上他以礼印证《春秋》经世大义 ,凸显出他治经的个人特色。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二”“三”与“多”的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哲学观念中,只要突破了"二",承认了"三",那么,"多"便是不言而喻的了,因为三正是通向"多"的桥梁。中国古代哲学中的阴阳说是一种典型的二元关系学说,"一分为二"合二而一"的提法正是阴阳泛化的二元对立观念的体现。西汉哲学家扬雄首提"三分法",并由此构造出另一套与《周易》的二分法相区别的《太玄》经卦体系,进而提出种种三三见九之说。早在西周末年史伯就表述了一种"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多元综合的复杂性思想。五行说也具有克服二的简单性观念,将世界的本原建立在复杂性的多样化基元及其相互作用的关系之上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