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列举了高校学生心理障碍的类型和表现,从理论上论述了产生这些心理障碍的社会、家庭及其他方面的原因,并从高校学生的思想教育和管理等层面提出了防止与调适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学生生活应激量表”(SLSI)普查大学生3558名,检测其心理障碍并拟合其应激模型。结果显示,10.7%有心理障碍,33%为亚健康状态;女生、农村籍、系多子女、低收入家庭学生心理障碍检出率较高;严重障碍学生的显著症状为:自我问题,交往问题,情绪问题;挫折、变化、压力和自我强加等应激源和情绪反应、生理反应、行为反应等应激反应诱发大学生诸多心理障碍;UPI所测心理障碍和SLSI所拟应激模型为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干预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青年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特点是身体发育已基本成熟,但心理还远未达到完全成熟的水平.身心发展的不平衡,使他们在思想与心理上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这些矛盾冲突如果得不到妥善解决,就会产生各种心理障碍,严重的甚至导致心因性越轨行为发生.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加快、竞争加剧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比例逐年上升.据一项以全国12.6万大学生为对象的调查显示,20.23%的大学生有心理障碍.有关调查资料表明,在我国有越轨行为的青年学生中,大约有68%的人存在着心理健康问题,大约有27…  相似文献   

4.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心理教育已经受到社会、学术界的普遍重视。大学生中相当一部分人心理上存在意志薄弱,缺乏挫折承受能力,缺乏适应能力和自主能力,依赖性强等不良反应和适应障碍。探讨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具体的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学习方面学习是学生的天职,大学生经过多年的苦读才跨进了大学的门坎。在高中时,绝大多数学生是比较单纯的,专心于学习,以便将来能考入大学。升入大学后,情况发生了变化,学生对学习的看法也就多了起来。有些人在高中时读书相当努力,升入大学后却整天泥日子,把“60分万岁”当做学习上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中部地区的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自编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资料,依据荣辱观的八维观调查分析了大学生在“八荣八耻”方面上的具体践行情况的评价状况及其特点。调查结果表明:1.大学生在“八耻”方面的践行优于对“八荣”的践行,而在“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辛勤劳动为荣”、“以艰苦奋斗为荣”等三方面的践行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2.大学生的荣辱观践行情况在“劳动观”上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3.大学生的荣辱观践行情况在“生活观”上存在显著的文理科差异;4.大学生在荣辱观的践行上存在年级差别。  相似文献   

6.
矫正大学生的“挫折心理”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从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两个方面分析了大学生“挫折心理”产生的原因 ,探讨大学生“挫折心理”的行为表现 ,提供了一些矫正大学生“挫折心理”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方法  相似文献   

7.
群众观念教育对当代大学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它是在大学生中贯彻“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心的中心环节,有利于大学生筑起防腐拒变的思想长城。群众观念教育的实施方略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开展:1.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头脑,帮助学生构建树立群众观念的理论基础;2.用中国革命史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教育学生,帮助学生构建群众观念的认知基础;3.广泛开展社会实际活动,帮助学生构建树立群众观念的情感基础。  相似文献   

8.
当今世界社会发展迅速,新知识新领域不断出现.大学生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除了上课以外,还要利用图书馆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高校图书馆成了大学生的第二课堂.他们利用课余时间,频繁地到图书馆或资料室查阅文献资料.在临近毕业,撰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更是需要查阅大量的文献,贪婪地汲取着成才的“营养”.但是,大学生对文献资料的查找和利用往往是不顺利的,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形成了利用文献资料的种种障碍.为了克服障碍,提高学生查找利用文献资料的能力,现对大学生查阅文献的状况作一分析研究.一、心理障碍与对策1、陌生…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希望怎样度过双休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准确把握学生在双休日的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笔者推出“大学生周末休闲方式调查表”,对我校18个系的900名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本文便是这一调查的情况汇总和分析。调查中发现学生的休闲方式有三个特点:1.周末打工族;2.拓宽知识面;3.娱乐多元化。为此,我们提出如下措施:1.加强管理与引导,营造高质量的休闲氛围;2.引进竞争机制,激发学生参与热情;3.严格职权范围,不做纸上文章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严重性、复杂性困扰着学生工作者。人们不断探索各种心理干预与矫治的技术。实践证明:在深层心理学和本土深层文化结构基础上形成的由“共感”“归本”“显现”三个技术环节所构成的人格深层扩展心理矫治技术对帮助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较快恢复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图书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根源及高校采取的一般对策,指出高校图书馆应利用其特有的人文优势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地之一,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普通高考的改革和成人高考政策的放松,成人大学生在职学习的本义已几乎不存。大多数成人高校大学生存在着与普通高校大学生相似但又区别甚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如心理失衡;妒忌心理;社交障碍;学习障碍;恋爱心理偏离;等,都不可同一而论。在社会文化、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这三大诱因中,社会文化层面的偏见显然占主导地位。因而在成人大学生心理健康维护的社会文化、学校、个体的三大层面,既应齐头并进、又应突出重点。  相似文献   

13.
论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据有关调查,发现有20%左右的大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已影响大学生健康成才。解决这一问题已迫在眉睫。本文提出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和锻炼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使其成为真正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14.
仁是儒家价值理念的核心,强调亲亲爱人的真心,注重自立通达的善行,追求天下归仁的美景。当代大学生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出现心理失调、行为失范、理想失落等现状,凸显出仁的思想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价值。应该以弘扬孔子仁的思想为路径,以促进大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帮助大学生用"仁"的思想构建和谐的心理环境;用"仁"的思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用"仁"的思想秉持积极的人世态度。  相似文献   

15.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障碍,严重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损害大学生身心健康,分析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的成因,了解存在的各种心理障碍,并结合成因提出相应的调适对策,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给自身、家庭、学校和社会都造成了严重危害。如何减少大学生犯罪,已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和特点着手,较系统地分析了大学生犯罪的成因,从而探寻减少大学生犯罪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高校心理咨询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社会变迁速度加快 ,社会竞争愈加激烈 ,大学生心理问题也随之增多 ,对此 ,高校普遍开展了心理咨询。但在心理咨询的实际工作中 ,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对心理咨询的重点把握不准、心理咨询人员的水平不高、运用心理测验有偏差等。为此 ,在加强心理咨询人员自身队伍建设 ,创造一定条件的同时 ,还必须做好建立大学生的心理档案等基础性工作 ,以使高校心理咨询得到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不容乐观,很多高校因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都出现过休学、退学、被骗事件,甚至自杀、凶杀事件。这对学生、家庭、学校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重要。文章从心距、心力、心度、心智四个角度探讨了大学生不健康心理的形成原因和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建构,帮助大学生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改善大学生心理不健康的状况。  相似文献   

19.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前提,但我国高校大学生已成为心理弱势群体。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象入手,对其现状和原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使用应对方式量表和清华大学白羽等修订的中文网络成瘾量表对天津市部分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问卷测试,探讨大学生应对方式与网络成瘾倾向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不同网络成瘾倾向的大学生在应对方式上存在差异,解决问题、求助、合理化与网络成瘾倾向呈高度负相关;自责、幻想、退避与网络成瘾倾向呈高度正相关。自责、解决问题、求助、幻想对网络成瘾倾向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