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部分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有弱化的倾向。本文在探讨国企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的共生关系基础上,指出研究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共生效应的意义和实施策略,旨在确立以企业党建为系统建构,以企业文化创新为内容支撑的一体化模式,提升国有企业文化软实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过程中,"老三会"功能弱化与企业文化创新"不落地"的现象较为突出,直接影响到国企改革进程;而这一问题的解决,也恰恰体现了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特征。文章从政策和理论两方面指出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系统同构的依据,从二者的互补性和共生性两方面深入剖析了这一系统建构的现实可能性,并结合企业实践经验探讨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创新系统同构的实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国有企业的战略地位决定了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的一般性特征。本文探讨了国有企业之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党建、企业文化建设的概念,指出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的同向性和异质性,围绕企业核心价值观的实现提出了国有企业党建与企业文化建设相互促进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坚持继承毛泽东思想党建学说的基础上,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党的思想和理论建设、政治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突破和发展,与第一、二代领导集体相比,第三代领导集体党建思想在理论与实践上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扩大阶级基础、重制度建设、作风建设、重选人用人等方面。  相似文献   

5.
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我们认为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固然离不开体制机制改革,但忽视了以企业文化创新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变革不但会影响企业改革的进程,甚至会导致企业改革的失败。文章在分析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必要性的基础上,探讨了影响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主要因素,并从更新理念、策划方案,宣传造势、营造氛围,抓住典型、及时奖惩,管理变革、完善制度,结构建设、系统支持等方面探索了辽宁国有企业文化创新的实施路径。  相似文献   

6.
目前辽宁大多数国有企业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但还存在着企业文化创新滞后于体制机制创新的现象,从而影响到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本文以沈阳机床集团为个案,通过归纳总结该企业在确立企业文化创新方向、强化企业文化管理、实现中外企业文化融合、培育全员参与的文化理念、打造世界级品牌等方面的成功经验,探讨其企业文化创新的成功之路,旨在为其他国有企业实施企业文化创新提供可借鉴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有企业创新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创新的重要内容之一,而国有企业在创新效率方面却颇受质疑。在这一背景下来探讨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建设问题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目前有关企业创新动力机制的研究主要是着眼于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动力因素,而未能充分考虑制度创新、管理创新以及组织创新等相关内容。在对现有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并对国有企业创新现状加以分析的基础上试图构建一个适应新时代与新常态的国有企业创新动力机制。该创新动力机制系统在国有企业分类的前提下,以市场需求为主、政策指引为辅,由企业内高管、研发部门、生产部门共同协作,与外部的顾客、竞争对手和合作机构有效沟通,最终输出创新带来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最后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用以指导国有企业更好地推动创新动力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8.
第一,国有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市场化机制的基础理论,包括国有企业改革中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关系研究;市场化机制研究,以交易费用理论、企业边界理论以及目标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国有大型企业市场化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现状,提出技术创新市场化机制的概念范围。第二,国有大型企业技术创新及市场化现状,通过搜集公开数据、典型国有企业调研、走访政府政策部门专家和国有企业高管及相关行业协会领导等方式,对国有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市场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中央企业都已成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公开资料获取相关研究数据。第三,国有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内部市场化机制,主要分析企业家精神、组织文化、产权结构、治理结构、组织运作等因素与技术创新的关系,按照市场规律规则,建立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内部激励机制、监督机制及运行机制等。第四,国有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外部市场化机制,主要分析知识产权制度、投融资制度、经理人及考评制度、财税制度、社会责任、科技与教育发展政策、国际化趋势等与技术创新的关系,从国家宏观政策角度对国有大型企业的外部机制进行设计。第五,比较研究,对国有企业与民营企业、大型企业与中小型企业的技术创新及市场化机制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我国创业企业成长受阻,与企业创新发展动力不足、内外激励性制度不合理等因素密切相关.职业理想与创新精神缺乏,知识系统性与学习能力不足,容易患上成功综合症是创业企业家的素质缺陷所在.经济自由度不足,扶持性政策体系存在"短板",创新型组织建设不力,企业制度陈旧,创新精神与开放文化缺失,使得创业企业成长陷入制度困境.要从现代创业企业家群体的培养、激励性制度和规则的建立、创新与开放文化的形成等方面突破创业企业成长障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行政机关和企业组织文化的本质特征与建设现状的比较研究,发现在这两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在本质特征方面,行政机关组织文化具有政治性、强调共性建设和稳定性等特征,而企业组织文化具有经济性、强调个性化和动态性以及受领导者影响较大等特征.在建设现状方面,行政机关对组织文化建设的认识、先进价值理念的贯彻、组织文化的传播途径等方面与企业存在较大差距,而企业组织文化缺乏规范性.建议行政机关加强领导对组织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贯彻先进的价值理念,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公共企业家,从而落实组织文化建设;而企业应加强社会责任感培养,进一步规范企业文化建设,形成稳定可传承的制度.  相似文献   

11.
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亟须提升我国国有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创新不仅需要资本的支持,而且需要公司治理的保障。基于3543家A股上市企业2003—2019年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在资本市场治理下,市场竞争能否促进国有上市企业创新产出,“限薪令”又如何影响竞争与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关系。研究发现,市场竞争的加剧显著改善了国有上市企业创新产出,并且“限薪令”的实施强化了市场竞争对国有上市企业创新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市场竞争通过削减国有股东带来的政策性负担进而促进了国有上市企业创新产出。但是,市场竞争只有对公司治理水平较高的国有上市企业才能形成创新效应。可见,产权并非企业创新的直接决定因素,治理质量较高的国有上市企业可以通过市场竞争推动创新发展;同时,“限薪令”存在正外部性,能够与市场竞争在国有企业创新治理方面实现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安徽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文章提出的主要对策有:多管齐下,完善安徽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结构;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提升安徽国有企业的品牌竞争力;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增强安徽国有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把握市场并购重组机遇,加速安徽国有企业做大做强。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企业的创新水平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为探究区域文化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是否会影响企业技术创新,基于GLOBE文化模型,从三个维度研究区域文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利用2007—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显著为负,区域文化的未来导向、集体主义导向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均显著为正。(2)在民营企业中,区域文化的未来导向越强,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就越强,而在国有企业中,这种调节效应不显著。(3)区域文化的不确定性规避越强,政府补贴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就越弱,这种调节效应在民营企业中仍然显著,但在国有企业中不显著。企业和国家制定创新策略时,应当考虑地区文化的差异,采取更加因地制宜的创新举措。  相似文献   

14.
针对我国国有企业在企业治理结构、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有企业改革制度性条件运用超边际分析的方法,提出国有企业改革应该根据国有企业的不同性质、企业剩余收益权和控制权与政府及经营者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改革战略。在实行治理结构创新的同时,对财产权制度进行改革,以提供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利用角色分析方法 ,分析改制后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各系统要素的角色行为 ,试图明确现存的上级党组织、政府、政府出资人代表或机构、企业、企业党委、企业工会和职工代表大会之间的关系 ,澄清它们各自的角色及其行为 ,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有效制衡、协调运转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6.
在充满消费者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市场中,现代企业都将消费者视作自身的重要市场资产,如何有效吸引消费者,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管理者面临的一大难题。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灵魂,具有导向、凝聚、激励和约束等功能,优秀的企业文化可迅速提升企业的市场魅力。因此,在新的市场条件下,加强企业文化创新,建设基于消费者价值导向的企业市场文化,成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的有力武器。  相似文献   

17.
自党中央提出“八项规定”以来,我国掀起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新风尚。高管节俭作为高管个人特征的重要体现,对企业经营具有重要的影响。基于高阶梯队理论,以2008—2020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企业为研究样本,探讨了高管节俭特质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及女性高管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高管节俭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高管节俭程度的提高,企业绩效得到显著改善;女性高管正向调节高管节俭和企业绩效的关系。进 一步研究表明,中央“八项规定”作为外部冲击事件,能够显著促进高管节俭对企业绩效的正向作用;此外,高管节俭对企业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中央企业中更大。因此,应继续坚定不移地提升国企高管的节俭意识,加强廉政作风建设,并构建刚柔并济的“政府—国企—高管”互动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公用事业国有企业正处于快速发展和体制改革的重要转型期,这种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和发展需要文化的变革作支撑。公用事业国有企业由于其产品巨大的社会效益,其企业文化与一般市场化企业有着不同的特点。本文通过D地铁供电公司文化管理这一案例研究,对我国公用事业国有企业转型期文化变革方向进行探讨,认为公用事业国有企业当前主导文化特征通常表现为强制度文化,今后需要朝团队文化和创新文化等方向进行变革。  相似文献   

19.
所有者的动力是企业治理机制的原动力,是企业治理机制得以运转的保障。而这一动力在我国国有企业中却严重不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我国国有企业终极财权的分离、现行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不完善,激发国有企业动力机制应该正确认识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和作用,健全经理人员市场,建立选择经营者的有效制度以及设计有效的经营者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0.
创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在当前我国由"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的关键阶段,企业要获取更多的利润,必须依靠创新来强化自身的核心竞争力。高管是企业的关键决策者,对企业创新活动具有重要影响。文章利用2010—2017年中国949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首先,分别采用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和面板负二项回归模型实证检验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薪酬激励的三种模式,即货币薪酬、股权和在职消费激励均显著促进了企业创新活动。其次,文章还探讨了高管薪酬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异质性影响。一方面,根据企业所有权性质将样本企业划分为国有和非国有企业样本组,研究发现,与国有企业相比,高管薪酬激励显著促进了非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另一方面,根据企业所属行业类别将样本企业划分为高新技术企业与非高新技术企业样本组,研究发现,股权激励模式显著提高了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投入和非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产出。为检验上述实证结果的可靠性,文章还采用更换企业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指标的衡量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高管薪酬激励与企业研发创新的显著正相关关系依然稳健。高管自身风险厌恶程度和个人能力等因素不仅会影响高管薪酬水平,而且还会影响高管对企业创新的决策。文章以"2014年央企薪酬改革"这一政策事件为时间中点,构造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实证检验2014年央企薪酬制度改革的外生政策冲击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显示,高管薪酬管制政策显著降低了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但对其研发产出的影响并不显著。基于此,文章提出了以下政策建议:一是通过设计显性与隐性激励相结合的高管薪酬激励契约,并在对管理层的考核方案中适当引入非短期会计业绩指标来激发企业高管进行主动创新的积极性。二是通过"两权统一"、长期股权激励等方式完善国有企业高管薪酬激励机制从而鼓励企业的创新行为。三是可适度提高在职消费激励手段在高新技术企业中的应用,并辅以审计监督控制从而避免高管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