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具有悠久历史的儋州山歌,其艺术特点是:演唱形式有独唱、轮歌和对歌;四个乐句为一首是基本结构形式;音阶形式有五声、六声和七声等;曲调进行有四个特点;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山歌内容的变化,儋州山歌产生了“二句半”和“狄青调”等新变体。  相似文献   

2.
韦文孟 《今日南国》2010,(12):32-34
提起李少庆,田东人都知道他是大名鼎鼎的歌王——各乡镇歌圩时。出口成歌的是他;圩日宣传活动时。唱主角的是他;县里发行福利彩票时,纵情放歌的是他……这些说的都没错,然而都没能精僻概括出一生邀游歌海的歌王风采,近日,笔者走近他,发现他家里挂着一幅武汉大学教授余德泉赠送的名匾:“少已潜心堪作庆,歌而圣极乃成王。”笔者想,这才是歌王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3.
广西壮乡是一片歌海,哺育了许许多多能歌善唱、才智超群的民歌手,人们称他们为歌师、歌仙,歌王、歌后,有不少作家为他们讴歌、塑象。如果说歌剧《刘三姐》塑造了一个壮族古代歌仙的光辉形象的话,那么壮族作家韦一凡的《歌王别传》就塑造了一个现代歌王的独特形象,而且围绕着这位歌王的山歌活动,描绘出壮乡歌海的绚丽画面,表现出多彩的民族风俗。韦一凡在这篇小说中采取了近似中国章回体小说的写法,开门见山地介绍了金鸡寨歌王蒙铜锣的概况。作为歌王,“他的歌喉又圆又亮,远近闻声,山回水应”,“唱歌到处无敌手”,作为劳动农民,他“犁、耙、撒、播,田里活路那样来不得;”作为男子汉,他“一表堂堂,站在那里就象桄榔树,又直又刚”;此外他还是一个大力士,曾经徒手打死一只豹子呢!这些简洁而有特色的描写,给蒙铜锣这个人物涂上了浓重的色彩。然而这个魁伟雄健,多才多艺的歌王却年近三十还没有讨到老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他立志要娶一个和他才智相当的女歌手,虽有些姑娘主动唱歌挑逗,可不两下也就败下阵来不  相似文献   

4.
寻乌县长宁镇有一个"山歌王"。这个山歌王,尽管只读过三年书,却编写出2600多首老百姓爱听爱唱的山歌。他,就是73岁的原城北村党支书、村计生协会常务副会长刘富祥。  相似文献   

5.
首届中国·百色乐业国际天坑旅游节暨第二届中国·百色乐业国际山地户外挑战赛活动于4月26日至29日在乐业县举行。活动期间,还举行了“相约乐业”大型歌舞晚会、“欢歌乐业”滇黔桂三省(区)山歌歌王擂台赛、“行摄天坑之都、玩转多彩乐业”影像图文网络大赛颁奖及获奖作品展、天坑美食一条街及布柳河漂游、天坑游、五台山映山红赏花游等活动。  相似文献   

6.
风为裳 《可乐》2010,(11):13-13
樱桃是我同寝室的姐妹,铁了心跟歌王,就图人家一个“色”。她说青春年少,不找个好看的对不起自己的胃口,于是鞍前马后跟着歌王。 樱桃跟歌王成了毕婚族。她在婚礼上喜滋滋地宣布,自己不出去工作,一心一意在家做贤内助。我们几个女生暗暗感叹她的智商不高,歌王那样的人岂是守得住的?将来有一天,痴心赶不上变心的翅膀,樱桃哭都找不着坟头。  相似文献   

7.
蓝青 《江海纵横》2004,(6):40-41
人非草木,七情六欲凡人有之,伟人难道不也是如此么?大凡高雅艺术无非是以情感人,以美悦人。形美者,则诱人;声美者,则动人。在当代艺术领域最能起轰动效应的,恐怕要数那些歌王歌后了,由此看来“美声”有何等的魔力!  相似文献   

8.
梁程 《今日南国》2006,(15):30-32
刘三姐的故乡山歌的海洋河池是刘三姐的故乡,山歌是河池的标志,山歌与河池人态息息相关,从古到今,山歌是河池人民表达情感的最恰当的方式。“歌仙”刘三姐已登仙而太,山歌却流传下来,新“刘三姐”也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9.
“花儿”是流传在西北地区的一种山歌,为劳动人民所传唱。“花儿”虽为民间山歌体裁,但在艺术性上,却表现出极高的文学价值。在意与境的表达及结合方面,表现出独特的、具有强烈感染力的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10.
那子 《北京纪事》2014,(6):47-51
《我是歌手》双年巅峰对决结束,46岁的韩磊以“第二季歌王”的身份再次惊艳亮相,让人大呼过瘾。  相似文献   

11.
曾经宣布要活150岁的流行歌王杰克逊过早地走向了另一世界,曾为世人瞩目的“长寿试验”以失败告终了。 无敌歌王的黑白人生 杰克逊是位罕有的音乐天才。他出生于一个穷困的黑人家庭,5岁登台演出,8岁出道,14岁时已名扬天下。他的唱片销量打破了猫王、披头士等的纪录,成为20世纪无人能敌的巨星。  相似文献   

12.
客家山歌的情恋母题与植物意象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情恋母题是客家山歌历久弥新的中心母题。在与爱情相关的客家山歌中 ,经常出现诸如“藤”、“莲”、“竹”、“梅”、“茶”等植物意象。在客家山歌中 ,这些意象主要是爱情的隐喻与象征。这些植物意象有的是一般意象 ,有的是原型意象 ;有的是个体意象 ,有的是意象群。通过考察这些意象的营构、选择、组合和变迁 ,可以探析客家山歌情恋母题的历史文化传承。本文通过对具体个案的研究与文化学的分析 ,从多个角度论证了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洮岷“花儿”和河湟“少年”的对比、分析,旨在论证这样一个问题:洮岷地区的山歌叫“花儿”,河湟地区的山歌叫“少年”,二者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民歌形式,其区别有如“花儿”之比藏族情歌“拉伊”,“少年”之比汉族山歌“爬山调”。因此,不能将二者归结为一源之二流,更不能在此前提下开展对二者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洛阳桥歌”是北侗地区特有的玩山歌,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借“桥”传情的含蓄表达、性别意识的裂变觉醒、别具一格的民族狂欢、以歌乐生的诗意栖居的内蕴。  相似文献   

15.
桥头山歌是桥头民歌的一种,当地人也称“南歌”,是怀集县桥头镇独有的特色山歌,自明清朝代民歌就在民间流传,至今流行在广东省肇庆市怀集县桥头镇一带,特别是李屋村、谭坑村、旧墟村、丰大村、金星村。由于是属于本地特色文化,由方言演唱,所以保持自身独立发展的态势。山歌是在农耕文化的背景下形成的,在农村经济改革并快速发展的今天,传统音乐文化赖以生存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当地很多珍贵的传统音乐形式也在逐步消失。其中山歌也是濒危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花儿”命名臆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儿”这一名称的实际所指,是甘、青、宁三省(区)相毗连的广大地区所流行的山歌。为何将山歌叫“花儿”?这是人们颇感兴趣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对“花儿”历史渊源。体系。流派等问题的研究,将有极大助益。  相似文献   

17.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而桂西百色地区就是“歌海”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山歌而言,其种类繁多,形式多样,可谓是多姿多彩。新时期的桂西人民弘扬民族传统,再创民族艺术的辉煌。他们歌颂党,歌颂新生活、新事物、新观念,山歌呈现出与旧社会绝然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袁水拍在20世纪40年代以笔名“马凡陀”发表了不少“山歌”作品,其预设读者是与他一同生活于重庆、上海或多或少接触着同样的都市新闻的市民们。这些具有讽刺意味的作品,既合乎一般市民们置身于社会不公现象时的发泄牢骚的心理,又使他们收获消遣娱乐的发笑机会,它们一方面能吸引市民读者和扩大读者群,另一方面又能锻炼乃至提升读者的社会批判意识。袁水拍在40年代集中而持续地利用歌谣形式进行“山歌”创作,既因其立足于文艺为大众服务的态度,也基于其曾用各种形式处理都市讽刺经验的诗歌尝试。相较而言,歌谣形式比自由形式能更亲和地表达讽刺意味,而且“山歌”写作也融入了袁水拍在形式层面讽刺都市的考虑。袁水拍虽采用歌谣形式,但他的“山歌”写作是在进行新诗实验。与其强调袁水拍的“山歌”写作是为新诗大众化道路增添了有效实践的说服力,不如强调他基于对具体历史经验的感受和判断,选择了一条适合于更容易和更高效地处理这些经验的艺术加工道路。袁水拍的“山歌”的成功,是都市经验、讽刺意味和歌谣形式相合适的结果,各种形式的新诗实验想获得成功,都需要根植于合适的具体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见啥唱啥,随口而唱,随性而韵的泸定山歌极具地方的色。泸定山歌极具文化张力,其内涵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 内契,对人们的思想情感情操具有导向作用。不仅如此,在旅游产业为目标导向的发展模式中,它对当前“甘孜州大渡河流域 乡村振兴”也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以山歌文化为看点的文化旅游业的兴起,可以推动藏汉人们的深入交往,加强经济文化的 互动与融合,筑牢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促进民族的和谐团结与地区的稳定发展和民族共同繁荣。然而,泸定山歌后继乏 人,保护传承、创新发展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民歌以“太阳”起兴,本来是世界古今共有的文化现象。但是,没有哪个民族能像土家族、苗族那样,形成一种奇特、宏伟的“太阳钟”山歌簇现象,而且是形成了自己民族的独特文化景观。 现在把“太阳钟”山歌摊开来,这些“处女性”极强的民歌,将帮助我们探究这种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太阳钟”现象,何以让土家族、苗族独执牛耳;帮助我们探究它的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