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董仲舒是西汉中期大地土阶级保守派的政治代表。在新兴地主阶级取得统一全国的胜利以后,是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反动口号,第一个打出了尊儒反法的黑旗。但是,因为汉武帝“外儒内法”,贯彻执行了法家的政治路线,董仲舒的反动思想主张并没能够取得支配地位。从西汉后期开始,随着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地主阶级从“尊法”完全转为“尊儒”,董仲舒的反动思想开始占了统治地位。  相似文献   

2.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中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他继续推行法家路线,发展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制度,为巩固统一和发展封建经济、政治、文化等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历代尊孔反法的反动派,吹捧屁儒董仲舒,妄图抹煞汉武帝的法家精神和进步作用。叛徒、卖国贼林彪及其死党陈伯达公开叫嚣“大家都当董仲舒”,胡说什么汉武帝的建树,是实行董仲舒儒家路线的结果。这纯属混淆儒法斗争实质、颠倒路线是非的反动谬论。我们必  相似文献   

3.
汉武帝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是杰出的法家代表人物。他继承了秦始皇、汉高祖的法治路线,对于巩周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和我国古代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汉武帝又容纳了孔孟之道的忠实信徒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冈此,对汉武帝的评价,历来存在着不同的论述。长期以来,尊儒反法派肆意歪曲汉武帝的法家真相,甚至把汉武帝时期取得的历史成就,偷天换日地归结为接受董仲舒建议的结果。现代的大儒林彪也大肆吹捧董仲舒,恶毒攻击法家是“罚  相似文献   

4.
论桑弘羊     
在西汉中期的儒法斗争中,桑弘羊(公元前152年——公元前80年)是法家人物中的一个杰出代表。桑弘羊的一生是与刘彻(汉武帝)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刘彻继位后的第一年(公元前140年),把洛阳一个商人的儿子桑弘羊召为侍中(职务是在皇帝左右侍从)。汉武帝在位的五十四年中,桑弘羊始终在他身边工作,参预决策。桑弘羊和汉武帝走上政治舞台活动的时期,封建社会处在上升阶段,地主阶级从整体上来说还是革命者。奴隶制的残余在经济领域内,特别在工商业中,仍然严重地阻碍着生产力和封建经济的发展。地主阶级中的一部分人,尚处在由奴隶主向地主转化的过程中,一些世家豪族也占有大量奴隶,他们都拖着一条  相似文献   

5.
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八○年)是汉武帝时代杰出的法家和理财家。他十三岁就进入宫廷,在武帝身边当侍中,后来历任大农丞、搜粟都尉、大司农和御史大夫等职,深受武帝信任,主管中央财政工作约三十年之久。他倡议和执行许多财政经济改革,如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统一铸币、均输平准等,巩固和加强了西汉王朝的中央集权制  相似文献   

6.
西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十一年)召开的盐铁会议,是西汉中期儒法两条路线的全面斗争。会上以汉武帝时开始实行的盐铁官营等政策是否应该罢除为论争议题,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代表桑弘羊等,与以霍光为后台的代表工商奴隶主和地主阶级保守派利益的贤良、文学等儒家门徒,进行了面对面的斗争。斗争的实质是巩固还是颠覆新兴地主阶级  相似文献   

7.
为了正确认识儒法斗争的实质,大力宣扬法家思想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为了彻底批判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潮,批臭孔孟之道,挖除林彪反动思想的根源。进一步巩固和发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伟人成果,把上层建筑领域的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到底,我们从法家著作《商君书》,《荀子》、《韩非子》中摘录了商鞅、荀卿、韩非有关批孔反儒的部分言论,并加以注释和翻译,力求通俗易懂,以供同志们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历史上,儒法两家的斗争从来是很激烈的。公元前八十一年(即年幼的汉昭帝继承汉武帝皇位的第六年)召开的盐铁会议,就是儒法两家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文化所进行的一场大论战。桓宽的《盐铁论》一书,是根据会议的记录整理而成的。盐铁会议斗争的实质,是坚持还是改变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路线的问题。斗争双方的代表人物,一边是御史大夫桑弘羊,另一边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霍光没有出场,他用孔老二的徒子徒孙贤良、文学作为他的炮筒子。桑弘羊是一位杰出的法家,他在汉武帝身边工作了几十年,参  相似文献   

9.
汉武帝死后六年(汉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十一年)举行的盐铁会议,是西汉中期的一次儒法大斗争。这场斗争的鲜明特点是,政治路线的两军对垒,表现为经济政策的根本分岐,并且直接同意识形态的尖锐斗争结合在一起。杰出法家桑弘羊,他长期理财不单着眼于经济,更主要着眼于政治,着眼于意识形态,因而赢得了这场斗争的胜利。今天,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读一读记述这场斗争的《盐铁论》,总结历史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是战国时代末期楚国的杰出法家和大诗人,他一生为了坚持和实现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政治主张,同奴隶主贵族进行了长期不屈不挠的斗争。但是,两千多年来,屈原这种“九死未悔”的斗争精神一直受到反动统治阶级和儒家的攻击和歪曲。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屈原及宋玉”中,一反千百年来尊儒反法的反动思潮,充分肯定了屈原尊法反儒的进步思想倾向,赞扬他具有“九死未悔”的反潮流斗争精神,高度评价他的诗歌作品,给了他以应有的历史地位。今天,学习鲁迅对屈原的正确评价,对于我们总结儒法斗争和整个阶级斗争的历史经验,继续普及、深入、持久地开展批林批孔运动,巩固无产阶级专政,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一二二年,法家的杰出代表汉武帝粉碎了淮南王刘安阴谋集团未遂的军事叛乱。这是一场坚持统一、反对分裂,坚持前进、反对复辟的斗争。研究这场儒法两家两条路线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一西汉王朝新兴地主阶级是在秦末农民大起义扫荡奴隶主复辟势力的基础上建立  相似文献   

12.
桑弘羊传     
桑弘羊(公元前一五二年——公元前八十年),两汉时洛阳人,出身于商人家庭。两汉杰出的法家、思想家、政治家、军事理论家和经济学家。十三岁就在汉武帝身边任侍中,三十八岁后历任治粟都尉,大司农、御史大夫等重要职务达三十多年之久。他一生坚决地贯彻执行汉武帝的政治路线,继承和发展了先秦法家学说,协助汉武帝制定了抗击匈奴奴隶主贵族侵略的战略和策略,他倡议并参与制定和推行了著名的盐铁官营等经济政策。桑弘羊一生的政治活动,严重的打击了奴隶主复辟势力,为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作出了重大贡献。汉初,经过六十多年的恢复,到汉武帝时,社会的政治,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地主阶级的中央集权,还没有完全巩固,工商业奴隶主,诸侯王的割据势力,仍然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拥有发动叛乱,进行复辟分裂的物质基础。匈奴奴隶主贵族不断的向汉王朝发动侵扰,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这些反动势力又往往勾结在一起,给汉王朝以严重的威胁。  相似文献   

13.
西汉中期,昭帝始元六年(公元前八一年),于京都洛阳召开过一次“盐铁会议”。其间,围绕盐铁是要官营还是要私营的问题,儒法两家进行了一场全面的、激烈的论战,这是当时儒法两条路线斗争的一个突出事件。在这次会议上,由全国各地搜罗来的六十多个反动儒生,在地主阶级保守派代表人物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操纵和支持下,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大肆鼓吹孔孟之道,颂古非今,疯狂围攻曾经受到汉武帝信用的杰出法家——御史大夫桑弘羊,妄图废除盐铁官营,从根本上改变汉武帝  相似文献   

14.
西汉初年,盘据在西汉北部边境的匈奴奴隶主政权倒行逆施,“造谋籍兵,数为边害”(汉武帝语),不断发动战争,侵扰边境。汉武帝在位数十年间,在著名法家桑弘羊等人参谋和支持下,坚持爱国防边,坚决对侵扰者“举兵击之”。先后组织了“河南”、“河西”、“漠北”等战役,动员了大批人力“出陇西,北地三千里,击匈奴,过居延,攻祁连山,……”。经过长期的浴血奋战,终于在公元前110年的冬天——汉武帝亲率十八万骑兵北上河套一带,“威震匈奴”,取得了反侵扰战争的胜利,巩固了国家统一。  相似文献   

15.
桑弘羊(公元前153年——公元前80年)(关于桑弘羊的生年说法不一,本文采生于公元前153年说)是我国历史上的大理财家,“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郭沫若:序《盐铁论》读本)。汉武帝一代辉煌的文治武功,是与他制定并推行的盐铁官营、平准均输等政策分不开的。汉武帝的许多雄图大略之所以能实现,当时割据的消灭,国家的统一,民族的融合,中外的通商之所以能实现,大多靠这些政策为之提供了物质上,经济上的基础。因此,“桑弘羊是一  相似文献   

16.
汉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八十一年,西汉朝廷召集了一次有名的盐铁会议。会议以封建政府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为一方,以打着来自“民间”旗号的贤良、文学等六十多人为另一方,双方在有关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调节贡物运输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围绕着盐铁等业官营政策这一议题,还在有关政治、边防军事等问题上展开了多方面的争论。这是西汉时代一场激烈的儒法大论战。在这次会议上,贤良、文学代表着汉代奴隶主残余势力的利益,运用孔老二的儒家学说,疯狂攻击汉武帝为加强封建政府的中央集权,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而采取的法家路线和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以至边防等政策措施,并对法家的先驱者,进行了恶毒的诽谤。他们为奴隶主残余势力搞复辟大造反革命舆论。而桑弘羊作为处于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以法家学说为武器,对贤良、文学的谬论和他们所贩卖的孔孟之道,作了针锋相对的、有力的回击,对孔老二和他的徒子徒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商鞅、秦始皇等法家作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歌颂,有力地维护了汉武帝所推行的法家路线和政策。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场两千年前的儒法大论战,对于进一步认清孔孟之道在历史上的作用,彻底肃清其流毒,和认识法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是很有教益的。《盐铁论》这本书是汉宣帝时人桓宽根据当时盐铁会议的记录“推衍”、“增广”而成的。由于桓宽是站在儒家的立场,所以他在编排双方辩论的问题时往往有意让桑弘羊一方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这样,但却仍然掩盖不住桑弘羊鲜明的法家思想所放射出来的灿烂光辉。我们这次选注时没有完全按照原书的次序编排,并另加了标题。  相似文献   

17.
【说明】公元前81年(即汉昭帝始元六年),汉朝政府召集的盐铁会议,是儒法两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所进行的一场大论战。桓宽的《盐铁论》一书,是根据会议的记录整理而成的。盐铁会议斗争的实质,是坚持还是改变汉武帝巩固国家统一、加强中央集权制的政治路线的问题。斗争双方的代表人物,一边是御史大夫桑弘羊,另一边是大司马大将军霍光。霍光没有出场,他策划孔老二的徒子徒孙,六十多个贤良、文学,对桑弘羊进行围攻。桑弘羊以勇敢的反潮流精神,舌战群儒,把贤良、文学们驳得体无完肤,在论战中系统地阐明了法家的政治路线和历史观。  相似文献   

18.
我国历史上法家跟儒家的斗争,以及尊法反儒和尊儒反法的斗争,历来是前进与倒退两条路线的斗争。这种斗争到了北宋以后,表现为理学(也称道学)与反理学的斗争。李贽就是我国十六世纪著名的尊法反儒的进步思想家。鲁迅说过:儒家对言论机关的垄断,“自宋元以来,尤其利害。我们几乎看不见一部非‘业儒’的书,听不到一句非士人的话。”明朝的进步思想家李贽敢于在言论机关被‘业儒’垄断的情况下,独树一帜,猛烈地抨击孔孟之道、反动理学,同时敢于赞扬秦始皇及法家学派,这说明他具有大无畏的反潮流精神。李贽在反儒和尊法两个方面,无论在深度和广度上都超过了他前辈的进步思想家。结台批林批孔,研究李贽的思想对于我们汲取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认清林彪所宣扬的孔孟之道的反动实质,提高阶级斗争、路线斗争觉悟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汉昭帝始元六年,即公元前八十一年,西汉朝廷召集了一次有名的盐铁会议。会议以封建政府的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为一方,以打着来自“民间”旗号的贤良、文学等六十多人为另一方,双方在有关盐铁官营、酒类专卖和调节贡物运输等问题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围绕着盐铁等业官营政策这一议题,还在有关政治、边防军事等问题上展开了多方面的争论。这是西汉时代一场激烈的儒法大论战。在这次会议上,贤良、文学代表着汉代奴隶主残余势力的利益,运用孔老二的儒家学说,疯狂攻击汉武帝为加强封建政府的中央集权,打击奴隶主残余势力而采取的法家路线和一系列的经济、政治以至边防等政策措施,并对法家的先驱者,进行了恶毒的诽谤。他们为奴隶主残余势力搞复辟大造反革命舆论。而桑弘羊作为处于上升时期的地主阶级的代表,以法家学说为武器,对贤良、文学的谬论和他们所贩卖的孔孟之道,作了针锋相对的、有力的回击,对孔老二和他的徒子徒孙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对商鞅、秦始皇等法家作了充分的肯定和热情的歌颂,有力地维护了汉武帝所推行的法家路线和政策。现在,我们回顾一下这场两千年前的儒法大论战,对于进一步认清孔孟之道在历史上的作用,彻底肃清其流毒,和认识法家在历史上的进步作用,是很有教益的。《盐铁论》这本书是汉宣帝时人桓宽根据当时盐铁会议的记录“推衍”、“增广”而成的。由于桓宽是站在儒家的立场,所以他在编排双方辩论的问题时往往有意让桑弘羊一方处于被动的地位。虽然这样,但却仍然掩盖不住桑弘羊鲜明的法家思想所放射出来的灿烂光辉。我们这次选注时没有完全按照原书的次序编排,并另加了标题。  相似文献   

20.
曹操是封建统治阶级中杰出的政治家,著名的法家。他所处的东汉末期,是一个大动乱的时代。东汉王朝,由于长期推行尊儒反法的反动路线,到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政治腐败到了极点。“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社会生产力濒临崩溃的边缘。广大人民强烈要求统一。曹操顺应这个形势,执行了一条坚持统一的法家路线,在政治、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