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某综合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两届143位社工毕业生对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习、学位论文写作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效性的评估,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评价,但也指出了课程设置和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汪瑞林 《社区》2002,(21):55-57
既是专业也是职业 “‘社工’既是一个专业也是一个职业,它在西方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着很高的认知度。”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主任史柏年教授介绍说,“‘社工’作为一个专业,就是在一定的专业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这一概念传入中国已有近二十年时间。九十年代以来,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迅猛,全国各高校竟相增设了社会工作专业。尤其是上海市在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和职业建设方面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在专业发展迅猛的同时,毕业生却面临着就业的困境。本文通过对上海市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就业状况的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深入民政局、街道、居委会等部门进行调研,以期发现问题的症结所在,并寻求解决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培养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专业,近10年发展迅速。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统计资料看,已经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文章从我校新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出发,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社工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5.
随着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大陆的发展,社会工作实习教育需要考量的问题也在发生变化,需要对一些基本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整合性探讨,包括对不同层次及内容的社工实习教育目标的整合性认识,以及专注于学生专业自我之培养、弥补课堂教学之不足的反思性学习实践的内涵、方式与结构。这些探讨有助于形成社工教育界和实务界在社工实习指导实践中的分工与合作,锻造和彰显社工实习的专业价值。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同的合作基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是众多国家和地区任职感化官的基本资格条件。但在社区矫正服务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处于一个权威环境中,遭遇矫正专业知识不足和违反社工传统价值理念的困境。结合我国司法社工发展现状,社工教育需要增添司法社工相关专业课程,重视加强学科专业与实务领域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培养社工运用建设性权威的理念,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化解专业服务的介入困境。  相似文献   

7.
我国高等学校社会工作教育由于不是社会有效需求的结果,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高校社会工作教育面临新的契机。提高高校社工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之举,具体可以从加大社工专业学生的实习力度、增设实习基地以及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随着民政部于2020年部署在全国推进乡镇(街道)社工站建设,中国社会工作的发展进入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的关键阶段,本文将其总结为以社工站为基石的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建设阶段。其中“社工站制度”是该制度体系的基石,而社工站制度的基本内容是围绕面向城乡社区居民生产、传递和提供普遍可及的基本的专业社会工作服务的相关配套制度。社工站服务提供制度的核心又是“社区社会工作服务提供制度”。为保障中国本土社会工作服务制度体系的有效建设和可持续运行,相应的社工站人才队伍制度建设应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关于对土木工程毕业生质量调查的分析和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对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特别是近十年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反馈信息的 分析,了解掌握了我院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的状况和土木工程工程专业教学结构的合理 程度,为教学管理和教学改革提供借鉴和思考。  相似文献   

10.
采用系统文献回顾的方法,对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就业问题的37项研究进行了批判性回顾。结果发现,目前的研究一致表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低,但关于其是否存在就业困难(就业率低)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此外,该领域的研究者主要从社会、学校和个体三个层面来讨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和对策。由于方法论存在局限,对就业属性的认识存在偏颇,研究视角过于狭窄等问题,现有的研究既没有将社会工作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中国大学生群体的就业问题关联起来,也没有提供关于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的专业对口率的总体图景,更没有为该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成因找到合理的解释,这是该领域的研究者需要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李璐琳 《社区》2014,(15):14-14
浙江省安吉县是一个拥有45万人口的生态县城。县域社会工作刚刚起步,一线社工人才数量逐年上升,但社工管理人才和教育研究人才仍很缺乏,新形势下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就是要建设一支符合当地需要的本土化社工督导队伍,以使专业社会工作走上规范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社区》2009,(31):6-7
由30名社工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组成的“社工驻校服务基地”9月在北京挂牌成立,这是北京市首个进驻中小学校园的社工服务常态化组织。据了解,今年7月,北京建筑工程学院社会工作系毕业生自主创业,申请成立了北京市西城区悦群社会工作事务所,落户月坛街道。据月坛街道工委书记李红兵介绍,这是西城区第一家由民政部门核准成立的民办非企业性质的社会组织,  相似文献   

13.
《成才与就业》2011,(22):24-25
被公认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发展最早的上海,截至去年年底,注册社工人数仅为1554人。尽管社工专业正获得越来越多认可,从事该职业的人却只有30%左右,远没有达到社会发展对专业社工人才的需要。为老服务、助残、心理服务……在不少居委会和社区中,社工出现的频率不低。目前不少社工的月薪不过2000元,正是这种收入水平,使得不少新增的专业社工不愿意从事社工工作。  相似文献   

14.
行政性社会工作是当前我国社会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江西省Y县所推动的行政性农村社会工作为例,揭示了行政性农村社会工作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认为专业人才和民间组织的缺乏是农村社会工作开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培育基层原有干部的专业社工理念和方法,建立高校社会工作教育机构与地方长期合作模式,培育农村民间组织,是农村社会工作发展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速度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既有的建设路径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高校学科之间的约束性、人才发展的地域性、社工专业机构发展的资源约束性、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结构软性、社工待遇差、工作自主性差等问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嵌入性"建设需要针对上述困境寻找破解之法。具体而言,应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和层次,建设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社工组织网络建设,充实基层队伍,并提高社工的待遇和工作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6.
随着政府购买服务的推广,专业社会工作在中国逐渐成为主流。但是在此过程中,社会工作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也受到质疑。社会工作的专业化表征之一是社工机构的专业化,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强大压力下,社工机构要走专业化方向,可以考虑将自己NGO化,按照NGO的运作逻辑和治理模式来发展,从而走上一条独立、自主和可持续的道路。本文通过笔者亲身参与和观察的案例,指出中国社会工作内部呈现多元的形态,虽然不是所有的专业社会工作机构都要NGO化,但是NGO化可以在帮助一些社工机构专业化的同时,也能促使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更加独立和自主,有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社工实务模式是观察社会福利制度建设与社工专业发展的最佳视角。英美社工实务模式历史发展过程清晰、特征明显。人文关怀和以人为本色彩浓厚,追求社会公平和旨在恢复服务对象社会功能的目标明确,微观取向的个案工作、个案管理与家庭治疗方法盛行,社会福利性质与福利制度建设背景突出。英美社工实务模式发展现状清晰预示了社工专业发展与社工实务模式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趋势,对中国社会工作专业发展与社工实务模式建构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18.
作为我国社会工作的创新城市,深圳市自2006年12月起开始加大力度全面推进社会工作。经过几年的试点,深圳市社会工作初见成效,积累了大量工作经验,现已初步形成"政府主导,民间运作"的工作模式,这些为我国大陆推进社会工作专业化及职业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客观来说,深圳市社会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还面临着社会工作职业认同度不高、社工专业程序不够、机构运作资金不足及对社工机构监督管理不到位等问题。对深圳市社会工作的深入研究,对我省发展社会工作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服务是在缺乏第三方——专业的学校社工介入服务背景之下的权宜产物。基于皖北农村M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调研,探究这种留守儿童“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模式在相关制度建设、留守儿童心理疏导和档案管理等方面的具体做法,进而对"-5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代行式”社会工作实施效果进行评估,结论是:由农村学校及其教师为在校留守儿童提供服务是利弊兼有,且弊大于利的,由此呼吁未来农村学校能实现“一校一社工”,由驻校社工承担起在校留守儿童服务任务,这既有利于对农村学校及其教师进行减负,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工作职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0.
正市人大代表、温州市黑眼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理事、瑞大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忠传谈及对"奋战1161"的感想时说道,作为一名社工机构理事,在社会面临全面、深刻转型的当下,社会工作参与社会治理的有效方式和路径在哪里,社会工作及其专业服务如何在社会治理创新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和作为。强化政策支持,创新社工人才机制近年来,我市社工专业人才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实践探索不断深入,在提供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