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调查某综合性高校社会工作专业两届143位社工毕业生对专业课程教学、专业实习、学位论文写作和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有效性的评估,发现大多数学生对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有效性进行了积极评价,但也指出了课程设置和专业实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社会工作专业硕士教育质量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等学校社会工作教育由于不是社会有效需求的结果,在发展中出现了一些问题。随着社会工作职业化,高校社会工作教育面临新的契机。提高高校社工专业学生的实务能力是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之举,具体可以从加大社工专业学生的实习力度、增设实习基地以及加强师资培训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社会工作与社区矫正有着紧密的联系和共同的合作基础,拥有社会工作专业教育背景是众多国家和地区任职感化官的基本资格条件。但在社区矫正服务开展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处于一个权威环境中,遭遇矫正专业知识不足和违反社工传统价值理念的困境。结合我国司法社工发展现状,社工教育需要增添司法社工相关专业课程,重视加强学科专业与实务领域之间的紧密合作,同时培养社工运用建设性权威的理念,在实践教育过程中化解专业服务的介入困境。  相似文献   

4.
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实习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是中国社会工作教育中的薄弱环节.文章从中国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关系的角度,阐述社区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基地,社区服务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内容,社区服务实践可以成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之源泉.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结合,会提高中国社会工作实习教育水平,会加速中国社会工作社会化和专业化进程.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广州市高校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育模式为例,从实习接受单位、督导力量、高校管理体制等方面介绍了社会工作实践教育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如何从系统化的实习单位、本土化的专业督导、高校管理的配套支持、学生支持团队建设四个方面建立的社会工作专业“四位一体”的实践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6.
构建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是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教育,培养社会工作专业人才的需要。东北石油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在多年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基础上,积极开展社会工作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探索构建了基于“5”个实践教学环节和“4”个实践教学模块的“1”套社会工作实践教学新体系,并提出加强专业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拓展新的实践教学基地、完善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提高实习指导教师实务水平等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当前中国社会工作专业硕士(MSW)实习教育仍存在着教学内容不满足实际需要、专业实习与培养目标脱节等困境,项目管理通过对当前实习教育制度的补充,提高MSW实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促进实习目标达成和团队成员成长.通过引入项目管理理论和框架研发MSW实习项目,以实践研究系统论证项目管理模式的形成逻辑,结合MSW实习的实际特点,运用项目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反思和构建MSW实习的项目管理模式,以进一步提高社会工作硕士实习教育的效能.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社会工作教育自上个世纪90年代至今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大量社会工作毕业生已经可以从工作情境的实际需要出发对目前的社工教育提供丰富的反馈意见。本研究力图通过调查天津师范大学社工专业毕业生对专业教育的反馈情况,了解毕业生对课程设置和专业教学等方面的看法和评价,以期为今后社会工作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较为客观和现实的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社会工作是运用专业的价值观、方法和技巧来帮助人们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社会福祉的助人专业,强烈的问题导向性决定了其实务型取向。社会工作教学不仅仅要将专业理论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理论根基,同时更要注重将课堂理论转化为学生的实践能力。社会工作专业应遵循实验室教学和课外实践教学相结合、阶段性观摩活动与定期实习相结合、实习与毕业论文及学年论文的写作相结合、机构督导和学校督导相结合等四个原则,建立课堂实践、机构实习、社团实践、毕业实习四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同时,在构建此模式时需要建立以学校督导培训、实习机构挑选、教学经费等为基础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0.
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工作专业作为培养为社会弱势群体提供专业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新专业,近10年发展迅速。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的统计资料看,已经有200多所大学开设了社会工作专业。文章从我校新办的社会工作专业出发,探讨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基地建设与社工人才培养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1.
司法社会工作,作为以实践为本的应用社会科学分支学科,一直存在基于学科属性和专业特色所造成的方法论上的矛盾和冲突,它集中体现在源于实践逻辑的实务性与作为"专业"的规范性之间的矛盾、专业实践所依托的多元价值观和个体主义视角与整体主义视角之间的矛盾。笔者在对司法社会工作方法论冲突分析基础上对专业工作方法学进行整合性建构,提出司法社会工作实践中应该遵循的方法论原则,以此对中国司法社会工作方法体系的构建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研究指出,社会工作在中国方兴未艾,但面临着角色不清、角色冲突、角色紧张、角色超载等角色问题。功能角色理路与实务角色理路是社工角色研究的理论基石,但也需要一种角色管理方案。社工扮演着事务性、补偿性、增益性三类角色,事务性角色厘清了首要职责,补偿性角色提供了社工发展的实践舞台,增益性角色为社工提供准确的专业角色。  相似文献   

13.
2002年福建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创办了社会工作本科专业。在对社会工作专业学科定位、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完善课程体系设置、加强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完善实践教学各环节确保实践教学质量、完善教学评估体系等问题深入探讨基础上,构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医务社工人才的办学模式。本文认为医学院校开办社会工作专业,是拓展了医学院校办学范围,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层次社会工作者的重要途径,发展完善医科大学社会工作专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2012年8月17-18日,由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主办、郑州轻工业学院承办的"社会工作教育与实习高校教师办社会服务机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在郑州轻工业学院隆重召开,来自全国各高校的70余名社会工作专业教师齐聚一堂,  相似文献   

15.
社会工作作为助人专业,需要社会工作者身体力行,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实践.在这个意义上,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是社会工作专业的灵魂.社会工作专业的这一特质构成了社会工作专业教育的独特性.在专业教学中能否帮助学生建立起专业深层次的认同感和牢固的专业价值理念,是专业教育与专业发展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文作者在教学实践中,立足于本科生专业教学,将社会工作专业价值理念的教育作为一年级课程设置中"专业导入教育"的核心内容,在相互呼应的三个教学科目中完成这个内容的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提出了教师与学生共同成长的实践教学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目标影响社会工作实习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的选择。我国现阶段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目标定位模糊,社会工作实习课程的专业知识标准缺失,社会工作专业实习在课程教学内容、方法的选择方面,呈现多元价值观冲突、教学成效不显著、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目标被异化的现象。本文从社会工作实习教学目标体系的多元化整合角度,提出构建社会工作实习教育的整体性合作模式。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速度非常缓慢,其主要原因是既有的建设路径没有充分考虑到中国高校学科之间的约束性、人才发展的地域性、社工专业机构发展的资源约束性、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的结构软性、社工待遇差、工作自主性差等问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嵌入性"建设需要针对上述困境寻找破解之法。具体而言,应扩大高校招生规模和层次,建设培训基地,加强专业培训,加强社工组织网络建设,充实基层队伍,并提高社工的待遇和工作的自主性。  相似文献   

18.
汪瑞林 《社区》2002,(21):55-57
既是专业也是职业 “‘社工’既是一个专业也是一个职业,它在西方和我国的港、澳、台地区有着很高的认知度。”中国社会工作教育协会秘书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与管理系主任史柏年教授介绍说,“‘社工’作为一个专业,就是在一定的专业价值观的  相似文献   

19.
社会工作教育逐渐重视到灾难社会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社会工作在中国发展的情况,在满足社会需求和实施社会工作通才教育的理念下,本文讨论采用融入模式,在社会工作教育中融入灾难社会工作内容。提出融入模式的灾难社会工作须解决组织的支持与承诺、兴趣上的竞争、教师的适应和资源四个要素,需要具备基于能力的基础教育、文化敏感性、社会性别意识、国际化视角和系统性的理念,并提出了需要融入微观知识、宏观知识、压力管理与专业自我觉察和实习等内容。  相似文献   

20.
2016年10月29日,"中国生命关怀协会临终关怀社会工作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全国临终关怀与医务社会工作实务研讨会"在重庆隆重举行.来自北京、上海、重庆、广东、湖南、黑龙江、甘肃、山东、四川和云南等有关高校、医疗单位、民政部门、社工机构的86名中外专家学者和一线社工,参加了会议.这是值得记忆的历史时刻,参会学者围绕我国临终关怀面临的问题、临终关怀社会工作理论、临床干预与实务、特殊人群的服务和生命教育与哀伤辅导等主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