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风险投资公司如何从众多的申请案例中挑选值得进一步接洽和研究的投资项目的分析,探讨了针对风险投资申请项目商业计划书的实用评级办法,最后用信号传递博弈模型讨论了这种信息不对称情况下评估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黄福广  张晓  彭涛  田利辉 《管理学报》2015,12(2):207-214
结合未上市中小企业的211份调查问卷数据以及部分手工收集的数据,研究了创业投资对企业成长的影响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创业投资对未上市中小企业成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但是创业投资的联合投资对企业成长有显著负向作用。中国创业投资通过提升未上市中小企业的管理能力,提高企业整合供应链能力,最终促进企业成长。在这一路径中,创业投资持股比例、外资创业投资的管理提升中介效应显著。创业投资与企业冲突不明显,关系较为融洽。  相似文献   

3.
非对称信息下创业投资IPO退出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创业投资促进创新,加速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通过对证券市场IP0机制的创业企业家激励功能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发现,证券市场IPO机制使创业资本可以通过IPO退出,形成对创业企业家以公司控制权转移为核心的非现金激励,从而减少了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两者之间信息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最终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国外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研究打开了公司创业投资价值创造机制的"黑箱"。不同类型的学习及社会互动是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关键机制,而知识产权保护、吸收能力、相关度、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是公司创业投资中组织间学习的重要影响因素。基于此,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创业投资促进创新,加速高科技产业和国民经济发展.通过对证券市场IP0机制的创业企业家激励功能理论分析和模型研究发现,证券市场IPO机制使创业资本可以通过IPO退出,形成对创业企业家以公司控制权转移为核心的非现金激励,从而减少了风险投资家和创业企业家两者之间信息问题和由此产生的委托-代理问题,最终促进创业投资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何俊英 《经理人》2005,(2):70-71
绝大多数热钱是在追逐那些相对比较成熟稳定的项目2005年对资金匮乏、渴望获得创业投资(Venture Cpical,又译“风险投资”)青睐的中国创业家来,是个利好年。创业投资在经过互联网泡沫时代血流成河的惨痛经历之后,正在渐渐回暖。据国内创投研究与顾问专业机构Zero2ipo清科公司调查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创业投资延续了2003年以来的回暖趋势,投资更为活跃,并首次突破10亿美元大关,投资额总计12.69亿美元。全面的复苏和加速发展,使渴望对接资本市场的创业企业,有了更多获得创业资本基金支持的机会。  相似文献   

7.
王雷 《管理科学》2014,27(5):50-68
基于控制权收益交互作用视角,研究创业投资模式下的异质性创业企业控制权治理问题,分析控制权共享收益和私人收益综合影响下投资家投资专用性和合作双方信任度对创业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治理的作用机理,以193家不同产业类型创业企业为样本,运用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投资专用性、信任及其交互作用对异质性创业企业两类控制权治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异质性企业的控制权收益类型和大小存在差异,导致投资专用性和信任对不同产业类型创业企业控制权治理的影响存在差异;创业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较大、创业投资家的战略收益较小时,创业投资家获得的剩余控制权与其投入资本的专用性、合作双方间的信任度呈非线性倒U形关系;创业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较小、创业投资家的战略收益较大时,创业投资家获得的剩余控制权与其投入资本的专用性、合作双方间的信任度呈非线性U形关系;投资专用性与合作双方信任度的交互项与创业投资家拥有的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负相关,在高新技术创业企业样本中交互效应尤为显著。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4年至2012年中国沪、深两市首次公开发行上市的1 216家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工具变量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从代理成本视角探讨创业投资对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作用。从总体上检验创业投资参与对中国上市公司代理成本的影响,进一步检验创业投资的参与程度和背景特征是否影响其治理作用的发挥。研究结果表明,有创业投资机构参与的上市公司,其代理成本显著低于无创业投资机构参与的上市公司;创业投资的参与程度越深,即创业投资机构家数越多、持股比例越高、投资期限越长,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就越低;与本土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相比,外资背景的创业投资机构更能降低上市公司的代理成本。研究结论对上市公司、创业投资机构和政策制定者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创业投资在中国方兴未艾,近两年的第二次互联网创业热潮,更是带动了包括天使投资、VC、PE在内的各种风险投资机构的迅速扩张。创业企业具有成长性强、财务不够规范、未来收入较难预测等特点,因此如何对各个阶段的创业企业进行估值,是创业企业和创业投资相结合的重要课题。本文对不同阶段的创业企业特性及对应的创业投资估值方法进行了分析和对比,以正确估计创业企业的真实价值,达成投资方和企业方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王雷 《管理科学》2016,29(4):80-93
控制权治理是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由控制权配置带来的控制权收益是激励投资家物质资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投入的重要手段。基于不完全契约理论,从控制权收益和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视角,研究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配置问题。分析创业企业中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的控制权收益构成和类型以及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特征,厘清公司创业投资者与企业家各自私人收益、货币收益与其拥有的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之间的对应关系。根据控制权共享收益来源,构建基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的控制权共享收益函数,分析控制权私人收益和战略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和专有性以及控制权收益与人力资本交互作用对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剩余控制权和特定控制权配置的作用机理。以公司创业投资支持的110家不同行业上市企业3年数据为样本,运用面板数据混合回归模型,实证检验控制权收益、企业家人力资本及其交互项对中国经济背景下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两类控制权配置的影响。 研究结果表明,公司创业投资者拥有的特定控制权和剩余控制权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正相关,与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负相关,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对公司创业投资者获得创业企业特定控制权比例具有正向影响,公司创业投资者控制权战略性私人收益对其自身获得创业企业特定控制权比例具有负向影响;企业家控制权私人收益正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负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公司创业投资者战略性私人收益负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用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正向调节企业家人力资本专有性与公司创业投资者剩余控制权占比之间的关系。由于不同产业类型的创业企业会给公司创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带来不同的控制权收益,进而导致双方对控制权的关注程度和类型发生变化。同时,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创业企业,公司创业投资者和企业家对剩余控制权、特定控制权关注的重点也不相同。因此,需要对不同类型的创业企业进行控制权分类治理。 研究结论为完善公司创业投资支持企业的控制权治理、提升控制权激励效果进而促进被投资创业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从风险企业家与风险投资家风险偏好、风险投资家干预行动、控制权私有收益以及分阶段融资等方面对Gebhardt-Schmidt(2006)与Jean-Etienne(2008)模型进行综合与扩展,比较分析了相机控制与联合控制两类控制权配置结构的适用范围与影响因素。理论研究得出,风险投资家的监控干预成本、风险企业家的融资额与控制权私人非货币收益、风险投资家在重新谈判中的讨价还价能力与持有的企业赎回权、项目失败时风险企业的清算价值以及风险投资家风险规避系数,与联合控制的选择概率正相关、与相机控制的选择概率负相关;风险投资家战略目标的实现度与联合控制的选择概率负相关、与相机控制的选择概率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基于风险项目价值的风险投资最优中止时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止决策能力是影响风险投资公司长期绩效的重要指标之一,然而现有中止决策方法忽视了风险项目发展过程中信息对项目价值的影响,从而影响了中止决策时机。针对该问题,本文首先从贝叶斯后验估计的角度提出了风险投资家后验概率的信号学习过程;然后运用动态规划方法,在确定对风险项目最优投资水平的基础上,给出了基于风险项目价值的最优中止时机模型;最后对最优中止时机模型进行了算例分析。本文提出的最优中止模型考虑了风险项目发展过程中新信息释放对中止时机的影响,解决了分阶段投资情形下的最优中止决策问题,为风险投资家及时做出中止决策提供决策依据。同时,该模型还可用来分析风险投资家对风险项目的最优投资水平问题,为其做出最优决策提供参考。此外,模型的分析也为风险项目创始人通常发生的逆向选择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在风险投资项目选择过程中,决策者通常是有限理性的,会尽量避免选择可能会令其感到后悔的风险投资项目,而在涉及多个行业的风险投资项目选择过程中如何考虑决策者后悔规避的心理行为因素,这方面的研究特别需要关注。本文提出了一种涉及多个行业的考虑决策者后悔规避的风险投资项目选择方法。在该方法中,首先计算各风险投资项目在不同市场状态下的项目价值;然后,计算各组合市场状态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地,构建后悔函数刻画决策者后悔的心理感知,并通过计算不同行业的各风险投资项目的综合效用值得到风险投资项目的排序结果。最后,通过一个算例说明了本文提出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风险资本联合投资的激励契约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风险资本在投资中期或晚期的联合投资激励契约问题,在风险投资家对项目已作了初步融资和了解条件下,建立了风险投资家之间的联合投资契约模型。分对称和非对称信息两种情形,就如何设计最优契约才能使联合投资双方都能真实地显示他们的信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风险投资家的职业能力对联合投资契约的影响,并用算例进行了验证,为风险资本中期或晚期的联合投资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5.
李云飞  周宗放 《管理学报》2011,8(6):872-878
针对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从风险投资者角度出发,基于委托代理关系建立了风险投资家激励契约模型。与传统的激励契约模型相比,该模型考虑了风险投资家对风险投资基金注入一定比例的个人资本金而持有股份,并引入了风险投资者可观测变量。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增加了风险投资家的激励强度,提高了风险投资者的期望收入,还有助于风险投资者选择高能力的风险投资家和激励其在签约后努力工作。这些结果有益于解决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为风险投资者建立合理的激励契约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is becoming an important tool for business development. In addition to attractive financial returns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provides strategic benefits which result from establishing strategic alliances between small entrepreneurial companies and large mature corporations. There are several approaches to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Each approach requires a different level of commitment with respect to corporate resources and yields specific strategic benefits. At present there appears to be a trend for establishing focused 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 programmes in co-operation with an external venture capital organization. The successful int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such a programme require that a few important guidelines are observed.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构建一个模型分析了在存在双重道德风险的情况下,项目的创新水平对企业家选择融资方式的影响,研究认为在较低的创新水平下企业家将会选择银行债务融资;较高的创新水平企业家将会选择风险资本融资。模型进一步分析了创新水平对风险资本融资融资契约中风险资本家股权份额分配的影响,研究认为创新水平的增加将会引起风险资本家股权份额的增加。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实风险投资商与投资企业双边匹配问题的特点,构建了具有不同类型信息的风险投资商与投资企业双向选择的多指标评价匹配模型,给出了一种多指标双边匹配决策方法。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和客观事物的复杂性,评价信息采用实数、区间数、三角模糊数、语言变量和直觉模糊数5种类型表示。选取期望水平为参照点,利用前景理论计算各指标的益损值,考虑决策者损失规避的心理行为特征,基于TODIM(葡萄牙语,Interactive and Multicriteria Decision Making首字母缩写)方法得到投资企业和风险投资商的总体感知价值,据此建立了风险投资商、投资企业总体感知价值和投资中介收益最大化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并提出了极大极小求解方法。实例分析表明决策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借鉴投资组合理论,结合项目组合现金流的特点,构建了风险投资项目组合的决策模型,并设计了模型的动态规划求解方法。该模型在保证现金资源合理配置的前提下,考虑了风险投资组合退出的时机与方式,实现了全局收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20.
PPP项目中社会资本的能力禀赋和努力水平为其私有信息,如何激励社会资本显示真实的能力禀赋和努力水平一直是PPP项目治理研究的重要议题。在传统的PPP项目激励治理研究中,往往假设社会资本只具有单一私有信息,由此形成单一的逆向选择或道德风险问题。但在PPP激励治理现实中,社会资本经常同时拥有关于能力禀赋和努力水平双重私有信息,从而导致关于类型不对称信息的逆向选择和关于行为不对称信息的道德风险问题共存。本文研究了PPP项目中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共存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构建了针对社会资本同时拥有能力禀赋和努力水平两种私有信息的激励机制设计模型。该模型以项目产出绩效为激励途径,通过设计最优契约使得社会资本谎报信息类型的收益水平不高于其真实汇报类型的收益,从而激励社会资本显示真实能力禀赋的同时付出最优努力水平,保证项目效率。同时考虑了社会资本的公平偏好,探讨了公平偏好对这种双重不对称信息激励机制设计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设计合理的PPP项目激励机制能够实现对社会资本的信息甄别和激励其付出最优努力的双重目的,政府对社会资本的激励强度同社会资本市场分布有关,且随着社会资本嫉妒偏好强度的提高和被指责偏好强度的减弱而增大。本文的研究可以为解决现实中PPP项目的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提供理论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