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环境下,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在高校中的广泛应用,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接受程度和利用效果成为学术界广泛关注的问题.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扩展模型和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ACSI),构建高校微信公众平台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方法收集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感知质量、 感知有用性、 感知娱乐性对满意度有直接的正向影响作用,感知易用性以感知有用性和感知娱乐性为中介间接影响满意度.研究结果对高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感知服务质量模型、专家和用户调研数据,建立共享服务消费者参与意愿影响因素模型.模型的外部变量是共享服务的响应性、共享服务的可靠性和共享服务的移情性,内生变量是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运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技术对问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共享服务的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直接正向影响共享服务的消费者参与意愿,共享服务的响应性、可靠性与移情性通过感知有用性与感知易用性间接正向影响共享服务消费者参与意愿,共享服务的感知易用性通过共享服务的感知有用性间接正向影响共享服务消费者参与意愿.基于研究结论,为共享服务企业提出了优化服务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为理论基础,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农户农业信息服务采纳意愿的关键主观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农户农业信息服务采纳意愿主要是受行为态度和知觉行为控制两个关键因素的正向影响,其中态度对意愿的影响占据主要地位,同时态度受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共同作用,而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又受到信息质量和服务质量两个外界因素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4.
依托于新兴的虚拟社区网络团购的特征,以理性行为理论、技术接受模型为基础,以SPSS 19.0为分析工具,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进行实证研究,探讨虚拟社区网络团购中外部变量对消费者使用意向的作用机制。数据分析表明,外部变量各因子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影响消费者使用态度,进而影响消费者使用意向。其作用机理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正向影响消费者使用态度,影响感知易用性的因子有互动环境、信息有效性、产品质量和团购网站服务质量,影响感知有用性的因子有互动频率、互动程度、信息有效性、产品质量、产品价格、团购网站服务质量、物流服务质量和感知易用性。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虚拟社区团购网站的运营管理建议和发展方向,以提升用户使用意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SOR模型,构建在线旅游购买意愿驱动因素模型,应用结构方程实证分析了大学生在线旅游消费的驱动因素对购买意愿影响的作用机理,并深入探讨了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1)价格优惠性、网站服务质量和在线评论对消费者在线旅游购买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价值对消费者在线旅游购买意愿有显著正向影响,感知风险显著负向影响消费者在线旅游购买意愿,其中感知价值在线旅游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2)感知价值和感知风险在价格优惠性、网站服务质量和在线评论影响购买意愿的作用机制中均发挥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社交借贷是新兴社交金融模式的典型代表,也是当下十分热门的P2 P网络借贷的一个细分领域.相比传统P2P业务,社交借贷具有征信成本低廉,违约风险较小,避免人情尴尬等诸多优点,并于2015年大规模兴起,在经济社会中产生重要影响,探究互联网社交借贷用户的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TAM模型,构建了互联网社交借贷用户接受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调查数据对用户接受互联网社交借贷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个体创新性、 网络外部性等外部因素对感知有用性、 感知易用性有正向影响,兼容性对感知有用性有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 感知易用性和网络外部性对用户使用意愿有正向影响,感知风险对用户使用意愿有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7.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从最终用户的角度对农村居民信息服务的接受行为进行实证研究,验证了感知的信息质量、感知的有用性、感知的易用性、感知的服务成本和感知的使用能力等五个方面的因素在农村信息服务行为中的作用,其中,感知的有用性对信息的使用态度和行为意向的影响最显著,感知的信息成本在目前并不直接影响农民的使用行为。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消费者感知网上银行服务质量对其再次使用行为的影响,基于自助式服务质量评价模型和技术接受模型,构建了网上银行服务质量对再次使用行为影响的结构模型,并通过调查问卷获取消费者行为数据。研究表明,网上银行服务质量对用户再次使用行为有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用户对网上银行的感知风险对再次使用行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网上银行服务质量可通过满意度对再次使用行为产生间接的显著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9.
基于UTAUT模型,引入感知风险、替代软件等2个变量进行修正,构建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模型,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中介检验、多群组分析等方法对福建省农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感知易用性显著正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感知风险和替代软件显著负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社会影响对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不显著。(2)便利条件和使用意愿显著正向影响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由大到小依次为便利条件、替代软件、感知风险、感知易用性。(3)教育在感知易用性对农信社手机银行使用意愿影响中具有调节作用。据此提出,应进一步增强操作的便利性以优化业务办理效率,增强信息的安全性以降低软件使用风险,增强软件的特色性以降低软件可替代性,增强软件的易用性以优化便捷使用体验,从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供给,助推农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在金融市场和信息技术的双重推动下,互联网金融理财发展异常迅速,研究互联网金融理财用户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及形成机制对互联网金融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尤为重要。本研究跳出以往以TAM模型为主要框架的思路,基于社会交换理论,构建用户互联网金融理财使用意愿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感知价值(正向)、感知风险(负向)是影响用户使用网络理财的决定性因素,但感知风险的影响低于感知价值;互联网金融理财中商家的服务质量、网络安全性、个体创新性及社会影响是通过感知价值这个中间变量影响用户使用意愿的形成,但对感知风险的影响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建议,为互联网金融行业和机构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管理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新兴在线软件服务(Software as a Service,Saa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入剖析在线信息系统用户接受的特点,通过构建一个能够与SaaS特征相吻合的用户接受影响因素模型,实证发现:SaaS的电子服务质量主要由易用性、安全性、可靠性和响应性4个维度构成,都会对SaaS用户接受造成影响;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可靠性、响应性和社交影响会对用户使用SaaS的意向产生直接正向影响,而安全性只通过增强用户对SaaS有用性的感知而对用户使用SaaS的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运用产品消费学和信息系统的基本理论,构建出我国科普网站用户持续使用意愿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研究共发放问卷1100份,回收739份,获得有效问卷642份。通过检验发现:科普网站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受用户感知娱乐、感知有用性、满意度、感知易用性、感知成本和感知信任的直接影响,同时习惯对用户使用意愿的调节效应不显著。故提出对策建议:注重科普和用户娱乐性的合理结合;推动适合互联网时代的"众创、靠谱、众享"的科普生态圈建设;构建不同需求层次用户的智能和定向推送,提高信息到达率和准确率等。  相似文献   

13.
应急科普出版物逐渐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信息源,探索影响公众应急科普出版物信息行为意愿的关键因素,可以有效提升其传播效果。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和使用与满足理论,研究突发事件环境下信息质量和信源可信度的双路径影响因素。采用问卷调查法,获取438份应急科普出版物用户信息行为样本数据,构建了信息环境特征、信息认知体验和信息行为意愿模型。研究发现,应急科普出版物的内容质量和信源可信度对用户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满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用户的认知需求和情感需求显著地正向影响其信息行为意愿。因此,应急科普出版物应重视对信息质量的把关和提升信源可信度,及时满足用户的认知需求与情感需求,从而正向影响用户的信息传播行为意愿。  相似文献   

14.
顾客契合行为是顾客–企业互动中的非交易行为,以社会交换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探讨旅游虚拟社区中社区质量对顾客契合行为的影响,同时探讨顾客–社区关系质量对这一影响的中介作用。通过向旅游虚拟社区成员回收396份有效问卷,运用SPSS18.0和LISREL8.72统计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检验。研究认为,“社区质量”包含信息质量、系统质量、服务质量和互动质量4个维度,信息质量、服务质量和互动质量都对顾客–社区关系质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系统质量则直接影响社区导向的顾客契合行为;顾客–社区关系质量对社区导向和顾客导向的顾客契合行为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社区导向的顾客契合行为直接影响顾客导向的顾客契合行为。研究表明,企业管理者要有效管理虚拟社区并促进顾客契合行为,应保证信息质量的时效性、可靠性和个性化,提高服务质量的全面性和专业性;应建立平台或创造契机激励社区与成员提高互动质量,着力为用户提供符合预计甚至超出预期的使用体验,确保用户信息安全,打造良好的社区形象和口碑,来提高顾客与社区的关系质量。  相似文献   

15.
微信庞大的用户规模、强关系链接等特点给营销带来无限商机,自微信推出朋友圈广告以来,各类型的广告投放逐渐增多,消费者对朋友圈广告的接受度成为各品牌厂商、企业和微信平台关注的焦点.基于消费者互动视角,以技术接受模型(TAM)为基础,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朋友圈广告接受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互动关系强度可以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愉悦性和感知信任,其中前三个变量可以正向影响消费者朋友圈广告接受度,而感知信任对接受度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一线教师对在线教学的接受行为,必然影响未来高等教育领域在线教学可持续推进的步伐。研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停课不停学”的背景下,采用问卷调查法对高校教师在后疫情时代继续开展在线教学的接受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在线教学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和使用态度对教师的持续使用行为具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社群影响显著正向预测教师在线教学感知有用性;(2)教师教学创新意识在感知有用性和易用性、使用态度与持续使用行为之间起着调节作用。即:相对于低教学创新组而言,在感知有用性预测使用态度和预测持续使用行为、使用态度预测持续使用行为和感知易用性预测使用态度等方面,高教学创新组教师的预测效果更为显著。该研究结果对后续有效促进高校教师在线教学行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认识,为高校信息化教学资源和平台建设以及教师培训管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延保服务因其盈利能力和风险规避属性受到电商平台和消费者的青睐。以网购消费者在线延保服务购买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技术接受模型和计划行为理论构建研究模型,通过在线收集的610份有效数据对模型及假设进行验证分析,探索影响企业延保服务网络零售的因素,揭示相应的作用机理,为网络零售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运营与政策优化方面的借鉴。研究发现: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消费者延保服务购买意向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感知有用性的作用强度相对较大;购买态度作为中介变量能够增强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延保服务购买意向的正向影响;主观规范和知觉行为控制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延保服务的购买意向,且二者作为调节变量能够分别增强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对延保服务购买意向的影响;感知有用性影响消费者的购买态度,进而形成消费者延保服务购买意向,是最显著的影响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18.
尽管技术接受模型应用较为广泛,但将它直接应用到网络团购意向研究中会存在一些不适之处,因此应整合技术接受模型和信息系统成功模型,建立消费者网络团购意向模型,利用调查问卷进行数据搜集,并通过PLS结构方程软件对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团购网站系统质量对消费者感知易用、感知有用以及用户满意度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作用;团购网站信息质量对消费者感知有用、用户满意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社会影响对感知有用、网络团购态度、网络团购意向均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作用;消费者感知易用、感知有用以及用户满意度均对网络团购态度产生显著正向影响作用;网络团购态度对网络团购意向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作用。另外,研究发现TAM和ISSM整合模型解释了消费者网络团购意向61.7%的变异,比仅使用技术接受模型进行消费者网络团购意向的解释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19.
基于技术接受模型(TAM)构建了线上限时抢购中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模型,重点研究在线上限时抢购中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键性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价格折扣、正品品牌以及图片展示正向影响感知有用性,并通过感知有用性间接影响购买意愿;时间限制、数量限制正向影响感知压力,并通过感知压力间接影响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20.
物联网在快速融入人们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因此,文章从用户角度出发,以技术接受模型理论为基础,结合物联网环境下的手机物联网的特点,研究影响用户接受手机物联网的因素,并构建用户使用意愿研究模型,指出了感知风险、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等因素对用户使用意图的影响,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根据研究结果,对手机物联网以后更广泛的应用与营销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