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传统民具对现代工业设计的启示主要在于造物之美与用物之美两个方面 :传统民具造物活动是科学性与人文关怀的统一 ,传统民具对材料的使用体现了强烈的“生命一体化”原则  相似文献   

2.
艺术教育与设计教育存在着差异;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不完整的。除艺术教育外,素质教育应补充设计文化之教育,因为它具有不可替代性。设计文化教育功能有:创造性教育功能、技术运用性教育功能、与物关联的审美功能、人类造物文明史教育功能、人文与科学综合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3.
Super Normal:关注日常生活的设计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uper Normal这一设计理念是希望设计能回归本源,发掘生活的本质,真正改善人造物环境,其核心是Normal,倡导的是一种日常生活的设计哲学。在消费时代,Super Normal是对历史文化中优秀造物传统的辩护、强调和继承,要求设计师对设计投入更多的理性思索,回归本源。作为一种创造活动,设计既不能脱离历史条件,也不应背离人的基本价值需要。  相似文献   

4.
悠久的传统造物文化,既是艺术发展的历史,也是科技发展的历史。在传统造物艺术实践中反映出的选材观念、工艺环节设计与生产管理制度,以及设计方法都体现了古代科学的造物观念。只有当我们以科学的视角重新审视传统造物设计时,才能发现其发展的原动力,从而获取当代设计所需的养分。  相似文献   

5.
设计是人类创造性的造物方式,自从地球上有了人,人类就开始了萌芽状态的设计活动,自古至今这是人类生活行为的共同特征。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和稳步发展,人们树立了牢固的科学发展观,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逐步提高,设计艺术教育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今设计领域被引用翻新或解构产生着新的意象。设计在满足人的需要的同时也富于生命感和人情味。  相似文献   

6.
设计及其行为是一项能够在设计者与用户(系统)之间取得默契与共识的创造性活动。依托设计通识性,现代设计达成的是一种具有"广泛认知"的"大众文化",并形成富于联结关系的有机系统。设计活动对于设计通识的诉求,具有一定的确定性与非确定性特质。设计通识性的架构表现为众多相关因素的合力之效。  相似文献   

7.
设计是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结合的产物,而艺术与科技,又同属于广义的文化范畴。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造物活动,人通过这种有意识的活动改造了自然,注入了人的价值观念,进入"文化"范畴。在设计的同时,人类创造了文化。反过来,文化对设计会起指导性作用,有时更会影响设计。本文笔者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对当时的设计的影响的分析,阐述了设计与文化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设计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是设计的基础和环境。  相似文献   

8.
行为水平的情感需求满足是产品的核心,传统民间造物艺术在人与物的关系及其行为方式的探索中,积累了大量的创造和智慧。在现代社会背景下,传统民间造物艺术中蕴藏的“致用”“巧用”“节用”“乐用”等造物思想,对于满足真实合理的行为需求,提升行为的效率和舒适度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启迪意义,可以为正确创设欢愉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体验,提供了充满东方智慧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9.
设计形态的架构最具基础性、实践性与现实价值.其可分解表述为设计“形”与设计“态”,设计“形”与“态”架构的服务、表述对象是设计.因此,设计形态架构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成形”与怎样“塑态”,并使二者协调、统一于设计活动之中.而认知与厘清何为设计的“形”与“态”,便成为解决问题的基础与前提.作为设计造物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设计形态的架构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来自设计者、设计物、用户与环境等内部与外部的各种因素均是其复杂性、系统性的构成要素.  相似文献   

10.
先秦时期工艺设计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照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诸子百家的理论学说曾对中国传统的造物活动产生过积极影响,如孔子的“文质彬彬”、墨家的“非乐节用”、管子的侈靡消费、道家的“顺物自然”、荀子的“重己役物”及传统的“物以载道”等思想,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来追求和谐的造物思想基础,与后现代主义设计思潮、“形式服从功能”、商业主义设计、绿色设计、人本设计、方式设计等现代设计思想相照应,显示出其鲜活的生命力,对现代设计的理论发展和实践都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考古成就表明",天圆地方"观萌生于新石器时代,并且古人是借助方、圆图式来表达这种观念的,尤其是在造物领域,此观念又衍生出"外圆内方"和"外方内圆"的两种结构形式,例如"玉琮""、汉规矩铜镜"就是这两种形式的典型代表。此外,"天圆地方"观也是早期"二元世界观"形成的内因,广东"客家围龙屋"便是这种观念的产物。因此,"天圆地方"观是中国传统造物设计的一种认知模式与价值模式,自古以来对造物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雕塑性”思维在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服饰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 ,如果仅仅从本专业领域来考虑问题的话 ,往往无法突破常规思路与传统知识的禁锢。在服饰设计的过程中如果善于运用雕塑性思维 ,就能设计出更具审美情趣和艺术价值的服饰。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中"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人合一"的文化精神是古代中国人处理精神界与自然界关系所持的基本思想,在中国传统造物设计中,处处体现出"天人合一"的传统观念和文化精神。传统造物设计的典型代表是器皿设计和家具设计,它们本身就是"天人合一"的产物,是"天人合一"文化精神的物化载体。  相似文献   

14.
朴素大方和端正谦和的矩形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机缘巧合地紧密相连,在中国古代造物中诠释着中国先人的中庸思想、宗法思想和朴素宇宙观,充满了浓厚的东方设计色彩,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设计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工程理念是关于工程活动的顶层设计的灵魂,是人们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升华的,是关于工程存在总体性特征的理性认识和自觉追求.作为工程造物活动过程中的一种实践智慧,工程理念经历了从科学认识到工程实践的演化.工程理念操作化过程,通常是通过实践模型的方式发生作用的.一般地,这种模型又根据工程造物的规模在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发挥引导和约束作用.  相似文献   

16.
通过“雪人”胡椒瓶与“HUG拥抱”胡椒瓶的设计案例分析,指出创造性模仿是通过模仿途径提取古今优秀造物精华、结合现代人生活方式进行创造性发挥,有效实现内销瓷设计创新的方法。基于此,在“HUG拥抱”胡椒瓶的启发下,结合中国人的饮食文化和实际的生产、存放、包装、运输等要素设计出了太极形双鱼盘。  相似文献   

17.
造物是文化的产物,造物活动是人的文化活动。中国古代造物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中国传统支化精神始终贯穿着天人合一和伦理政治两大思想特征并深刻影响着中国古代造物活动。器以载道,中国古代造物艺术蕴藏着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人与物的文与质、人与人和谐有序的丰富内涵。  相似文献   

18.
设计与艺术的美感互通体现在人们对设计与艺术的真、善、美的追求过程中,存在于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人造物之间。设计自从作为独立的学科产生以来,与其他学科门类交叉碰撞出许多新的火花,与艺术更是从未脱离联系。文章对设计与艺术的源流、关系进行了梳理,并分析了二者的发展历程,进而对设计与音乐、绘画、雕塑、文学等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美感互通进行论述,探求美感互通在设计与艺术创作中的体现,以提供一个新的理论认识和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19.
设计是一门为人造物的艺术,在设计中如何处理好体现设计内容有用性的功能和作为表现内容的外部形态且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形式二者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为人们所探讨,也使得设计史上重功能与重形式之争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20.
异质间性是当代设计的审美特质。当代设计以异质间性的符号创造思维,通过隐喻的结构性与转喻的解构性使"物"实现了意义与价值关系的形式化,使设计产品成为引导人们创新文化的时尚符号。异质间性交融视域中结构与解构的矛盾运动,成为当代设计的审美价值根源,使设计在不断追寻"物"的可能方式与无限情感的意义之中实现着现实与理想在人造物王国中的链接。异质间性的哲学思考将帮助我们在设计中消解人类中心主义,走向人与自然和谐、人类社会多元和谐发展的创新境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