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包含碳期权合约的S-M(供应商-制造商)两级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生产决策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问题,建立了由一个碳配额供应商和一个碳排放依赖型制造商组成的供应链模型。运用斯塔克尔伯格博弈和报童模型,考虑了制造商与供应商均进行再制造,且制造商同时生产新品和再制造品的情况,并以集中式的决策水平为基准,建立了基于“收益共享-成本共担”协调机制的契约。结果表明:制造商生产新产品数量增多会降低制造商收益,可提高供应商利润和供应链整体利润,且使总碳排放量呈上升趋势;当制造商选择只生产再制造产品时,获取最大收益;与期权合约相比,制造商决定生产新品的数量对通过远期合约购买碳配额数量影响更大;契约可有效起到协调供应链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针对单个零售商和单个供应商构成的二级供应链,分别采用回购契约和收益共享契约的报童模型展开行为研究。研究发现:当零售商具有损失规避和公平偏好行为时,两种契约都能实现供应链协调,但协调时零售商、供应链整体利润都小于传统条件下的利润;当批发价格、回购价格、零售价和收益共享系数满足一定关系时,两个契约是等价的;零售商最优订货量随公平偏好或损失规避的变化趋势比供应链明显。  相似文献   

3.
研究一个由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绿色供应链的协调机制问题。建立两级绿色供应链下的分散决策、集中决策和收益共享契约机制模型,并给出各模型下的最优均衡策略。最后,通过数值例子对模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分析结论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绿色供应链中,随着绿色产品绿色度的增加,绿色产品的涨价率会提高,零售商的产品订购量将会减少,供应链各成员的利润先减小后增加,而且各成员在收益共享契约机制下利润相比其在分散决策时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农业保险能够降低自然风险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损失,然而现有的供应链组织形式仅把农业保险作为外部补偿机制,忽略保险提供商的利润,供应链的协调效果不理想。为此,引入一种新型的供应链组织形式,将保险商、供应商、零售商作为三级的供应链系统,在期权契约和农业保险下,建立供应链整体及各组成成员的利润模型,讨论该形式下供应链的协调性,并与传统的供应链组织形式进行对比,最后通过算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型供应链组织形式下各组成成员的利润分配相对均衡,供应链内部协调性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一个单周期三级模糊闭环供应链系统,模糊性存在于再制造过程和需求过程.建立不确定理论下,基于可信性分布的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模型,并进行了求解.研究表明,供应链实行集中决策虽然可以大幅提高供应链利润,但供应链利润的提高往往是以牺牲第三方回收商的利益为代价.为此,将收入-费用共享契约引入闭环供应链,该契约不仅可以有效地改善闭环供应链在分散决策下由激励不一致、信息不对称等因素引起的供应链效率低下问题,使供应链的利润达到集中决策时的水平,还可以协调模糊环境下供应链中各成员的利润,提高参与各方的积极性.最后给出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供应链实施低碳技术的博弈与激励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博弈论与收益共享契约模型,分析二级供应链中销售商和制造商在不同关系和不同地位时实施低碳技术的策略选择,并讨论销售商激励制造商实施低碳技术的条件,以及供应链整体帕累托最优剩余收益的分配。研究表明:在分散决策情形下,销售商在静态博弈均衡时将不会分担制造商低碳技术实施成本,而是通过加大低碳补贴力度激励制造商提高低碳减排水平,在Stackelberg均衡时,销售商将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实施成本承担比例和价格补贴系数的策略组合,可达到同样的激励效果;在集中决策情形下,销售商和制造商合作实施低碳技术,可实现供应链整体低碳投资收益的帕累托优化,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的收益共享契约则有助于激励各方开展协作减排。  相似文献   

7.
引入消费者对可追溯食品的支付意愿,利用博弈论分析不同决策情形下二级可追溯食品供应链中销售商和食品加工企业的最优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分散决策情形下,销售商在静态博弈均衡时不分担食品加工企业实施可追溯的成本,而是通过加大补贴力度激励食品加工企业提高食品的可追溯水平;在斯坦克尔伯格均衡时,销售商将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成本分担比例和价格补贴系数的组合策略;基于Rubinstein讨价还价模型的收益共享契约则有助于激励各方实施食品安全可追溯机制。  相似文献   

8.
供应商与制造商信息共享及对收益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供应链中的制造商与供应商的信息共享角度出发,在多供应商、单制造商模式下,提出了定价激励模型,并就其适用范围进行了阐述。通过该模型对信息共享与信息不共享下两类供应商的供货量、成本与利润分析表明,信息不共享模式下的供应商在供应量与利润方面会逐渐减少,成本会逐渐增加。因此,供应商与制造商信息共享,对于双方收益的提高都有好处,有利于实现"双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应急物资的采购发生在未来某个时间,但是未来的采购价格是不确定的,政府和供应商都希望降低这种不确定性.文章考虑在应急物资的采购中引入期权合约,在签订期权合约和不签订合约两种情况下,分析供应商利润和政府成本的变化,建立应急物资采购定价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求解模型.结论表明,以期权合约的方式进行应急物资采购,不仅能够避免未来采购价格不确定性的影响,而且能够使供应商利润增加,政府采购成本减少,即期权机制是有效的.最后通过灵敏度分析,分析期权合约的有效期和无风险利率变化对期权价格参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构建随机需求和批发价契约下由具有利他偏好的供应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模型,通过模型求解和数值分析表明:仅在零售商同等考虑自身利润和供应商利润时,才有可能实现供应链协调。在零售商利他偏好程度不变的条件下,供应链的整体利润随供应商利他偏好程度的上升而增加;但在供应商利他偏好程度不变的条件下,供应链的整体利润随零售商利他偏好程度的上升而下降。随机需求下,较高的供应商利他偏好和较低的零售商利他偏好组合有利于提升供应链整体利润。  相似文献   

11.
<太阳为谁升出来>是一篇中规中矩的现实主义小说,但你也可以说它非常"后现代",它解构了它所写的一切;<纪念碑>是一篇先锋小说,但却体现出本土化,具有本土之根.  相似文献   

12.
鉴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针对未成年人的刑事政策体现了提前干预的特点。但在我国的实践中,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则是处于缺失状态,而未成年人的行为触犯法律或构成犯罪时,对其处罚又比较严厉。针对此现象,在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初期应加大教育、挽救的力度,而在未成年人有违法或犯罪行为时则应适用轻缓的惩罚。  相似文献   

13.
本文借鉴国际网络环境下反不正当竞争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对网络技术引发的不正当竞争提出立法建议。修改现行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应法规,完善法律体系,并呼吁人们强化网络保护意识,全面提升现代网络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14.
通过国内外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成果,我们发现性别刻板印象在两性中确实存在,而且随着认知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进步,这种内隐性别刻板印象的间接测量方法也在逐步完善。比较典型的有加工分离法(PDP)、内隐联想测验(IAT)和刻板解释偏差(SEB)等方法。  相似文献   

15.
为提高我国食品质量安全水平,以风险规避的供应商和制造商构成的食品供应链为研究背景,分别在集中式供应链以及制造商和供应商分别作为领导者的分散式供应链的3种不同情况下,建立以预期效用最大化为目标的优化模型,研究食品价格对最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市场需求更近的供应链主体所决定的质量水平会因食品价格的上涨而提高;而另一方所决定的质量水平会受到食品价格的直接和间接双重影响。最后以数值分析了食品市场的质量敏感性对这种影响的作用,并且依据研究结论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广告界的一大热点,网络广告的运作效果却难尽如人意。从广告信息传播角度来看,对网络广告认知度低、广告与网站关系暧昧、传播信息与目标受众信息寻求发生错位,是网络广告在传播流程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认为,借助传统媒体,扩大对网络广告的认知度,理顺广告与网站关系,培养网民的忠诚度,是促进网络广告成熟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7.
企业技术创新动因的相关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技术创新、自主创新、生产性创新和非生产性活动的相关研究可以发现,企业家既会从事生产性创新也会从事非生产性活动,关键在于企业家对两项活动的收益、成本及风险等所作的比较.要有效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必须一方面激励企业从事创新活动,另一方面要抑制企业从事非生产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传统经济学的消费者理论研究是建立在完全信息假设条件下的,而在现实生活中,消费者与企业经常处于信息非对称的境况之中。从信息搜寻、逆向选择、博弈均衡三个方面,就信息非对称下的消费者行为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在信息非对称条件下要建立一个健康、稳定、和谐的市场经济秩序,需要企业、消费者、政府和社会中介组织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9.
后勤改革是目前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点,高校后勤改革的社会化方向与目标的确立,是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管理体制改革的需要;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政府及其有关职能部门的主导作用,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提供了社会客观环境。在主观需求与社会客观环境趋于一致的条件下,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20.
奢侈品作为一种高档或顶级商品,无疑是那些富足有余的人们经常关注或消费的对象。课征奢侈品税,其实就是征富人们的税,不会因此损害中低收入的普通消费者的利益。相反,通过课征奢侈品税,然后再把这部分税款通过社会公共福利等形式提升低收入人们的生活质量,这就在社会财富的二次分配上给那些社会上的"最不利者"带来了补偿利益。如此通过税收立法的手段,一方面削减了高收入者的财富,另一方面又形成对低收入群体的补偿,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社会财富的分配达到了相对的平衡,从而更加有利于分配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