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尉缭子浅说》,是青年学者徐勇同志的力作。该书既是古代兵法的通俗读物,又是研究《尉缭子》酌学术专著。现评介如下: 一 古代兵法的通俗读物 《尉缭子》在学术界长期以来被认为是伪书,不受重视,少有研究者问津。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出土了《尉缭子》残简,其中有六篇与今本相合,被专家们确定为先秦古籍,说明今本《尉缭子》不是伪书,这才引起人们对《尉缭子》研究的重视。而今本《尉缭子》经长期辗转传抄,其文字误漏、衍夺,甚至篇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二年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所出土的《尉缭》竹简证明:今传《尉缭子》一书,并非像清人姚际恒在他的《古今伪书考》中所说的那样,是什么后人的伪托;恰恰相反,它本是在西汉时期已经广泛流传的先秦古籍。今本《尉缭子》一书,就是班固在他的《汉书·艺文志》中所记载的《尉缭》。  相似文献   

3.
《尉缭子》是我国先秦时代流传下来的一部著名兵书,但因多年来人们对它的真伪有争议而不被重视。1972年在山东沂县银雀山一号汉基中与其他先秦兵书一起出土了《尉缭子》竹筒的残卷,其内容与今本《尉缭子》大体相同。这就证明了《尉缭子》一书的真实性,此后学术界对它的研究逐渐加强,有不少成果问世。但对于尉缭子军事思想的论述似尚嫌薄弱,本文拟从《兵谈》一篇入手,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徐勇同志新著《尉缭子浅说》(以下简称《浅说》)由解放军出版出版发行以来,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笔者认为除其他人论及的优点外,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三个鲜明特色。 《浅说》的第一个鲜明特色是体例新颖、匠心独具地构成了一个多层次多维度交叉叠合式框架结构。该书主体包括“总论”、“译文及浅说”、“附录”三大总分。“总论”分作三:“《尉缭子》的作者和成书”、“《尉缭子》的著录和版本”、“《尉缭子》的理论价值和历史地位”。“附录”析为四:“《尉缭子》校勘记”、“尉缭与《尉缭子》资料汇集”、“近年来国内《尉缭  相似文献   

5.
尉缭是先秦时期的杰出兵家,《尉缭子》也是战国秦汉之际极具代表性的兵书.秦汉以降至于宋明,相较孙武、吴起等著名兵家,尉缭所代表的"兵形势家"并未受到历代学者足够的重视,是以《尉缭子》一书及其著者尉缭也一直是中国传统兵学和先秦兵家研究的薄弱环节.本文拟就以校注和引用两方面,作为历代对其书其人在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述评.  相似文献   

6.
长期以来,《尉缭子》一直被许多人作为伪书看待,自从1972年在山东银雀山汉墓中出土了《尉缭子》残简后,这个错误认识才得以纠正。近年来,学术界对于这部先秦古籍的研究愈来愈重视了。为了更好地把握全书的思想价值,我们有必要分别对一些篇章进行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银雀山汉墓竹简《尉缭子》的发现,改变了对传世文献《尉缭子》的传统看法,为汉语词汇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本文拟对《尉缭子》一书中三个词语进行考察:围、从、废军,并对传统工具书中的一些义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正> 徐勇同志所著《尉缭子浅说》,日前已由解放军出版社刊行问世。《尉缭子》,是先秦十分重要的军事学典籍之一。如果说《孙子》是春秋兵家的代表作,《吴子》是战国前叶兵家的代表作,那末《尉缭子》就是战国后叶兵家的代表作了。其实,青出于蓝胜于蓝,《尉缭子》在汲取《孙子》特别是《吴子》的基础上,无论军事战略理论的探讨,抑或战术的研究,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以致可以说是先秦军事学的集大成。从上古我国兵家文献多所亡佚,而是书却能辗转沧桑流传迄今,当出于历代朝野所见重所钞  相似文献   

9.
徐卫民 《南都学坛》2009,29(3):29-32
尉缭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其军事思想内核集中反映在著作《尉缭子》一书中,突出表现在以下七个方面:进步的战争观;灵活多变的"奇正"技术;重视将帅的选拔及民心的向背;赏罚分明,以法治军;以"权"为核心的用兵之道;"兵贵精"思想;加强对部队的训练和管理。  相似文献   

10.
我国古代兵书《尉缭子》,内容宏富,思想精辟,是研究先秦哲学和军事学的重要典籍之一。但长期以来,学术界对其成书和流传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以致影响到对它的整  相似文献   

11.
本文立足于出土简牍,对银雀山汉简《尉缭子》进行异文研究,力图在校勘、文字、训诂、语法四个方面获取系统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司马法》是我国先秦流传下来的一部典籍,迄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汉书·艺文志》著录此书于礼类,称《军礼司马法》,共155篇,到《隋书·经籍志》却于子部兵家类著录此书仅有3卷5篇了,此后历代目录书对《司马法》的著录基本如此。宋神宗元丰年间,北宋政府将《司马法》与《孙子》、《吴子》、《尉缭子》等7书合编,称《武经七书》,作为考试武臣和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司马法》由此受到历代官方推重,一直流传至今。今本《司马法》仍为3卷5篇,与《隋志》所录一致。  相似文献   

13.
军事用语作为行业用语,和全民用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文章以《尉缭子》为例.论述了军事用语对全民用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军事用语作为行业用语,和全民用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又有着自己的独特性。文章以《尉缭子》为例,论述了军事用语对全民用语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关于《列子》一书的作者及其成书年代,目前虽无确定无疑,完全一致的结论,但大体上意见是相近的。对此,古代与近代的学者作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分析工作,有过不少精辟透彻、令人叹服、启人心扉的论述。如柳宗元《弁列子》、朱熹《观列子偶书》(《朱文公文集》卷六十七)、高似孙《子略》、叶大庆《考古质疑》、宋廉《诸子弁》、姚际恒《古今伪书考》、钱大听《十驾斋养新录》、姚鼐《跋列子》(《惜抱轩文后集》卷二)、俞正燮《癸已存稿》、梁启超《古书真伪及其年代》、马叙伦《列子伪书考》(《天马上房丛著》)。他们都分别从《列子》这部书所记叙的内容,编录的体  相似文献   

16.
先秦杂家是以政治实用主义的“王治”为其宗旨,以不主任何一家、融合百家为其理论方法,有《尸子》、《尹文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尉缭子》等为其代表作的先秦学术派别。先秦杂家是在战国中晚期社会历史大一统趋势和学术融合思潮的发展过程中产生并成长起来的,充当了战国诸子学向汉代经学过渡、学术形态转化时期知识与思想的主要载体和传递者。  相似文献   

17.
《三国演义》的谋略,是我国古代智慧的结晶!我们伟大的祖国,已有四千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它闪烁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卷帙浩繁、智谋丰富的中国古代兵书,便是我们祖祖辈辈智慧的体现。而我国兵书之多,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据说共有一千三百多种,留存到今天的还有四、五百种之多。传说兵书起源于黄帝,在西周时已有《军志》、《军政》两书,这说明我国兵法源远流长。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古代兵法有《武经七书》,即《孙子兵法》、《吴子兵法》、《六韬》、《黄石公三略》、《尉缭子》、《司马法》、《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以及影响较大的《孙膑兵法》、  相似文献   

18.
近人对《老子》的看法很分歧。有人认为《老子》是一部兵书,显然是不恰当的。因为它既不象《孙子兵法》和《孙膑兵法》那样阐明战略战术,也没有象《尉缭子》那样谈论用兵的政策法令。但无可否认,《老子》又确实十分讲究斗争的策略和手段,而且成为一种哲理,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我们认为,必须把它放到特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去考察,才能作出正确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关于《文子》的政治哲学,还未见到全面、深入的研究成果。本文试就《文子》政治思想的精华——政治辩证法思想作一初步的探讨。一、《文子》的成书年代、作者及研究价值《文子》一书,在唐代的柳宗元作《辨文子》之前,一般都没有怀疑其为老子弟子文子所作。柳文出来以后,许多人都认为它不是先秦古籍,而是后人抄袭众书而编成的一部伪书。1973年长沙马王堆古帛书和河北定县汉墓《文子》竹简的出土,推翻了伪书之说,确证其为汉初已有的先秦古籍。此后,有的学者又大致推定它是老子弟子文子所作。笔者认为,就整  相似文献   

20.
姚振宗对《七略》《别录》佚文的考订主要体现在:一、辨析佚文,如对因不足据、乏考证、书名相似等误辑佚文的辨析;二、甄别伪书,如对因据伪书而误辑佚文的甄别;三、校正脱讹,如对佚文中有脱文、讹误、衍文等情况的校正;四、考究佚书,如对佚书的作者、书名、流传等情况的考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