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 ,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该文考察第一首词的著作权归属问题 :“菩萨蛮”词牌出现于李白身后 ,词成熟于中唐 ,李白作品早期版本未收录该词 ,诗人终其一生从未到过该词首次被发现的公共场所———“鼎州沧水驿楼” ,该词所呈现的“气象”亦与李白的个性及其诗歌的艺术风格相去甚远 ,据此种种 ,认定此词不是李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
<正> 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词“伪托”说流行了几十年。近年有不少人作了反驳,指出“伪托”说依据不足,提出了“非伪托”说。《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认为“这个问题尚无定论”。笔者同意“非伪托”说,但对时下此说的论据论证,想作几点小小的订正补充: 一、《菩萨蛮》曲调传入中国的年  相似文献   

3.
<正> 李白词两首《菩萨蛮》《忆秦娥》的真伪问题争论了几百年,我们认为有必要搞清楚。首先应该指出:宋人著的《诗人玉屑》、《湘山野录》均认为它是李白作的,并说曾子宣家所藏古本李白集中就有这两首词,宋代黄玉林《绝妙好词选》办“以太白《菩萨蛮》《亿秦娥》为百代词曲之祖”。这本来是没有什么可疑的。问题的提出主要是由明代胡应麟的《少室山房笔丛》,它的理山:1、据《杜阳杂编》等书说,《菩萨蛮》这一词牌是唐末大中年间才有的。如果事实如此,李白当然“何得预制其曲”了。2、说李白“风雅自任,即近体盛行七律,鄙不肯为,宁屑事此?”3、“二词虽工丽,意象亦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窍壤”,因而说李白“必不作如是语”;并说看两词“意调”很类似温庭筠,因而说是晚唐词人嫁名太白。从所举理由看,主要在第一点。  相似文献   

4.
南宋以来系于李白名下的两首词《菩萨蛮》和《忆秦娥》,曾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自从明人胡元瑞在《少室山房笔丛》中提出了怀疑,指其为伪作以后,主真和主伪二种意见就一直相持不下。近年来,又陆续有文章发表,力图证明此二词确为李白所作,本人于拜读之后,似难信服,故冒昧写成此文,以就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5.
相传为唐代大诗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两首词,曾被宋人黄昇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这两首词是否李白所作,古今学者向有争议,在此暂且不论。本文要说的是《菩萨蛮》“寒山一带伤心碧”句中的“伤心碧”,究竟应怎样理解。《光明日报》1984年12月11日《文学遗产》版登载了丁成泉先生的《“伤心碧”浅解》一文。文章列举了俞平伯先生和沈祖棻先生的两种看法。俞先生认为“伤心”一词是“重笔”,“伤心碧”释为“极言晚山之青,有如碧玉”,犹言非常之碧。还举杜甫  相似文献   

6.
李白崔令钦交游发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署名李白的两首词;《菩萨蛮》和《忆秦娥》,具有极高的艺术成就,宋黄昇《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尊之为“百代词曲之祖”。由于两词不见于李白本集,北宋前没有记载(《尊前集》为明人顾梧芳所乱,不足据),其真伪问题,长期纷争,悬而未决。近人证其确为李白所作,最有力的一条证据是:天宝末年崔令钦所著《教坊记》中,有“菩萨蛮”的曲名,李白已具备作词的条件。至于李白和崔令钦本人的交往,典籍中未有明确记载,所以一直不为人们注意。其实,从现存的零星材料中,两人的交往情况尚可探索  相似文献   

7.
传为李白所作的《忆秦娥》一词 ,其实是一首托名之作。一、北宋李之仪“用太白韵”填写《忆秦娥》的事实 ,只能表明托名李白作的《忆秦娥》词在当时甚为流行。二、崔令钦《教坊记》无《忆秦娥》曲名者 ,并非表明李白作该词于“天宝乱后” ,而是李白根本未作是词。三、李白在《凤凰台》等诗中自始至终均未用“秦娥”一词 ,而《寓言》其二中的“秦娥” ,则并非《忆秦娥》中的“秦娥”。四、李白集中的《三五七言》诗 ,属“声诗” ,与《忆秦娥》词调毫无关联  相似文献   

8.
关于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忆秦娥》(箫声咽)两首词的真伪,可以说是词史研究中的悬案。历来的研究者于此聚讼纷纭,肯定其为李白作品者有之,否定其为李白所作者亦大有人在,迄今犹未见有一个明确而具说服力的结论。那么,两词的作者究竟是否李白呢?我的回答是否定的,下面即对此谈一点自己的看法。夏承焘在《<全唐五代词>序》中肯定了李白对两词的著作权,并且着重说明:“我觉得在没有新的确证出现之前,是不应轻易否定李白之著作权的。”夏先生的话当然不  相似文献   

9.
浦江清先生的词学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浦江清先生是一位博学多能的人物,词学研究只是他一生事业中的一部分。他是20世纪词学史上科学地阐释王国维词学思想的第一人;他用“以史证诗,以诗补史”的方法,对花蕊夫人《宫词》的作者及其真伪问题做了令人信服的考证,解决了词史上的“千年之惑”;他借鉴中国传统的诗论、词论和西方诗学的某些成果,解读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和温庭筠《菩萨蛮》14首,不仅新意扑面,妙趣横生,而且发明了两种全新的读词方法。他的词学著述虽然不多,但其贡献却是别具一格的。他的词学思想和治词方法,值得很好地加以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草堂诗余》是宋人编选宋人词(有小部分唐、五代词)的总集的一种,编者不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王楙《野客丛书》作于庆元间,已引《草堂诗余》张仲宗《满江红》词证蝶粉蜂黄之语。”那么这书应编成在庆元(南宋宁宗年号1195—1200)以前。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说:《草堂诗余》二卷,书坊编集者。”这是这书最早见于目录书的著录。 这书的编集出于书坊,所以所定书名不伦不类。明杨升庵认为:因为李青莲诗称草堂集,词的产生以李白的《忆秦娥》、《菩萨蛮》为开山祖,由此有草堂之名,这说法  相似文献   

11.
<正> 李煜的词,主要是李煜后期的词,即亡国俘归宋朝后的词,都完全是叙述自己的事,抒发自己的情的词。这是和前此所有词人的词大不相同之处。前此词人的词都没把自己作为词的主人,而且词的内容都限于闺情离绪个人间的悲欢离合。以托名于李白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菩萨蛮》、《忆秦娥》二词来说吧,主人公都是闺中离妇,而不是作者自己,词的内容也全是怀人忆远。温庭筠作了七十多首词,(全唐诗收了五十九首),使词这个文学形式,得到了进一步地发展,可是他的词的主人公也全是妇女,而不是自己。韦壮、牛峤的词也如此。李后主国内的冯延巳《全唐诗》收他的词七十八  相似文献   

12.
词调源于唐宋乐曲.很多词调原是当时的流行歌曲.温庭筠词多用《菩萨蛮》调,即因唐宣宗爱唱《菩萨蛮》曲,令狐楚命之撰词以进.唐五代一些词集,象《云谣集杂曲子》、《尊前集》、《家宴集》、《遏云集》,实为坊间唱本,编选目的在于应歌.就是《花间集》,据欧阳炯序,其用意亦在选词以备唱,即以应歌为主,存词还  相似文献   

13.
昔之论宋词者,或论其宗派流别,或论其风格异同,或论其字句章法,或论其音律声韵,虽间或有人提情景相生,情景交融,然真正以情论词者少,而从纵的方面考察整个宋词情调者尤少。本文不揣鄙陋,试图以宋代豪放词为叙例,探讨宋词的感伤情调,略申己见,就质群彦。纵观词史,宋词主要继承了唐五代文人词的传统。在唐五代文人词中,被黄升称为“百代词曲之祖”,相传为李白所作的[菩萨蛮]、[忆秦娥]二首,即充满了浓郁的感伤情  相似文献   

14.
《菩萨蛮》是唐宋时期较为流行的词调之一。它具有令人注目的流行元素:曲调可歌可舞,音乐有个性特色,有与诗歌相同的歌词句法,并有诸多名家名作的引领。这些元素使《菩萨蛮》在流行中充满了活力,经久不衰。《菩萨蛮》在流行中其题材表现的生活面日益丰富,表现的词境也日益开阔,其流行状况体现了词体的逐步演进。  相似文献   

15.
唐昭宗登齐云楼,令乐工歌御制《菩萨蛮》。诸王及臣工皆有和作。通过对《菩萨蛮》(登楼遥望秦宫殿)的作品考辨,发现其中隐含着重要政治信息。这首以"思归"为主题的《菩萨蛮》歌曲,实质上是李晔借助《菩萨蛮》音乐传播方式,召集各路兵马勤王的号令。  相似文献   

16.
晚唐李可及尝于安国寺作菩萨蛮队舞,两《唐书》对此事记载并不统一。《碧鸡漫志》关于菩萨蛮、《菩萨蛮》曲、菩萨蛮队三者的概念较为模糊。菩萨蛮队舞是晚唐李可及在骠国乐的基础上创制的具有鲜明佛教特色的舞蹈。宋代教坊将这一类舞蹈合称为女弟子队舞。  相似文献   

17.
昔人论词,皆断自唐代。唐初诸作,不过破五、七言诗为之,柳范《江南折桂令》诸篇,已久佚不传。中盛以后,词式始定。世传太白所作《菩萨蛮》、《忆秦娥》两词,昇尊为“百代词曲之祖”;张皋文《词选》,首列青莲,有深意焉。迨温庭筠出,始专力于词,创调尤多,变民间俚曲为“诗客曲子词”,而体格大备。其后韦端已领袖西蜀,冯正中导扬江左,词之作也,不仅为传唱之艳曲,更进而为抒情之文学;不仅写感情之事件,更进而写感情之境界。开北宋一代风气。  相似文献   

18.
郑板桥(1693—1765)名燮,字克柔,号板桥,以号知名于世。江苏兴化人。他不仅是我国清代的著名书画家,而且是杰出的现实主义文学家。“板桥有三绝,曰画、曰诗、曰书”(《松轩随笔》,见马宗霍《书林藻鉴》),但“词犹胜于诗,吊古摅怀激昂慷慨,与集中家书数篇皆不可磨灭文字。”(清李元度《国朝先正事略》)“后人为词,学板桥不已。”(《白雨斋词话)今存百廿篇,此为他精选传世之作。在《题陈孟周词后》的序文中记道:“陈孟周,瞽人也。闻予填词,问其调。予为诵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不数日即为其友填二词,亦用《忆秦娥》调。其词曰(略),予闻而惊叹,逢人便诵。……拙词近数百首,因愧陈作,遂不复存。”仅在范县一次就焚词近数百首,可见板桥词作甚多,因精选之严,删余无几,当为叹惜。《板桥词》中“歌咏百姓之勤苦”,抨击黑暗社会的凡三十余首,如《满江红·田家四时苦乐歌》、《潍县竹枝词》、《浣溪沙·老兵》、《瑞鹤仙·官宦家》等;怀古抒情词约三十二、三首,如《念奴娇·金陵怀古》、《青玉案·宦况》、《满江红·思  相似文献   

19.
神在个中,音流弦外——《忆秦娥》主题臆说兰保民孙争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上引李白的这首传颂千古的《忆秦娥》词,是我国古代“词”这一文学样式的奠基之作。早在...  相似文献   

20.
《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历来为文学史家所重视,但又大都认为除技巧较高之外,在内容上实无积极意义。这是没有认清词中女主人公特殊身份的缘故。温庭筠经常出入歌楼妓馆,对歌妓舞女的不幸深有了解,自然也深表同情,《菩萨蛮》的女主人公当是一名歌妓,词中所写情景正在于表现这歌妓的疲惫、痛苦和她对爱情与家庭的希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