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XX地V"为状中偏正结构,"XX"为"名 名"/"数量名 数量名"/"数量 数量","V"为光杆动词,"地"音"de",书面上写作"地".把三种不同形式的"XX地V"结构放在一起考察,分析了其句法、语义和语用上的共性和个性,指出这种特殊形式的结构有一定的语用价值和修辞作用.  相似文献   

2.
现代汉语中,能进入"V成"结构的动词主要有他变动词、自变动词、主观动词、自动动词、心理动词、感受动词、性状形容词;"V成"结构的句法特点主要有不能重叠、不能用肯定或否定方式提问、不能用"不"修饰:能作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等句法成分.  相似文献   

3.
"无怨"是淮北使用频率较高的词语,也存在于其他官话区。依据袁毓林建立的"现代汉语词类的隶属度量表",可将"无怨"划分为"无怨1"和"无怨2","无怨1"为非典型动词,"无怨2"为典型语气副词。"无怨1"与"无怨2"在句法特征上存在许多差异。情态表达上,"无怨2"具有醒悟义、理解义两种情态义;语用功能上,"无怨2"作为"醒悟标记"可起到关联篇章作用,同时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  相似文献   

4.
目前一些对"来着"的句法环境的描述有局限性."来着"在句子中的位置不仅限于句末,还可能在句中."来着"句的谓语大部分是动词,但也有形容词和名词."来着"前的动词可以有状态修饰语,重叠式和否定式也可以出现在"来着"之前.  相似文献   

5.
试析形容词重叠式语法功能的突破与限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句法能力的突破、组合能力的限制和语序的突破与限制三个方面论述了形容词重叠式语法功能,认为其句法能力的突破主要表现为能够自由作多种句法成分并可以独立作分句;其组合能力的限制具体表现在形容词重叠式不能带后缀"着、了、过",不受否定副词"不"的修饰;语序上的突破与限制表现为形容词重叠式可以位于数量短语之前,也可以位于数量短语之后.  相似文献   

6.
包含"真谓宾动词 疑问句形式宾语"的句子,具有多种表达功能,既可以表疑问语气,又可以表非疑问语气,还可以兼表疑问和非疑问两种语气。具有不同表达功能的"真谓宾动词 疑问句形式宾语",从描写的角度看,主语位置上人称代词的实际指称存在差别;其宾语的指称、陈述性质存在对应分化现象。表达功能不同,对动词的选择也不同,这在重叠特征上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7.
时间副词"再"可与否定词"不""没有/没""别"和"甭"连用,修饰动词和形容词,否定词可以出现在"再"之前,也可出现在"再"之后。文章主要对否定词在"再"之前的现象进行分析,指出不同的否定词与"再"连用,其分布范围和组合功能不同,所表示的意义也不同。"不再"和"没有/没再"与强持续性动词、弱持续性动词和非持续性动词的组合功能不同,"别再"和"甭再"与自主动词和非自主动词的组合功能也不同。表明在不同的组合环境中,对"再"的否定形式的要求是不同的,同时"再"的语义特征也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8.
从语义和语法两方面分析了南通话程度副词"嫌"、"很"的基本用法,认为南通话"嫌"、"很"在语义上,相当于普通话程度副词"太",在句法上呈现出功能互补.在此基础上,指出南通话"嫌"的副词用法源于动词用法,是动词语法化的一种表现;而南通话"很"的副词用法与普通话"很"完全不同,其特殊的句法功能和语义表现在历时和共时平面都十分罕见.  相似文献   

9.
"则已"最初有两种使用情况:一是连词"则"与副词"已"的连用,一是连词"则"与动词"已"的连用。第二种使用情况的句法类型有三种:A单词+则已,B短语+则已,C小句+则已。助词"则已"的形成与B、C式相关。C式在汉代就已出现,"则已"可看作助词,清代C式例句增多,助词"则已"成熟。隐喻机制、句法位置、韵律和谐及较高的使用频率是其成词的动因。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对"A+O"结构进行语法分析的基础上,以认知语法为视角,对该结构形成的认知理据进行了考察.作为隐喻式,"A+O"结构的形成在句法层面上表现为SA结构向VO结构的投射,在词汇层面上表现为形容词向动词范畴的投射;隐喻式的"A+O"结构的运用和扩张,也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语言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1.
"唧"在浏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以形容词的音节数量、量性特征、是否具有意欲性为标准,可总结出形容词"AA 唧"、"A(AB) 滴唧"、"滴 A(AB)"等九种基本格式及其多个变式;将浏阳方言中的基本格式与普通话相近格式进行比较,与浏阳方言内部的相近格式进行比较,则能得出它们在表达的数量、程度等方面具有不同的句法语义功能.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可[k‘■35]"句法分布的分析描写,认为贵池方言的"可[k‘■35]"有否定副词和否定动词两种用法:作为否定副词时,适用范围非常窄,只用于"可+好+A"格式中否定程度,语义近似于普通话"没多A"、"不很(太)A",其中的形容词多为"大、长、高、多、厚、深、重"等积极性形容词;最普遍、最常见的用法是作否定动词,与"有"相对,大致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没(有)"。结合安徽其他地区"可"表否定的用法,认为贵池方言否定词"可"可能来源于疑问副词"可"。  相似文献   

13.
在句法平面结合语义确立句法-语义框架Ⅰ"Np1施事+用+Np2工具+把+Np3材料+V+成+了+Np4成事"和Ⅱ"Np1施事+V+了+数量词组+Np2成事"对制作动词进行界定,规定只有可以同时进入两个框架的动词才是严格意义的制作动词。制作动词有着自身独特的句法特点,其所带宾语与典型受事宾语存在深层语义和表层句法上的差异。不同的制作动词或同一制作动词在相关句法格式中有时会呈现出句式转换成立与否的不对称现象,影响因素与动词的语义结构要素和语义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笔者立足于句法,以句法统摄语义,设置句法—语义鉴定式,对制作动词进行更为严格的界定,并考察这一小类动词在相关句式中的不对称表现。制作动词在形容词指宾定语句和形容词指宾状语句、带补语的把字句及相应的主动句和被字句、组合式补语句"Np+V+得+都+A+了"中都表现出了句式成立与否的不对称性。  相似文献   

15.
荆楚方言中的性状程度大量靠词法手段和句法手段来表示,前者包括状态形容词和形容词的重叠式,后者包括"死""死人"作状语、"要死""不过"作补语、"会V死(的)"、"好(太)A子"等形式。  相似文献   

16.
“V于(平)O”结构是指动词V(包括作动词用的名词、形容词)与其受事O之间加有“于”(包括“於”)“乎”的句法格式.按汉语常见的组合方式,V、O可以直接组合,相对而言,“V于(乎)O”结构较为少见.本文想比较系统地考察一下这种结构在历史上的使用情况,并对“于”“乎”的性质和作用加以探讨.不当之处,还望读者指正.  相似文献   

17.
"为"、"试"作动词前缀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语文>1999年第5期王云路<中古诗歌附加式双音词举例>一文中论及"为"、"试"作动词前缀的问题.本文认为,"为"置于动词之前或之后均为同义连用;"试"置于动词之前应为语气副词.因此,不应将"为"、"试"视为前缀.  相似文献   

18.
介词"向"与动词搭配既可用在动词前,也可用在动词后,本文讨论"走向"后接动词、动词性短语以及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的情况。文章首先分析了此格式的构成情况和句法功能,然后归纳总结出了此类非NP可进入的条件,最后分析了"从/由A走向B"这一相关格式。  相似文献   

19.
动词连用句是现代汉语中争议较大的一类句法结构,本文从"共价"的角度对此类结构整合机制进行了分析:(1)在动词连用句的句法整合过程存在三种共价方式:V2a、V2b之前共价、V2a、V2b之间共价、V2a、V2b之前且V2a、V2b之间共价,(2)动词连用句在共价位置上的语义凝结有三种方式:语义角色重叠、语义角色相异、语义角色分化.最后,本文在前面分析的基础之上对动词连用句的内部结构作出新的分析.  相似文献   

20.
"V(一)V"结构式中,"一"作为话语标记语,解析结构、离散语义,主要起句法停顿、逻辑减"量"作用。"VV"结构式和"AA"结构式(形容词的重叠形式)在语法意义上总体互补。可以拆分的"VV"式在时量或动量上不如独用"V"连续。而"AA"结构式中,形容词A表示性状,通过不可拆分的能指形式的重叠,增大能指,其所指性状亦随之延递连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