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休谟的经验批判终结了近代经验派认识论哲学,从而开始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终结,但是近代认识论哲学的最后终结则是由康德来完成的.沿着休谟开辟的怀疑论道路,近代认识论哲学的任务就必然是理性的批判,康德的知识论决定了其理性批判的基本内容,正是通过对人类知性与感性直观的批判,康德彻底否定了一切人类理智的形而上学,把知识完全限制在一切出现中,这也就否定了近代认识论哲学的前提,从而在终结近代理性派认识论哲学的同时,也堵死了近代认识论哲学一切可能的存在路线.  相似文献   

2.
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不仅是构成哲学的三大主要领域,而且反映了人类思维的发展历程:古希腊人对世界本源的探索反映了人类对认识世界的渴望;近代理性派与经验派的哲学探究是为了找到认识世界的最佳方法;现代人对人自身的研究兴趣反映了人类价值观念的困惑与迷茫。因此,探究环境危机的哲学根源,需要找出人类在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上存在的问题。人类在世界观、认识论与价值论上存在的问题就是:世界观上的机械论、认识论上的主客二分和价值观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相似文献   

3.
康德处在近代西方哲学发展的重要转折关头。前此,西方哲学思想分为两大派,一派是以德国的莱布尼茨和伍尔夫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派,该派以先天的先验理性为客观世界和人类认识的基础;另一派是以英国的洛克和休谟为代表的经验主义,他们承认物质的独立存在,主张一切知识都从感性经验开始。这两派的对立和斗争是鲜明、尖锐的,与之相联系,欧洲近代美学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主义思想和理性主义思潮也存在着尖锐的对立。当时,理性主义美学的代表人物是的姆嘉登。鲍姆嘉登把美学看成是关于感性认识的科学,认为美就是凭感官认识到的完善,把“美的”与“完善的”等同起来;以博克为代表的英国经验派美学则把“美的”和“愉快的”等同起来,认为审美活动只能带来快感。  相似文献   

4.
自然法学派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中产生最早、发展最曲折的法学流派.回顾这一流派在西方近代历史上的发展历程,古典自然法学家即启蒙思想家们不再以神性作为自然法的基础,而认为自然法是人的理性的体现,人类能够运用理性引申出来符合人的根本利益的原则,其核心是人的自由和平等.古典自然法学的思想推动了西方近代的资产阶级革命和法律改革,并且在其哲学倾向上表现出了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特点.通过分析和认识这些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正确理解和把握西方近代自然法思想的精髓,更加辩证和全面地看待其在西方法律思想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5.
十九世纪西文美学情感论概说黄南珊19世纪西方美学处于酉方近代与现代之交。这一世纪中后期,西方传统理性主义已经发生动摇,近代理性至上理性崇拜已转为理性危机理性反思,理性失去了昔日神圣的地位和万能的光辉。尼采在其《愉快的智慧》中宣布“上帝已经死了”,就表...  相似文献   

6.
20世纪中后期中国美学中的本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当代美学存在着一种严重的本质论倾向,即20世纪中期唯物认识论的美学本质论;80年代实践美学的历史理性论的美学本质论;90年代“后实践美学”超理性的美学本质论。这3种美学本质论都对中国美学的历史进程做出了重要的理论贡献,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信仰和理性:一种认识论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和理性这两个概念是在原始希腊文本中生成并发挥效能的,在西方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认识论意蕴.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分辨了两种认识论,即理性认识论(以理性为认识出发点)和信念认识论(不加思考地接受他人想法为自己的信念),认为理性认识论是我们认识真理的唯一途径.然而,人们在遵循柏拉图的理性认识论的过程中不得不走向怀疑主义.<约翰福音>在怀疑主义的基础上提出恩典真理论(认为信仰是认识的基础)取替了信念认识论.于是,在西方思想史上出现了两种完整的认识论:理性认识论和恩典真理论.这两种认识论给出的认识出发点彼此不相容.然而,这两种认识论共存于基督徒的思想中.显然,这两种认识论对于人的认识活动来说是不可或缺的.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对于我们讨论认识论问题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本文评析了对亚里士多德、培根、康德和黑格尔的逻辑思想的误读,讨论了逻辑主义的反认识论的错误,呼唤逻辑学的认识论回归,并介绍了构建认识逻辑学的思路历程。作者认为,演绎的公理是认识中长期没有发现反例情况下、心理认同逐渐被强化的经验归纳,归纳是类比的发展,类比、归纳、演绎整合的推理链,是科学发现的逻辑的轴心,西方归纳派和演绎派的长期分歧被推理链整合了,认识论的研究也深入到了微观的逻辑层次。  相似文献   

9.
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到主体间性--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西方美学体系的历史演变,以相应哲学范式的历史演变为基础.古代西方哲学关注实体本体论,具有客体性特征,古代西方美学因而表现为客体性;近代西方哲学关注认识论,近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性;现代西方哲学关注生存论,现代西方美学表现为主体间性.从客体性到主体性再到主体间性的范式转变,勾勒出西方美学体系的发展脉络,是今天建设中国现代美学的重要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0.
正理派是印度古典哲学流派之一,此派依托《正理经》对认识论有集中探讨。讨论的核心问题,一是各种认识方式的归类问题,二是认识方式的可靠性问题,这两个问题也广受古印度其他各派哲学关注。围绕上述问题,正理派与顺世派、弥曼差派、中观派等不同派别展开了持久、广泛的争论。对于印度常见的八种认识方式,正理派归为感知、推理、类比、言语四类。对于各种认识方式的可靠性,正理派认定上述四类认识方式可靠,而顺世派只认为外感知可靠,弥曼差派极力认定仅言语可靠,中观派龙树则否定所有认知方式可靠。正理派的认识论与西方认识论虽为同一论域,但由于文化背景与知识谱系的不同,在理论形态与发展动力上有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1.
近代西方自由平等思想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由平等是近代西方政治哲学讨论的主题.近代西方政治哲学正是围绕着自由与平等这两个政治范畴及其内在关系的探讨而展开的.这正体现了近代西方政治哲学的特殊面貌.如果说近代西方政治哲学集中地体现了近代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那么,自由平等思想则集中反映了近代资产阶级对政治权利的要求以及他们对政治事物的认识.在近代西方,大多数政治哲学家都把视野投注到现实的政治事物并以理性的眼光来看待政治现象.他们高扬人类理性的地位,直接摒弃了宗教蒙昧主义,他们的政治理论是与封建主义作斗争并作为封建神权政治观的对立面…  相似文献   

12.
由于受限于传统形丽上学的思维方式.近代认识论研究出现了困境。现代西方哲学通过批判传统形丽上学的类主体和理性,摧毁了形而上学的同一性根基.从而实现了认识论研究方向的现代性转变。一是传统认知方法的变更和认识主体地位的提升;二是认识主客体关系的转变和认识结构主导地位的建立。近代认识论研究方向的转变为我们坚持党的思想认识路线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重释经典是重建新的美学理论的重要方式。柏拉图的《大希庇阿斯篇》作为西方美学史上第一篇对美的本质作出探讨的文章 ,它为后来的美学发展兆示了两种方向 :一是理性的、使美学走入形而上学的方向 ;二是感性的、使美学走入日常经验的方向。西方自近代以来 ,理性主义在美学领域确立了它不可动摇的地位 ,这一方面给美学研究赋予了严密的体系感 ,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美学对人的日常审美经验的疏离。在这种背景下 ,希庇阿斯作为苏格拉底的对话人 ,他对美的经验性判断其实是对理性主义美学的有益补充 ,新的美学的发展也正应该是理性与感性经验在对话中达到新的综合  相似文献   

14.
近代美学的悲剧、喜剧和悲喜剧范畴均不能全面概括《阿Q正传》美学形态的基本特征。本文通过概括地分析、比较《阿Q正传》与西方现代派艺术在美学上的异同,指出《阿Q正传》所表现的美,既不完全属于近代美学范畴,也不完全属于现代美学范畴,它是介于二者之间的一种中间形态。  相似文献   

15.
艺术的美学特征从古代的和谐美到近代的崇高美以及现代的以丑为美,经历了主体意识从不发达到觉醒,再到过度张扬的历程。这是主体审美意识中主客观关系不断变化的结果,是主体意识从觉醒到膨胀的演变过程,人的主体意识从理性到非理性的变化造成了审美倾向的改变。西方近代绘画的审丑倾向正是这一过程的阶段之一,梳理一下这一阶段的代表人物,有利于正确认识西方近现代绘画的种种流派与现象。  相似文献   

16.
受西方近代感性文化的影响,伯克考察了崇高与美的心理-生理基础,但他的生理学观点常常受到学者的忽视或者贬低。实际上,审美情感的生理学解释在伯克的美学中占据了核心位置,是他论证趣味标准和美感根源的基础和落脚点。通过寻求崇高与美的准确内涵和普遍原则,伯克把美学建立在经验科学的基础上,批判了审美的理性主义、相对主义和联想主义理论,强调了理性和精神活动的限度。伯克美学的生理学视角在西方美学从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的转折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中国当代美学理论的实证研究方法和生理学研究路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7.
对欧洲20世纪前各种文学思潮中的理性元素的综览显示:只有17、18世纪的古典主义、启蒙主义文学才堪称理性文学,此前彼后文学思潮中的理性倾向则只能称之为文学理性.而理性文学得以形成是顺应了近代自然科学、哲学和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同为理性文学,古典主义与启蒙主义又在反封建、狭义与广义、方法论与认识论上各具差异。理性文学曾对文学理论和文学形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古代有科学为前提,视科学理性为西方近代科学发展的基础和核心。从认识论、方法论和价值观三个方面来界定科学理性的内涵,并比照中国科技发展的特点,从而得出理性的匮乏是我国自明代以来科学落后的原因之一。并进一步从中国传统的主观思维模式和客观的社会经济结构的角度分析了科学理性匮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英国的经验派美学家最早从主体自身出发提出审美不涉及利害的思想。这一思想最早由夏夫兹博里提出,哈奇生、艾迪生、休谟、伯克等人继承了审美无关利害的思想。在英国经验派美学的影响下,康德将"审美无利害"确立为一种美学原则。英国经验派美学提出的"审美无利害",体现了审美现代性的分化性特征。英国经验派美学家以此改变了单纯以德国理性派来研究美学的现代起源的观点,其地位和作用由此得到突显。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代的科学派从西方吸取科学,并高举科学大旗对玄学派发起猛烈进攻,试图以科学理性的精神来诋毁玄学派的非理性倾向。由于科学派对科学的非理性的推崇,从而使他们将科学视为万能,由对科学的崇拜变为对科学的神化,企图借助于西方的科学技术来解决中国社会的所有问题。科学派这种对科学的非理性的态度,体现出自身强烈的非理性特征,同时给中国传统哲学进步作用的发挥造成了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