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7 毫秒
1.
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体系,一是要优化金融组织体系,按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地设置各类金融机构,实现金融机构的多元化、合理化;二是要健全和完善金融市场体系,建立包括信贷市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基金市场在内的市场体系;三是要完善金融宏观调控和监管体系,运用各种调控手段,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认为,在商业银行金融风险监管方面,央行监管和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都有其自身的局限和缺陷,银行业自律制度可以发挥提高金融风险监管效果的重要作用,建立我国的银行业自律制度已势在必行。建立我国银行业自律制度应结合我国国情并借鉴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将我国银行业自律组织的性质定性为社会团体法人。  相似文献   

3.
与大量论述美国银行业改革和监管情况的文献不同,本文从国际银行监管的实践着手,从监管作用的争论,混业经营,资本充足率,存款保险制度等方面,利用国际上现有的动态的实证研究资料和理论进行分析,对世界上主要国家银行业规管的现状及趋势进行了比较,并结合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践提出了改革的构想。  相似文献   

4.
传统贷款融资渠道已无法完全满足企业融资需求。企业融资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表外融资、直接融资、民间融资以及从外资银行和部分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等多元化融资趋势成为替代传统银行信贷的新渠道。原因在于,表外融资规避了信贷额度要求、严控信贷使大企业直接融资对信贷的替代效应增强、投融资渠道受阻助推民间资金再度活跃和对中资银行及其他银行业机构信贷调控要求迥异为其他银行业机构信贷超放预留了空隙。要加强对表外业务的跟踪监测,积极推动银行战略发展转型。  相似文献   

5.
一、我国银行业的非现场监管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1996年人民银行总行的《关于加强银行业监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确定了中央银行非现场监管的地位,并明确了责任和内容。基层央行也开始着手建立各自的非现场监管制度,通过近几年的工作,非现场监管逐步走向正规化、科学化,初步形成了非现场监管体系的理念。第一、被监管对象所提供的数据失真。央行实施非现场监管第一步就是要收集真实可靠的金融数据,而在我国由于种种原因银行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反映其经营成果的信息反馈上经常采用模糊手段,所提供的金融数据往往达不到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6.
银行业监管执行力的传导机制是指,银行业监管执行力的效力源,通过一定的传导载体,沿着特定的传导路径,在银行业监管系统中,通过一个监管环节传递给另一个监管环节,并通过各种监管举措的实施,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合规经营及风险防范发生作用的过程。针对目前银行业监管执行力传导机制中的各块"短板",应提高监管执行力,理顺传导机制,以提升监管效能。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对银行业监管理论梳理得到监管者应当以实现全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但是现实中监管者有可能偏离该监管目标。为求证我国银行业监管目标在实践中的实现效果,本文对银行业监管目标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利用哈伯格模型进行了分析测算,结果表明:银行业监管者为维护和增进银行产业利益而偏离了监管目标,银行业监管目标存在着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本文研究了深圳外资银行试点经营人民币业务对我国银行业的影响。认为我国 加入世贸组织、开放银行业市场,必将促进国内银行业参与国际国内竞争,加强经营管理, 改善服务质量,提高竞争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有与外资银行开展竞争的能力. 中国人民银行有监管好外资银行的能力。  相似文献   

9.
巴塞尔协议是全世界范围内的银行业监管的重要协定,影响着全世界绝大多数的国家的银行业法律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对维护全球的银行业法律监管的平衡与稳定具有重要的作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促使巴塞尔委员会对巴塞尔协议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以应对新形势下银行业监管的迫切需要与要求。作为巴塞尔协议的成员国,我国应从巴塞尔协议规定的资本要求、部门监管和市场约束三个方面完善银行业的法律监管体系,维护金融的稳定,实现金融监管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0.
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还在继续,许多研究从不同角度对美国次贷危机进行了分析。文章从资产证券化这种金融创新入手来探析此次信贷危机扩散的根源。在美国次级贷款证券化过程中,次贷证券化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是危机扩散的重要根源.金融恐慌和利率是危机传染的重要渠道。银行业应该汲取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加强对金融创新的监管,通过加强信息披露、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风险定价机制来防范和控制银行危机传染。  相似文献   

11.
聂玲 《理论界》2013,(1):38-40
作为银行业监管的国际标准,巴塞尔协议伴随着全球金融业的发展以及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而不断修正和完善,从简单趋向复杂、从单一维度向多维度发展。从巴塞尔协议的变化和演进中,可以总结出国际银行业监管呈现出强化趋势、监管体系和指标的细化趋势、以及宏观审慎监管与微观审慎监管并重的趋势,进而为我国银行业监管的实践提供启示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信贷集约化经营的思考李莉李和平李四新信贷集约化经营可以理解为,依靠先进的技术设施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信贷资产效益,进而实现宏观调控所需要信贷增量的最佳规模,提高信贷资金的利用率,达到增加总体效益的目的。当前,国有专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必须深...  相似文献   

13.
信贷配给理论为信贷理论开辟了一个全新的领域,也日益成为国内外银行业关注的热点。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信贷配给的定义、早期信贷配给理论和现代信贷配给理论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系统地反映了信贷配给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4.
农村微型金融的勃兴为农村金融监管带来了新情况、新问题。普惠金融体系的核心是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金融服务,是30多年来亚洲、拉丁美洲等地区小额信贷理论与实践的产物。小额信贷是农村微型金融的中间力量,因此农村金融监管理念的创新,不可避免地要在金融普惠、金融安全和金融效率之间进行共融和平衡。从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市场准入着手,重塑监管主体,拓展监管内容和方式,完善危机应对机制和市场退出机制,探寻从理念到实践一脉相承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裸持”信贷中的犯罪现状,可知我国法律对裸持信贷规定存在不足。此类犯罪行为具有多样刑法性质和特定的犯罪规律。结合域外英美对信贷的立法、监管方面的规定,应当从刑法规制路径和社会制度层面的构建解决措施,完善规制裸持信贷的法律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16.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国际银行业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银行监管为目的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2006年度在十国集团正式实施。分析新协议的基本框架,即最低资本规定、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和市场纪律,以及与旧协议的对比可以较清晰地展示出国际银行业监管发展的趋势:宏观上强调监管新理念;微观上,从合规性监管向风险监管转变,由行为监管向审慎监管转变,从非现场监督到实时监管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企业改制中对银行业的影响马斌在近期企业改制过程中对银行业尤其是银行的信贷资产所引起的负面影响十分严峻。主要表现在:1、企业改制使大量贷款被“悬空”,银行债务难落实,一是借转制机遇,利用产权重组、兼并有计划地实现资产的战略转移,即所谓兼并企业而不兼并债...  相似文献   

18.
本文着眼银行业行为监管内在运行机理,构建基于前景理论的监管当局、银行机构非对称博弈模型,研究双方策略改进的复制动态和演化稳定,得到根除银行机构不诚信问题的4项必达条件和关键因素,运用Matlab仿真分析各因素的影响机理,结合实际得到银行业行为监管的改进策略。结果表明:因有限理性的存在,银行机构不诚信行为难以根除;降低行为诚信和行为监管成本,提升银行机构对监管处罚与社会成本的感知,强化对银行业行为监管的重视程度与监管问责力度,能在突破一定的门槛效应后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大庆辖区银行业经营发展及监管工作实际,全面分析当前大庆银行监管工作面临的形势与挑战,并就做好新形势下银行监管工作,推动辖区银行业稳健运行,促进地方经济持续较快发展,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建立银行信贷投放损失估计和产出缺口、通过膨胀率之间的模型,并通过地方政府平台贷款的数据研究了不同经济周期条件下的银行信贷行为,并将这种信贷行为放入政府宏观调控背景下进行考察。研究发现政府逆周期的宏观调控政策使得银行信贷估计偏差发生影响,在经济向下的周期中过量投放信贷,导致了产能过剩和通货膨胀,一旦政府在财政约束和通胀约束的条件下,退出刺激性的宏观调控政策,银行对于信贷损失的估计由乐观转向悲观,剧烈收缩信贷,于是,实体经济的货币供应将由过度充裕变成稀缺,经济剧烈下行,政府逆周期的宏观政策调控反而加剧了经济波动,给宏观经济造成了伤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