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思想基础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也是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的中心环节。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和主导,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决定着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向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高等学校作为高层次人才培养和思想文化传承创新的主要阵地,必须准确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全面把握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科学分析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及特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旗帜作用,着力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长效机制,切实肩负起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社会主义区别于其他各种社会形态的显著特征.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助于我们加强意识形态建设,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树立社会主义的新形象,推进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  相似文献   

4.
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与培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发挥着主导作用,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决定着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大学的重要任务和历史使命,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而宗教作为一个在信教群众中有着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中,必须在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和主导地位的基础上,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发挥宗教文化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杨煌 《中华魂》2012,(11):4-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这一科学论断不仅指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而且更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气的内在灵魂.是引领社会主义前进的精神旗帜。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处于支配地位.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重点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性、迫切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决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使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推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力、扩大中华民族的影响力;有利于遏制腐败现象,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使中国共产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向度。在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存在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缺失的问题,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应有态度,培育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光辉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精神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是我党在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一个重大理论创新,共产党员应当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做科学发展观的忠实执行者、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要做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自觉实践者、要做社会和谐的积极促进者.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制度在价值层面的本质规定,与“中国梦”关系密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和主题诠释中国道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体现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凝聚中国力量。培育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中国梦”的实现提供源源不断的群众性支持、和平稳定的国际发展环境和安全保障以及为“中国梦”变成人民心中不远的现实提供坚定有力的社会性支撑。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一个逻辑严密的整体。在这个整体性的价值体系之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基础,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也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逻辑。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到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影响。文章对民族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新自由主义、全球化等四种对高校大学生影响较大的社会思潮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社会思潮的理论、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三重路径。  相似文献   

1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标准的价值观等方面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要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和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  相似文献   

16.
坚持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先必须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内涵。其次还应正确认识到科学发展观在构成该体系内容中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灵魂,是统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和指导方针。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蕴含着一元性与多元性、理想性与现实性、继承性与创新性、建设性与批判性、整体性与层次性的辩证内涵.在实践中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科学认识和深刻把握其蕴含的辩证内涵,遵循其内在的规律进行.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种政治语言和科学语言,不能为喜好群众语言和艺术语言的大众所认识和理解。因此,要求在传播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言转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语言艺术正是这种转向的取向之一,因为语言艺术是中国共产党传播理论的优良传统,是契合人民大众接受心理和表述习惯的方式之一,更是理论实践的结果反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表明,在理论语境中探索性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前提性问题,是真正实现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用的思想基础。就思想观念前提而言,摆脱狭隘地将价值界定为某种“有用性”的思想误区,真正把握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统一的思想关系,探索核心价值观与普通中国人之间的思想转换方式是建设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思想意识;就社会历史前提而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需要深入分析当代中国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以解决中国人与社会发展中的实践问题为思想立足点;就思想原则而言,确立“中国式”的思想主体、研究立场、研究方式是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根”、“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