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顾客至上经营观三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客至上经营观三议管信林关键词顾客,顾客至上,经营观,经济效益,社会利益顾客至上经营观念,即用户至上,消费者至上的观念,即企业市场经营以顾客为中心,有计划地组织企业整体营销活动,满足顾客的需要。它是现代企业市场的经营哲学,是企业进占市场,实现其营销目...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进行市场决策时,"以顾客为中心"还是"以竞争者为中心"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现代企业通过以顾客导向为根本导向,兼顾竞争者导向,最终形成综合协调顾客、竞争者的市场导向--一种真正的经营导向.  相似文献   

3.
现实中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着来自不同方面的责难和质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我们忽视和淡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根本目的的研究和关注.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前提,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现阶段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并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这是主体原则和...  相似文献   

4.
当今成功的企业经营之核心,在于培养员工具备顾客导向之营销观念与行为,亦即将经营焦点放在顾客身上,为顾客创造最大的价值。在顾客导向的市场经营观念下,顾客与企业的关系也比过去更加密切。企业内部必须积极建立与落实员工顾客导向的服务理念,亦即从顾客的立场去了解顾客寻找利益,进而将这些利益转换成企业之产品或服务,并满足顾客之需求。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方法,汇及顾客导向之相关研究,以了解影响顾客导向之因素与顾客导向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之结果。研究发现,以服务业作为对象来研究较多,并且有横跨不同行业之情形。企业越重视与顾客接触之第一线人员与顾客互动时,越能够展现最佳的服务表现,创造组织服务文化,提升顾客满意度。员工情绪的负荷与顾客导向呈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顾客导向"并非企业赢得竞争的灵丹妙药,盲目地跟从反而可能使企业陷入经营误区,疲于应对顾客而丧失了洞察商机的能力."超越顾客导向"的观念作为"顾客导向"观念的更新和补充,是企业摆脱恶性竞争、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的突破口.归根结底,要让顾客满意就一定要有"超越顾客导向"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知识管理在企业方面已经获得了成功,我们从企业的知识管理经验中获得启示:管理好顾客,留住顾客,是企业盈利的一个重要经营手段。图书馆虽然不是盈利为主,但是作为服务部门,服务读者是第一首要职责,从企业顾客管理关键内容:顾客忠诚度的研究感悟到,图书馆可以借鉴管理方面经验,从而期望做到提高读者管理水平,督促工作人员做好读者服务工作。  相似文献   

7.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以惠及最大多数人为根本目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惠及十几亿人口"就是要惠及中国的最大多数人,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目的。确定这一根本目的,既是由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决定的,又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和历史发展的要求决定的,同时也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如果再过多少年还有相当的一部分人不能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得到更多的利益和实惠,我们就会失去进一步发展的前进动力。  相似文献   

8.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前进,人们的消费观念在根本上发生了变化.这就要求企业与商家要用"心"去取悦于顾客;更要在营销观念上发生变化,利用现代的网络技术,开辟另一个营销平台.  相似文献   

9.
“顾客导向”观念的出现对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企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但是,在不断运用的过程中其局限性也逐渐显现,特别是在新经济时代,顾客的需求结构和购买动机以及公司竞争的条件和方式都在不断变化,其局限性越发明显。“顾客导向”观念的局限性可能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企业必须超越“顾客导向”。超越“顾客导向”,就是企业从自身的核心能力、发展战略和竞争状况等约束条件出发,不仅满足顾客需求,而且创造顾客需求,使企业得以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发展观的本质和旨归在于人的发展。科学发展观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的核心和根本价值取向,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紧紧围绕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归属、价值尺度等一系列基本问题,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高度给予了科学回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和"人的全面发展"分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学关于发展的根本目的、基本动力、价值归属和价值尺度的思想。  相似文献   

11.
储运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就必须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 ,解放思想 ,改变落后的经营观念 ,增强市场竞争意识 ,认真了解市场 ,分析市场 ,研究市场 ,进行竞争策略研究 ,采取各种具有竞争力的经营、服务方式和手段 ,发挥自身优势 ,探索储运企业发展的新路子 ,寻找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2.
经济学是财务学研究的重要基石,现代企业理论不同流派对企业性质的不同理解,引致对财权认识的本质差别。以不完全契约理论的"企业所有权"方式定义财权是当前研究的主流。基于"最佳完全合同"等经济学最新研究成果,财权的经济学认识可以分为"契约观"、"生产观"与"综合观"。经济学视角下的财权特征主要体现为:源自"财产所有权",涵盖"剩余权利",强调"可辨别影响权利",并主要指向"重大权利"。  相似文献   

13.
品牌代表企业形象 ,在市场经济中品牌资产成为企业赢利的关键 ,品牌意识是一种价值观、文化观的认同 ,品牌意识正成为企业经营理念的核心。跨国公司大力创出品牌 ,不断提高品牌在竞争中维持产品高价的能力 ,国内企业面对跨国公司的竞争 ,要树立品牌意识 ,制定品牌战略来推动企业经营战略 ,创建品牌、品牌定位、提升品牌知名度 ,最终目标是创造和提高品牌的资产价值 ,使企业在竞争中保持长期增长的优势  相似文献   

14.
利用 96年台湾制造业工商普查资料 ,完成其损益表结构的新儒学逻辑的考察 ,计有十二点重要发现 ;并对企业损益表各项经营活动的新儒学阴阳观的有关观点 ,也一一给以定性确认  相似文献   

15.
企业经济业务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导致了其某些经济业务上会计政策的多种可供选择性。而不同的会计政策选择,会对企业的资本和企业经济产生不同的影响。那么,站在会计主体立场上选择运用会计政策,能稳定企业财务基础和保证会计信息的客观、公正;若采用成本补偿会计政策的选择,则能优化企业成本补偿机制,发挥其稳健性原则的特殊作用;而选择运用资本经营的会计政策,则能够对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和优化其资本结构产生效力,但隐患有引发负债过渡的财务风险的可能。因此,作为企业应实事求是地从自身的客观实际出发,审慎地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恰当地选择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是指企业管理理论中最重要、最根本的观念、理论、思想,它应该包括三个要素:企业的伦理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和企业的社会责任.管理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的社会实践活动,其实质是协调各种关系.企业的伦理管理是理论基础,企业文化是发展基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义务基础.  相似文献   

17.
企业的专业化或多元化经营战略模式选择是由其内生的经营逻辑理念主导的。随着推动企业多元化经营的内在逻辑不断演进,以资产组合、协同效应和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多元化经营理念都曾在某一个阶段主导过企业经营战略模式的选择,但由于对客观规律认知上的历史局限性,上述多元化经营理念都存在一定的逻辑误区。依据层次对抗与竞争优势的层次互动模型理论建立起来的基于资源观的多元化经营理念能更恰当的反映现实条件下的企业运营规律。  相似文献   

18.
在竞争的市场中,企业对应以何种价格将自己的产品推出,同时又不会加大其经营风险这一问题越发关注,本文通过将经营杠杆与需求价格弹性相结合,论述了比营杠杆及需求价格弹性对企业产品定价策略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 ,它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培养目标 ,而对培养目标的规定又展开为具体的目标模式。在革命战争年代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革命者 ,其具体模式以毛泽东为陕北公学的题词为代表 ;建国后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的接班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 ,其具体模式以毛泽东关于“两有”的表述为代表 ;在新时期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目标模式是邓小平提出的“四有”新人。这一目标模式的成熟形态具有全面性、重点性、层次性和总体性特点。江泽民在新形势下丰富发展了这一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20.
企业持有的价值理念,决定其经营哲学和战略决策。首先总结学术界和企业界对企业价值理念既有的研究成果,从企、世人力资源种类和层次的分析,对客户第一和股东第一的价值理念进行批判,旗帜鲜明地提出并阐释“员工第一”的价值理念及其内涵。然后运用企业科层制、价值链创造、博弈论的方法,并结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对企业树立此价值理念的必要性和必然性进行论述。为了阐释更为明确,构建了企业价值理念倒金字塔模型、员工在企业价值链创造中作用模型、企业各方利益博弈模型等进行说明。最后利用美国西南航空公司的案例来论证企业树立“员工第一”的价值理念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