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我国地方政府"诚信行政"理念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诚信行政"是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的自觉意识和行动,是社会组织和民众对政府信誉的价值判断,是政府行政行为产生的信誉和形象在社会组织和民众中所形成的心理反应;政府"诚信行政"实践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应从奠定思想基础、搭建体制框架、搞好制度安排、构筑信息平台、创新评价体系、健全保障机制等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2.
在剖析"社会诚信缺失"现象造成社会财富巨大浪费,严重危害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探讨了提高社会诚信程度、促进经济增长、扩大社会财富、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的内在关系.阐述了社会诚信的"增长"必然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健康发展的观点,提出了建设诚信社会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诚信"是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基本规范之一.其基本内涵包括三个方面"诚信"是个人立身处世,加强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基本准则;是治理国家的基本准则.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诚信"思想中的精髓,对于加强以"诚信"为中心的行政道德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讨论中国的科技创新体制离不开对中国创新文化这一根本问题的系统思考。文化对整个社会创新理念的凝练、创新习惯的养成、创新制度的完善、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相比较而言,日本创新文化的典型特点是:善于团队合作与交流、善于有组织地学习和持续改善、民众有创新型的消费倾向等;美国创新文化的突出特点是:"try"的文化、宽容失败的文化、诚信文化及其体系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创新文化方面也有体现爱国奉献的"两弹一星"精神等优秀文化。但是,当前我们仍然或多或少存在"官本位"文化、过分迷信权威的习惯、一元化的评价标准、小生产者意识,以及诚信文化的缺失等不足,这些都阻碍了创新型社会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道思想都重视"诚信"品质的构建.儒家注重正面的规范性的引导,而道家则致力于反面的根源性的探讨.道家经典著作<庄子>指出,社会成员对于权禄富贵的贪恋和人际交往中智巧的运用是影响人违背"诚信"原则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三个代表"思想是面向21世纪加强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高校只有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事业的发展,自觉承担起建设和创造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重任,造就一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四有"新人,才能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才能开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我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实践和社会学理论发展出发,认为现在已具备了建立一门作为"转型学"分支学科的"中国转型社会学"或社会转型学的条件,指出建立这一学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学科意义.文章继而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理论与应用研究进行了学术梳理和定位,还对"中国转型社会学"的研究与发展的技术、经济社会和文化背景作了学理分析和前景展望.最后,提出了中国社会学家应抓住转型期社会创新所提供的学术创新的机会,发挥社会学家的想像力与社会观察力,以实现社会学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8.
社会诚信的严重缺失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道路上潜在的危机.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建立诚实守信的社会秩序,正是目前理论界和实务界亟待研究的课题.文章试从培养个人诚信行为入手,通过防范个人非诚信行为的发展和培育主体自觉的诚信行为的两方面展开工作,以化解整个社会的"诚信危机",构建诚信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明礼诚信"的道德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礼诚信"是中国优良传统道德的结晶和提升,是现代文明建设的客观需要。要使明礼诚信成为人们自觉的道德实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强公民道德、特别是明礼诚信的教育;必须深入开展群众性的公民道德实践活动;另外还必须建立相应的约束惩罚机制。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当市场经济日益成为国家经济生活之主要形式时,人们突然发现人的经济行为中间出现了"诚信"真空,中国公德系统出现了重大危机——诚信危机。正是基于此问题的考虑,本文通过对中国古代"契约诚信"的历史考察,从国家法律制度中的契约诚信和民间契约诚信实践两个方面,系统进行阐述并分析古代中国契约诚信的现代价值,为我国现行契约诚信的构建和完善提供些许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11.
珠江三角洲作为中国改革开放前沿地区和志愿服务发源地之一,在新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和创新志愿服务制度化的多样路径,形成顶层设计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深圳)、项目创新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广州)、社团合作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佛山)、专业支持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中山)、文明培育促进志愿服务制度化(惠州)等五种模式。这些经验值得研究和推广,中国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进程,要在社会治理创新的新形势下,适应各地特色与需求,建设"一体多元"的制度体系,为加快社会建设、创新社会治理、促进民生改善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新时期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任务的提出,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已由学界的理论自觉演变为道德实践呕待解决的现实课题.其中"诚信"作为中国传统道德和现代伦理的共有范畴,其道德内涵和形上哲学根基经历了从本体到主体乃至他者伦理的嬗变.从诚信范畴管窥中国伦理的范式转型,不仅有助于揭示不同时期中国伦理的具体范式及其转型路径,同时也为当代中国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奠定了范式平台.  相似文献   

13.
WTO与"后立法时代" 的中国立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阐述并分析了 WTO对中国法治进程尤其是对中国立法的影响 ,指出 WTO时代的中国立法应当走出“挑战——回应”的立法旧模式 ,向“回应——创新”的变法新模式变迁 ,以“变法”为契机推进制度创新及制度变迁 ,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可持续性的立法推动力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而且是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创新,主要表现在"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对社会基本原理的创新;"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对社会意识原理的创新;"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人民是历史创造者原理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车无辕不行,人无信不立",诚实守信,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文明之国,而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以伦理为本位"的社会,历来重视伦理道德、推崇仁义,讲求真诚与守信。诚信是一种美德,诚信是一项基本的道德修养,诚信是一项基本的法律义务,诚信是现代立法  相似文献   

16.
第二届"语言与国家"高层论坛由教育部语言文字管理司和绍兴文理学院主办,2007年4月18日——19日在浙江绍兴文理学院隆重举行,20余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语言学家在论坛中就汉语的国际推广、语言研究如何服务社会、语言教学方法和研究理论、民族语言规划与民族语言教育政策等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论坛呼吁语言学工作者应该增强自己的服务意识和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当中,为构建和谐的语言生活、提升汉语在世界上的地位出谋划策。  相似文献   

17.
随着国内外"负责任创新"理念的兴起,如何"负责任"地思考作为当下最迅猛发展的前沿量子科技产业创新过程中的相关风险,进而理清我国量子科技领域行之有效的负责任创新思路是十分必要的.中国当下量子科技产业的"负责任创新"的思考不仅需要结合我国的社会、政策、文化、教育、军事和科技领域布局等诸多具体情况,合理前瞻性的做出政策引导和政策制定,更需在量子科技领域中的研究人员的管理,合理的伦理设计,和多元主体的参与等方面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伟大创新.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只有不断进行思维、体制和科技创新,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党只有不断进行理论、教育和制度创新、才能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只有不断进行观念、机制和方式创新,才能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9.
试论国家政府的诚信建设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诚信问题 ,是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一个重要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诚信缺失已严重地影响和危害着今天中国社会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为此 ,本文仅就中国社会诚信建设中的国家政府的诚信建设问题做一些试探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负责任创新"是近年来欧美国家提出的一种新发展理念,对促进经济、社会与科学技术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理工科类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技术创新的生力军,亟待加强"负责任创新"教育.为此,从社会整体发展、社会创新主体、创新教育范式、受教育对象成长四个层面回应"负责任创新"教育的现实诉求,遵循"负责任创新"的"预测—反思—协商—反馈"的代表性理论框架来设计"负责任创新"教育的基本要求,最终从从业认证、课程协同、意识培育、文化营造等维度构建具有相对统一价值追求和实践规范的新型创新教育范式,为我国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提供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新路径,增强高水平创新人才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