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自英语文体学兴起以来,人们对于文学文体(Literary stylistics)的研究主要局限于观察和描述它们各自的语音、词汇、句法与篇章的特点,亦即“主要研究文学作品的语言”。标点符号,作为书面语言的辅助工具,一般被列入语法的范畴,“其用法主要受语法因素所支配,并与语法上的区别有关”。那么,标点符号是否具有文体功能?它与文学风格的形成又有何关系?本文试就这些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
增加汉字书写系统的语法信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面临英特网和信息时代的挑战,汉语的书写格式需要进行某些改进,以增强其使用效率和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其中重要的一项内容是采用分词连写的格式.分词连写实际上是标点符号功能的深化和延伸,它可以增加书面汉语的语法信息.如同标点符号极大地提高了中国人的阅读效率一样,分词连写在提高阅读效率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由于现行汉语书面格式严重缺乏语法信息,反映语法信息的分词连写能获得极大的边际效应.根据汉语的特点,汉语的分词连写可以创造性地采取多种形式.  相似文献   

3.
在汉诗中,标点符号不仅起着语法的作用,还可起到修辞的美学作用;标点虽小,却关系到诗歌的神韵。汉语与英语的标点符号不仅本身存在差异,同一标点符号的使用习惯也不尽相同,从而为翻译中标点符号的创造性运用提供了理论上的依据。在汉诗英译中,标点符号的巧妙变通,常为译诗带来不可忽视的美学效果,并体现了译者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4.
世界语言同异并存是普遍现象,对英汉语标点符号系统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多维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数量和种类方面,汉语标点符号略多于英语标点符号;在使用频率方面,英汉语标点符号系统均以逗号为高频率和较难掌握的符号;在命名依据方面,汉语标点符号均依据符号的功能来命名,而英语标点符号的名称依据多元,形态和功能兼而有之;在类别对照方面,两套标点符号系统之间呈现出英有汉无、汉有英无、英汉均有但小同大异三种情况。英汉语标点符号的多维异同现象,可以丰富英汉语对比研究,为英语教学和翻译提供实践指南。  相似文献   

5.
网络交际英语的文体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词汇和语法(含标点符号)二个方面剖析了网络交际英语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6.
从措辞、语法、标点符号及修辞等方面探讨英语新闻的标题特点.  相似文献   

7.
点标论是陈望道早期学术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点标的文化效用、点标的革新方法、新旧两式点标的血缘关系、点标的符号设计。点标的语法和修辞功能等方面全面评述了陈望道的这一学术思想,肯定了他对创制新式标点符号的重大贡献.文中注重从纵(新旧标点)、横(中西标点)两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指出符号的流变轨迹,对今天完善和发展标点符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语义功能语法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义功能语法是符合汉语自身特点的中国特色语法研究理论。它以语义为基础,语义语法范畴为中心,词和词组为基本单位,分类为重点,结合语义与表达研究语法形式,具有较强的解释性。文章对语义功能语法的上述特点进行了评析,并结合对外汉语教学的特点和要求探讨了语义功能语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首先从范畴出发围绕语义与表达进行对外语法教学,其次运用此理论的研究方法解决教学难点问题,最后以此理论为基础建立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  相似文献   

9.
现代汉语语法中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是语法研究应遵循的总原则。功能的观点不是单一的,形式与功能的结合也是复杂的、多重的。通过研究表明,形式与功能相结合的原则对语法研究的指导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鉴于投射在视觉语法中的逻辑功能语法与语义研究未有系统和专门的论述,为了更好地认识图文多模态语篇中投射的实现方式与运作规律,文章主要基于系统功能语法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比较功能语法对语言文字单模态语篇和视觉语法对图文多模态语篇中投射意义发生的相似性与区别性特征;文章认为图文语篇中的投射现象具有自己的语法与意义生成系统。   相似文献   

11.
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的形成与西方传教士的汉译西书在中国的传播有一定的关系。晚清的汉译西书中很早就出现了西式标点符号。1838年出版的《美理哥合省国志略》中,美国传教士裨治文首次强调了文章中标点符号的重要性。此后,包括接受了西学教育的中国知识分子也相继在各种书籍中介绍并使用了西式标点符号,客观上推动了20世纪初汉语新式标点符号系统的颁布。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习者在书面语言表达方面通常多用逗号、句号 ,使文章内容表达过于单调 ,甚至出现逻辑概念不清、混淆等情况。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学习者不了解标点符号的功能。本文对英语标点符号的运用情况及功能进行了分析 ,目的是提供一些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3.
话语分析和语篇语言学使我们注意到了文本的细部特征可能具有的施为性和成事性言语行为效力。译者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敏感,以免翻译中导致语用文体功能的流失。文章通过描述方法,结合实例,探讨标点符号在小说翻译中的诗学功能及其有效转换。  相似文献   

14.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有些篇章正文与书内"常用词"、古汉语知识引例之间,存在着标点异样、断句不一、文字脱漏、字体异形、文字倒置等问题。文章对上述问题分别进行了列举、析误,以便于读者使用和出版者修订。  相似文献   

15.
在《汉语大词典》中 ,“青李”条义项①的书证《来禽帖》标点有误 ,“胡笳”条释义不全面 ,“却月眉”条的释义不准确 ,“起夫”和“绣床”条的书证迟后 ,“斗”条的义项⑤引用书证不当。《汉语大词典》修订时可作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氏文通》的句法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氏文通》以句法为核心,以句、顿、读等语法单位,和作为句法成分的词、表示隐性语法语义关系的次所建立了系统的语法体系,不仅以它的科学性奠定了汉语语法学的基础,而且也以它本身所体现出来的矛盾启迪着汉语语法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质疑和答疑表述了以下看法:(1)就日常交际来说,西文需要分词连写而中文则未必,因为后者可以借助汉字特征辨识词界;(2)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赞成实行中文分词连写,主要因为这有助于中文信息处理;(3)实行中文分词连写有利有弊,最大弊端是它给书写增添了负担;而开发推广中文词式书写编辑软件,不失为化解矛盾的可行办法。  相似文献   

18.
前人对现代诗歌的篇章衔接研究很少,涉及诗歌篇章衔接与散文等其他文体比较研究的则几乎没有,认为这与素有"诗国"之称的我国很不相称。因此,选取了现代著名诗人冯至的《十四行集》,从语法形式、词汇、修辞和标点符号四个方面来深入分析冯至诗歌的篇章结构衔接方式,以便更好地理解与探求现代诗歌的篇章衔接特色,并寻求其规律。  相似文献   

19.
<马氏文通>的连字与我们现在的连词在归类标准、概念范围、语法意义和功能三个方面存在着差异.尽管<马氏文通>对连字在这三个方面的分析都不如我们现在的连词科学、合理,但<马氏文通>对连字的研究奠定了我们现在连词研究的基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论段号及其语篇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段不是通常认为的语篇结构单位,它是以段号为标识的语言片断.段号是书面语言中通过换行和退格形成的与标点符号类似的标识符号,是书面语言的辅助表达工具.段号具有醒目突出的特点,可以(1)表示思维变化;(2)表示转折;(3)表示强调;(4)表示人物、话论转换;(5)罗列事项;(6)标记特殊内容等.段号还可以与标点符号结合使用,增强书面语篇的表现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