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建晓 《职业》2011,(27):74-74
一、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经过新世纪10年来的发展,在全国建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公共实训基地30多个,以院校为基础的开放型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1000多个。公共实训基地作为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一种新型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2.
姬瑞海  李存霞  陈齐苗 《职业》2014,(14):112-113
地方政府和高职院校合作共建公共实训基地是一种新的建设模式。充分发挥培训平台优势,构建优质课程资源,兼顾高职学生专业学习和社会多层次培训,浙江省绍兴市公共实训基地结合自身实际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对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运行及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职业》2009,(15)
上海:绘制公共实训基地大蓝图 地处上海天山路的公共实训基地于1998年开始规划建设,2000年开始对外开放使用,2005年5月,被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立为"中国(上海)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根据上海产业发展规划,将拓展更多的实训项目,再建没一批新的公共实训基地.目前已确定规划建设的包括现代生活服务业、创业者、汽车服务业、电子信息服务业、现代物流业、会展及现代生物制药在内的六个公共实训基地,几乎涵盖了未来5~15年上海将要发展的主导产业.  相似文献   

4.
《职业》2009,(15)
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兴起是近十年的事情,除上海稍显成熟之外,其他城市均在发展初期或建设初期,这对各城市来说,既是一种挑战又是一种机遇.所谓挑战是说需要在无太多成功范例和模板可学习的情况下自我摸索和前进,所谓机遇则意味着在公共实训基地这样的一个新事物上可以开创出多种创新性的模式.浙江省绍兴市就是在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最热门时期,勇敢接受了这一挑战与机遇.  相似文献   

5.
资讯速递     
《职业》2007,(2)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我国将为高技能人才提供50个公共实训基地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近日在上海举行的国家高技能人才东部地区培训工程活动上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50为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公共培训鉴定服务网络。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但是许多地区和行业都存在着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供不应求甚至严重短缺的现象,这已成为制约企业持续发展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为高技能人才更快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搭建了高层次的公共实训平台,解决了高技能人才培养评价服务手段不足和水平不高等问题。”这位负责人说。据介绍,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将通过东部地区率先建设,辐射中西部地区有条件的城市加快工作速度,逐步在全国中心城市建成公共实训基地,并形成互通协作的工作联盟。甘肃:高技能人才培养取成效,技师总量突破万人2006年,甘肃省已考评技师和高级技师2970人,全省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突破1万人。2006年,甘肃省在电力、核工业、石油、煤炭、机械、有色、冶金、餐饮等8个行业开展了技师和高级技师的考评工作。同时,扩大职...  相似文献   

6.
《职业》2009,(15)
由于目前国内公共实训基地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各方面都属于摸索阶段.每个城市在建立公共实训基地的时候,基本都抱着自我学习与自我创新的态度.从几个初具规模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情况来看,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独立模式,即在劳动保障部门管理下,不依附任何单位的独立实训基地,如上海.二是合作模式,即依托院校或社会培训实体,利用其场所设施,添置必要的设备,建成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绍兴就是这一模式.  相似文献   

7.
《职业》2014,(6):8-8
近日,富阳市技工学校被确认为“杭州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分基地”。 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是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展师资培训、项目开发的重要阵地。  相似文献   

8.
笔者所在学校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走3Q7S管理之路,从2006年实训基地5S管理的初步引入,到2007年省级以上实训基地6S管理的推行,从实训基地标准化、精细化、科学化建设,到2008年3Q7S管理模式率先提出与实施,迄今已有四个年头.  相似文献   

9.
专业建设是高职院校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是体现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文章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的构建、高水平双师素质教学团队的建设、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阐述了如何实现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办学水平和就业率高的专业建设目标。  相似文献   

10.
张明雷 《职业》2023,(12):34-37
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是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应构建融高水平特色专业群、产教融合集成平台、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技能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创新服务载体在内的五位一体高职新工科模式,推动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1.
原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相关负责人早在2007年就曾介绍, "十一五"期间我国将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50个为社会提供实训和技能鉴定服务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初步形成高技能人才公共培训鉴定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12.
《职业》2009,(15)
本次采访之前,记者杏阅了与公共实训基地相关的一些资料,其中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张小建在公共实训基地序谈会上关于"公共实训基地的建立是中国培训事业的一大创新"的论断让人印象深刻,他说这是近十年来职业培训事业继"创立职业技能鉴定体系"、 "建立政府购买培训成果机制"之后的又一大创举.  相似文献   

13.
加强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政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战略选择。以高技能人才为培养目标的高职院校,理应主动服务于区域经济、投身高技能人才体系建设。因此加强与政府之间的交流与  相似文献   

14.
曹福祥 《职业》2013,(2):129-131
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一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重点。"引企进校"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是深化校企合作的重要实践与研究课题。对此,多年来中等职业学校也一直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理论与方法。本文从"引企进校"工作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入手,对"三共同一独立"的建设模式和从机构、制度和形态三方面构建长效管理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引企进校"建设实训基地的发展方向给出了由政府主办综合性公共实训基地的理想模式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黄妹  林黄果  豆红波 《职业》2013,(18):28-29
建立政校企一体化公共实训基地可以为一体化教学提供实训教学场地,政府搭台,校企联合,资源共享,设备使用性率高,更有利于实施一体化教学。本文对建立公共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及管理运行机制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6.
《职业》2011,(27):9-9
8月26日,在广东省职业能力建设工作会议上,中山市技师学院被认定为“全省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郭敏雄院长代表学院接受了牌匾。  相似文献   

17.
在总结青海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依托院办企业形成校中厂、厂中校的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实现实训基地实践、服务、造血三大功能,将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成为面向青海、辐射西北的开放性、生产性实训基地。  相似文献   

18.
结合江西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的现在学徒制实训基地的建设实践,对现代学徒制下的土建类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目标、建设思路、实训基地建设路径、建设内容及师徒实训课程开设、校外实训基地阶梯形建设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论述,最终通过在实训基地的"跟岗、轮岗实习"来模拟现场施工实习的反复学习过程,逐步实现学生技能与岗位群要求"零距离"对接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王浩  李宇青  王鹏 《职业》2011,(6):79-79
青岛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起步较早,经过6年建设、实践和探索,积累经验,不断刨新,积极探讨运作新模式,逐渐摸索出一条适应现实条件、运转高效的运行模式,提高了实训『基地的运行和使用效率,充分发挥了在高技能人才培训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宏超 《职业》2014,(15):131-132
实训基地是技工院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本文通过论述实训基地建设的涵义,探析实训基地建设的特征、困难及方向,提出工学一体实训基地建设模式,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