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师范院校面临生存危机.但基础教育的必然存在、高质量教育与高水平教师间的联系、师范的功能等,将使师范院校长期存在.作者认为,我国师范院校将以师范大学为主、适量中师和综合大学中的师范教育机构为辅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2.
新世纪对人才提出的新标准迫切要求教育改革要与时俱进,特别是师范教育更应在这场改革中走在前沿,承担起培养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合格人才的重任。本文以区域性师范院校为例进行了具体分析,从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探讨新的教育教学模式、研究如何培养有特色的人才等方面入手,提出了师范院校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建国三十年来的实践证明,能不能全面掌握师范教育的特点,是师范教育发展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在我国师范教育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两个口号,争论很久,至今尚未完全解决。五十年代初期,学习苏联经验,建立了我国自己的师范教育体系,成绩应当充分肯定。考虑到师范院校是培养中学师资的,因此有些同志曾提出师范院校要“面向中学”的口  相似文献   

4.
在社会转型时期,由于多元价值观和新旧教育范式的冲突、师范教育向教师教育转型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冲突以及师范院校现行教师管理与评价制度的缺陷,导致师范院校教师价值取向的迷失、角色认同的困惑、合作意识的缺失及育人精神的式微等文化危机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师范院校的毕业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应该是教书育人的能力,这是为师范院校的培养目标和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所决定的,这正是师范院校办学的特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与其它类型院校毕业生的区别就在于师范院校毕业生具有一定的教书育人的能力,这就是师范性。我认为:没有师范性就没有师范教育,没有师范教育就没有现代教育。 怎样才能使师范院校的学生具有一定的教书育人能力呢?我认为必须加强师范院校各个工作环节的师范性。对师范性的研究是师范院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内容,是所有从事师范教育的同志都应该注意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从各方面加强师范院校各个工作环节的师范性是培养学生教书育人能力的必由之路。本文打算从加强师范性这一认识出发,结合教学实践,谈谈我在《物理化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师范性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西方发达国家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普遍采取弹性开放师范教育制度。师资由“分离培养”向“统合培养”转化,师范院校也逐步超于综合化。这是世界师范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我国师范教育也必然向这一方向演进。  相似文献   

7.
师范教育的体育在学校体育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师范教育中的体育是教师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师范教育的体育改革是学校体育改革的前沿阵地,师范教育中体育的特殊性和师范院校培养目标决定了体育在师范教育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教育是实现职业师范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有效手段,本文从职业师范教育与校企合作的内涵出发,分析目前职业师范院校校企合作的现状,并对职业师范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怀智兴教:对中国大陆教师培养中一些问题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笔者旨在探讨本科师范教育在中国大陆的一些重大发展性问题.讨论的中心将围绕本科师范院校所处的学术与行政环境、师范教育课程改革等问题展开.文章将会关注有关师范教育的三方面问题:(1)师范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角色;(2)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及其重点;(3)师范教育的管理.通过分析相关师范教育改革措施,认为改革一方面要考虑到师范院校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所面临的困境,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到其自身从课程设置到计划管理中产生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0.
四化建设要求教育事业在八十年代有一个大的发展,而师范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和“先行官”。党中央对师范教育高度重视,中央书记处指出:师范院校在我国并不是可办可不办的问题,而是一定要努力办好。做一个教师很不容易,并不是每个人不经过培养就可以成为教师。今后我们的教师应当经过师范院校的严格训练。 既然师范院校非办不可,为什么长期以来存在着要不要办师范院校的争议呢?我觉得,这里除了林彪、“四人帮”的破坏以外,主要是六十年代以后大多数师范院校没有办出自己的特点,培养出来的人同  相似文献   

11.
从高等师范院校文艺学课程与教学的角度,对中学语文教育改革进行反思,提出文学教育论的构想。传统的高师文学理论课程体系素称“五大板块”,而文学教育论的阙如是一个缺憾。本文描述文学教育理论的若干着眼点,主张以新的理论板块刷新文学理论体系的研究格局,为中学语文教育改革探索新的路程。  相似文献   

12.
培养培训相分离的弊端阻碍了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遵照国务院的要求,通过教育科研、教育实习等活动,建立起高师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紧密联系,使其相互促进。这既能充分发挥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的主体作用,解决中小学英语教师的继续教育问题,又能促进高师院校英语教育专业自身的改革与发展,并在此基础上完善国务院提出的“培养培训相衔接的开放的教师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高校资金注入多元化、多渠道的途径。改变了长期以来教育投入依靠政府拨款的单一格局。探索高校投资多元化途经,首先,作为投资主体的国家应增加教育经费的投入,加大资本投资的力度;其次,高校自身应探索增加教育投资来源,走多元化自主投资之路。如以国家计划招生为主,委培、函大、夜大为辅,社会力量联合办学等多种形式。合理利用配置现有教育资源,更好地发挥教育投资的作用。改善高等学校资源的配置,还应该充分利用各级政府给予的各项优惠政策盘活存量资产。  相似文献   

14.
综合性大学发展师范教育的困境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以来出现了高校合并的浪潮,在此次浪潮的影响下,各综合性大学纷纷建立教育学院、师范学院、教育系或开设教育类课程,承担起为中等教育培养师资的重任,为师范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但是,在综合性大学开展师范教育也存在着管理体制不完善、师资力量不足、培养目标不明确、课程设置僵化等缺陷,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加强综合性大学中师范教育的“师范性”,就必须在推进制度化建设、优化教师队伍、促进师范专业学科建设、创新培养模式、开设校本化课程等方面下功夫,以适应高教改革,推动师范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和谐文化建设对高等教育的质量及其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高等教育质量问题上存在的认识困扰及实践局限,本文就构建符合和谐原则的质量管理体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结合办学实践,提出政府需要确立明确的指导性质量标准,为各类高校创设良好竞争环境,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将院校自我评价与外部评价相结合、构建促进和谐的高等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等思路。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成为高等教育的核心使命。发挥作为高等院校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师范院校教师教育的主体作用,需要克服地方师范院校办学的同质化倾向,办出自己的特色。要做到这一点,首先需要从观念上认清地方师范类院校教师教育特色构建的独特价值;其次,地方师范院校要敢于矫枉过正,正视特色构建中系列不足;在此基础上,通过夯实基础,打造特色,实现地方师院院校在教师教育办学中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7.
在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高等师范院校应转换原有的思想观念,根据新形势下中等教育在道德、思想、专业、人文、师范技能等方面提出的新要求,重新、准确定位培养目标,以适应新课改下的中等教育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基建投资绩效的审计思考——以地方高校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扩招以来,地方高校基建投资大幅度增加,由此引发的高校债务在总量上讲是安全的,尚在可控范围之内,值得关注和重视,特别是有些学校已经发生支付危机,债务失控.地方高校基建领域存在着土地闲置浪费、管理不规范等诸多问题.进一步规范高技基本建设和债务管理的办法应当包括立项审批、贷款控制、债务重组、财政贴息、土地置换和推行建设项目代建制等.  相似文献   

19.
高校是教育扶贫的重要生力军。高校之所以把扶智赋能作为扶贫的根本目标取向,是因为教育亏欠导致困难群体能力贫困、就业半径收窄、精神自我设限及贫困代际传递,也制约着现代农业及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培育。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高校已经摸索出“扶业”“扶智”模式、强师帮教双助模式、培才“扶医”送健康模式、“学历+技能双提升”模式及全口径赋能帮扶模式等行之有效、特点各异的帮扶模式。但也存在认识不到位、行为短期化;校地沟通衔接不顺畅,资源整合利用程度低;帮扶缺抓手、培训内容方法不够接地气等问题。要使高校扶贫提质增效,充分彰显大学服务社会功能,应一体谋划,统合系统内资源;着力打好产业帮扶科技牌、立体培训组合拳;拓展“互联网+”帮扶链;把教研课题带到地头田间;充分发挥政府在校、地、企之间的穿针引线作用。  相似文献   

20.
课程作为高师中文专业教育教学体系的核心,其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通过反思当前高师中文专业课程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若干有效的建议,改革和完善高师中文专业的课程结构,促进与中学语文教育的对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