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平衡性是经济法重要的法律特征,体现在其调整方式和追求目标两个方面.在调整方式上经济法运用各种手段平衡协调市场主体的行为和政府的干预行为,使两者的行为都符合市场经济客观规律的要求,以促进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经济法平衡性所追求的目标是社会总体利益的平衡,而不是片面强调某一方面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由货币演进中出现的两次国家介入的对比引申出国家介入经济的前提和方式,探究国家介入经济的法学内涵,指出经济法的调整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的调整,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虽然正当却存在内生的矛盾,对此传统法学无法回应、更难以解决。而经济法的调整既体现着国家介入的正当性旨在代言公众利益,也体现着市场经济制度的正当性旨在成就个人自由。  相似文献   

3.
论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法学的核心问题,经济法调整对象的范围是其中分歧较大的问题之一。该文首先界定了确立经济法调整对象范围的标准,然后对争议较大的有关市场主体、市场运行和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法律调整问题进行探讨,并对相应的经济法调整范围作出界定。  相似文献   

4.
经济法在我国已得到国家确认和学界认同,但构建科学的经济法还有待探索.只有深入认知经济法调整增量利益(剩余)关系,才能构建起科学的经济法.科学的经济法应当包括调整平等主体之间增量利益(剩余)关系的(微观)经济法和调整不是平等主体之间增量利益(剩余)关系的(宏观)经济法;此外,科学的经济法还需与国际的经济法保持互动,才能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5.
论经济法的独立性——基于对市场失灵最佳克服的视角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市场失灵的本质在于市场的内在缺陷以及经济人的利益失衡,市场失灵是市场非效率的缘由,因此必须对其进行最佳程度的克服。行政法克服市场失灵存在着价值困境、法域归属困境、行政性偏好困境以及执行机构困境;民法克服市场失灵存在着限权的困境、有限性困境以及作为私法的困境。而经济法对市场失灵的克服则具有直接限制市场主体私权、直接改变市场主体的利益结构以及公共利益和远视等诸多特有优势。因此,行政法和民法都不可能代替经济法的功能,经济法具有自身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是学界多年来最为关注的基本理论问题之一.文章指出划分法律部门的实质标准是利益,而不是调整对象和方法.正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利益需求,才造就了不同的法律部门.社会整体经济利益是经济法的立身之本.一个法律部门出于对某种利益保护的需要,往往调整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同一性质的社会关系由于承载了不同的利益,也往往需要不同的法律部门共同调整,经济法与民法、行政法的关系正是如此,它们共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民法的主体制度确认和规范市场主体的资格和法律地位,财产权制度确认和保护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法律行为制度规范和约束市场主体的行为,基本原则规范和指导市场主体的经济活动.民法对市场主体的规范显示出独特的特征,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对其局限性可以通过经济法加以补充:经济法确认市场主体的特殊资格;强调限制意思自治;规范市场主体的具体人格;限制市场主体的绝对所有权.  相似文献   

8.
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之一和重要保障,而以社会利益为本位、追求社会实质公平正义恰是经济法的本质和永恒的价值追求,两者具有高度的契合性和同质性。基于此,文章就如何发挥经济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性作用提出了建立对弱势群体的倾斜性保护制度;强化强势市场主体的社会性责任制度;推行公益诉讼三个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论经济法内容创新--市场服务法一般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除调整宏观调控关系、市场规制关系等以外,市场服务关系亦应成为其重要的调整对象.我国加入WTO,政府职能的转变,市场服务是政府及中介组织为市场和市场主体在市场运行过程中提供各种服务行为.市场服务在现实中存在构建成法的必要性,市场服务法有着独特的调整对象、原则与内容体系,应成为经济法中部门法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增量利益关系说"是二十一世纪初经济法学者陈乃新提出的从"增量利益"角度研究经济法的一种学术观点.它从时间维度方法入手,得出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人们在社会化生产中生产和实现剩余并相应地进行剩余的分配和再分配中所产生的关系——增量利益关系,从而把经济法与其它部门法区别开.它的研究视角对发展完善经济法,促进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个别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差异、供求失衡、非完全竞争、非对称信息和非市场定价等因素都会产生商品交换中的不平等问题,这些均隶属于不等价交换。生产价格的形成同样会使商品交换中存在不平等交换问题,因为价值(剩余价值)在不同产业或地区之间发生了转移,劳动投入和所得不再完全一致。不过,这种不一致在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中具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2.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 ,我国企业调价存在着诸多问题。只有结合国内外实践 ,从调价主体和调价客体两方面出发 ,认识企业调价问题 ,并对我国企业调价的性质及运用作总体上的认识 ,才能准确地根据市场状况 ,不断地对产品价格进行调整 ,以成功地应付竞争者的价格挑战 ,给企业创造新的市场机会。  相似文献   

13.
法是人的创造物,法与人性之间必然地具有这样或那样的联系,而人性始终是难以实证的假定,性善、性恶、性善恶兼有、性个人性或社会性等都是基于不完全归纳的例证的抽象甚至纯属主观唯心的假设,反映了思想者对人之本体的追问和对人性或善或恶或杂或无或个别或整体性等的描画。无论性善或性恶论者还是个人或社会性论者大多不反对法律的规范。法律当要合人性,尊重人之为人的自由和权利,而不可成了悖人性、灭人性的恶法。民法作为平等主体的市民或私人权利保护的最基本的法律当坚持合人性的市民之权利本位。  相似文献   

14.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参加市场经济活动的市场主体基于多方面的原因,其违法犯罪的现象比较普遍,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打击市场主体犯罪活动,有效地惩治市场主体的犯罪行为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若干理论模型对社会资本的形成与功能进行了经济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从形成上看,社会资本是个体在既定资源约束下效用最大化的结果;从功能上看,社会资本是一种能够纠正市场失灵(特别是新市场失灵)的资源配置方式.  相似文献   

16.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社会工程,是在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条件下,哲学认识论———“理论———实践”的新课题。关于社会工程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可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项社会工程的研究中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7.
自主性、能动性是市场主体内在质的规定性。经济转型期我国现实经济生活中存在的“市场失序”与混乱、扭曲等现象是主体性异变生成的。市场主体性异变是指在特殊的制度变迁过程中,市场主体性质发生了背离其内在本质规定特性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对市场主体本质特性的扭曲与异化,它严重危害着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只有实行强制性制度变迁,加速有效制度供给,才能遏止主体性变异,走上主体性回归之路。  相似文献   

18.
目前,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以一定的速度前行。生产资料的占有权、使用权、支配权、处置权直接决定资产的归属,影响微观主体的损益,进一步对宏观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土地制度作为一种调控市场经济主体及行为的基本制度,其完善与否、作用如何,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具有关键的领航职能。基于土地制度的一般演变入手,再从经济角度深挖目前土地制度存在的缺陷,其后提出了改进这种土地制度的新举措,并阐明土地制度与我国经济相辅相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产业集群的市场结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产业集群网络由市场关系网络和社会关系网络复合而成.产业集群独特的网络结构使产业集群内部市场结构接近完全竞争,集群内部资源配置有效;产业集群外部市场结构接近完全垄断或寡头垄断,表现出强大的区域竞争力.  相似文献   

20.
合伙是市场经济客观存在的社会现象,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强大的生命力,它与自然人和法人明显不同。但是在传统的民商基本法中,并不承认合伙的独立主体地位。本文认为,既然合伙与自然人、法人具有不同的特征,有其独立存在的经济基础和理论依据,就应当对传统民商法主体资格要件的理论进行修正,而不是相反。因此应当承认合伙的独立民商主体地位,以适应社会需要,完善和发展民商立法,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