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三国演义》虽是一部以帝王将相为中心的男性小说文本,但也描写了为数不少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形象多是为作者所肯定的良母、贤妻、节妇、烈女,成为小说宣传“拥刘反曹”的正统思想和忠孝节义等传统道德的不可或缺的另一人物系列。作者突破“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站在肯定的立场,以钦敬的态度、干净的笔墨来描写女性,从而提高了女性形象的道德品位,使《三国演义》成为历史演义小说中不可多得的、肯定妇女的正面作品。  相似文献   

2.
莫言小说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言早期小说刻画了追求唯美爱情的女性形象,给读者带来唯美、温馨的感觉。中期小说塑造的以戴凤莲为代表的野性十足的女性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新时期女性追求全面解放的赞赏。后期小说中充斥着大量女性生理细节描写以及对本能欲望的过分渲染和夸张,使得女性形象变成了男性欲望化对象,构成了对女性的亵渎。这种媚俗化女性形象塑造模式主要是作者迎合市场所致。  相似文献   

3.
唐宋小说作品中多描写爱情之作,但唐人传奇小说中的许多女性形象都是在理智与情感之间徘徊,而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则更多地在感情与性欲的旋涡中浮沉。分析两个时代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巨大差异,我们会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由于题材的特殊要求 ,《三国演义》中的女性形象处于配角的位置。罗贯中基于男性中心主义的立场 ,使用男权话语去描写女性形象 ,赋予笔下女性形象以工具的作用。小说中的美女、烈女、良母等形象系列 ,成为最能体现作家创作意愿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5.
浅谈《金瓶梅》女性人物描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瓶梅》以世俗女性为描写主体 ,反映了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观念的变化。作品以明代后期现实为背景 ,在世俗家庭环境和场面中刻画女性人物 ,在婚姻家庭矛盾纠葛中表现女性人物的自我意识 ,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手法 ,使女性人物塑造达到新水平 ,开创了中国古代小说女性人物刻画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6.
唐宋小说作品中多描写爱情之作,但唐人传奇小说中的许多女性形象都是在理智与情感之问徘徊,而宋元话本中的女性则更多地在感情与性欲的旋涡中浮沉。分析两个时代小说创作中女性形象的巨大差异,我们会发现许多值得深思的问题,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于中同古代文学的影响有了更深的理解。  相似文献   

7.
明代后期出现的英雄传奇小说《杨家府演义》和《北宋志传》,比较系统地描写了一组巾帼英雄群像,这在中国小说史上是十分罕见的,具有首创意义。与之前的《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和之后的《儿女英雄传》、《黄绣球》中的女性形象做比较,“杨家将”小说塑造的一系列女性形象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英勇善战、智谋出众,大胆追求婚姻自主爱情幸福,对男女平等的追求等性格,为中国古代小说女性人物画廊增添了一组光彩夺目的巾帼英雄群像。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小说史上,《水浒传》中的女性形象有两个非常独特的特征:一是女性形象的男性化,二是对女性形象的贬抑。所谓女性形象的男性化,是指《水浒传》中的女子往往性格豪爽,举止粗俗,鲜有温柔之态。她们的勇猛不仅胜于常人,有时甚至超过男英雄,例如一丈青就曾经打败矮脚虎王英。作者通过将女性人物男性化的描写,突出了她们的英雄气慨,与整个小说描写起义造反的大背景相符合,收到了奇特的艺术效果。另外,《水浒传》还写了一批恶女人,如为奸情而杀夫的潘金莲、与和尚私通的杨雄浑家等等。即使是受到歌颂的女性,她们的浑号也不雅,例如孙二娘被称…  相似文献   

9.
清初才子佳人小说以描写知识阶层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为主要内容,并塑造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想女性形象。这些完美的佳人,不但容貌美丽,性情温柔贤淑,而且才智、胆识过人,对爱情和婚姻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因此可以说,佳人形象是封建社会后期女性美的高峰,标志着我国古代小说女性形象美学风貌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该文全面审视了老舍小说所描写的市民女性形象,指出与时代风云的密切联系、丰富复杂的性格内涵、人物出场的对照模式是作者塑造这类形象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窥见作者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演进轨迹及其女性观的发展历程。老舍此类形象的成功刻画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托尼·莫里森的小说中有关房屋意象的描写具有重要的哲学意味。从性别角度上看,男性所建立和拥有的房屋对于女性而言意味着“牢笼”,而女性自己所建造和生活的房屋是女性自身向往自由的象征。房屋这一空间意象在不同性别领域中的意义转换,表征了女性的自我觉醒、自我建构的过程,进而指出女性的独立不仅是物质上的独立,更体现在真正的灵魂自由。莫里森小说探讨了在奴隶和父权制度下黑人女性的生存状况,以及更为深层次的黑人女性的人生命运问题,反映出作家更为超越的女性主义思考。  相似文献   

12.
《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素有"史笔"之称,基因遗传源远流长。这一特殊的叙事模式,艺术创新在于:叙事艺术日臻成熟,提升了文言小说的传统地位;叙事结构统驭连株体故事,拓展了小说的结构章法;记言模式上师承史传,开创了文言小说的新体例。缺陷与不足是:议论过半,喧宾夺主;封建说教,苍白平庸;偏离正文,松散结构。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文学的发展史上,史传文学孕育出了中国古代小说,但是又阻碍了它的发展。续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续书在创作过程中体现了作者自觉的创作意识,采用了想像和虚构的文学手法,从而为中国古代小说挣脱史传传统的影响做出了贡献。它是古代小说从内容到形式对依存于史传传统现象的一次强有力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作为明清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虽然对女性人物笔墨不多,但有效地刻画了诸多有历史和现实意义的女性人物。文学是历史和文化的一面镜子,透过这面镜子反观《西游记》中的各色女性人物,可以发现无不具有一定的历史性和现实性,因而她们值得读者去深入探讨,挖掘其中的艺术成就和思想内容,为研究漫长而曲折的女性解放过程积累更多的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小说写人重在刻画人的性格,目的是为了考察“人”的可能究竟到了怎样的程度。《玉米》采用母爱、权力、爱情三种人性视野,成功地刻画了玉米多层次的、矛盾统一的性格特征,使得这一形象充满了独特的审美意蕴,为考察“人”的可能打开了一个深度空间。  相似文献   

16.
以宗法为特征的古代社会要求女性坚守节操,然而话本小说却有不少叙写女性失节的故事,并在一定程度表现了对情欲肯定和失节宽容。以冯梦龙的《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和凌潆初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为例进行分析,可以见出这是社会走向世俗化的结果,是世俗社会对女性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17.
石田干之助关于唐五代笔记小说中胡人买宝故事的研究成果主要见于其所著《长安之春》一书中,主要包括对胡人买宝故事的编译、校勘、注释、考证、论述及对其在日本文学中的影响与变异的研究。对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虽非石田干之助的主要业绩,但他却开拓了近代日本对中国古代文言小说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大名著"是我国古小说经典,代表古小说的最高成就。其内在叙事结构的主要思维形态有两种:辩证思维和圆形思维。辩证思维是其内在叙事结构的思维常态,圆形思维是其内在叙事结构的思维本质。这两种思维不仅支撑起了"四大名著"的内在叙事结构,而且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古文化精神。  相似文献   

19.
严歌苓的小说《霜降》以其敏锐的视角触及了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伤痛,并引出了让人深思的时代主题。这种主题并不是单一的政治揭露、文化批判或人性剖析,而是复调式的融合,这在当代小说"越写越轻"的趋势中无疑具有"沉深"的分量;而严歌苓利用独到的细腻笔触和女性的敏感,将作品的沉重予以冲淡,在历史的重负与人性的疼痛中展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情与希望。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典小说论稿》一书是程国赋教授从事中国古典小说研究二十余年来学术成果的结集,研究范围主要涵盖了先秦神话、唐五代小说以及明清通俗小说.共收录论文34篇(含附录5篇).该书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其一,是对卞孝萱先生等人学术理念的继承与发展和古代小说研究中运用“文史互证”方法的成功范例;其二,展现出了作者厚重的文献功底与新颖的学术视角,研究成果具有高度的创新性;其三,从科学的文学史观出发,对中国小说史予以深入梳理与合理建构,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全书研究内容广泛,视角新颖,堪称近年来中国古代小说研究领域的一部力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