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诠释学与中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洪汉鼎 《文史哲》2003,(1):8-12
应从如下四个方面的意义 ,即理解、解释、应用和实践能力 ,来理解诠释学。西方诠释学在其历史发展中有三次重大的转向 :第一次转向是从特殊诠释学到普遍诠释学的转向 ;第二次转向是从方法论诠释学到本体论诠释学的转向 ;第三次转向是从单纯作为本体论哲学的诠释学到作为实践哲学的诠释学的转向。诠释学在当代 ,已从一种理解和解释的方法论发展成为一种哲学理论。诠释学在中国从四个领域拉开了中国化的研究序幕。  相似文献   

2.
诠释学的历史就是不断由绝对走向相对、由封闭独断走向开放辩证,由"解释"发展为"理解"进而达到"实践"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主体的地位也逐渐突出."理解"由补充到平等,逐渐超越"解释"最终获得了本体地位,也使诠释学由认识论上升到本体论.诠释学的真正独立就是以"理解"地位的真正确立为标志的.  相似文献   

3.
诠释学的起源受到两类因素的决定性影响,一是神话,二是科学.神话思维作为人类诞生初期的基本思维模式,以其非概念化和互渗性的特征在西方诠释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早期圣经诠释学把领悟神和上帝的旨意作为自身的基本任务,强调信仰在理解和解释中的必要性和不可或缺性,但伴随着人类理性思维的发展,西方诠释学的发展也经历着一种去神话化和科学化的过程.亚里士多德的逻辑学开启了科学思维向诠释学渗透的道路,并为诠释学的发展奠定了语文学的根基,文艺复兴时期和宗教改革运动中历史一语文学方法的兴起及其对寓言式解释方法的消解,还有施莱尔马赫一般诠释学对心理学方法的引入,都表明了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向诠释学的渗透;而狄尔泰的生命诠释学则通过神意诠释学向精神诠释学的转向,完成了诠释学的去神话化过程,并以把诠释学奠立为精神科学方法论基础的特殊方式,将诠释学整体移入大科学体系之中,实现了诠释学与科学的合流.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系统视域中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有机整体。从历时性角度出发,系统内部某一要素变动会引发其他要素也产生变化,从而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整体经过通俗化、现实化并最终发展到互动化阶段。以共时性角度看,在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时代化这两个外部系统的不断互动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系统表现为开放性。系统视域的应用能够从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全面呈现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演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5.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的方法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中一个重要问题。从方法论角度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需要实现“四个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上,实现由体系研究到问题研究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解方式上,实现由传统解释到返本开新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功能上,实现由革命批判到建设创造的转变;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视域上,实现由中国化到世界化的转变。据此,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发展的内容不断完善,方法不断自觉,形态不断更新。  相似文献   

6.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是指由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呈现出的科学性、价值性而产生的一种能够使人民群众认同并自觉地遵循和实践的力量。从概念、构成、尺度切入,是我们深入理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吸引力的三个重要视域。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由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内容、形式、途径和成果等五个方面构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是解决中国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容是对中国问题的"是什么"和"怎样做"的回答;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形式是指内容的民族特点和时代特征;从目的到成果的实现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途径,包括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目的在中国化过程中的实现,即最终结果,它表现为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和社会成果.  相似文献   

8.
彭启福 《江淮论坛》2013,(1):66-70,137
理解和信仰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两个关键词。在西方诠释学的发展历程中,对理解和信仰关系的处理有着不同的模式:古代圣经诠释学主张理解基于信仰并服从信仰,信仰被置于理解之上。基于人神之别的宗教预设.教会的解释被赋予绝对的权威。近现代精神诠释学则倡导基于理解的认同,理性的理解从宗教信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并获得了独立地位,理解不再仰信仰之鼻息,亦不趋向对他人的服从。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关键问题在于如何使普通民众达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正确理解,培育起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信仰,并把这种信仰融入到日常实际生活中去。诉诸基于理性理解的信仰,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理解、解释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理解与解释的关系问题是诠释学最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对诠释学从“理解或解释”到“理解与解释”的模式转换过程作了历史性的评析。作者指出,狄尔泰为抵御实证主义的侵袭,建立独立的精神科学,将理解与解释严格对立起来,使之分属于不同的研究领域,即:自然——解释,精神——理解。这种观点易于陷入相对主义,为以后的诠释学家所不取。实证主义试图以自然科学来统一理解与解释,而伽达默尔、利科尔等人则着眼于从“对话”、“本文”来统一这两者。作者认为,精神科学与自然科学、理解与解释的基础乃是人们的交往实践;唯有语言与行为(实践)的相互诠释,才能真正达到理解与解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韩震 《江苏社会科学》2023,(1):8-14+24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全面解释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进程。“两个结合”的过程也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实践过程,这一过程确证了马克思主义行,确证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两个结合”行得通,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都有文化的原因,涉及价值观的契合性、世界观方法论的共同性、语言话语方式的近似性以及前理解解构的生成性。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将引领中华文化走向更加灿烂的未来。  相似文献   

11.
实践结构是实践要素间关系的结构,它包含共时性和历时性双重内涵.思想结构和实践结构是互动关系.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方法论应当从实践结构分析的角度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具体化是其坚持和发展的关键,在此过程中其内涵和外延会随具体情况的迁移而发生调整和变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社会实践结构中的其他因素结合,以满足先进生产方式发展的需要,满足先进阶级和广大人民的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先进阶级需要掌握领导权,正确应对落后的社会交往方式及其代表阶级,处理好历史必然性与个人选择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仅是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何通俗化、常识化和群众化的理论教育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载体的本质、发展特征出发,从党和人民群众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过程中,研究其群众化、普及化的实现过程,研究其学理化、科学化的实现过程,还要研究其人本化、社会化、国际化的实现可能。  相似文献   

13.
从伽达默尔的"传统”理论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伽达默尔的效果历史原则是为传统作辩护的传统是理解的基础,构成了我们理解的视域.传统不是一个静止的客观对象,而是一个有理解参与的不断地生成过程,因为理解不是复制,而是一种创造.这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是很有启示的.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两个视域融合的过程;另一方面,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对整个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发展,参与了整个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实践过程,就是强调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智慧来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可以有三个理解重心,即重心在"中国"、重心在"化"、重心在"马克思主义"。我们认为,三个重心中又是以"化"这个重心来统领其他两个理解重心的。"化"的本质就是实践,它不仅要求尊重中国的现实,也要求尊重马克思主义本身的开放性、实践性品格,要求马克思主义理论不仅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而且必须拥有一个更加广阔的积蓄人类一切先进文明成果的理论源泉和支持背景。  相似文献   

15.
宋一 《天府新论》2009,(3):25-28
从要素方面看,中国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体要素,马克思主义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中介要素,中国具体实践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客体.这三个方面要素相互作用,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过程.从系统与要素关系看,为了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具体实践改革与创新,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  相似文献   

16.
作为事实本身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学理依据上离不开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科学性、开放性、世界性的"理论品格"、中国的社会变迁及由此产生的"理论需求"、中国马克思主义者与理论研究者的"理性自觉"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诸多方面的"相融相通"。在基本路径上则离不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辩证互动的"问题式"对话、马克思主义文本与中国解释者视域融合的"解释学"对话以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交往式"对话。在研究走向上应该从"学科闭守"走向"学科间性"、从"单向度割裂"走向"系统性整合"、从"精致科学的构造"走向"问题意识的重塑"、从"文本原意的追寻"走向"文本与研究者之间的解释学对话"、从"本土视域与世界视域的分离"走向"历时聚焦与共时比较的并重"。  相似文献   

17.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总体视域 在今天的背景下讨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问题,必须要有一个自觉的总体视域.在这个问题上,通常有三种可能的视域:第一种是前现代的总体视域,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放到前现代的问题域中去考察.这种进路当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但是,它从根本上违背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因为马克思主义在本质上是对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和总体性超越,利用前现代性的总体视域去反思这个问题只能是一个理论时代的错误;第二种是现代性视域,这种进路当然有一定的道理,因为马克思主义确实是对现代性的总体性批判和总体性的超越,我们要想理解这种批判的深度和力度,确实有必要对现代性展开充分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为一个科学命题,有着丰富的内涵。它的思想实质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包括同中国的实践、中国的历史传统、中国的民族文化相结合。中国化的过程,只是理论对象、表现形式、实现途径的变化,基本原理特别是立场、观点、方法没有变化,主要特征是产生了新理论(“新物质”),这就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伴随着革命运动、生产建设、科技创新和改革发展等外在现象。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化学过程”,不是“物理混合”。文章从化学反应的本质特征出发,基于类比方法,应用化学键、分子轨道理论,研究中国化的过程和机理,提出中国化的条件和要素。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综观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研究,长征时期是最大的薄弱环节。本文从历史和逻辑两方面说明长征的历史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长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转折点。长征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凸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性和紧迫性;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代表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初步确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精髓实事求是的指导地位;找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关键在于独立自主;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群众路线并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长点。长征主要是从实践上清算了教条主义,为延安时期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扫清了道路,积累了经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崔明浩 《理论界》2009,(11):18-19
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一个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并使之具有中国特色、中国形式的实践过程。这个过程的首要内容就是不断实现理论创新,并结合新的实践,去指导新的实践。在某种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鲜明的品质就是它不断的理论创新品质。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不断推进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探索与创新马克思主义发展之路,并在发现创新规律中逐渐掌握规律,实现理论创新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