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根据建立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根据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需要,来确定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的基本出发点。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具体包括:企业组织管理关系、市场管理关系、宏观经济调控关系、社会经济保障关系。  相似文献   

2.
经济法调整特定经济关系已达成共识,但特定的经济关系是什么,能否象民法调整财产关系那样被确定?一般认为,经济法调整国家从社会整体利益出发,对经济活动实行干预、管理或者调控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但这在逻辑上难以成立,这在实践中则使经济法成了反映政府决定资源配置的法律形式,从而也不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在实行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市场经济,又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经济法调整的特定经济关系实际上是以劳动力为客体的经济关系,它保护劳动力权益的重要性并不亚于民法商法保护财产权益,它可对保障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正能量和促进共享发展理念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一要了解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首先必须考察经济法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经济法是以国家直接干顶经济活动的一种行政性的法律形式出现的。“经济法”的概念最初出现于德国,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为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以供战时需要,制定了一些有关的经济法规。德国战败后,德国资产阶级为缓和国内矛盾和恢复国民经济,不得不对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进行直接的干预,或者扶助或者限制,这样就突破了原先的“私有财产神圣原则”和“契约自由原则”,经济法成为国家对经济实行强制性干预的重要法律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加强了。资本主义国家机器要用各种不同的法律形式对整个经济生活进行多方面的综合调整,所以作为国家干预和监督企业的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经济法便得到广泛实施和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4.
传统经济法理论是以经济为出发点和核心,其经济法的存在价值是通过经济法授予政府干预经济的权力对市场经济缺陷进行弥补,以实现社会经济在国家干预下的发展。但是,这一学说的经济法受经济役使,被定位在"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下的经济领域,经济发展成为经济法的导向。实际上,经济法作为独立的法律部门,是法学界之经济法,并非以经济为其要旨。法学界之经济法有着独特的调整主体、调整工具、调整对象、调整目标和调整价值,是通过市场调节机制和国家协调机制从社会经济关系各主体间利益和需要的经济法权要求入手来调整社会经济关系的法。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四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制订专门的法规,调整复杂的经济关系,用法律来领导、管理经济,促进国民经济健康的发展,已是人们公认的了。有如在国际法学界的争论一样,在我国,对于经济法这个新法律部门的一些问题,也还有不同的意见。这就是:一、这些调整经济关系的法规,能不能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经济法;二,是否应以民法作为基本的经济法,再制订一些单行经济法规,共同构成经济法体系;三、经济法应该包括些什么范围等,现拟就这些问题作些讨论。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因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规范、组织、监督、调节、控制、干预等管理行为而产生的经济管理关系,以"经济管理"一词概括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对市场经济运行的影响,最为科学、全面、系统,依汉语语义也是最适宜的。经济法是调整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7.
喻红粉  喻晓 《南都学坛》1999,19(2):73-76
自从1755 年“经济法”这个概念被首次提出,关于经济法的立法实践和理论研讨就轰轰烈烈地展开了。经济法基础理论问题是整个经济法研究的起点,也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经济立法的最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就我国经济法的产生、调整对象、地位及与相关部门法的区别方面谈一些看法。观点是:经济法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于19 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资本主义时期,今天已在许多大陆法系国家形成独立的部门法。在我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经济法作为独立部门法的地位日渐确立。它是以“因国家经济调节而引起的经济管理关系”为调整对象的。它与民法、行政法一样同属我国法律体系内的一部门法,它们之间既有一定联系,但作为不同类型的部门法,又有着严格的区别  相似文献   

8.
经济法是法律总体系中一个新的领域.由于各国政治经济制度的不同,经济法的性质和内容不尽相同.一般地说,所谓经济法就是国家为管理国民经济和调整各种经济关系而制定的法规.一般包括工农业的生产和经营管理、自然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商品的交换与流通、银行、信贷、保险、奖励发明,以及对外经济联系等方面的法律、法令等.日本自明治维新后,加强了资产阶级法制,制定了一系列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需要的法律和法令.如为了保护和促进产业的发展,1896年制定了造船奖励法,1897年的远洋渔业奖励法和生丝出口奖励法,1911年远洋航线补助法等.此外,为了摆脱明治时期的经济危机,还制定了产业组合法(1900年)和蚕丝业法(1911年)等,这表明作为  相似文献   

9.
日本自明治维新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停战以来,为了适应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及其需要,根据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经济发展的不同特点和需要,分别制定了一系列经济法规和法令,从而形成了一个范围较广的经济法域。这对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干预,恢复和发展战后日本经济,使日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一跃而为世界经济强国之一,起着重要作用。日本经济立法属于资本主义法律范畴,从其对国民经济发展作用来看,主要是维护垄断资本的利益,但同时也具有调整社会经济关系,合理地管理经济、有效地利用和保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经济法调整对象是个争论得较多的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认为经济法调整对象确实是经济法一个很重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有必要作深入的研究。现就我国经济法调整对象有关的问题,谈点粗浅的看法。一研究经济法调整对象,得先弄清楚经济法的历史和它的经济基础。马克思说:“法的关系正象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①众所周知,经济法发祥于德国,最初它作为国家直接干预经济活动的一种行政性质法  相似文献   

11.
在经济法理论研究中,经济法是国家直接干预(或管理)社会经济生活的法律手段的观点,已为愈来愈多的人接受,但在经济法的历史过程乃至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问题上,依然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经典作家告诫说:“在研究国家生活现象时,很容易……忽视各种关系的客观本性,而用当事人的意志来解释一切。但是存在这样一些关系,这些关系决定私人  相似文献   

12.
中国经济法学说评价及其应然趋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1992年以来的六大经济法学说在定义模式、主体认识、作用领域和调整目标上基本取得共识。但是,这些学说由于具有过于浓重的国家干预主义色彩和对其他法律的封闭性态度,与我国市场经济的现实要求有不符之处。它发展的应然趋势是以经济宪法与经济行政法为中心、重视经济法与民商法等其他法律的合作关系、强化对经济法实务和经济法部门法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中国经济法定义和调整范围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经济法是国家为保障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实现经济协调发展而规制经济运行行为的法律规范的总称。经济法的调整范围渗透到经济关系的各个方面。哪里涉及到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哪里存在市场经济的缺陷和"失灵",哪里就需要国家干预,经济法就在那里发生作用。将经济法的调整对象限定在经济关系的这一部分或那一部分,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也违背了经济法的基本属性。  相似文献   

14.
农业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丁关良(浙江农业大学副教授杭州310029)关键词农业经济法法制规范与保障持续稳定协调发展分类指导宏观调控农业经济法,是调整人们在农业经济活动中所发生的特定农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是国家领导、组织和管理农业经济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自从法学界提出“经济法”这一命题后,论争与质疑就一直存在,这些争论最为根本的分歧集中在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上,即经济法是否具备独立的调整对象。笔者从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提出经济法调整对象具有动态性。经济法作为需要国家干预之法,它是随着社会经济体制、经济形态的不断变化而变化的,正是这一特征,表明社会经济中许多经济关系必须由经济法来调整。  相似文献   

16.
政府经济学的研究起点是市场失灵,其研究对象是政府如何干预国民经济。经济法是调整一定的经济关系的法规,也是国家干预经济之法。政府经济学与经济法或经济法学有共同的研究起点———市场失灵,政府对市场失灵的规制,即政府干预经济的行为,则构成了政府经济学和经济法学共同的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与经济法学关系密切,既有共同之处,又有不同的一面,二者相互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论经济法的宪法基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市场关系与国家关系的结合产生了市场规制关系,经济法作为国家关系与市场关系结合的法律形式,其对市场规制关系的调整导致了国家经济权力与社会性经济私权的融合增长。社会责任原则是经济法的宪法基础,国家经济权力作为新的公权、社会性经济私权作为新的私权,都是宪法社会责任原则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8.
对经济法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向和横向经济关系彼此孤立到相互融合,是经济法产生的经济基础和根源。经济法既保证国家调节手段的适当运用,又同样保证市场调节作用的正常发挥。为此,经济法必须调整给向经济关系和部分横向经济关系以及重要的内部经济关系;必须要有综合、系统调整的方法,以及以“长期的、整体的效益”为最高目的,以其亚部门法、具体法律、法规的各种手段性价值为实现保障的价值体系。  相似文献   

19.
论经济法的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的概念问题,是经济法理论体系中一个首要的和核心的问题,是经济法学学科大厦的基石.然而,对于这样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外国,学者们的理解和解释却有很大的不同.在资本主义国家,虽然一般都把经济法看成是国家依靠行政权力干预国民经济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但各个学者的具体观点也并不完全一样.以日本为例,有的人认为经济法是“依靠国家经济政策来维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作为目的而发展起来的各种经济关系法的统称”;也有的人认为经济法是支配市场的国家规制之法;还有的人认为经济法是为了“以‘国家之手’代替看不见的手,来满足各种经济的、即社会协调性的要求而制定的法,”等等.在社会主义国家,前苏联从20年代起就使用经济法这一概念,但对于经济法的定义及调  相似文献   

20.
经济法是国家调节经济之法,以经济法为研究对象的经济法学应与经济学就经济行为和经济关系形成共同话语,宏观调控的含义在经济法学与经济学上应是相同的。众说纷纭的宏观调控概念,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形成的有特定含义的概念,与宏观经济学上的宏观经济政策是不同的,它是指:政府为了促进国民经济协调、稳定和发展,依法调整运用其掌握的某些经济变量和行政权力,来影响市场经济中各种变量的取值,从而影响微观经济行为的政策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