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历史和考古学界,对夏文化作了不少富有成果的研究,基本上明确了探索的方向和主攻的对象,即目前有些同志所主张的,河南龙山文化和二里头文化及二里头文化山西夏县东下冯类型。但是,我们能否在这些“文化”或“类型”中确定哪是属于夏文化?哪一“文化”或“类型”中的某一文化因素能够反映夏代的社会性质、制度、经济生活和夏代的文化面貌?即我们以什么文物  相似文献   

2.
龙山文化的主要特征是黑陶,黑陶中以蛋壳黑陶杯为主要代表。酒器制作的精羡,说明中华酒文化已经达到新的高度。龙山文化主要是东夷族的文化,这一文化奉行鸟图腾,龙山文化器物中大量的鸟形设计是这一崇拜的说明,鸟是凤凰崇拜的前身和附属。龙山文化遗址发现的丁公陶文是最早能够成立的文字,虽然不多,但能说明它已进入文明期。龙山文化遗址祭坛、宫殿、宗庙遗存的发现说明当时已经有国家政权的存在了。龙山文化是最后一个史前文化形态,实际上它不仅叩开了夏代的大门,而且已经登堂入室了。  相似文献   

3.
我国奴隶社会肇始于夏,已为不少学者所承认,但夏代奴隶制国家形成的明确标志是什么?说法却仍有歧异。 有人列举龙山文化时期的一些乱葬坑和人祭坑,认为这些现象“反映当时已存在着残酷的阶级压迫”,从而推断河南龙山文化晚期就已是夏文化;①有人徵引文献,认为夏“改行传子制度,则正是在政治上由原始社会转变为奴隶社会的明显标志”;②有人  相似文献   

4.
一、三代以前的部落酋长夏代以前的黄河流域不仅没有统一的国家,而且没有统一的经济文化类型和历史民族区。①因为东方的龙山文化和西方的仰韶文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文化区,所以古代历史记载中的所谓夏代以前的帝王,在我们看来,假定那些人是真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决中国国家文明起源的问题,我国学术界十分重视对夏文化的探索,但至今尚无定论。早在解放初年,范文澜同志曾经假设山东济南附近龙山镇城子崖遗址所代表的龙山文化是夏朝文化。新中国成立三十多年以来,考古学方面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其中之一就是可以确定,城子崖所代表的典型龙山文化(或称山东龙山文化)与河南、陕西等地方的所谓龙山文化来源不同,不是一个系统。我认为,典型龙山文化确是夏朝文化,本文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简略的说明。  相似文献   

6.
关于夏文化问题的一点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个夏代。据文献记载,夏代的历史纪年约为公元前21—前16世纪。关于夏代的历史情况,文献记载的不多,这就有待于考古工作进行比较广泛的考古发掘,以获取更多的,有关这方面的物质资料,充实夏代的历史。对于夏代的物质文化,目前可以说已经被揭露出来了,现在的问题是,如何把已经知道的古文化资料,进一步深入研究,从而使我们认识和确定哪一个文化是属于夏文化。根据文献记载,夏部族聚居和活动的地区,主要在河南、山西一带。尤其是颖水及伊、  相似文献   

7.
海燕 《老友》2009,(2):4-7
我国是世界铜冶炼的发祥地,早在龙山文化时期已能人工冶炼红铜和铜合金;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十分发达;商代"青铜文化"进入鼎盛时期。但在近百年,由于各种原因,我国的铜工业却远远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8.
1983年3月,春意盎然,随着阵阵和暖的春风,《文物》杂志上有几株新枝破土而出,报导了近年来河南地区夏商考古的新成果,使得夏代文化的探索,由迷蒙,萧疏变得明朗而充实起来.夏代王朝的建立,宣告了野蛮时代的结束和文明时代的到来,中国第一个奴隶  相似文献   

9.
彝族的占卜术张纯德占卜习俗在我国流传极广,且历史悠久。据《周易》、《尚书》记载,早在伏羲,黄帝时代人们就有了占卜。从考古学资料看,夏代已有"卜以决疑,不疑何卜"的说法,河南省浙川下王岗发现了仰韶文化晚期的卜骨;龙山文化、齐家文化遗址中也发现羊的胛骨、...  相似文献   

10.
封龙山位于河北省元氏县和石家庄市鹿泉区的交界处,它是一座文化之山。两千多年来,以封龙山及其附近山岳和村镇为依托而开展的人类活动促成了封龙山文化的产生、积累、承传与发展。该文以封龙山文化为研究对象,统计并核实封龙山文化的基础数据,梳理封龙山文化的层次结构,揭示封龙山文化的内在特征。研究表明,封龙山文化是一种多元性地域文化,其具体内容涵盖面很广,包括石刻文化、教育文化、艺术文化等。封龙山文化由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行为文化层和心态文化层构成。封龙山文化主要有五个内在特征,即历史悠久、气质高雅、结构完整、载体丰富、充满生命力。封龙山文化因教育文化和科学文化而别具风华,研究封龙山文化对促进优秀地域文化的承传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金属器、文字、礼仪性建筑物以及从大型环状壕沟聚落发展到城郭都市的真正出现,才能作为中国古代都市文明形成的重要标志.所以说,其形成的上限年代并不是相当于夏代的二里头文化,而应是河南安阳殷墟文化的晚期.  相似文献   

12.
望京楼城址是夏代东方的方国都城遗存。由于城址的年代与夏代昆吾存在的时代接近,城址所处位置与夏代中晚期昆吾的地望相符合,文化遗存又与昆吾文化面貌一致,故其应为夏代中晚期的昆吾之居。  相似文献   

13.
新夷夏东西说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华 《东方论坛》2004,(1):107-112
海岱龙山文化与岳石文化是一脉相承的 ,中间除有一段时间上的缺环之外 ,不存在所谓的“断层”。岳石文化与海岱龙山文化以及更早的海岱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前后相继 ,都是东夷族先民创造的文化。从主体文化发展的角度来讲 ,先夏有夏 ,亦有东夷。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同时代文化以及中原龙山文化在较早时期就已开始了文化上的交流 ,其中海岱龙山文化与辽东半岛地区的龙山时代文化在文化面貌上基本相同 ,应属同一文化谱系 ,而作为其后续文化的岳石文化亦应属于同一族属。中国古史的研究特别是族属的研究应该开展多学科的交流与合作 ,充分把握考古学文化的内涵 ,不能简单对应 ,也不能盲目否定。  相似文献   

14.
中国法产生的具体途径及确切时间,以及使二者相对应是中国法起源研究的着力点.结合文献资料、传说和河南龙山文化的考古发现,认为中国法起源的途径是:由原始习惯到礼,然后经过对礼的筛选过渡到法;其时间相当于传说中的尧舜禹时代,在考古学上相当于河南龙山文化时期,也即公元前240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5.
夏代军事制度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夏代考古学文化的认同问题,由于还没有发现夏代的文字,对究竟哪种考古学文化是夏文化,学界有不少分歧,故还无法坐实。于是有的研究者,对夏代是否存在也产生了怀疑。这犹如没有发现商代甲骨文以前曾有人怀疑商代的存在一样,是没有根据的。在我国古代的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夏代的记载,司马迁就是“取之谱牒、旧闻”而写成《夏本纪》和《三代世表》的。司马迁在《史记》中  相似文献   

16.
甲骨文金文作为二重证据,提示着汉字"國"的造字本义指由武器戈守护城池。史前大传统提供的四重证据表明:龙山文化时代古城与玉戈同在的唯一遗址是神木县石峁遗址。在距今4000年之际的华夏国家形成期,怎样利用新的考古发现和多学科知识求证夏代国家的存在?参照新问世的"夏代中国文明展:玉器·玉文化"(良渚博物院,2013~2014),用文学人类学派的四重证据法做出玉器符号物的系统证明之尝试,兼及玉琮的方形与龙山时代古城多为方形的对照分析。  相似文献   

17.
2016年盛夏时分,我们对河北省著名学者梁勇先生就燕赵文化和封龙山文化进行了深入采访。梁勇先生详细介绍了燕赵文化的地域特性、文化构成和文化特点,指出燕赵文化是京津冀历史上博大精深的文化精华和重要的文化镜鉴,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形势,用燕赵文化唤起京津冀地区的文化共识和文化本底的归属感,在文化共识、文化共同归属感的基础上,提高京津冀协调发展的文化协同。同时,梁勇先生也为石家庄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如何依托封龙山文化、传承封龙山文化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8.
根据古文献记载,在我国的历史上,商代之前有一个夏代,这一点,已为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普遍承认.但是,记载夏代史实的文献资料很少,而且零散。根据文献资料还无法弄清夏史的全貌,这就必须依靠考古发掘资料来研究夏代的历史.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考古学界在探索夏文化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发掘出一批同夏朝年代相当的文化遗址,对于这些文化遗址目前还存在着不同的认识。所以,对史学界和考古学界普遍关心的夏文化问题,一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在考古界,对夏文化、成汤灭夏以前的先商文化,以及稍后的早商文化.正在进行积极的探讨。这对进一步确定夏代的历史地位,复原夏代、先商和早商时代的社会生活;研究我国历史上原始公社的解体,阶级的出现,国家的产生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打算根据自己的粗浅认识,对什么是夏文化,什么是先商文化,什么是早商文化,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尚有争论的问题,谈点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20.
龙山文化玉器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4000年左右。主要从龙山文化玉器中最具特色的玉礼器入手,由立体造型、平面纹饰两大方面来分析龙山文化玉礼器所蕴含的审美特质,探讨史前龙山文化玉器形式之外的精神文化内涵与审美意蕴,从而使考古器物和文艺美学得到有机结合,并为中国史前审美意识的研究开辟新的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