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梁(SorghumbicolorL.Moench)属C4植物,又有强大的杂种优势,实为高产作物,同时又具备抗旱涝、耐高温、耐瘠薄、耐盐碱等特性,多年来一直是人类栽培的主要谷物之一,俗称“救命之谷”。尽管如此,高粱栽培面积却逐年下降,究其原因,除利用途径有待于进一步开发外,产量未达到同是C4植物的玉米那样令人瞩目的程度应是一条重要原因。在全世界都在关心粮食问题,温室效应给地球带来高温干旱的气候条件的今天,有必要再进一步探讨如何发挥高梁之所长而实现高产的问题。一般来说,作物产量的提高可以通过两条途…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模糊数学对哲里木盟主要的土壤类型进行质量等级划分.共分为9个等级.在此基础上.用模糊综合评判确定了春小麦、玉米、水稻、高粱、黄豆等主要农作物适宜种植的土地类型.  相似文献   

3.
用正交多项式方法从哲里木盟1981-1995年五种主要作物的单产中分离出气象产量,结合同期气候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在此基础上,用多元回归的方法,定量分析气候因素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八种生态类型高粱的同功酶研究分析,发现白卡佛尔、角质都拉、三尺三、马丁迈罗酯酶同功酶谱相似,E2、E3、E4、E5为其特征带。达索、非特瑞它、享加利、沙鲁酶带少且表现一致。八种高粱过氧化物酶同功酶差异较明显,主要差异在E2、E5、E6、E7上、其它酶带只是着色深浅不同。  相似文献   

5.
1997年4月,我们前往靖西县,对念者屯壮族民间传统的制陶方法进行实地调查。因其制陶方法简单原始;对了解和揭示壮族原始的制陶术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谨将调查情况整理介绍如下:一、念者屯概况念者屯隶属靖西县荣劳乡凌准街辖区,位于靖西县城西面约25公里。凌准街历来是靖西县主要制陶手工业区,共管辖6个自然电,358户,2085人,均为壮族。其经济生活以农为主,主要种植玉米、水稻,兼种红薯、黄豆、田七、甘蔗等。凌准街有4个自然屯,其中2个自然屯烧制现代陶器,另外2个自然屯烧制原始夹砂陶器。新窑屯和旧窑屯专烧现代陶器,分别位…  相似文献   

6.
明清时期玉米的传入引起广西粮食种植结构的重新组合,但水稻在广西粮食种植中的主要地位并没有改变。以水稻为主的粮食种植结构是由广西的自然地理条件所决定的,它的形成对广西经济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我是城步的一位苗家村  妇,年过半百,读过初中。经过近4年的辛勤经营,终于在北鹿南养这个项目中获得成功,圆了致富梦。1996年12月,我花5万元从吉林省双阳县引进了8头梅花鹿。当时气候严寒,正适合耐寒的梅花鹿生活,虽经几千公里的路途奔波,梅花鹿却安然无恙地旅抵城步苗乡。梅花鹿适宜在山地饲喂,喜食玉米和作物的鲜茎叶。为了方便采集,我就在县城儒林镇郊外租地办起了投资2.5万元的养鹿场,辟露天栏舍4间,每间宽56平方米,宽敞明亮。又建起了几间住房、保管室、饲料煮成间,并引来山泉水。我就住在这里日夜倾…  相似文献   

8.
在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农区代表性土壤上,选择连作1 ~5 年大豆田采土样化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大豆连作年限的增加,土壤PH 值降低;土壤中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有所增加;速效磷、速效钾在新开垦甸子地变化不大,而在坡地表现显著降低;钼、锌含量表现降低,导致大豆产量逐年下降  相似文献   

9.
对5只健康成年科尔沁细毛羊脑桥主要神经核团的形态和细胞构筑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蜗神经背核长46mm,细胞密度1950个/mm3,主要由小型椭圆、梭形和多突起细胞构成,细胞排列无明显区域性;蜗神经腹侧核长48mm,细胞密度为3041个/mm3;面神经核长67mm,细胞密度855个/mm3;多为大型多极细胞,可分为5个亚核,其中背内侧亚核、外侧亚核、背侧亚核较发达,中间亚核较小  相似文献   

10.
张焰 《民族研究》2001,(2):40-49
本文叙述了建国后石柱县各阶段人口发展的情形以及目前石柱县的人口生育模式等人口状况。研究分析表明,影响石柱县人口发展变化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和政策因素;在不同时期,这两种因素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而在现今的石柱县,政策因素对人口发展的影响占据着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1.
本文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水稻生产发展的气侯、土地、水资源和社会因素等.从产量变化、气候变化、经济效益的角度预测了通辽市水稻生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法 ,对 4个不同品种的水稻根、叶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了系统研究 ,并且采用排序分析法 ,对其亲缘关系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品种的水稻根、叶具有不同的酶谱 ,从酶谱分析中看出通 35与农大 7号、农大 3号亲缘关系较近而与8811的亲缘关系比较远 ,进而从酶带数量及酶活性的变化及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发现各品种在抗性、适应性方面有较明显的差异。认为农大 3号、农大 7号品种在很大程度上优于 8811及通 35,且此结果与苗期观察记录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3.
周毓华  田廷广 《民族学刊》2013,4(4):54-61,117-119
"5.12"汶川地震后,龙溪乡部分羌族居民因地震中生存空间遭受巨大破坏而搬迁至邛崃市南宝山安置区,面对震前与震后迥异生存空间所引起的居民生活的改变,笔者试图以羌民社会生活中饮食的变化为研究对象来解释饮食文化背后社会互动因子的改变,揭示羌族异地安置区身为"小传统"社会在现代化、工业化、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作为社会有机体的一部分如何去适应社会改变,同时实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民族认同。  相似文献   

14.
经济社会发展的本质性基础源于生产力的发展.文化作为人的生命解释系统以及生产力根植于社会生活的双重基本事实,使得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呈现出鲜明的二重性特征.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每一次技术革新或每一次方向选择,都是“他者”与“我者”双重因素交互作用的一种存在.民族地区乡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并不是现代生产方式的...  相似文献   

15.
《越绝书》、《吴越春秋》等古籍中记载的“鸟田” ,有的学者诠释为“以鸟助耕” ,这纯属误解。本文通过对百越民族谷物起源神话的分析 ,得出”鸟田”、“雒田”研究的新结论 :它们来源于古代百越民族的鸟、狗取稻种神话 ,原意是指水稻、浮稻和水田。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哲里木盟不同土壤微量元素的含量及分布情况的分析,找出微量元素缺乏的原因。根据哲盟各旗、县、市微肥的缺乏状况,提出哲盟大田作物如玉米、甜菜、大豆、马铃薯等施用微肥的重要性,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卓仓藏人的骨系等级婚制及其渊源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扎洛 《民族研究》2002,(4):65-72
生活在青海东北部的卓仓藏人 ,根据每个家族有无狐臭体味遗传及其程度 ,把整个社会划分成三个骨系阶层 ,每个阶层就是一个内婚群体。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原因 ,跨阶层婚姻在卓仓藏人中也是允许的。其中 ,以较高阶层的女性嫁给较低阶层的男性为表现形式的下嫁婚 ,因其社会意义明显而更为常见。这种跨阶层婚姻使社会保持了一定的流动性。本文还对卓仓藏人骨系等级婚制的渊源做了初步探讨 ,认为这一制度源自卓仓藏人的迁出地卫藏地区 ,并进而可追溯到古代印度社会 ,但后来又受到安多藏区地域文化及其他民族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Whereas migration research has been heavily influenced by the individualization paradigm, studies on return migration have been more inspired by theories on attachment and belonging. It is common for this kind of research to assert that the main motivations for returning are social contacts and a homing desire. Although this article does not question the importance of such motivations for some, it does argue that return migration needs to be more problematized, not least by studying people who have decided not to return. Based on interviews with highly skilled Estonians,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return decisions are influenced by three types of comparisons: social, temporal, and intra-subjective. The first two comparisons have been discussed to some degree in migration literature; however, a focus on intra-subjective comparisons – in which people compare different parts of their identity in order to decide on a potential return – has been scarc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hat, in line with the individualization of social relationships, but also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 new EU mobility space, it is the latter type of comparison that is becoming increasingly widesprea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