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象似性是指语言符号和所表示的事物之间存在着一种根本的联系;非象似性是指人们用来表示事物的名称和符号,其形式与他们所指之间并没有什么内在的联系,是约定俗成的结果.本文试图以英汉情感用语为例,说明:1.语言使用排比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的特征;2.语言使用夸张修辞手法时具有象似性特征;3.言语通过语义搭配形成转义或者歧义时具有非象似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之争由来已久。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来阐述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见仁见智。但也出现了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或不正确的研究方法。有人不在同一个前提或语言结构的同一层面来讨论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象似性,导致了一些偏激观点的产生。文章认为,应该正确地理解索绪尔关于语言的任意性与可论证性(象似性)的观点,辩证地看待任意性与象似性问题。  相似文献   

3.
认知语言学的哲学基础是体验哲学,强调人的体验在认知和语言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认知语言学认为语言符号是有理据的,即语言符号具有象似性.象似性体现在语言的不同层面上.在句法层面上,主要表现为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标记象似性.  相似文献   

4.
英汉语言中语符的隐喻象似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符号的象似性研究打破了"语言任意性"原则一统天下的局面,为语言学研究向多元化、纵深化方向发展开拓了思路。认知语言学所揭示的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分为拟像象似性和隐喻象似性。隐喻象似性又包括常规隐喻和创新隐喻。语符隐喻象似性证明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象似性。  相似文献   

5.
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之间存在许多象似关系。非语言符号和所指之间也存在这种自然关系。这些象似关系包括情绪象似性,亲疏象似性,权势象似性等。情绪象似性反映了人类的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人类的情绪体验,亲疏等似譬表示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交际者之间关系的亲疏,权势象似性反映了非语言符号象似于由于交际一方社会地位、阶层高而能  相似文献   

6.
象似性(iconicity)理论是当今国内外语言学界研究的一项热门课题,是对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二元符号模式"的一种反思.语言符号的能指与所指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完全任意的,其也有象似性的一面,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处于相互补充的辩证关系之中.  相似文献   

7.
论非语言符号中的象似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语言结构与人的经验之间存在许多象似关系。非语言符号和所指之间也存在这种自然关系。这些象似关系包括情绪象似性,亲疏象似性,权势象似性等。情绪象似性反映了人类的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人类的情绪体验,亲疏象似性表示非语言符号象似于交际者之间关系的亲疏,权势象似性反映了非语言符号象似于由于交际一方社会地位、阶层高而能控制另一方行为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语言符号任意性和象似性的内涵及不同语言学者的观点,指出语言的任意性与象似性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任意性主要体现在词汇层次,而象似性则主要表现在句式、段落、篇章之间,二者互为补充.  相似文献   

9.
象似性存在于语言的各个层面上。在篇章中的象似性现象有重要的表意功能。因此,翻译不仅仅是语言符号之间的转换,同时也要受篇章象似性的制约。文章主要从距离象似性,语音象似性,形状象似性和对称象似性来讨论篇章象似性对翻译的制约。  相似文献   

10.
英汉情感隐喻象似模式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认知语言学框架下的概念隐喻和象似性为理论基础,对英汉表情感成语的语料进行了统计,归纳了英汉情感隐喻象似的四种模式:空间方位隐喻象似、温度隐喻象似、颜色隐喻象似和人体隐喻象似,从而使情感隐喻的研究进入到语言符号理据性的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11.
符号的象似性是与任意性相对的一种语言特征.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形式和意义之间存在着必然联系,语言符号的形成是有理据的.象似性在词汇方面的表征主要体现在语音、词形、词义、词序四个方面,其中语音和词素象似属于直接象似,词义和词序象似属于间接象似.在词汇学习中,学习者应合理运用象似性理论,将主观思维与客观世界关联,实现其优化学习效率、提高词汇记忆力的助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研究表明,不同的语言之间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语音、语义、功能等形式上的象似性。语言符号具有内在象似性,是不同语种群体之间交际活动得以进行的条件。从语言的起源及其演化来看,语言符号的内在象似性不仅客观存在,而且是语言竞争演化的趋势,其根本决定因素在于语言是人类认知的产物,人类认知的共性决定了语言符号的内在象似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特征进行分析,指出在创造科技新词时,语言符号的象似性使新词更有理据。因此,在翻译时以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象似性的辨证观为基础,从象似性的角度考虑英汉语的符号对等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关于语言符号是任意的还是象似的,学术界一直存在争论,认知语言学兴起后,一些语言学家认为象似性是语言符号最基本的性质,对任意性的批评越来越多.事实上,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与皮尔斯的象似性有不同的理论基础,对符号的定义不同,侧重不同的语言层次,因此,二者不具可比性.  相似文献   

15.
象似性(iconicity)是当今认知语言学讨论句法时的热门话题,也是国内外学术界的焦点.不少语言学家已从语音、语法、词序等层面揭示语言符号的象似性,对索绪尔语言符号的任意性进行有力补充.本文主要从距离、顺序、以及数量等方面对句法的象似性展开阐释,试图探讨句法象似性对英语句法教学的意义与启示.  相似文献   

16.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有两种关系:任意和象似的关系。从古至今,在哲学界和语言学界就一直存在任意性(arbitrariness)和象似性(iconicity)观点的争论。文章就任意性和象似性关系的问题发表见解,通过对象似性的概念、象似性的基本原则等方面的探讨,可以看出语言结构确实在很多方面表现出与人的认知结构、概念结构相对应的现象,尤其是在顺序象似性、距离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语篇视觉象似性等方面,但同时也不应否认语言任意性的基础地位,两者并不是一对矛盾,而是相辅相成共同对语言符号产生作用的。  相似文献   

17.
语言象似性(iconicity)是认知语言学的重要前沿研究内容,与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说相反,象似性理论认为语言的结构和形式直接映照所表达的概念和经验结构,揭示了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象似关系。象似性理论为诗歌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从诗歌语篇中存在的语音象似性、距离象似性、顺序象似性、数量象似性和视觉象似性等象似性原则入手,探讨象似性理论在诗歌形式连贯、意义衔接等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近二、三十年来,国内就符号和语言的任意性和象似性问题时有争论。本文认为许多问题有待梳理和深入研究。例如,任意论者所谈的符号是语言符号,而象似论者所谈的符号具有包括语言符号在内的元符号性质;就语言而言,前者着重语音和口述语言,后者还兼及文字和书面语言;就象似性而言,前者承认为数较少的高度的拟声性,后者扩展至拟象性、隐喻和有理据性。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这场争论为什么迟至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展开,从汉语的发展重新解读索绪尔的语言任意性和线性特征,以及我们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与创新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在语言学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象似性学说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论述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的非平衡性.认为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但任意性主要存在于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态和词汇层面,而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则遵循象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学说在语言学界一直占据着重要地位。近年来,随着象似性学说研究的深入,这一理论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词汇、句法、语篇和语用等方面论述语言任意性和象似性的非平衡性,认为两者共存于语言符号的统一体中,但任意性主要存在于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态和词汇层面,而语言作为一个符号系统则遵循象似性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