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张之洞整饬吏治的思想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洞是清末政府倚重的权臣。他不仅廉洁自律,还致力于整饬吏治,提出了一套整饬吏治的思想和原则,并付诸实践。张之洞整饬吏治的思想和实践,既对当时腐败黑暗的官场产生了一定的纠弊之功,也为我国当今整顿干部工作作风及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和建设提供了历史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商鞅认为,预防和治理官吏犯罪是法治建设的首要任务。原有的监察制度存在很大的缺陷和法律漏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官吏犯罪的问题。他强调“法”的规范性、公正性、公开性和平等性,提出重刑治理官吏犯罪,采取整饬官僚体制,建立新的检举、揭发机制,建立透明的法律体系,强化官吏的办事效率等措施。经过商鞅的治理,秦国“百吏肃然”,但是,他的预防和治理官吏犯罪思想也存在着明显的缺失。  相似文献   

3.
唐富满 《理论界》2007,(11):187-189
晚清以降,封建专制制度已日趋衰微,吏治也是江河日下。针对封建官僚体制的种种弊端,王韬以其特殊的人生经历,参照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深刻地揭示了清政府吏治腐败产生之根源,并提出了一系列整饬吏治的主张。他的吏治改革思想对当今的廉政建设仍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毛健 《船山学刊》2018,(2):32-37
《读通鉴论》是王船山晚年撰写的一部史论与政论结合的巨著,该书中有比较丰富的"法治"思想:把"法治"提高到一个比较高的地位,在"人治"与"法治"的关系上,突出了"法治"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在治理国家方面,船山还隐约认识到根治官场贪污腐败需要发挥法律制度的重要作用,因此,他将吏治与法治结合起来,在重视官吏道德修养的同时,还强调在制度的范围内对官吏进行监察、考核,对官吏贪污贿赂的犯罪行为依法严惩,把法治作为惩罚贪官污吏的最后一道防线,这与现代法治中预防官员腐败与制度反腐的立法精神相一致,足见王船山"法治"思想之远见。  相似文献   

5.
<正> 朱元璋“惩元季吏治纵弛”而造成贪赃枉法的严重社会祸害,认为“不禁贪暴则民无以遂其生”从而把惩贪倡廉作为整饬吏治的主要内容.这对于稳定刚建立起来的明王朝的政治统治,恢复与发展社会经济起了较重要的作用.朱元璋整饬吏治的主要点是:一、加强对各级官吏进行为官清廉的教育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相当重视对官吏进行为官清廉的教育.他不仅将他过去在民间看到的“州县官吏多不恤民,往往贪财好色,饮酒废事,凡民疾苦,视之漠然”,使他非常愤恨的事实告诉他们,而且更主要的是使官吏们懂得为政清廉,才能尽忠职守,把精力放在稳定政治、恢复与发展生产等方面,同时还告诉他们“苟贪贿枉法,犹行荆棘中,寸步不可移,纵得出,体无完肤矣.”即必然造成个人的严重恶果,使他们从公私两方面认识须为政清廉.  相似文献   

6.
唐律中关于官吏罪责追究的严密而有鲜明特点的制度,是唐代吏治制度中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研究唐律中关于吏治的内容,对于深入了解整个封建吏治,乃至了解整个封建法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唐朝官吏在法律上处于既享有特权同时又受从严监督的双重地位。唐代统治者根据封建地主阶级传统的宽猛相济的法律思想,刑律对违法犯罪官吏处置的制度及原则都明显地表现有软硬兼施的两个方面。唐朝的官吏在法律上确实处于享有特权的地位。以“八议”为主要内容的特权制度,不但保证官  相似文献   

7.
张先昌 《贵州社会科学》2007,216(12):150-155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政治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隋朝前期监察官作为监察制度的主体大都具有良好的素质,在谏诤皇帝、以匡君失、纠弹官邪、整饬吏治、维护封建国家法律政令的统一和实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隋朝前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出现被后代史学家称誉的"开皇之治",是与监察官们的积极作为分不开的,是监察制度正面效应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左宗棠吏治思想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宗棠吏治思想述论孙占元吏治,指官吏治事的方法和成绩。晚清著名政治家左宗棠讲求吏治思想的主要内容:一是对吏治务求予以整饬,并通过“察吏”来革庸奖循;二是主张以“训吏”和“恤吏”来提倡为官之道。-、整饬吏事与“察吏”吏治的好坏,关系到统治机制能否正常运...  相似文献   

9.
有清一朝,二百多年,至同治,还有“中兴”之谓,实则江河日下,已是强弩之末了。国力日衰,官吏腐败,有朝臣痛奏曰:“设官本以养民,而今之州县,惟事朘削。……夫人品不一,各具天良,何至今而绝少奉公洁己者哉!”光绪元年公开刊行了一本《同治中兴京外奏议约编》,其中论及“整饬吏治”、“参劾劣员”、“慎选牧令”以“共渡艰难”的章奏,竟达数十篇之多。有道是:大厦将倾,却还有一番撑持;成败由人,又当从吏治开刀。山高皇帝远的  相似文献   

10.
王船山的吏治思想是一个"以法相裁,以义相制,以廉相帅"的完备体系,他主张将法律的制裁作用、考察制度的制约作用、廉洁品质的统帅作用结合起来,构筑了法律、制度、道德三位一体的吏治机制。船山注重防治上层官员的贪污的思想主要体现船山"以法相裁"的宗旨;船山对于治吏制度的构思主要凸显了船山"以义相制"的旨趣;船山关于养廉的思考主要反映了船山"以廉相帅"的精神。王船山吏治思想的核心是要根治皇权官僚专制主义社会中官僚政治的贪渎腐败、庸碌无为、冗官冗政这三大顽疾,其中合理的进步的因素即使对于现代社会的政府行政管理工作依然有着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太祖朱元璋吏治措施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官场承袭元末怠于政事、贿赂请托的恶习,贪污之风十分严重。明太祖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政权,采取系列措施整顿吏治。在严刑酷法面前,官吏重足而立,吏治日渐清明。本文全面论述了朱元璋吏治措施的内容、作用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2.
李文珊 《船山学刊》2011,(2):167-171
学术界对晚清各政派许多主要人物的整饬吏治思想所进行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研完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缺乏专题研究和群体研究、存在研究视角局限以及忽视了演变规律的总结。今后研究的着力点应是在于加强各政治派别闻人物的纵向比较研究.加强研判晚清制度变化、重大历史事件度西学东渐对晚清人物整饬吏治思想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朝的吏治法律制度,表现出体系严密、注重监察、整处严厉等特点。唐代的吏治法律制度内容丰富,涉及到官吏管理的方方面面,使得唐朝的官吏日常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有法可依,在当时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至今仍具有相当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明代行政立法以绝对君主专制为核心,表现为行政体制中的权力制衡和官吏法中的以法治吏。从立法本身而言,成熟稳定的行政体制和全面发达的官吏法足以达到良法标准。但在法律实践中,法的运作失当和法文化的偏失却使得行动中的法无法达到遏制吏治腐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朝觐制度是明代官吏考核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了明代的整个历史过程。它建制完备,促进了明朝吏治的整饬,然而至今尚未对其引起重视和进行深入的研究,故本文拟就此问题作初步探讨,不当之处,敬请教正。  相似文献   

16.
康熙吏治思想探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熙是中国封建帝王中最圣明的君王之一。他在自己当政的60余年时间内,为整饬吏治,端正官场风气,不遗余力地激浊扬清、奖廉惩贪、戒奢崇俭。他率先垂范,拓展言路,鼓励上疏,任贤用能,教吏安民,从而创造出历史上少有的活跃政治局面。康乾时期能成为中国历史上华夏一统、国泰民安的“治平之世”,就是他狠抓吏治的结果。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官吏赃罪制裁手段,资格刑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官吏犯赃是权力的滥用,对赃吏适用资格刑,剥夺其为官的权利,是中国古代重典治吏、权力制约的重要环节。传统法律之官吏赃罪资格刑,是蕴含着官德要求的刑罚,即以德作为权力制约的内在支撑,以刑作为权力制约的外在手段,是一种儒法结合的权力制约措施。资格刑对遏制官吏犯赃、打击贪官污吏、保证吏治清明、弘扬优良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等,皆有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考察传统法律之官吏赃罪资格刑,可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相似文献   

18.
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国家学说中,国家是由一批专门从事管理的人组成的,这些人就是官吏,他们被称之为“国家代表”.可见,官吏是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层面.如何管理官吏,使其发挥统治效能,是一个令历代统治者及思想家都十分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丰富的吏治思想.  相似文献   

19.
唐代根据"善"和"最"的综合考察,形成了包括考核机构、考核方法、考核内容和奖惩方式在内的较为完整而有效的运行机制。为加强考核的规范化和经常化,唐代建立了吏部考功司这个专门的考核管理机构,标志着官吏考核机构专业化的开始。同时也标志着唐代正式将官员政绩考核制度纳入法律轨道,使之进一步法律化。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深刻影响。考核制度的推行,对整个官吏系统起到了激励制衡的作用,使其职责结合,从而提高了行政管理效能,形成了较为清明的吏治,进而促成了贞观、开元盛世局面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抗战时期,新桂系主政安徽,为巩固自身统治和动员民众抗战,大力整饬吏治,通过加强巡视制度、发动民众检举、规范办案程序、加大惩处力度等方式力图整饬吏治和肃清贪污,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贪污腐败行为。但新桂系未能消除滋生贪污腐败的土壤,发动民众检举的运动式反腐只是治标而非治本之策,不可能真正遏制贪污腐败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