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改的全面展开及新课程标准的广泛实施,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多元发展成为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在这一任务的指引下,新课改要求教师在教学理念上调整摆脱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倾向。这种变化促进了教师教学意识的走向自觉,特别是面对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如何改变习见的“传授受性教学”和“思维定势教学”,纠正语文教与学中的认识偏差,值得我们深思。  相似文献   

2.
为了搞好“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培养的探究”课题研究,课题组对新课改后楚州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为期两年的跟踪抽样(116名高二年级学生、54名教师)调研。从本次调研的结果看,传统的应试教育弊端仍然制约着高中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高中教学与新课程理念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高中的新课程改革亟待深化。  相似文献   

3.
从自然美、人文美及作品主题思想等几方面探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美感体验 ,引导学生触摸文学的脉搏 ,就能走近作家的心灵 ,感悟美 ,欣赏美。在当今语文阅读教学中 ,面对人文精神和审美情趣的失落 ,情商教育对语文阅读教学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多元解读教学模式的构建成为语文阅读教学改革的热点。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多元解读在阅读教学的实践中存在着多种误区。误区之一:多元解读脱离文本“本体”实际;误区之二:多元解读缺乏价值引领;误区之三:多元解读流于形式;误区之四:多元解读忽视学生的发展特征。多元解读必须走出并超越这些误区,建立多元解读的合理性标准,对推进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发挥应有的功用。  相似文献   

5.
格式塔关于学习的整体性理论,为语文整体阅读教学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证明语文整体阅读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语文阅读教学在教学内容、教学结构、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等方面实践整体性阅读,将阅读教学的基点从肢解教材的概念化分析转移到整体感知和整体把握上,有利于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对话说”是新课程理念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对话”的平等意识,“对话”的多元构成是“对话”的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7.
阅读是学习之母,教育之本,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程理念下,应该从对话理念、语境理论及解释学理论三方面去建构新的阅读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关键。长期以来,有许多语文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但教学效果却不理想。那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应该怎样施教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呢?为此,本人就自己的从教经验谈几点想法,以商榷于各位同仁。  相似文献   

9.
郑建胜 《阅读与作文》2007,(6):48-48,21
新课标提出“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学生对文章的解读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使阅读教学呈现出“百家争鸣”现象。然而,部分教师却从纯“文本崇拜”走向另一个极端——纯“文本批判”。甚至于完全忽略文本的暗示、提示,随心所欲,毫无限制地进行解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对经典文学的一种亵渎,是阅读教学的一种悲哀。试举以下课例,以期引发对此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赋语文教学予宽广的界域。在阅读教学中,可拓展的文字、图片、视频等课外资料浩如烟海。随着新课程的逐步推进利谍程观的不断更新,发掘课程资源成了许多教师的自觉行为。然而,“负担过重必然导致肤浅”(爱因斯坦语),如今的语文课堂正承受着难以承受之重,语文被“泛化”、“异化”的现象仍触目地存在。课外资料的无度引入即其具体表现之一。  相似文献   

11.
“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的构建是近年来阅读教学不断改革的成果总结,旨在实现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阅读成为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的载体。策略的基本流程为预习探究——合作交流——品读体验——巩固延伸。实施策略的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实践中深入理解和把握以下具体内容:  相似文献   

12.
朱宗岳 《新天地》2011,(10):142-142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教学评价重甄别与选拔,重结果轻过程,  相似文献   

1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于漪老师说:“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兴趣就会入迷,入迷就会钻进去.学习就会有成效。”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在长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将阅读单纯地理解为语文的阅读教学.在语文课上教师占据着课堂的中心。将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搞得支离破碎,而这样的教学导致越来越多的学生讨厌语文。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在实践中,我们逐步意识到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也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相似文献   

14.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当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重新构建、新课程标准全面推行之时,高师课程的创新乃至重建,便成为高等师范教育改革的崭新课题。面对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新教材和新教法,传统的语文教学法或者语文教学论等文本已经难已适应语文教学发展态势的需要。实践呼唤理论,高师中文教育、综合文科、初等教育、小教大本大专等本、专科学生企盼与新课程相匹配的新的语文教学论理论及其教科书文本。因此,探索与《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相适应的语文教学的原理、原则、方法与规律,准确定位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特点…  相似文献   

15.
阅读质量是指阅读效果的优劣程度,包括理解、记忆、评价、速度和阅读习惯等方面。针对国际两种主要评价学生阅读质量评价体系在解决学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无法适应课标要求和无法即时评价的缺陷,提出将课程标准和精准教学基本原则相结合,建构一个针对高年级小学生的基于精准教学的语文阅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以新课程标准为基础,按照精准教学的基本要求,通过运用专家函询、德尔菲和主成分分析等研究方法建构语文阅读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实践针对性,对学校语文阅读教学评价方式创新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由于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的偏误,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阅读教学出现了一些只注重形式的"流行病":活动层出不穷,流于形式;分组讨论泛滥成灾,合作学习成为"拉郎配";媒体课件花里胡哨,华而不实.针对上述弊端,阅读教学应注意巧设活动,不可偏离语文学科的规律;自主合作,不可缺失教师的主导地位;手段翻新,不可忽视文本的品味解读.  相似文献   

17.
创新教育是高中教育的核心内容。语文学科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在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意义深远,而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只有改革教学模式,改变阅读教学巾“少、慢、差、费”的现状,从教师、课堂、课外等环节不断探索语文教学的新路子、新方法,才能实现语文教学质量、效益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打开语文书,一篇篇充满童趣,图文并茂的文章,深深地吸引着读者细品的兴趣。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立足文本,以读为载体,减少繁琐的内容分析讲解,让学生在读中识记生字,在读中释词析句,在读中深化理解,在读中背记好词佳句,感悟文本美妙内涵,那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就不再是“纸上谈兵”了,“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那“语文味”也会沉香其中。  相似文献   

19.
在“牛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细数改革开放二十年来的沧桑巨变,相声演员姜昆说“我有点晕”。而面对新课程改革中的小学作文教学现状:似是而非、模棱两可、乱象环生、乱云飞渡,作为长期坚守小学语文教学一线的笔者来说,真的也有点晕!  相似文献   

20.
创设“生活化”的语文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要: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育学科的主要内容之一,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尽管素质教育下的阅读教学突破了传统的 封闭式教学,但仍存在教学内容乏味、学习兴趣低下、教学方式单一以及阅读效率偏低等问题。生活与阅读的充分结合,从而 形成生活化的阅读和生活化的语文阅读教学,两者相辅相成,互为促进,共同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巩固学生阅读基础,促进学 生“完整”人格的培养,是阅读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