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015年11月12日,澜沧江—湄公河合作首次外长会议在云南景洪顺利举行,标志澜湄合作机制正式成立。澜湄合作机制的成立是中国推动次区域深化合作的又一创举,将有力助推"一带一路"倡议在我国周边地区顺利实施。尽管澜湄合作机制已取得部分成果,但依然面临新老机制协调乏力、湄公河流域国家基础设施落后、社会不稳等问题。中国应明确澜湄合作机制定位,重点经营与老挝、泰国、柬埔寨三国的合作,拓宽合作渠道,促进澜湄合作机制取得突破性进展。  相似文献   

2.
当前,澜湄水资源合作正处于确立合作项目与建立合作机制的关键时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如何将区域争议点转化为区域合作亮点,最大限度地协调沿岸国水利益,统筹各方水需求,形成符合澜湄流域实际的合作机制,促成“水命运共同体”建设,确保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是开展水资源合作必须思考的问题。文章回顾了我国推动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发展历程。针对问题提出了以公平合理利用原则为切入点,深化澜湄水资源合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澜沧江_湄公河水资源开发是大湄公河次区域(GMS)合作的重要方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此同时,由于各国对水资源开发的利益存在差异及区域外部力量干预等因素,合作的推进面临着诸多困难与问题.从环境政治的视角,对影响澜沧江_湄公河合作开发的相关因素和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新形势下我国参与GMS水资源合作开发的路径和措施:发挥大国作用,促进区域合作可持续发展;加大与相关机构的合作力度;加强国际河流的合作开发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建立次区域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对相关企业投资行为的引导;创造和扩大GMS国家在湄公河航运方面的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4.
关于澜湄合作对云南旅游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就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简称"澜湄合作")对云南旅游业的发展进行了论述,认为区域内各国及国际组织为云南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优惠政策和资金支持,经贸往来及合作还拓展了云南旅游业的海外市场,交通领域的合作增强了云南旅游业的可进入性.基于此,对云南旅游业在澜湄合作的历史条件下今后如何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产业结构面临巨大的转型优化升级压力,国际产能合作日益受到重视,如何推进中国与沿线国家产能合作已成为“一带一路” 实施的焦点。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等湄公河五国是中国“一带一路” 沿线的关键节点国家,被定位为中国“一轴两翼”国际产能合作布局中的“主轴” 重点国家,新成立的“澜湄机制” 为“一带一路” 倡议在湄公河地区实现突破形成重要的战略支撑。目前,产能合作已纳入该机制五大优先合作方向,但次区域产能合作还面临诸多制约。从国际产能合作的内涵出发,梳理中国与湄公河国家产能合作的发展与面临的制约,提出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即通过机制构建、需求对接、产业聚集平台、早期收获项目等多种途径来推进次区域产能合作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效,从而为澜湄合作及“一带一路” 倡议在次区域加快落实服务。  相似文献   

6.
水资源被视为一种战略性资源,与国家的发展息息相关。国际河流共享国之间因国际河流水资源产生的争端与日俱增。其中,流域各国国内需水供不应求、国际河流不合理开发和分配、国际河流水污染严重以及国家领土主权意识增强等现象是水争端现象产生于河流共享国家间的原因。水资源争端具有涉及范围广、影响因素多样等特点。在一定程度上,水资源争端对河流共享国之间的政治、流域各国的经济以及国际社会的和谐、稳定等造成了或大或小的冲击。  相似文献   

7.
湄公河流域作为我国西南地区开发利用力度最大的国际河流,由于各流域国对水资源利用诉求差异存在很多利益冲突,引发了流域内外各方力量的关注。依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利益分享理论,通过对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开发主体及其利益诉求分析,找寻各利益相关主体的利益契合点,从利益分配、利益约束和利益补偿3个方面构建了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以期为湄公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利益冲突的避免和解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多层区域自下而上分为跨境微区域、次区域、区域与跨区域四个层次。已有研究普遍忽视了“大湄公河次区域”(GMS)与“澜湄合作”(LMC)的层次差异对两者竞合关系的塑造。GMS是跨境微区域合作,而LMC是国家间次区域合作,区域层次差异是两者安全竞合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GMS与LMC的产生寓于大湄(澜湄)次区域安全区域主义进程中,这两个机制在延续此前次区域合作机制在议题、行为体、区域主义层次等方面安全互补的同时,体现出安全身份互补的新特征。两个机制间的直接安全竞争涉及议程、国家角色凸显以及澜湄次区域安全治理固有症结等方面,间接安全竞争涉及外部行为体间的安全竞争以及“宏-次区域”安全模式竞争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额尔齐斯河水资源开发对我国新疆地区用水安全及工农业发展具有战略性作用,然而作为跨界河流,中国与其下游哈萨克斯坦在很多利益方面存在差异,使得两国的合作开发面临很大挑战。通过对额尔齐斯河流域目前相关合作现状的研究以及水资源合作开发利用主体及其诉求的分析,依据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额尔齐斯河流域水资源合作开发的利益协调机制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0.
亚行作为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在亚太地区已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不仅为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也帮助各国建立相互之间的经贸关系,促进亚太地区减贫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与此同时,作为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的主导者、筹资方,亚行利用该机制,加大对次区域国家的投资援助,形成了独特的投资援助特点,为次区域各国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2016年,次区域国家共同倡导的澜湄合作新机制正式运行。亚行推动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机制发展的一些好的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值得澜湄合作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