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霍尔是伯明翰学派思想集大成者,他为该学派的理论建构和实践批评做出了杰出贡献。亚文化是霍尔以及该学派其他学者最为关注的主题,作为一种极为重要的社会文化现象,对占支配地位的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产生了一定冲击和影响,充分体现出“文化霸权”和“接合理论”中的内涵实质。  相似文献   

2.
作为伯明翰学派建立、发展和拓展的重要人物,作为该学派的思想集大成者,斯图亚特·霍尔的思想理论无疑内涵丰富而厚重。研究霍尔思想谱系学为全面思考其文化理论尤为重要。“文化霸权”和“接合理论”是霍尔思想发展演变中最为核心的主线,它们彼此关联和衔接,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它们经历了启蒙、建构、发展和拓展,以及延伸等几个阶段和文化变迁史。霍尔的理论与实践批评也构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互为补充,相得益彰。由此,研究霍尔对思考伯明翰学派、后殖民文学和文种.理论都且右亏卓酌价佶知囊义  相似文献   

3.
伯明翰学派因其独特的学术研究志向和学术价值追求正受到学界的强力关注。把握伯明翰学派的理论发展线索,重点探究"霍尔范式"在伯明翰学派中的文化内涵和特质,剖析"霍尔范式"对伯明翰学派的影响和价值,将为我们全面反思该学派提供认知空间和视角。  相似文献   

4.
霍尔是伯明翰学派思想的集大成者.在某种意义上讲,霍尔就是伯明翰学派的同义词,他为该学派的创立,向纵深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伯明翰学派为研究的语境下,霍尔文化理论的特征体现为跨学科的意识、族裔散居文化视角、集体创作、学术开放性、文化政治、人才培养等,从而突显他作为文化理论家与文化批评家的价值与意义,并彰显他对包括中国在内的整个世界性的文化研究做出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5.
维果茨基学派又称文化历史学派,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维果茨基学派心理学的思想核心是其学派奠基人——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提出的文化历史概念,其含义是,在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维果茨基学派是当代有重要影响的心理学派,对现代心理科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国际学术界出现的"维果茨基研究热",维果茨基学派再度受到世人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斯图亚特·霍尔几乎就是文化研究的同义词。通过回顾霍尔的思想历程,可以大致把握文化研究的发展蓝图:先是从文化主义到结构主义、再从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到后结构主义,最终一路发展来到了后马克思主义。霍尔的思想历程展现了文化研究试图解决文化反映论问题的不懈努力,而本文最终认同霍尔这种放弃文化唯物主义且又旨在超越经济主义与唯心主义的立论方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和精髓。自改革开放以来,学界更加重视和投入到对中国传统和谐文化的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纵观这些成果,其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对“和谐”及其相关范畴的内涵进行追溯和剖析;第二,对不同学科、学派、学者的“和谐”思想进行比对和综合;第三,对传统和谐文化进行反思和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文化女性主义法学以"关系网络结构中的人"为其理论预设。在此基础上,该理论强调了女性特征与法律制度之间的关系,重新界定了政府与个人的关系,论证了法律制度给予女性特殊保护的必要性。这些独特的观点的最直接理论依据来自于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文化女性主义法学将其具体运用于对各种法律制度的分析之中。该学派值得认真关注和研究,因为该学派带来了一种不同的思维方式,解构了现代法学的理论根基,并提出了解构之后的建构之路。  相似文献   

9.
与诸如《女勇士》和《喜福会》那样的华裔美国文学名著不同,雷庭招的《吃碗茶》于1961年出版之初并没有引起轰动。迄今为止,美国学者往往关注它所体现的封建父权以及唐人街令人窒息的封闭社会所造成的人性扭曲,而国内学者则被它包含的“亚裔感性”、群体主义价值观以及语言特色所吸引。本文拟运用英国文化学家斯图加特·霍尔关于文化身份/认同的理论,对其主人公的文化身份重塑以及同化过程作一探讨,旨在挖掘该经典作品深邃的思想内容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0.
衡阳书院文化肇始于唐代,在宋代、明代和清末民初形成三个发展高峰,分别对湖湘学派的兴起、"王湛之学"和船山思想的传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中国书院史、教育史、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书院文化是衡阳历史文化的高峰之一。  相似文献   

11.
《天下》是20世纪上半叶由中国人所办的一份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英文文化期刊,致力向英语世界自主传播儒家学说,摆脱西方传教士译介儒家经典的宗教性解读与理解的宗教色彩,多角度传播、阐释儒家学说,既有中国学者以20世纪心理学为基础对儒家圣人形象的"还原"努力,也有西方学者从中西思想比较入手,对中国儒家学说所做的比较研究,是20世纪下半期儒学研究之先声,推动多元化儒学思想阐释。  相似文献   

12.
对于真德秀,很多学者认为其思想摇摆于朱子理学与象山心学之间,甚至视其为朱陆合流的源头。而从理学与心学在心论上的根本分歧来看,真德秀始终严守了朱子知觉之心的基本立场,没有出现将心形上化与本体化,从而使心与性在本质上相同一的思想倾向。就此来说,其思想系统只能属于朱子学,并不具有心学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13.
黄宗羲诗学思想在明清易代的文化生态语境中具有独特的转捩和建构价值。他从哲学的高度融通“情”、“理”,转注传统诗论“性情说”以新的元素;兼采“唐”、“宋”,再次确证宋诗美学范式;崇尚清刚之音,希冀用阳刚之气和风雷之美来摹绘天崩地解的乱世风云。作为初祖,黄宗羲以其理论和实践奠定了浙派的创作基调,本文试从审美文化的层面予以诗史意义的考察。  相似文献   

14.
受明治时代“兴亚论”思潮影响在后来走上中国学研究之路的一批青年,创立了近代日本中国学的京都学派。积极致力于日中学术界的交流,重视对中国的实地考察和实际接触,采取了“把中国作为中国来理解”的客观的科学的态度进行中国学研究,在日中文化交流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  相似文献   

15.
范浚的《心箴》在南宋除受朱熹赏识外,其他罕有所及,吕祖谦甚至对此颇为不屑;元人视阈中的范浚以“文学”而非“道学”显;范浚在明清被塑成理学家,还一跃为“婺学开宗”,归因于婺学传统重建、王学冲击、嘉靖帝御注《心箴》等力量的助推。若以思想史论衡,范浚之学近乎朱、陆,与吕祖谦、陈亮的经制事功有别,亦未能开宗立派,故实难当“婺学开宗”之名。地域理学谱系的生成机制以及理学乡贤能否进入这一谱系,不独取决于个人学说的殊胜性,还受到学派门户之争、政治权力、现实关怀等诸多非思想因素的干预,后者严重削弱了学术史的真实。地域理学文献及理学谱系不足以作为地方学术史研究的最终依据。  相似文献   

16.
作为当代语义学的一种新范式,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于1972年由波兰语义学派创始人安娜·威尔兹彼卡提出.国内的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4-2014年,我国学者发表相关论文达五十余篇,出版专著两部,初步建构起一套独特的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研究体系.从NSM的本体研究、与其他语义学理论的比较、语义解释力、批判性评价、应用研究等五个方面回顾了20年来国内自然语义元语言理论研究的概况,指出了该领域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张纲《尚书讲义》早已亡佚,辑录诸家所引可得5万余字。张刚训诂好析字拆词,以会意说形声,强拆同义词为说。训诂重字词之义理阐发,主以阴阳思想、道家之说、刑名之学解经。在方法和思想上直承王安石。考索张纲《书》学,可以研究其思想及渊源,探究王安石《书》学之影响以及当时之社会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