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关于特定的存在和规律,前者是人们进行某门科学研究的对象,后者是该门科学研究中人们苦苦求索的根本目的.至于美的存在和美的规律,学术界某些同志至今仍坚持一种“规律”和“人”对立的观点,似乎只要一提到规律,在不具体分析是什么样的规律之前,就可以一古脑儿地断定其“不以人为转移”.其实,哲学论证中提到的人往往有多种不同的含义.这里,要分清的一是指对规律进行研究并试图作出正确表述的认识主体的人;一是指历史具体地活动着的人(包括人的群体和个体).规律不以人为转移说,指的显然是后者.事实上,对于科学认识主体的人来说,客观世界的规律确是不以他的意志为转移,但却不能因此就说凡规律都与人无关.美的规律,恰恰就离不开审美的人,离不开阶级的、民族的、时代的人;现实的美,恰恰就以历史具体地活动着的阶级的、民族的人为转移.对此,美自身的发生、发展史已提供了许多无可怀疑的证据.  相似文献   

2.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正如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一样,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也是客观存在的.本文探讨了人的全面发展的三个规律:人能够把社会生产力创造的财富转化为严格控制和自由驾驭的内动力的规律,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自主地选择行为的规律,人的认识受到客体性质和主体感知能力制约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在认知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人类的物质文明,在认知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创造人类的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匹配和协调,就是人的社会生活的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更是真正人的现代社会生活的实现.而全面的发展和科学的发展,以及由此而实现的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根据,就是自然生态平衡规律以及这一规律在社会的延续所展现的社会生态的和谐统一规律.  相似文献   

4.
局限性是现实的人的基本规定性和重要表征.人之局限性呈现出某些大规模、较稳定和有规则的演变,个人、人群和人类局限性的演变各具特点.人对自身局限性的加剧大致经历由自在、自然、自发、自知、自为、自觉、自危和自亡八个阶段组成的变化过程.人的局限性存在四个值得探讨的规律,包括人的局限性与人相始终的规律,人的局限性动变的规律,人的局限性的现实同人对自身局限性的观念相互作用的规律和人的局限性的高低、人对自身局限性的应对与人的存在的关系规律.  相似文献   

5.
康泽民  杨宏波 《理论界》2005,(2):159-160
人的思想产生、变化是有客观规律的,如利益诱发规律、素质决定规律、周期波动规律、反复递进规律等.坚持探索并遵循.人的思想变化规律是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的题中应有之义.思想政治工作只有如此,才能提高自身的科学性、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论社会发展中的自觉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规律是人的活动规律社会是人的活动所构成的社会,因此,社会运动规律就是人的活动规律。然而,对这样一个命题,仍然存在着两种有原则区别的解释:A.这样的规律是超脱于人的活动之上的永恒存在,人们只能诚恐诚惶地破译它、践履之;B.它自身就来源于并存在于人的社会活动中。如果  相似文献   

7.
唯物史观强调人是自然存在物和社会存在物的统一,生产和交往是人存在的主要方式.因此,它必然要根据人类社会生产和交往不断发展的线索来揭示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唯物史观研究倾向于把人类社会生产作为研究的重点,以此来领会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在交往不断扩大的今天,这似乎存在着不能让人释疑的地方.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实践批判,对他们的资本主义交往观进行必要的梳理,由此及彼,进一步探究生产和交往之间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从生产和交往的相互作用中把握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  相似文献   

8.
学界对马克思“美的规律”问题的研究是明显存在分歧的.通过对马克思和康德实践观的比较,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哲学体系中发现对“美的规律”的深刻认识.马克思从实践出发,创立了辩证唯物论,使哲学的认识论、本体论和艺术论都发生巨大变化.经过比较发现,马克思谈论美与人本质力量有关,“美的规律”主要是“形式美”的规律,我们从审美角度分析有助于加深对这个问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9.
自由不是人的本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有一些人认为,自由是人的本质.这些同志虽然力图站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上探讨人的本质,但在结论上却和近现代西方某些资产阶级思想家一致.当时虽然对资产阶级的自由观有过许多批判,但自由和人的本质的关系却未见有明确的分析论述.本文试图对此发表一些看法.自由,按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指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是人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特性.人为了使自己生存以至发展,不断地和客观环境作斗争,使客观环境适合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但客观环境是不依人的意志而任意改变的,它有着自己运动和发展的规律,人是不能违背这些规律的.因此人只有  相似文献   

10.
康德主张采用先验方法来确立道德原则.他认为,道德原则就是使意志成为善良所必须具备的最终条件--意志由道德规律所决定,善良意志就表现为自觉地选择和主动地服从道德规律的行为即"出于责任"的行为.如果道德规律是先天的,道德原则就必须先天地确立.康德通过道德规律的普遍性阐明道德规律概念及其表现--责任概念具有先天性,以此说明在理性中寻找道德规律的必要性;康德又通过自由概念证明了理性中存在道德规律、通过把伦理学划分为经验部分和先天部分来说明能够先天地在纯粹理性的概念中寻找道德规律,以此说明先天地确立道德原则的可能性.康德以先验的方法确立道德原则虽然有局限性,但这种方法使道德可能成为艰难曲折中的人类实现人是目的本身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11.
从口语教学和书面语教学的特点出发 ,从教学实践入手 ,分析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 ;从学生学习、教师教学入手对英语学习和教学从初级阶段 (语音教学 )到应用阶段 (书面表达 )进行分析 ,揭示了语言教学的规律 ,即以用促学 ,以学促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分析、论述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和发现式教学法的特点,提出了用发现式教学法培养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陈述了发现式教学的具体应用能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自主学习能力所涵盖的各个方面,从而能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英语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在商法教学中引用后“茶馆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一定情景下参与其中,做到“书中学”和“做中学”,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地位,达到法学教学的目标.而在商法教学中后“茶馆式”教学的运用存在它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在教学中加以引导必然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构建师生教学团队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教学工作是高等教育的中心工作,包括教与学两个方面,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两个基本要素。构建高校师生教学团队,形成优化的师生集体,凝聚师生的集体智慧,激发教师的整体潜能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5.
情境教学:历史教学的一种有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历史情境教学就是根据情境教学理论、历史学科特点和学生学习历史的认知规律,在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针对具体教学的目的和内容,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积极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通过在教学实践中遵循情境教学的若干原则和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使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lf-access learning and oral English teaching.It proposes that elf-access learning should be integrated with topic-based oral English teaching.It holds that oral English teaching is a dynamic interaction among students,teachers,tasks and resources.Dynamic interaction is essential in achieving the teaching result,so the teacher should motivate the students' learning desire.By designing three stages of application,namely,pre-class preparation,operating the course and post-class monitoring mechanism,the author want to,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reform of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establish the self-accessible learning mechanism suited to promote the oral ability of college students,enhance their overall speaking performance,promote their autonomous monitoring of speaking and set up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involvement in speaking English actively,automatically,initiatively and creatively.  相似文献   

17.
传统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加强高校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改革现行的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结合传统面授学习与在线学习的优势,设计了基于混合学习的城市生态学课程教学模式。教学中,将学生分成两组,分别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混合学习的教学模式,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形式对混合学习效果进行评价和验证。结果表明:混合学习应用于城市生态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有效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英语学习策略的培养有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且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计算机网络为英语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于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19.
师范生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开拓其业务素质。源于欧洲的行为主义理论指引下的学生在讲课中学习(LDL)的教学方法,一方面训练和检验学生所学理论知识的情况,另一方面展示其实践能力。研究发现,学生对LDL教学方法兴趣浓厚。他们通过体验观摩,既弥补了知识上的不足,明白以后学习、工作中最重要的问题;也赋予学习以新的意义,使之学会了创造性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20.
知识的建构是刺激信息在人脑中的存储和组织的过程,外在的字或词汇符号,触及了人脑已存储知识的相应的位置,从而对指代外界事物的字或词汇及词义有了辨别和识别。对于外语词汇的学习而言,外界刺激所触及的便是人的长时记忆中的心理词汇。影响心理词汇提取的主要因素和从长时记忆中提取词汇等问题,应该与英语词汇教学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