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基于蓝海战略的建筑企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基于蓝海战略的建筑企业发展战略思维,通过四步动作框架,构造建筑企业新的价值曲线,重绘了企业的战略布局图,通过结构调整,改善企业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实施多元化发展,并充分发挥企业集团优势,整合设计、施工和管理等多方面力量,提高建筑企业的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蓝海战略通过重新构建市场和产业边界,开启新的市场潜在需求,为建筑企业创造了新的市场空间,全方位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2.
战略科学性对国有大型企业集团发展成效至关重要。近年来,我国国有大型企业特别是中央企业战略管理能力与水平持续提升。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分析2003-2013年国家电网公司战略演进历程,基于平衡计分卡实现战略演进足迹的立体化展示,以期为大型企业集团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战略和策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发展电子商务是中小企业的竞争战略:从结构学派的视角看,发展电子商务是中小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化战略,因此可以增加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从能力学派的视角看,发展电子商务可以增强企业的技术能力、商业能力和管理能力,因而可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包括网络设施、技术条件、法律环境和电子支付四方面。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条件包括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策略主要是制定实施计划、人力资源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系统、进行网络营销五个步骤,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4.
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理论三大主流学派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20世纪 8 0年代以来 ,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理论形成了三大主流学派 :结构学派、能力学派、资源学派。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变更、管理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的。近年来 ,为适应日益动荡的外界环境 ,新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一个共同发展趋势是理论研究的动态化 ,包括环境动态化和内容动态化两方面 ,如边缘竞争战略、动态能力观点和战略的柔性。新企业竞争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将进一步推动该领域的创新发展 ,提高我国企业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5.
不确定环境中的战略柔性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战略柔性是战略管理领域的新视点,企业环境的动态性与不确定性是战略柔性研究的外部环境背景,而企业战略的刚性特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这构成了战略柔性研究的企业内部要求。战略柔性是企业以内部结构的可调整性和变革性应对环境变化的能力,企业可以从资源的适应性和协调性这两个方面来确定战略柔性的增强途径。  相似文献   

6.
基于共生营销理论视角下中国乳品企业竞合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从战略高度探视中国乳品企业市场竞争焦点的走势,运用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将共生营销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应用于民族乳业的竞争战略方式转变研究上,并尝试构建国内乳品企业的新型竞合战略模型,以期扭转国内乳品行业非正常竞争屡禁不止的困局。  相似文献   

7.
基于我国品牌价值的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日益复杂、动荡的环境,我国品牌企业只有实施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管理新模式,建立和培育核心能力的品牌价值,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核心能力为基础的发展战略,才能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品牌企业正确的战略管理思路应是制定以品牌价值为基础的企业战略,通过分析我国品牌企业制定战略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制定品牌企业战略的具体对策,从而使品牌企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运筹帷幄、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8.
集团企业财务战略管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集团企业作为经济竞争的产物之一,如何实施整体集团企业战略,以适应竞争的需要,已经成为集团企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作为集团整体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实施集团企业整体财务战略管理受到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集团企业财务战略管理进行研究,重点探讨构建集团企业财务战略管理体系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9.
以波特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为分析工具,从企业间的竞争、潜在进入者的威胁、替代品的威胁、买方的议价能力和供应商的议价能力等方面,分析了我国垃圾焚烧发电行业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竞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动态竞争环境下的动态竞争战略分析,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困扰企业经理们的战略管理问题。民营企业又如何在动态竞争条件下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竞争战略?除了传统的战略分析外,还应建立起战略柔性概念。核心能力是一整套在战略上可以充分理解的业务流程。文中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分析和竞争优势选择,从更广泛的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在动态环境下的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提出黑龙江省奶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诸如生产规模小、加工企业带动能力弱、农户饲养技术水平低、产品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并从奶牛饲养和乳品加工的角度提出黑龙江省奶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我国乳业快速发展带动了产业经济的高速增长,但随着"三鹿"事件的爆发,群众对乳制品食用安全问题反映强烈,加之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乳业的发展令人担忧。虽然国内专家学者纷纷向政府与企业提出不少建议与应对措施,但有些措施并不完善,或不切实际难以推广实施。笔者通过实际走访黑龙江省奶源地农户和对进行企业调研得出一些针对我省乳业发展得力的想法与见解,希望这些研究能为提升黑龙江省乳业的竞争力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3.
文章简要分析了BP神经网络的结构和学习过程,然后以1978—2009年的中国乳业规模发展数据为基础,以奶牛年末存栏数(千头)、奶牛养殖业产值、畜牧业总产值等三个变量作为输入、中国奶牛产量作为输出,采用MATLAB2009a中的BP神经网络工具箱构建了基于BP神经网络的中国乳业发展规模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未来十年中国原奶产量将大幅度增长,乳业规模将迅速扩大,原料奶生产无组织管理已不适应乳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十二五”期间必须转变原料奶总量的增长方式。研究成果对于奶牛养殖业管理部门、养殖业者科学合理地规划奶牛养殖规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生鲜乳商品的独享性和生产投资的专用性,相关法规制度不完善,奶农合作社地位薄弱以及奶站和奶企的社会责任缺失是导致生鲜乳市场买方垄断的根本原因。买方垄断导致利益分配严重失衡,进而危及生鲜乳供应链安全运行。针对奶企垄断应采取“堵”的策略,抑制其垄断行为;对奶农应采取“疏”和“鼎”相结合的策略,培育遏制垄断的外部力量,以促进公平竞争,保障我国生鲜乳供应链安全。为此,应加大生鲜乳收购的保护力度,加快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的建立,完善定价机制;尽快建立适用于奶农合作社运行的法律法规,完善奶业保险体系的建设,走规模化、合作社化和现代化养殖之路,从而实现对奶企垄断的“堵”,对处于弱势地位奶农的“疏”和“鼎”。  相似文献   

15.
哈尔滨市乳业集群发展程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尔滨市是乳业发展较具优势的地区,乳业发展基础雄厚,已经形成了乳业集群。对哈尔滨市乳业集群发展程度的研究是为了进一步提高哈尔滨市乳业集群发展水平,因此本文运用区位商法对哈尔滨市乳业集群集聚度进行测定和评价,据此来衡量哈尔滨市乳业集群发展程度。测算的结果表明,哈尔滨市乳业集群集聚度较高,乳业集群发展已经达到一定水平,但同时也存在着产业链条上的某些环节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采用归纳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分析了韩国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成就和深层次原因,结合中国当前文化产业发展的实际,提出了推进"文化强国"战略、正确处理政府和企业的关系、提高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等建议。研究结果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乳品分析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品分析是乳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关键环节。为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本文着重探讨了乳品分析的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及考核等。  相似文献   

18.
乳品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乳品工程专业为我校的特色专业,该专业目前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并建立了国家级的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文主要论述了乳品工程专业"3+1"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必要性、培养目标与可行性,并对其实施的方法进行了探讨。通过论述表明,乳品工程专业采用"3+1"人才培养模式,可充分利用学校和国家乳品中心双方办学的优势,使乳品工程专业的学生能够适应乳品企业发展的需要,在乳品技能方面能获得乳品工程师的基本训练,快速地成为乳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工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9.
我国乳品安全监管失效的制度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品安全与消费者健康,特别是婴幼儿的生命和健康密切相关。近年来,我国婴幼儿的乳品安全危机事件频频爆发,凸显了我国乳品安全监管制度存在的诸多漏洞和缺陷。在分析我国乳品安全监管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了我国乳品监管在法律法规、标准制度、政府监管以及检测体系等方面的漏洞,进而从法规标准、政府监管以及检测体系等方面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