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李白《静夜思》英译文的意境即意美、音美、形美三者的对比分析,说明只有译者和作者双方思想融为一体时,译文与原文才能风格一致、进入化境,译者才能“译出神采、译出韵味”。  相似文献   

2.
俗称"三吏"的《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是"诗圣"杜甫的经典之作,对其英文译介却为数不多.作为翻译大家,许渊冲以精湛的翻译技巧在"三吏"诗歌翻译中再现了"三美论"之意美、音美、形美的美学特征,堪称诗歌英译的典范.从"三美论"视角品鉴许渊冲对"三吏"的英译,既可以感受诗歌英译的创造性美感,也可以得到英汉文化差异带来的艺术享受.  相似文献   

3.
唐诗《静夜思》及其三种英译本的功能语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唐诗《静夜思》及其三个英译本为例,从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角度出发,将原诗和三个英译本视为不同的语篇,分别进行及物性分析。功能分析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了一种较为客观的新方法和新视角,并检验了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4.
采用语言符号的音美,形美,意美的分析方法,对许渊冲英译《葬花辞》进行研究,以实例说明了许渊冲英译本是如何实现原文音美传递、形美传递、意美传递的。指出了翻译是语言符号艺术性再现,译者做诗歌翻译时要为原文的艺术性服务这一原则。  相似文献   

5.
“忠实”是翻译中最重要的一条原则 ,这应用于诗歌翻译 ,就应在译文中忠实地再现原文的“三美”———“意美、音美、形美”。以此为标准 ,本文将比较陆游名词《钗头凤》的两种译文。从而证明诗歌翻译虽不易 ,但的确可以产生好的译作。  相似文献   

6.
本文试图根据许渊冲的“三美论”,分析王佐良译的《西风颂》在传达原文的意美、音美、形美三方面的得与失,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诗歌翻译的“三美”,以期对诗歌翻译能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作为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内容充实,用语精炼。尤其是在诗歌方面,不仅做到了平仄韵律、更是字字珠玑,反映了较多的历史故事,《五美吟》就是其中之一。本文对《五美吟》的两个译本通过功能主义翻译观进行比较评述,以期解答诗歌翻译的功能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李白《静夜思》的重新解读,否定了前人之说,重新考证了《静夜思》的作时和作地,即认为李白《静夜思》当作于天宝六载(747年)至天宝八载(749年)秋,其时李白在金陵  相似文献   

9.
浅议许渊冲"三美论"在唐诗翻译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佳标准。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比较了许渊冲和其他译者在唐诗翻译上的经典译本,得出三美论对于中国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同时也对诗歌翻译理论有着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唐代诗人李白的《静夜思》一诗脍炙人口 ,千古流传。它借着平淡浅显的文字 ,清晰地刻画出了诗人客居他乡的思乡情怀。笔者运用韩礼德的经验功能分析 ,对李白《静夜思》一诗及其七种译文进行了初步探讨。分析表明 :(1 )对同一经验的看法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过程来体现 ,但是不同类型的过程表达出来的具体意义和意境却有所不同。 (2 )用功能语言学的分析框架来分析诗歌及其译文 ,可以帮助我们从新的角度认识一些翻译理论与实践方面存在的和亟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许渊冲翻译理论提出了"三美论"(意美、音美和形美),这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高境界.文章分析研究诗歌翻译中"意美、音美和形美"的具体表现,为译者从事翻译实践和读者欣赏翻译作品提供了一个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我国翻译史上的"直译"与"意译"之争,就其实质而言,就是翻译美学的讨论,讨论翻译的内容和形式的关系问题。文章旨在通过对《静夜思》两个译本的对比分析,阐释翻译美学理论是如何指导翻译实践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诗翻译模糊美中的隐秀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诗词的模糊美在英译过程中的流失成为诗歌翻译的一大憾事。刘勰在《文心雕龙》提出的文学文本的隐秀观给诗歌翻译提出了借鉴方法。译诗应当像原诗一样有隐有秀,隐秀适宜。本文试图在隐秀观的观照下,对原诗词的模糊性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相应的翻译策略,对诗词模糊美在翻译过程中的保存和实现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4.
“床前明月光”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床前明月光”是唐代大诗人李白《静夜思》中的首句。《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短短二十个字,是李白诗歌中流传得最广,最为群众熟读易记的优秀诗篇。其原因:一、口语化。“口头语言,俱可入诗,用得合指,便成佳句。”(清·钱泳《履园谭诗》)口头语言的最大特点是明白晓畅,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新鲜之感。《静夜思》可算是文艺口语化的佼佼者。二、意境好。“词境以深静为至。……境至静矣,而此中有人,为隔蓬山,思之思  相似文献   

15.
诗歌作为一种特殊的文体,与所处的环境的语言文字和文化关系密切,尤其强调“形式美”、“音律美”和“意境美”。文章比较了李白诗《早发白帝城》的四篇译文,并由此就诗歌翻译中的直译和意译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汉英表现方式的不同。  相似文献   

16.
虽然运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进行文体的研究为数不少,但将其应用于古诗英译方面的探讨还不多见。文章拟从韩礼德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入手,从语气、人称及情态三个方面分析李白《静夜思》的六种英译文,以此检验系统功能语言学在诗歌分析中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希望给翻译研究带来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朱湘对中国传统诗学的"前理解"与其翻译观相互交融。他的翻译观源自其诗学观,后者影响了其诗歌翻译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并渗透到其翻译实践中,尤其体现在诗歌翻译的"形美"、"音美"、"境象美"等方面。在哲学诠释学中的"前理解"视角下,诗人的诗歌翻译思想更为清晰。  相似文献   

18.
由宋到清代《静夜思》版本嬗变情况可见:明代《静夜思》版本错综交杂,共有八种之多;比较宋本和当今流行的两个"明月"本,其中的"床"字具有不同的内涵,审美过程也有室外"赏月思乡"和室内"触月思乡"之别,"形象圆整性"的审美原则得到更充分的认识;明人对《静夜思》版本的改变是"故意误读",应肯定其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古典诗歌是我国引以为傲的珍贵文化遗产。鉴于古典诗歌自身的特点以及中西方文化的不同,对古典诗歌的翻译,可以采用"意美、音美和形美"的"三美"翻译原则,即译者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传达音美,并在此基础上尽可能传达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备。如此方能将我国古典诗歌的真正内涵展现给西方的文学爱好者。  相似文献   

20.
“三美论”是许渊冲先生提出的诗歌翻译的最佳标准。本文从“意美”、“音美”和“形美”三个方面,比较了许渊冲和其他译者在唐诗翻译上的经典译本,得出“三美论”对于中国诗歌这种特殊文学形式的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性,同时也对诗歌翻译理论有着杰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