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视觉文化与文学的关系问题是当前文艺学研究的前沿问题。随着电子媒介技术的高速发展,文学由文字叙事逐步转变为图像化叙事和视觉化叙事,以文学为主要的审美方式也逐步转变为以视像为主要的审美方式,作为阅读对象的文学文本在这样的背景下面临着生存的困境与危机,分析当下文学的生存状况,探讨在视觉文化冲击下的文学发展策略对当下文学生存状态的改变以及文学的未来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自高尔基以来不时地为人们所提起,虽然过去偶有几位学者作过一些论说,但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学界对此所引起的注意力还远为不够。我们需要思索的问题还很多,比如到底人学是什么,文学是什么,文学与人学究竟是什么关系,"文学是人学"这个命题的意蕴是什么,其对于认识"文学"之现象与本质可提供什么样的启示,等等,显然都是一些意味深长的文学理论话题。  相似文献   

3.
文学是语言艺术各类别的统称,按照文学体裁“四分法”的分类方式,诗是与小说、散文和戏剧文学并列的一种文体,然而这一“并列”并非是平等的,诗的性质可以说是一切文学乃至艺术的精神蕴含.文学的诗性在于它是对语言实用目的的超越,是审美的超越而非本体性的超越.中国文论中的意境与西方文论中的典型都鲜明地体现了文学诗性的特征.除此,由于“语言转向”和“读”的文化向“看”的文化的更高层次的回归,设定与参与也就成为审美超越的新形态.  相似文献   

4.
文学产生虽然很早,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学场域却是魏晋才形成的,这是"文学自觉"的深层内涵.文学场域是在整个文化场域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发展起来的.文学中蕴含的权力因素使统治者依靠不断走向自主性的文学去夺取文化权力,文学场域在整个文化场域中的地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5.
文学的现象学本体论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学的本体论本质上不是一个认识论和社会学、心理学问题,而是一个现象学问题,它是首先以美的现象学本体论为基础,将审美现象的社会历史前提和物质条件全部都放进"括号"内存而不论,直接从美感中直观到的现象学本质的理论.美是"对象化了的情感",这是美的本质的现象学定义,它具有"作为自我意识的情感"、"作为情感的美感"和"作为美感的情调"三个层次.艺术则是"情感的对象化",它的最普遍、最贴近"人学"的方式就是文学和诗.诗是语言的起源,语言的本质是隐喻,语言作为"存在之家",既是"思",又是"诗".文学是最直接表达了艺术本质的一门艺术,用中国传统美学的术语来表达,文学是作者把自己的情感寄托在"景语"之上以便传达的"情语".  相似文献   

6.
文学制度作为文学生产、流通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社会机制和文学场域,一方面为文学提供了生产空间和生产场所,另一方面,文学制度又在不断地限制文学生产的自由与个性。这就是文学制度的悖论。在这种悖论的基础上,文学要想取得较大发展,就必须在借助制度的同时不断地超越制度。  相似文献   

7.
不少文人学者曾对“文学”和“人学”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但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所说的:“文学是人学”。这句话因自身的科学性而被人们所认可。笔者将以文学审美的方式,从文学创作的主客体、文学创作过程、文学接受三个方面来对此观点进行文化学阐释,强调文学正是通过审美的方式与人学发生全方位的联系。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探讨文学语言,文学意象和审美的关系。文章阐述了如下几点:意象可以分为一般意象、观赏性审美意象和创造性审美意象。从创造性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艺术意境的产生,可视为从生活到创作的内在脉络;文学创作不是要把饱含感情的创造性审美意象转化为概念的堆砌,而是要用一系列概念去表现创造性审美意象;语言作为文学这一艺术样式的媒介,有其独特的优长与局限;在文学创作中,表现的意象和意象的表现的纷繁复杂和千变万化,为其塑造形象、创造意境提供了无与伦比的广阔境域,但也增添了其媒介运用的难度;语言的艺术需要艺术的语言,文学意象的酝酿和文学语言的提炼是相辅相成、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五四文学观念的现代化转型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现代化转型的动态角度论述五四文学观念从古典形态走向现代形态的逻辑进程 ,指出五四白话文运动是历史的主体与客体 ,偶然性与必然性交互作用的产物 ,其作用表现在不仅破除了新时代伊始人们的思维、情感、文学载体诸方面的重重禁锢 ,为形形色色的新思潮进入文学领地拓开了渠道 ,而且决定了新文学的必然发展趋向 ,即创造有生命力的文学和平民主义的启蒙文学。而五四文学对“人”的全面现代性的追求标志了它的现代化深度。在五四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中 ,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乃至现代主义的广泛探讨与并重则体现了五四文艺思潮丰富的现代审美特质。“为人生”的艺术观与“为艺术”的文学观以其惊人的默契与呼应及不可偏废的互补性 ,完成了五四文学观念从语言本体到人学本质再到审美本体渐次发展的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世界文学语境的角度,论证了各文化区域文学审美特质与世界文学的关系。人类尽管在语言、文化与文学传统存在着差异,但是人类在情感上存在着相通性,这种相通性奠定了不同文学表述融合的基础,而这一基础的不断延伸又在于文学审美的独特性。这一关系是一种横向互动的和互补的关系。由于文学是人的审美创造,是人在审美意义上对于自身和世界的再现,所以,世界文学的基本模式就绝不是一体化的单一构成,而是以人的审美活动方式个体化为基础的、由无数样式为基本方式的文学形式。这种基础和样式并非是个体审美活动机械组合或简单相加,而是人类突破时空界限所构成的新的精神生存和发展模式。人在更高形态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基础上将不断获得更高意义上的精神解放。由此,人的审美能力、审美选择和审美情趣等审美个性将得到空前的尊重和实现。换言之世界文学提供了结构性的一体化,但在审美方式上则是极具个性化的时代。而具有世界眼光、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把握审美特质对于文学研究而言就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自19世纪40年代始,西方人学发生了生存论人学的转向,几乎所有的现代人学都以关注人的生存作为自己人学的起点、基础和一以贯之的逻辑主线.生存论已经成为一切现代人学的普遍品格和出场策略.马克思既是知识论人学的终结者,也是生存论人学的开启者.从知识论路向到生存论路向的变革和跃迁,是人学思想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范式革命.这突出地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从"理性的独断"转向"感性的超越";从人的"忘在"转向人的"出场";从"实存"提升为"生存";从"天国"回归到"尘世".  相似文献   

12.
文学传播是整体的文学活动的一个方面。文学创作主要涉及作者,文学接受主要涉及读者,而在两者之间的文学传播中则是非人格的文化发挥作用。文学传播作为文化,首先是语言文化,语言不只是充当工具,也可以成为一种建构的力量;其次是传媒文化,传媒的形式成为铸造人的心灵的模具;再次是审美文化,传播中的一些状况就可能成为新的审美的动力。文学传播过程人的因素需要关注,而其作为文化又超越了具体的单个人。  相似文献   

13.
人的美感性生存状态是人的存在的理想状态,文学就是对人的美感性生存状态的语言表达或者说语言展现。在发现中创造,在创造中发现,构成了人的美感性生存状态,而文学的存在与人的存在有同构关系。对此存在的关注与显现,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关键所在,也是文学意义的根源所在。只有从人的全面性存在出发,着眼于文学与人的美感性存在的内在关系,才有可能真正认识和把握文学的全面而丰富的意义,才有可能在统一的审美人类学基础上认识和把握文学所具有的认知性意义、情感性意义、意向性意义和娱乐性意义的内在关系。  相似文献   

14.
作为中国社会经济转轨和文化转型产物的当代审美文化,以推崇媚俗与感性狂欢、蔑视高雅与理性深度为其最显著的特征。在这种新型审美文化背景下,昔日备受青睐的高雅文学正面临着“全面撤退”的尴尬。然而,伴随着生态危机的频频告急和人类生态意识的逐渐觉醒,生态文学正以一种清新和高雅的姿态迅速成长起来。它拒斥媚俗,重扬严肃、崇高的儒雅风范,积极倡导文学精神的回归;它超越感性,追求深度,叩问灵魂,探求诗意生存的理想之途。在当代审美文化的大背景下,生态文学正顽强地进行着反叛与超越的抗争。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30年,当代中国文学发生了巨大的历史性变革,而“人学”思潮始终是导引文学进行这一运演的主流形态,“人的觉醒”与“人的文学”既是五四文学未竟的主题,也是新时期文学在一个新的文化起点上掀起的一次对于未来中国具有深远影响和伟大意义的文化革命,作为一个具有不断再生功能的永恒主题,新时期文学的“人学”思潮以超越时间与空间、超越历史与现实、超越他者与自身的方式完成了它沟通历史、链接世界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16.
谈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问题,"五四"是一个绕不过去的时间分期,它以人的个体存在为目标,将文学从"载道"桎梏中解放出来,还文学以"人学"本来面目,并且涌现了鲁迅的<狂人日记><我之节烈观>、周作人的<小河>、刘半农的<相隔一层纸>等富有"人学"内涵的作品.鉴于此,王铁仙先生认为,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依据文本实践应是1918年.这种观点是切合现代文学发端的事实经验的.展开来说,五四文学革命不再把文学看做社会变革的工具,而是深入到文学本身的语体层面,要求文学存在形式的变革.胡适的"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主张,直接把变革对象指向文学的审美本身--语言形式,继之,刘半农、钱玄同、吴虞、鲁迅等人或以争辩方式为之助阵,或以创作实绩为之呐喊.用白话文取代文言文的语体变换,看起来虽是一个文学工具问题,但实际意义远远超出当时人们的理解视阈.它在解除文化输入带来的语言危机,适应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加速了文学的现代转型.  相似文献   

17.
美国本土裔作家杰拉德·维兹诺坚持传扬本土裔部族传统文学与文化,他从多个角度不断对由白人殖民者所发明并被主流文化所误用的所谓"印第安"身份进行解构与重构,打破人们对印第安人固有的偏见和错误印象,提出"后印第安"的概念,以之重新建构本土裔民族身份,并将之付诸自己的多种文学实践,通过体裁多样、数量庞大的作品,力图真实客观地描写当前美国印第安人的生存现状和思想状况。在其文学与文化实践中,多部作品相互呼应,构建起了一个"后印第安"文学世界,其中展现出的各种创新思想与技法极大地丰富了整个美国印第安文学宝库,也为我们解决某些存在争议的历史、民族、身份、政治等问题提供了可能的思考方向。  相似文献   

18.
现代传媒在文化领域建立的图像霸权,以及当下大众精神生存空间的网络化趋势,不断挤占着文学的生存领地,抵消着文学之于人性重建的无可取代的诗性价值.由此,以当下文化语境反观文学的审美特质与独特审美存在方式,对文学作为主体既满足此在情感享受又导向精神超越的生命体验方式之本体价值予以当代意义的揭示,实乃文艺美学迫切需直面的重大历史性课题.  相似文献   

19.
当代社会,消费主义主导下的永无止境的消费欲望,日益造成物质泛滥状态下的精神贫乏。人类生存的本质应该是在世界上充满劳绩地自由创造,努力突破有限的具象世界,达于无限的自由精神境界。文学审美正是要引领人不断超越日常生活,领略本真生存的光华,创造一个充满无限神性的世界。就此而言,文学审美是所有追寻诗意本真生存读者的永恒渴求。  相似文献   

20.
人的生存状态具有双重性,货币化的物质生存状态是第一性的,它派生出情感化的精神生存状态.在这二者之间,情感是中介,它源于人的欲求实现状态,而人的基本欲求是货币化的生活欲求,故而情感的本源为货币化生活之情状.这种生活情状不仅成为文学表现的内容,也规定着文学表现的形式及其演变和传播.文学自身也是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存在.鉴于此,文学的研究也应是双重性的,精神的分析与物质的分析并重,所以不仅要分析情感的内涵,而且也要分析透视情感所以生成的生活,特别是利益化、货币化生活之本源;不仅应分析情感的形式,而且也应分析生发情感形式的生活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