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近年来,哲学界在如何对待联系问题上,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是否认或贬低联系的普遍性;二是拔高联系的地位和作用。持第一种观点的同志认为,一切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观点是反辩证法的。理由是,这种提法既违背经典作家原意,又与事实不符。其实,恩格斯早已指出:“宇宙是一个体系,是各种物体互相联系的总体。……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而我们在这里所说的物体,是指所有的物质存在,从星球到原子,甚至直到以太粒子,如果我们承认以太粒子存在的话。”(《马恩选集》第三卷第492页)“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  相似文献   

2.
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必然联系──浅议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改革的起点李敏恩格斯说:“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和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互相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①我们用恩格斯这句...  相似文献   

3.
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随着科学的发展,不断地发生着变革。在古代自然哲学时期,人们的思维方式主要是整体的加上思辨的猜测;在近代牛顿力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分析的与实证的思维方式成为主要的了,这种原子论的思维方式,曾经引导人们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巨大进步。19世纪以来,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三大科学发现,使我们认识到“我们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整体,”并力图“以近乎系统的形式描绘出一幅自然界联系的清晰图画。”这种系统的思维方式,就是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因为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而普遍联系正是系统之所以成为系统的本质特征。本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又取得了一系列划时代的成就,如量子论、相对论和系统科学(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等的创立,使我们更加全面、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然界这个极其庞大的相互联系的整体。科学的蓬勃发展,加快了思维方式的变革。这个变革,从科  相似文献   

4.
无论是当代自然科学学术期刊还是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都具有传播信息“快”和学术观点“新”的特点,都是人们对自然现象或社会发展规律经过反复思索,而得出的不断深化的认识的结晶。人们依据当代不同学科、不同领域的亲身实践或间接经验,广泛而深刻地进行着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有益活动,从而向自然界索取我们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5.
对于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命题的理解,长期以来在我国史学界是有歧议的。本文拟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学习这个问题的一些体会。 一、劳动与人类 恩格斯在《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一文中指出:“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的和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  相似文献   

6.
一 什么是社会调查研究?目前,一些著作和文章中常持两种观点:一种认为,社会调查研究“是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是领导工作的根本方法”;另一种认为,社会调查研究“在本质上属于科学研究活动”,“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认识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认为,从活动的角度去界说较全面地反映了社会调查的性质和功能,仅从方法的角度定义社会调查研究,没有全面揭示其实质。为了说明这一点,必须分析和说明活动的含义和方法含义的社会调查研究的联系和区别。活动的含义是本质性的,方法的含义是派生的。因  相似文献   

7.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任何事物都是系统与要素的对立统一体,而结构与功能又是事物系统存在的基本属性。作为认识来源和基础以及作为推动社会历史前进动力的实践,它也是由若干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同时它也具有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属性。实践是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实践主体、实践手段和实践对象等要素构成的一个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实践的主体是起主导作用的要素。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经指出:“劳动资料是劳动者置于自己和劳动对象之间、用来把自己的活动传导到劳动对象上去的物或物的综合体。”①可见,实践的主体在实践要素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而实践  相似文献   

8.
现代科学实验,为中介这个哲学范畴提供了新的、确凿的科学根据。过去,我们对这个范畴的研究实在太少,对哲学界说来,迟早是应该补上这一课的。 一 恩格斯说:“我们所面对着的整个自然界形成一个体系,即各种物体相互联系的总体,……这些物体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说,它们是相互作用着的,并且正是这种相互  相似文献   

9.
张传湘同志在《武汉师范学院学报》1983年第5期发表了《再论“绝对理念”并非时间上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以下简称张文)一文,又一次强调了“绝对理念”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互不可分的观点,并回答了我们的质疑。为了澄清问题,我们再谈几点浅见,以就教于张传湘同志。 我们认为,黑格尔主观上是想建立一个“绝对理念”对客观事物逻辑上在先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但是黑格尔的绝对理念对外部世界有两点优越:一是可以“独立自存”,二是现  相似文献   

10.
文学艺术是由作家和读者,在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阶段上,共同完成的过程。因而,文学艺术在这两个阶段上所发挥的功用,也自然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这里,我们试以文学艺术作品的社会化为分界,把它的功能系统分为两个层次:以作品社会化以后,艺术欣赏过程对读者所发生的功用为一个层次,按一般习惯这个层次称之为“社会功能”;而以作品社会化之前,艺术创造过程对作家本身所产生的功用为另一个层次,这个层次我们称之为“前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1.
人乃自然之骄子。人类从来就和自然有着不解之缘,无论在物质活动领域抑或精神活动领域都是如此。但是,人和自然的关系又从来不滞留子既有而总是指向将来,包蕴着日新月异的内涵。这不仅是因为自然界生生不息,更由于人类对待自然的态度变动不居。普列汉诺夫正确地指出:自然界“对我们的影响是随着我们对自然界的态度的改变而改变的,而我们对自然界的态度是由我们的(即社会的)文化的发展进程所决定的”,“在社会发展的各个不同时代,人从自然界获得各种不同的印象,因为它是用各种不同的观点来观察自然界的”。  相似文献   

12.
神话是童年时代的人类掌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它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也是原始时代人类精神面貌的第一次生动而形象的表现。作为西方文学的滥觞,古希腊神话以其罕见的完整性与深刻性,真实地反映了原始氏族时代古希腊人的社会生活,形象地再现了这个民族童年的纯真和欢愉,表达了他们对于世界与人生的认识与思考,从而作为人类历史上一个“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有位学者甚至这样说:“我们现代文明与古希腊文明之间所具有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就其数量与种类而言,是无论怎么估价都不会过高的。”然而,神话的世界毕竟是一个想象的世界而非  相似文献   

13.
当代社会的消费行为已经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满足人类发展需要的一种活动,而是成为以符号消费为特征的日常生活方式.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批判理论刻意远离生产话语,隐藏着对资本增值为核心的生产方式的辩护.当我们把消费的符号化放在资本逻辑的整个社会结构中,就会发现符号化的商品体系恰恰构成了维护资本逻辑的生产方式的重要权力策略,引导人们自觉认同资本逻辑的“先天”合理性.这种权力策略正是当代消费社会意识形态运行机制的本质所在.  相似文献   

14.
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文学。对此,马克思有一段著名的话,他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这段话的要点是:1、神话的本质:一种“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即客观现实的反应;2、神话的特征:它不是按事物的本来面貌反应客观现实,而是用“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把客观现实曲折地表现出来,而这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是幻想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尤其是在我国古代几千年自然经济状态下,家庭不仅是一个生活单位,也是一个生产单位,它同整个社会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的古人深深懂得这个道理,并严肃地指出治国必先齐家,重视家庭教育,调整家庭内部的关系,从而推及到调整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关系。 《周易·家人》说:“家人,利女贞。”《易辞》解释说:“……正家而天下定矣。”  相似文献   

16.
事物是作为系统而存在的,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系统内部又分为各个层面。精神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一个重要方面,不仅与物质文明、制度文明相互关联,而且自身又形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研究社会文明的系统结构、深入认识精神文明在整个社会文明中的地位、作用,对于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大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力度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人类与地理环境,也就是与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认识这种关系,掌握它的规律,对于人类的今天和明天有着重大意义。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加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惯常行程的干涉所引起的比较近或比较远的影响。”①恩格斯所说的“一天天地学会”,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肇始于遥远的历史时代。本文试图论述先秦时期,我们的祖先在学会正确地认识人地关系上,所经历的阶段及其达到的水平。  相似文献   

18.
“社会发展经由社区发展”是联合国提出的一个著名的议题。现在我们套用这个说法,提出一个新的命题:“社会和谐经由社区和谐”。其涵义是:社会和谐的概念是泛指的,而社区和谐的概念,则把“和谐”落实到一个特定的地域范围内的特定人群,所以后者比前者更具可操作性。如果中国社会中的每一个社区都越来越和谐了,那么整个中国社会也就越来越和谐了。  相似文献   

19.
人们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的社会主义历史自觉能动性的学说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理论的一个重大的基本思想。文章试从贯穿于唯物史观中的“现实性的个人”和“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意志合力”和“自然历史过程”、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和主体的历史自觉能动性等重要命题出发 ,对此进行深入分析 ,并联系现实社会主义实践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原子物理学在理论认识上一直存在着唯物论的反映论与唯心论的先验论、辩证唯物主义与形而上学的斗争。哲学世界观上两条路线的斗争,正如列宁所指出的:“归根到底表现着现代社会中敌对阶级的倾向和思想体系。”有什么样的思想体系,就有什么样的教材体系。因此,从思想体系上彻底改造旧原子物理学教材,是一场积极主动地向资产阶级进攻的战斗任务。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指明:“自然界的一切都是辫证地进行的,因而,认识自然界的唯一正确的方法便是辩证法。”显然,唯物辩证法是指导我们改造旧原子物理学教材,正确认识和应用原子现象的理论基础。我们在批修整风,看书学习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到下列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