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中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重管理、轻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大中型企业忽视对员工培训的影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发展战略严重脱节;企业发展与人员综合能力不相匹配。  相似文献   

2.
将HOFSTEDE提出的国家文化理论运用到人力资源管理中进行实证检验,对中国和澳大利亚两国企业员工的离职和激励行为背后的文化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分析显示,相比澳大利亚企业员工,中国企业员工的离职倾向较低;可选择工作机会的主观感知对中国企业员工离职倾向的影响较小;中国企业员工认为职业发展是较重要的激励因素,而澳大利亚企业员工认为工作本身是较为重要的激励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国家文化理论提出的5个文化差异维度中的"权利距离"、"不确定性规避"和"长期取向",在中澳两国企业员工的离职和激励问题上基本得到印证。  相似文献   

3.
企业发展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企业核心员工的培养发展,更应该开发企业中"长尾"员工的能力,本文利用"长尾"理论的有关观点,结合管理学及人力资源管理的有关理论,论述了如何有效的开发企业中"长尾"员工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杨斌  陈坤 《管理学报》2012,9(9):1405-1410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动荡复杂的环境,对中国企业的组织形态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形成了严峻挑战。同时,近年来主流西方管理理论在中国遭遇的"水土不服",也需要中国管理学界在深刻反思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中国式管理之路。基于对组织和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回应现实课题和理论创新的双重要求,2012年5月26~27日在南开大学商学院召开的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2012):组织创新与人力资源管理变革"学术研讨会上,与会学者就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挑战和学科建设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方法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组织行为与领导力、组织学习与变革等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鉴于此,在介绍诸多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相关问题进行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5.
本文分析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及其主要思想,探讨了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基础,然后从实际的角度,分析了现代企业组织发展遇到的问题及讨论在其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启示。从如何建立企业文化,营造企业组织积极的工作环境,到培养企业员工包裹员工招聘,员工激励,员工培养和职业规划。对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开发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先分析了港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着重从"以人为本"的发展方向,培训教育和培养,变钢性管理为钢柔相济的管理以及知识型员工的管理等四个方面阐述了港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起源于美国,后又大致发展成为三种主要的类型。伴随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不断发展和演进,企业员工培训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做好员工长期培训工作是解决人才短缺的一个重要途径,通过人才的培养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绩效考核管理办法是企业为进一步规范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质、高境界和高度团结的员工队伍,创造一种自我激励、自我约束和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为企业的快速发展和高效运作提供保障。本人通过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考核管理方法的研究与思考,以及对企业目标价值管理理论的一些学习和探索,并结合企业生产科研工作实际,结合企业员工队伍建设现状,在文中将尝试讨论基于企业目标价值的员工绩效考核管理办法。  相似文献   

9.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型员工成为企业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战略人力资源,也成为知识管理(KM)和人力资源管理(HRM)学科领域的研究热点,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成为企业面临的具有现实意义和战略地位的问题。本文从知识型员工的知识特质和人力资源特质出发,运用知识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的经典理论以整合的视角,提出了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理论模型,阐述了对知识型员工的管理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由美国华尔街的金融风暴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众多企业,尤为突出的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产生了巨大冲击,而近年来经济的快速增长已让我国企业习惯了经济扩张式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面对经济收缩,人力资源管理反而感到无从下手了。企业将如何调整人力资源管理战略以应对这场危机并借机优化人力资源管理把挑战变为机遇。本文阐述了在金融危机下企业应怎样妥善处理员工的"去"与"留"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建立中国企业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员工行为与企业绩效三者关系的理论模型;然后,设计调查问卷,调研不同的中国企业;再运用因子分析法对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检验,并进一步分析三者之间的相关程度;最后运用层次分析法验证员工行为的中介效用。研究结果表明:有效招募、培训开发、员工参与、雇佣安全、合理薪酬、公平机制、自我管理的团队均是中国企业的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员工行为显著正相关,员工行为是最佳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与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变量。  相似文献   

12.
曦文 《经理人》2012,(2):92-95
在对中国数百家优秀企业的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进行全面评估后,2011年12月20日"中国杰出雇主2012"入选企业榜单在上海隆重揭晓。"杰出雇主"项目由第三方独立鉴定机构CRF Institute创立。该项目依照国际标准评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佼佼  相似文献   

13.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经成为企业的战略性资源。新形势下,新生代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生力军。传统的企业管理理念和模式已无法满足新生代员工管理的需要。如何有效管理新生代员工给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在分析"80后"新生代员工的群体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管理新生代员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更好贯彻国家人才强国战略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需要,推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和组织行为领域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在华侨大学召开了第10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本届论坛以“新格局·新经验·新路径:人才强国战略下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启新与赓续”为主题,与会学者围绕论坛主题对员工工作行为与绩效、团队管理、华商与中国特色研究人力资源管理、劳动关系与就业研究、数字化和新技术研究与领导行为研究等领域的热点和重点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深入探讨了中国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未来变革与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5.
刘金城 《经营管理者》2013,(7X):228-228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资源,它具备企业核心能力的四个特征。员工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关键,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新形势下,小微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人的因素越来越成为其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新时期企业管理的工作核心和自身建设的重点内容。本文基于赫兹伯格(F.Herzberg)双因素激励理论(又称激励保健理论(Motivator-Hygiene Theory)),运用工作丰富化方法,通过对案例企业的员工管理实践,对当前小微企业广泛面临的员工流失和保留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以资企业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虽然一些企业已经认识到了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建立竞争优势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但能够运用现代管理理论进行系统、科学、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并取得显著绩效的企业还很少。因此,有必要将目前最新的管理理念"文化管理"注入到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将文化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从文化管理和企业文化建设的角度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17.
邱梅 《经营管理者》2015,(1):213-214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这一新型劳动分工概念,作为合理配置企业人力资源、降低人力成本和实现效率最大化的有效措施,很多企业对其加以运用。本文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相关概念、作用意义和理论基础等进行理论分析,并就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一般运作流程和相应保障措施进行全面分析。  相似文献   

18.
《经理人》2013,(1):48
CRF Institute的最新"杰出雇主"调研显示:部分中国顶尖企业预测明年业绩增长缓慢,但仍将继续投资改善员工福祉。针对五大核心维度(货币薪酬、工作环境和福利、培训和发展、职业发展、企业文化管理)的调查证实,这些企业对雇佣条件的投入平均提高了3.44%。企业优先选择的三大人力资源工作重点亦印证了这一趋势,分别是:1)员工敬业度,2)员工保留,3)将人力资源部门提升到战略合作伙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用短短30年走完了西方200年的发展道路,也积累了200年的矛盾和问题。转型期的中国亟需解决中国特色的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从物质富庶到精神满足,从追求财富到追求幸福。为了回应这一时代命题,2013年9月28~29日,第2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暨员工幸福管理国际论坛在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顺利召开。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人力资源管理暨员工幸福管理"。这是继2012年在南开大学成功举办首届中国人力资源管理论坛之后举  相似文献   

20.
在对87家采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企业进行数据调查的基础上,采用内容分析法对这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说明进行研究和统计分析,归纳出影响因素,构建战略人力资源管理选择动因理论模型。研究结果发现,重视员工、组织目标、环境不确定性是影响中国企业采用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因素;这3种影响因素在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合)资企业中没有显著差异;重视员工、组织目标在企业行业属性上亦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环境不确定性在不同行业企业则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