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谈人权问题     
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揭示人权的实质,总结旧中国争取人权斗争的历史经验,阐明人权问题在加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的作用,在当前不仅具有理论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一、人权的实际内容就是公民权马克思在分析十八世纪美国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提出的人权口号和人权宣言时,把人权分为公民权和自然权两部分。马克思说:“这种人权一部分是政治权利,……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与加拿大公民项目基金会联合举办的“人权与外交政策”国际学术研讨会于 2 0 0 1年 5月 2 3~ 2 4日在北京和平宾馆举行。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法国、挪威、丹麦等国的专家参与了讨论。研讨会的主旨在于探讨人权与各国外交政策的关系 ,主要议题如下 :1 国际人权理论 :西方与非西方人权理论的差异 ;2 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国内因素 ;3 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比较 :加拿大、美国、法国以及北欧国家 ;4 西方“人道主义干涉”的实践与理论争论 ;5 中国与西方国家人权政策的比较。首先发言的是来自美国的戴维·福赛…  相似文献   

3.
把受压迫者的权利要求归结于要求人权,应归功于十八世纪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这一革命基本上同时爆发在北美(1776年)和法国(1789年)。提出要求人权的革命口号是一个大胆的尝试,对于人类进步来说是一个重要的精神贡献。  相似文献   

4.
发展社会主义人权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王利耀1、人权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每个特定社会都有看具体的内容。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权的性质也在变化,人权的状况也在改善。一定社会的人权,植根于该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及与之相适应的政治、文化生活条件。...  相似文献   

5.
从国际比较中看妇女人权的具体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国际比较中看妇女人权的具体化周弘抽象地解释妇女人权还是具体地分析妇女人权,这在当前有关妇女人权问题讨论中是关键的问题之一。对于妇女人权的抽象理解倾向于用一种固定的标准或模式衡量妇女人权的状况,容易忽略甚至否认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条件对于...  相似文献   

6.
闫小军 《社科纵横》2009,24(2):79-81
沉默权是中国人权保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一项重要的诉讼权利,是对国家公权的制约,它是和谐人权社会的重要内容。沉默权制度是刑事诉讼进步的标志,作为一种成熟的法律制度,沉默权制度在司法和审判的实践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我国目前的人权保障制度正日益完善,中国实行这项制度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本文通过对沉默权的论述,结合我国具体的司法实际,阐述了在我国设立有限制沉默权对于构建和谐人权社会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人权是建立在一定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为宪法和法律所确认的人的权利和自由。从表面上看,凡是宪法和法律确认的人权就是人应当事有的和能够享有的权利。但是,仅仅在宪法和法律上规定某些权利,只是意味着一种可能性,不等于人权的真正实现。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还必须有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及相应的制度保障机制。因此,从人权的现实性来看.建立完善的制度,有效地制被侵犯人权的违法行为,及时地救济权利被侵害者,是人权保障的基本手段。《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以下简称行政处罚法),一方面规定了对违法侵犯人权行为的法…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关于人权问题的一系列重要言论,构成了他的独具特色的人权观。这是马克思主义人权理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发展、新成果,是我们捍卫和完善社会主义人权、批驳西方资产阶级人权观的强大思想理论武器。只有认真学习和研究邓小平的人权观,准确、完整、科学地把握和运用它,才能反击和战胜西方敌对势力的“人权攻势”。笔者认为,邓小平的人权观基本上由以下几方面组成。1.必须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看待人权问题。在人权问题上存在着两种人权观。四方资产阶级鼓吹“天赋人权”、“人权天国界”,认为人权是超阶级、超社会、超…  相似文献   

9.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女权主义色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近代文学中的女权主义色彩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秦弓女性解放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尺度。18世纪法国大革命产生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也诞生了《女权宣言》,开启了近代女性解放运动的先河。19世纪下半叶,日本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学习西方,文明开化,伴随着...  相似文献   

10.
差异权:让理解和尊重超越宽容[墨]L.塞亚刘承军译在1948年12月10日的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人权世界宣言”,这一宣言理应超越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革命和1789年7月14日法国大革命的权威性宣言,因为它总结了历史的经验,意识到以往关于权利的表...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世纪的来临,西方国家以“天赋人权说”为基础,提出了“人权无国界”、“人权高于主权”等理论,并计划以此作为下个世纪国际秩序的核心思想,为西方的干涉和霸权服务。从理论上搞清国权与人权的关系,成为我国学术界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人权不是天赋的,而是国赋的;只有国家或社会共同体的立法和司法制度才是人权的惟一来源和保障。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人权也具有了某些国际性的方面。人权的国际性方面诸问题的解决,仍应以国家主权为前提和基础,并不能构成对国赋人权的否定。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利用人权的国际性方面推行基于人权理由的新干涉主义,成为冷战后国家主权面临的最大挑战,发展中国家应当有所警惕并提出相应对策。当前,尤其应注意西方国家利用霸权地位向世界灌输其人权理论和人权标准的趋势。我们必须加快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人权理论的步伐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对美国“人权攻势”的回击曾忠恕在当代国际舞台上,“人权”成了美国对外政策中的一大“法宝”。美国老是摆出一副世界人权警察的面孔,到处指手划脚,随意指责别的国家“无视人权”、“侵犯人权”。美国在人权问题上对中国的攻击由来已久,但中国政府和人民从来就...  相似文献   

13.
胡杰 《学术交流》2015,(2):43-47
司法是人类基于自身经验所孕育并不断完善的一种纠纷解决机制,而人权则是基于人类对自身的主体性不断体认所生成的一种关乎人性尊严与价值的根本性权利。在法治化的语境中,两个概念存在天然的逻辑关联:司法是人权保障的利器,司法的理性化有助于提高人权保障的程度;司法过程可能存在的实践偏差则需要通过人权(保障)的基本理念予以价值纠偏。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主权和人权王叔良二战后,人权成了国际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冷战中,人权曾是西方国家向当时的社会主义国家进攻的武器。现在,人权依然是某些西方国家推行自己的价值尺度、输出自己的意识形态、干涉别国内政而挥舞的大棒。西方的某些人权理论与实践极大地损害了广大发...  相似文献   

15.
西方国家人权观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西方竭力宣扬“人权高于主权”、“国权不可压人权”;公开鼓吹“人权无国界”、“不干涉内政不适用于人权”,将人权问题政治化。国际化;宣扬“政治权利是最重要的人权,甚至是唯一的人权”,片面突出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贬低排斥生存权和发展权;保护个人人权,把个人人权置于集体人权之上;鼓吹人权是超阶级的、超法律的这五个方面的错误论调。  相似文献   

16.
尚杰 《浙江学刊》2012,(2):12-21
人权不是任何一种算计意义上的权利,而是一种建立在言论自由基础之上的、非功利的元理论.赵汀阳的“预付人权论”,抛弃了元层面的形而上学思考,用做人的“义务”和“人际关系”,作为本来是无条件地赋予所有人生来就有的人权之先决条件,在理论上是一种倒退,在实践上有违世界政治文明的大道.  相似文献   

17.
<正> 1945年联合同的建立揭开了世界人权发展史新的一页.这是因为二次大战中法西斯势力肆意践踏人权和凌辱弱小民族的滔天罪行震惊了国际社会.这一沉痛的历史教训形成了一种世界性的共识:践踏人权的行为是对整个人类的侵害;国际社会有责任确立人权的普遍原则,建立人权的国际保障机制.联合国自建立起逐渐确立起一系列有关人权的原则和一整套  相似文献   

18.
人权的立法、学理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提醒我们人权的某个层面已然被我们忽略;十七八世纪人权被提出的时候深思熟虑的圣哲们明确指出人们从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自从人权被人类所理解,人权的确不首先是法律上的权利或资格。《圣经》告诉我们:福气先于人权、高于人权;没有先存的福气,就没有后来的人权:人类的尊贵荣耀本质根源于造物主按照他的尊贵荣耀形象和样式创造我们,人类本质上的尊贵荣耀成为人权的终极根源,人权是出于上帝爱心的普遍恩惠。人要脱离内心贪恋的罪而成为一个自由的人需要救赎,所以人权需要救赎。真正构成对人权的最大威胁的是超政治、超经济的,就是人的罪,其中最大的就是贪婪,因此真正对人以及人权的解放就是要把人从罪恶本性的奴役之中解放出来,而这就是基督教所宣信的耶稣的救赎。  相似文献   

19.
由黑龙江大学哲学系高崖副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与人权问题》(以下简称《问题》)一书,于1993年7月出版。该书是“社会主义在当代”丛书和“黑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八五’规划课题”之一。《问题》一书分总论、主体5章17节,12万言。5章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章,人权概述;第二章,人权理论产生及发展过程;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人权观;第四章,国内外人权问题研究述评;第五章,社会主义与人权问题。纵观全书具有以下特点:第一,观点鲜明,论理性强。首先,《问题》一书是在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指导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行…  相似文献   

20.
国际人权公约是国际人权法的主要构成部分,也是国际法的组成部分,一旦加入国际人权公约,国家得到承担相应守约义务。我国即将加入的两大国际人权公约是目前国际上内容最全面,也是最重要的人权公约。其对我国统一战略工作提出哪些要求,我们应该如何应如何应对这些要求,是我们贯彻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在诸如自治权,一国两制,民族,宗教,结社等相关问题上,我们须处理好国家利益与国际公约,中国国情与实施公约,守约与保留等关系,通过不断完善国内法治环境,逐步创设各种必要条件来信守签约诺言,提高人权享受水平,以驳斥西方反华势力的无端攻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