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7 毫秒
1.
五月之旅     
五月,妈妈交给我一个行囊,叫我独自去闯荡,我背着它,选择了去流浪,追寻自己的梦想。都说外面的世界丰富多彩,我却分明感到惶恐,一旦脱离了保护的羽翼,想飞却飞不了。太沉重,亦无法呼吸;太年轻,就无从背负太多,就像一片荷叶,不能承载过多的露珠,曾经,我们总是向往蓝天,向往白云,  相似文献   

2.
湖湘道教隐逸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展现隐士的生活状态与精神世界为核心,表达创作者对质朴平和心境的向往之情。在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中,大自然的清纯明静、“出世”乡村生活的恬淡悠然、人心的美好本真,闪烁着湖湘道教隐逸思想的光芒。在快节奏的城市生活压力下,人们更加向往简单舒适的乡村田园生活。以《向往的生活》为代表的慢综艺,与漂泊在都市霓虹灯下的人的心理需求相吻合,提升了综艺节目的文化质感,传达出人与大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和谐共生的传统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3.
在《聊斋志异》幻化的故事情节中 ,充满了对现世人生的向往 ,对人类自身的肯定 ,表现出浓郁的人道主义思想特征。  相似文献   

4.
风筝     
去天空遨游,在风中舞蹈,以飞上白云为目标,伸展着双翅,摆动着尾巴,想奋力挣脱拉它的一根银线,这便是风筝。向往天空,而又被丝线束缚,喜爱飞翔,而又被风所控制。就这样,它失去了自由、快乐、幸福和梦想。孩子手里拽着颤动的丝线,仰望蓝天下的风筝,渐飞渐高,能感受到丝线一阵比一阵更有力的牵拉,这就是风筝在挣扎,只希望风再猛烈些,好助它一臂之力。风真的狂吼起来了,风筝努力地向上飞。“砰”线断了,风筝感到身子轻了很多,很多。它可以在风里想舞就舞,想飞多高就飞多高,一下远离了那个正用呆呆的眼神仰望自己的孩子。孩子手里拿着线头,看着飘…  相似文献   

5.
杰克.伦伦笔下,写出了平凡女性的坚毅勇敢,善良女人的纯洁高尚,资产阶级女性的虚伪庸俗。对杰克.伦敦笔下的女性进行剖析,可以揭示出作者对女性的认识与理解的渊源,以及从中流露出的对爱的渴望与向往。  相似文献   

6.
传统“警世”文学里,作家在表现人的基本需求时往往流露出既向往又恐惧的心态。这种向往与恐惧心态的交替或反复出现,反映出作家对于喜与悲、幸与不幸,对于历史、社会、人生的倏忽变幻的循环感,这使中国古典作家轻易地接受佛教的轮回观念。这种对于生命存在的不确定性的感受与表达,显示了传统“警世”文学的深刻与凝重。  相似文献   

7.
棕色的头发、深邃的眼神、高高的个子,这是个典型的德国男人。他向往自由与空间,喜欢骑自行车,喜欢穿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伞兵军装裤,喜欢自由地做艺术。他能说流利的中文,他还有一个特别的中文名字——飞苹果。在办公室里,大家亲切地称呼他"苹果";在私下里,大家说他是"哈利·波特",用电脑玩着"魔法"。  相似文献   

8.
即使只能在夜里飞,即使只愿在夜里飞,也要张开翅膀,绽放出全部的美丽。  相似文献   

9.
潘钦楠 《北京纪事》2011,(10):98-99
北京2011年7月30日起飞——西雅图2011年7月30日降落。同一天,一架飞机一起、一落,不同的两个机场里,有一个同样的影子:三箱行李,两个背包,和一个自以为翅膀硬了的独行女孩。这个女孩,就是14岁的我。美国让很多人向往,而我,其实并不是其中的一个,  相似文献   

10.
在汉魏以后的小说与地志散文中,对于岭南地区的物产与风俗反映出两种矛盾的情感态度。对岭南地区的珍奇物产,中土文献中较多的是渲染与神化,反映出的态度是歆羡与向往;但随着与异地交往的增多,有关珍奇物产的传说大多演变成了平实可信的知识。然而,对岭南地区的风俗习惯,更多的则是文化偏见下的扭曲与夸大,那种倨傲与鄙夷的态度很少有所改变,这影响到了对某些风俗传说的客观认识。  相似文献   

11.
道教与元散曲的虚幻意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元代道教盛行,对当时的文人创作影响甚大,在元曲特别是散曲作品之中,体现出极为浓厚的虚幻意识。表现在对历史兴亡更替的透视与淡漠,对功名富贵的消解与否定,对避世隐居、学道求仙的追求与向往,以及对纵情声色、及时行乐的认可与肯定等几个方面,反映出了元代的社会环境、文人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念。  相似文献   

12.
艺术的本质是人类对美的向往和追求,因为人只有通过美的东西才能获得财富。在散文诗“小小的规模中我们能看见美的本形,在短短的尺寸里也能有完美的生命。”探寻散文诗的美学特征,能使我们获得对散文诗美的把握、美的享受、美的力量,能使我们沿着一种美好的境界向往而飞升。美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我们考察散文诗的美学特征,应从散文诗的诗意美与散文美的和谐统一入手。散文诗的美学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富于抒情性,洋溢着一种真实自然酌质朴美 如果说社会生活是文学的源泉,那么,情感则是文学的重要因素。整个文学创作的审美过程都离不开情感,它是以情感为始终的,没有情感,任何文学都不成其为文学;投有情感,也不存在真正的艺术。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13.
女权与父权在近现代文学作品中并非始终势不两立。英国哥特小说对父权制度及其代表往往表现出既向往又恐惧的暖昧态度,两者关系中对立与依赖常兼而有之。这种矛盾态度实际上是十八九世纪中产阶级对于当时新兴的资本主义的一种批评,反映中产阶级对这种制度与生产方式复杂的认识与感受。  相似文献   

14.
黄小平 《可乐》2011,(8):33-33
鸟在天上飞,云在天上飞,鸟的飞与云的飞,有什么不同呢? 鸟是自己在飞,云是被风吹着在飞。  相似文献   

15.
旅游市场向往特征研究带有较明显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发放,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要素分析法,从旅游人口学的角度,总结出韶山潜在市场的向往特征,并得到如下结论:韶山红色旅游地具有较明显的市场向往特征;市场发育水平较好;市场发展潜力大。  相似文献   

16.
陶渊明的田园诗揭露了统治者的昏庸无道,批判了污浊的社会风气,鞭笞了统治者扼杀个性自由的行径,体现了坚决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流露了对淳朴民风的热情向往,表现了改造社会的理想主张。他的田园诗,是一个心怀悲悯、孤独寂寞的贤士唱出的乱世悲歌,在看似诗意的田园生活中,透露出强烈的批判意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古籍里存在着大量的有关美人的题材,这些题材往往表达了我们对美人的赞美与向往,而此向往也应该是来自人类的一种普遍心智.根据古籍中对美人的描写为线索,试以分析我们喜爱美人的潜在心智.  相似文献   

18.
劳伦斯不信仰任何宗教 ,却信仰一切属于自然的事情。他尤其推崇与向往和谐、自然的两性关系 ,并用毕生精力在其全部作品中孜孜不倦地展示与探索两性关系的种种形式与可能 ,试图揭示出两性关系的全部复杂性及其本质。该文试图把劳伦斯的自然观与中国老庄思想作一系统比较 ,并从对二者所根植的不同文化体系的观察对照中找到二者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19.
班扬和弥尔顿的教育背景不同、经历各异,但对天堂的向往是他们作品共同的精神基调。在《天路历程》和《复乐园》中,作者都基于对现实的不满,建构出了一个理想空间——天堂。这一理想空间,或是超越于现实世界,虽遥不可及,但基督徒们却愿意历经艰险、穿越"天路"加以追求的天国;或是在黑暗、邪恶的现实之上,在想象中建立起的人间乐园。天堂书写寄寓着作家的社会、政治理想,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及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20.
选择飞翔     
天空是一方诗意,是谁耕耘出一首首抒情的诗行?白鸽飞过,清脆的鸽哨敲响聆听的耳鼓,纸鸢飘舞,婀娜的舞姿擦亮深情的瞳仁,向往蓝天,并不是幻想在那茵茵的草地上徜徉,采摘白云盛开的素洁的花朵,向往蓝天,是羡慕那在无穷的天宇中自由翱翔的翅膀。如果能够选择,我宁愿放弃大地而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