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女性在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比例逐年增加,而随之而来,高校女教师的心理问题也在逐年上升。本文分析了高校女教师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构建"社会、学校、家庭、自身"四因素相结合的高校女教师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2.
我校女教师素质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以 5年来我校女教师队伍的发展状况 ,分析了妨碍女教师能力得以发挥的因素 ,并提出提高女教师素质的措施 :(1 )领导重视 ,创造条件 ,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培训 ;(2 )更新观念 ,摆正角色 ,迎接知识经济挑战 ;(3)克服困难 ,鼓励女教师提高实践能力 ;(4)注重实效 ,开展继续再教育 ,提高女教师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女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女教师职业倦怠有相对特殊的成因.对此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对广大女教师安教乐教、促进教育事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女教师职业倦怠产生的原因包括职业角色与家庭角色的冲突、职业压力因素、学校管理评价因素、女教师自身性别因素.缓解女教师职业倦怠,女教师应当主动寻求广泛支持、学会自我调节、提高自身素质,学校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机制,开展有效的职业培训,建立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4.
伴随着学校的发展,进入高校教师队伍的女性也在逐年增加,女教授以及各类女高级人才的数量在逐年增加。女教师在高等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是高校教师队伍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充分研究女教师素质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提高女教师的素质,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推进素质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中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的瓶颈,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的方式对湘潭市三所中学的女教师进行调查,从社会性别视角揭示中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瓶颈的本源性问题。从政府干预、学校主导、自我赋权等方面入手是解除中学女教师职业发展瓶颈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6.
文章采用质性研究方法,通过对五位农村女教师的访谈和观察,对她们的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原因和对策进行了研究。农村女教师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严重的工作家庭冲突,主要表现在有限时间与多重身分、职业周期与家庭生命周期、归属需要与自我实现需要等方面的矛盾和冲突,并影响着她们的专业发展。教师对自我角色的传统认知、社会对女性的双重期待、性别支持系统的缺乏以及农村女教师的岗位特殊性是农村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产生的主要原因。农村女教师工作家庭冲突的有效缓解,需要社会、学校以及女教师自身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对1998年四川大学女教师调查资料的分析,旨在探讨女教师在高校中的作用,并探求提高其作用的途径.通过分析调查资料,作者得出以下结论1998年女教师的年平均课时数为1.124,相当于每周5.65个课时的教学量;女教师所任课程的重要性不如以前,54.48%的受调查者担任基础理论课,40.0%承担专业课,17.97%承担技术或方法课.这一情况表明缺乏专业技能可能是女教师提高其专业作用的主要障碍,女教师低达27.58%的研究参加率被认为是她们不恰当的专业技能的基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以广西那坡县乡村学校为样本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广西民族乡村女教师领导力建设存在领导力神话、主体意识缺失、有误的再现、玻璃天花板等问题。加强民族乡村女教师领导力的建设,应该破除领导力神话,重构女教师的女性主体意识,建立女教师领导力建设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9.
袁良国 《今日南国》2006,(12):36-37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前身为广西地质学校,创建于1958年,1981年与广西机电技工学校合署办学,2003年又与核工业南宁经济管理学校合并,现在直属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4年,我校相继荣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和“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十五”时期是我校发展较快的时期,五年间,我校实际招生人数一路走高,由2001年的554人增加到2005年的1644人,平均每年以31%的幅度递增.2005年的实际招生数相当于自治区教育厅当年给我校下达的指标(1260人)的1.3倍,相当于我校上一年度招生数的1.49倍.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从生活、工作、学习、身体健康四个方面对农村女教师的生存状况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女教师面临着双重角色冲突、人际交往局限、工作压力过大、工作满意度不高、专业发展受限、身体状况不容乐观等现实问题。因此,需要政府、学校、农村女教师三方共同努力,采取有效对策,改善农村女教师目前的生存状况,促进她们的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11.
王枬教授认为,性别平等问题关乎人类和谐和社会公平正义。数据显示,我国高等教育中女生人数已超过总人数的一半。女生不仅是未来的母亲、未来社会的建设者,还是作为主体的人的存在。对此,王枬教授有三点主张。第一,看见女性和女性的力量,积极推进性别平等。不仅看见女生教育的工具价值,更应看见女生教育的本体价值,构建女生教育的专属课程,助力女生更好地成长;看见教师职业性别的不平衡,重视今天师范生特别是未来女教师的培养,鼓励女生在承担多重角色的基础上勇敢做更好的自己。第二,理解贫困女生,特别是理解新时代女教师及特岗女教师的独特境遇。在义务教育阶段,女教师(尤其是乡村学校女教师)人数已超过2/3,女教师虽然在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教育活动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是也面临着经济贫困、物质保障不足、专业发展迷茫等困境。只有解决了女教师“安身立命”之所需,才会有女教师“安心从教”之所为。第三,相信乡村女教师作为共同富裕的助力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教育扶贫的先行者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国家要建立有效机制更好发挥乡村女教师作为“教育扶贫先行者”的作用,这不仅是乡村教育发展和社会文明建设的需要,更是“她”主体价值的彰显。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专家访问法,对我国普通高校女教师的体育行为进行分析论证,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性对策和建议。旨在提高学校女教师身体素质,为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计划"以及为高校群众体育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广西机电工业学校前身为广西地质学校,创建于1958年,1981年与广西机电技工学校合署办学,2003年又与核工业南宁经济管理学校合并,现在直属自治区国土资源厅。2004年,我校相继荣获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称号和“自治区文明单位”称号。“十五”时期是我校发展较快的时期,五年间,我校实际招生人数一路走高,由2001年的554人增加到2005年的1644人,平均每年以31%的幅度递增。2005年的实际招生数相当于自治区教育厅当年给我校下达的指标(1260人)的1.3倍,相当于我校上一年度招生数的1.49倍。  相似文献   

14.
采用描述性统计和多元回归方法对182份有效数据进行分析得出:高校女教师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对工作的社会上地位和人际关系的满意度略高于对工作环境和工作报酬的满意度;高校女教师的社会网络因素对工作满意度有正向的影响,其婚姻状况、受教育水平、职称、学校类别、任教年限及工作性质并不能显著预测女教师的工作满意度;高校女教师的自我效能感在其社会网络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对国内高校女教师发展问题研究的元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我国,高校女教师已成为高等教育中的重要力量,对高校女教师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采用元分析方法,从研究论文的年度分布、文献来源、研究主题三个维度对107篇论文进行分析,梳理国内关于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的时间轨迹及趋势、研究层次及水平、研究领域及热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有利于进一步推动研究的深化和繁荣,促进高校女教师的群体建设和个体发展。  相似文献   

16.
高校女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受自身成就动机、多重角色冲突及“玻璃天花板”效应等的影响,其职业发展面临瓶颈。对影响高校女教师职业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对策,是高校女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使高校教师队伍更加科学、和谐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7.
对西方国家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可以发现,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高校女教师发展研究在高校女教师的地位、女教师发展受阻的原因、女教师发展的策略等领域,取得了不少的成果。在研究方法上,多采用实证研究;在研究视角上,主要选取了社会性别的视角;在研究内容上,明显呈现出实践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8.
实验室基本情况我校现有实验室116个,实验室面积有14730m2,设备4542台(件),价值2691万元,其中单价5万元以上设备66台件,价值914.9万元。我校在1996年合校时,共有各类实验室202个。为了充分发挥合校的整体效益、规模效益,达到提高办学效益的目的,学校决定按照"双基"实验室的要求和规范,将124个各类基础课教学实验室、操作室等调整、合并为61个;将56个专业实验室调整合并为19个,到2000年再将60个基础课实验室调整为23个,现在整个调整工作已完成过半。调整、合并、重新认定实…  相似文献   

19.
在北京林业大学资助下,采用问卷调查、相关分析和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影响高校女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因素进行了研究。涉及女教师的基本情况、思想、文化生活、教学及科研等方面,就女教师教学工作量与职业压力、科研困难与科研压力、事业成功的障碍等内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女教师教学、科研积极性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通过教师自评的方式,对河南省高校的学术环境进行调查,发现高校女教师感受到的整体学术环境不理想,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年龄及不同专业职务的高校女教师在学术环境上的得分也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