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探讨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有两种解答:一是以色拉叙马库斯为代表的"强权即正义"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一是苏格拉底的"正义至善论"。对于哪一种观点最能代表柏拉图的真实意图,以及苏格拉底的理论是否有效反驳了这种功利主义正义观,一直存在争议。分析解读表明,苏格拉底的"正义至善论"才是柏拉图的正义理论的核心。这种"正义至善论"能够有效反驳这种功利主义正义观。  相似文献   

2.
柏拉图是哲学史上系统论述正义的第一人,正义之于柏拉图是一种"应得"。本文从城邦的应得正义、个人的应得正义以及哲学家的应得正义三个方面论述柏拉图的正义思想,揭示柏拉图最终想通过这种应得的正义得到城邦的最大幸福。  相似文献   

3.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分别从城邦的正义和灵魂的正义两个方面来阐述正义本身。而对于为什么当且仅当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才能说清楚正义问题,柏拉图并没有给出恰当的解释。同时,柏拉图也从城邦的正义想当然地过渡到了灵魂的正义,并进行了类比,认为两者结构相似、各个部分能够一一对应。这在逻辑论证的有效性上是值得怀疑的。这种类比本身也有不少的问题,以至于在某种程度上就哲学的严谨性上可以说问题很大。另外这种类比过后也会出现一些"剩余",而这些在某些偏僻的角落里为柏拉图意识到了,但是却给忽略掉了。  相似文献   

4.
《国家篇》中,柏拉图为了回应智者提出的正义与幸福内在关联的观点,展开了以理想城邦国家(Kallipolis)建构为基点的宏大讨论。柏拉图提出正义城邦必须具备三要素,一是任一 城邦为了共同生活的需要,至少需要三种职业,即普通劳动者、护卫者和统治者,三者分别对应智慧、勇敢和节制三种德性。如果这三类人都能各安其分、各司其职,这样的国家就是正义之邦。二是以灵魂三分强化城邦职业三分,认为人的灵魂可分为理性、意志和欲望三部分,当理性占主导,意志协助理性,欲望受到支配与控制时,人的灵魂就是正义的。三是消灭贫富分化的理想城邦才是正义的城邦。这三种要素的正义都与幸福内在相关。然而,柏拉图在回应智者的论点时,仅仅强调了灵魂和谐正义的问题,这体现为他对僭主政体的批评。他认为僭主是最不幸福的,因为他的灵魂不是理性而是欲望起支配作用。  相似文献   

5.
柏拉图的正义观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城邦本位,即柏拉图的“正义”始终是围绕是否有利于城邦的存在和实现城邦的“善”而展开的;二是贵族立场,柏拉图认为只有少数哲学家统治城邦,才能实现城邦的善;三是唯心主义。柏拉图正义观的三个基本特征决定了他的正义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失败的命运。  相似文献   

6.
和谐是人类追求的理想境界,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社会.柏拉图提出,正义必然带来和谐.他认为,正义即心灵的和谐,是个人灵魂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和谐有序;正义即阶层的和谐,是各个阶层各守其位,各司其职;正义即利益的和谐,是强者利益与弱者利益的和谐;正义即整体的和谐,是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相互协调一致的和谐.柏拉图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当代和谐社会的建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7.
柏拉图《理想国》中城邦和灵魂的类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城邦和灵魂的类比关系的论证构成了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中正义论证的一块基石,从某种意义上说,柏拉图的正义论证的成立与否完全取决于其关于城邦和灵魂的类比关系能否成立.伯纳德·威廉姆斯发表于1973年的这篇文章即是针对这一类比关系所展开的深入的逻辑分析.在这篇文章中,威廉姆斯指出,正是在城邦和灵魂的类比上,柏拉图的论证存在着基本的逻辑混乱,他交替而不加区别地使用了两种性质截然不同的类比原则,即基于内涵的一致性的类比原则,以及基于整体和部分的一致性的类比原则,结果造成了他在关于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的论证上的种种自相矛盾.威廉姆斯细致地分析了柏拉图由于混用这两种不同的类比原则所带来的种种理论上的困难,从而将人们通常在阅读<理想国>时所感到的各类疑难以分析哲学的方式给予了清晰的表达.显然,威廉姆斯的这篇文章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柏拉图的<理想国>中的论证,而且也有助于我们了解分析哲学作为一种哲学史研究方法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探讨了"什么是正义"的问题.对这一问题有两种解答:一是以色拉叙马库斯为代表的"强权即正义"的功利主义正义观;一是苏格拉底的"正义至善论".对于哪一种观点最能代表柏拉图的真实意图,以及苏格拉底的理论是否有效反驳了这种功利主义正义观,一直存在争议.分析解读表明,苏格拉底的"正义至善论"才是柏拉图的正义理论的核心.这种"正义至善论"能够有效反驳这种功利主义正义观.  相似文献   

9.
柏拉图的《国家篇》是一部系统的正义论,所谓正义就是理想城邦中成员各司其职,从而使城邦和个人体现出一种整体的和谐。这种正义论虽具有客观性,却没有具体的、主观的内容,只是一种伦理上的而非道德上的正义。  相似文献   

10.
孟子和柏拉图理想政治的蓝图分别是王道政治与正义城邦,二人的政治思想有颇多相似之处,但是二人思想的逻辑理路、价值诉求、理想政治模式、历史影响却又截然两分。体现在:性善论和"美德即知识"的逻辑起点;仁义与正义———情理两分的价值诉求;王道仁政与正义城邦的政治理想;德治传统与理性主义政治传统。  相似文献   

11.
在文学活动中,作家可以随心所欲地创造形象,从这个角度看,他是自由的。但是另一方面,他的思想感情只能通过形象而不能直接地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看,他又是不自由的。批评家恰好相反,他的批评活动只能依据文学形象进行,从这个角度看,他是不自由的。但另一方面,批评家在批评的时候,能够对形象所表达的思想进行多方面的挖掘,充分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从这个角度看,他又是自由的。  相似文献   

12.
王士禛与遗民群体的交往主要集中在其五载扬州推官期间。他千方百计赢得遗民群体认可,为其在文坛以至政坛发展铺石筑路,是王士稹与遗民交往功利目的的初始。进而对遗民群体持以似有还无,若即若离甚至敬而远之的态度,是王士旗与他们交往的功利心态发展演变过程的体现。最终,“鸟尽弓藏”可谓是王士稹与遗民交往的功利目的实现之后的必然结果。王士禛对遗民群体的“用行舍藏”,顺利完成了自己文学地位的确认以及政治功绩的积淀,某种程度上也使其成为了满清统治者怀柔文化政策的执行者。  相似文献   

13.
春秋晚期著名思想家老莱子晚年自江陵蒙山下江南南移,穿过水网密布的松滋、监利和公安一带的江汉平原,过长江后进入湖南常德地区,经洞庭湖溯湘江而上,最后隐居在距湘江河边约20华里的株洲良图塅。逝世后葬株洲良图塅余家祠。老莱子墓在株洲,古籍有载,地点清晰,古碑留证,维修有序,全国惟一。  相似文献   

14.
《嘉莉妹妹》中的男主人公赫斯特伍德曾经衣食无忧,最终却沦为乞丐,饥寒交迫,自杀而死。文章从他自身和社会两个方面分析了他的死因。他因失去理智而失去所有财产;他因受不了金钱的诱惑而丢了工作;逃到纽约的他在现实生活面前的无能为力,使他在屡屡碰壁后失去了活着的勇气。  相似文献   

15.
废名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颇有个性的小说家。他的小说充满着幽静和平之美,颇有中国古代山水画和田园诗的韵味。其幽静平和的美学风格,突出地表现在对日常生活的诗意叙写和对大自然的禅味审视,即将少女诗化,将俗人雅化,将平凡田园劳动美化和注意时空的构成,诸多意象的衬托,空寂、清远、静谧的展现。之所以能形成这样的创作个性,是因为他当初是一位诗人,且深受中国古典诗词的浸润,同时他又是一个佛教徒,对佛教禅学有一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席勒作为19世纪末期的一位忧虑时代的知识分子,作品中充满了无尽的对一去不复返的自然、完整的人性、过去的怀念。然而他并不沉迷于这种怀旧的情绪,并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的不可逆转才是事实的真相。于是,他通过强烈质感的对立,鲜明地摆出了强势的矛盾双方,但阐述问题并不是席勒的最终目的,他所寻求的是“通过美在双重混乱中恢复原状”,达到一种平衡的美。这种美的理想状态不是两面的游移、摇摆,更不是抉择,而是通过承认二者的对立,进一步结合,使感性与形式能达到平衡的显现。在二者到达极致,合而为一时,便是这种平衡美的最高境界,超越了平衡的美,以此来达到审美救赎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榆树下的欲望》中奥尼尔刻画出一位不同于古典悲剧中的现代悲剧英雄。表面上 ,凯布特自私残忍 ,一生都在逼迫家人和自己一起在农庄上辛苦耕耘 ,但他内心深处是在反抗物质利益至上的清教思想 ,他鄙视那些丧失理想 ,一心只想获得财富的人。在与世俗社会的思想和行为的斗争中 ,他注定以失败的命运而告终 ,但这恰好显现了人物的悲剧色彩。  相似文献   

18.
艺术特质,是基于比较视域下的中西美学,兼及美学原理与艺术审美经验提出的一个文艺美学范畴。在艺术本质层面的,把握所有与艺术特点的一般性显现之间的那个层面即为艺术特质。在艺术特质视域下,对"和合"的精神本质、美学型态及其在中国古典诗学当中的诞育机制和展开方式给予了具体阐释。透过艺术特质这一视角来考察中国古典诗学当中的"和合",不但进一步拓展了当下有关古典诗学"异质性"的探讨,而且使艺术特质这一范畴的探究获得了文本阐释语境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金圣叹的叙事评点从不同的角度揭示出叙事结构经营的内在规则。从内在“神理”讲,他认为叙事结构贯穿了作者对天道与人道的思考;从结构整体看,叙事结构是有机统一的,是富有生命特征的;从结构的微观层面看,那些细小的叙事单位以及叙事单位构成的叙事序列显示出结构的内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20.
关于壮语的第三人称代词te^1的来源,语言学界的关注不多。有学者认为借自汉语“他”。本文从一些语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多来源于其它词类的事实,比如,汉语的第三人称代词“他”来自指示代词“其他”的“他”,苗语、瑶语第三人称代词“他”,来源于名词“人”,讨论了壮语的第三人称代词te^1的来源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