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与自然文明和谐发展的地球文明,其核心理念是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推进可持续发展的伟大创举。通过应用生态足迹模型和灰色数列模型GM(1,1)对四川省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和预测,发现四川省经济发展处于强不可持续状态,且其可持续发展能力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为此,应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四川经济建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应用生态文明理念改造和变革区域经济系统,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增强四川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具体部署,明确: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再次强调:建设生态文明,必须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制度、损害赔偿制度、责任追究制度,完善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制度,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深刻领会和有效贯彻这些重大决策部署,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科学认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  相似文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与民主政治密切相关,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因此,要落实好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措施:要树立和强化崭新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用制度建设成果保障生态文明建设,要多策并举多地联动全社会共同行动,努力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积极采取措施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采取有效措施维护海洋自然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南都学坛》2016,(4):79-82
理念引领行动,思路决定出路。全面深化改革、开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新局面,必须理念先行。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树立发展和保护相统一的理念,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树立自然价值和自然资本的理念,树立空间均衡的理念,树立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理念。这六大理念是引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5.
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是指领导干部在理性的生态理念指导下,正确有效地运用经济、政治、法律等杠杆,带领人民群众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科学合理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及消费模式,促进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谐共生,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等方面的能力。提升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是回应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良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必然选择。提升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能力的路径为:加强教育培训,树立理性的生态文明理念;改革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制机制,提升领导干部“绿色发展”能力;改革环境决策机制,提升领导干部的“绿色决策”能力;强化监督,提升领导干部的“绿色维护”能力。  相似文献   

6.
深化我国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和建设实践必须解决好四个问题。一、自然资源作为自然财富和生态财富要真正转化为经济财富和社会财富,必须使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生产资料进入生产过程,树立为了满足人民基本生活需要的生产目的,并建立与自然资源相一致的发展方式和生存方式,制定系统完善的生态补偿制度;二、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这要求我们树立系统论、整体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把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建立生态文明发展方式和确立“德法兼备”的社会主义生态治理观有机结合起来;三、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仅仅满足于宣传生态文明理念是不够的,其关键与核心是如何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和科学技术生态化;四、脱离对环境权问题的研究,片面强调对“环境民生论”的阐释,既不能准确理解“环境民生论”的完整内涵与价值,也无法真正践行“环境民生论”,故强化对环境权问题的研究与阐释,是当前我们理解和践行“环境民生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是对工业文明反思并在重新审视人类与自然关系脉络基础上所建构的新型文明形态.先天自然资源不足、环境承载能力有限等问题束缚着我国调结构、促改革的发展步伐.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我国环境问题,审时度势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观点、新思想,在实践中不断凝聚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为内核,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主动改造自然界、人与自然应和谐共处;以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为源脉,继承了古人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重视均衡、改造自然、天人合一的理念;以西方优秀生态文明建设成果为借鉴,合理借鉴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共同体建设"等理念,既是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方针,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8.
<正>党的"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单独作为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  相似文献   

9.
生态文明建设与国家政治安全具有密切的关系。搞好生态文明建设,倡导生态文明意识,对于维护意识形态安全具有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高政府公信力,改善政治认同状况,维护政治稳定;有利于改善政治参与状况,维护社会政治秩序的有序性。维护国家政治安全,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有利于打牢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维护执政党的执政安全,增强党的政治控制力,有利于党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政治领导;维护法治安全,增强法律权威,运用法治的手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网络执政能力是网络社会环境下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执政党必须下大力气、大功夫建设的一项核心执政力.基于网络的建设、管理和应用三个层面的网络执政能力建设的现状,在网络建设上,要继续推进信息化战略,加大科研投入,建设信息强国;网络管理上,要树立服务型管理理念,加强网络软管理能力,捍卫互联网主权;网络应用上,要推进电子政务,大力发展网络民主,增强网络文化软实力,加强党的网络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11.
生态产品是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生产性劳动、管护性劳动共同作用所形成的维护生态安全、 保障生态调节功能、提供良好人居环境的产品和服务。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人类劳动的生态化。 生态劳动是人与自然之间的良性物质变换。在资本主义条件下,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出现裂缝,自 然财富生产和人类财富生产走向分裂,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下降。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生态劳动 促进自然财富生产和人类财富生产的统一,提升生态产品的供给能力。基于生态劳动的生态产品具有生 产性、亲自然性和人民性特征。建构生态产品的价值实现机制,需要以人与自然为共同主体,以生态劳动 为实践基础,以政府调控和市场机制的有效协同为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12.
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所在。而党的执政能力的高低又是党是否能够充分发挥领导作用,增强其执政地位合法性的关键性因素。新形势下,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有步骤、有层次地推进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是整个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之优选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共产党人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之后,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政治报告中去。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这是报告中的一大新亮点,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为此,每位公民必须充分认识到我国目前的生态环境状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一是要构筑新的环境保护政策体系;二是要转变传统的价值观,树立“自然价值”观念;三是要转变只顾发展经济,不顾生态文明建设的片面发展观;四是“灌输”生态文明意识,树立全民族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推进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我国绿色发展理念经历了从确立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全面推进生态文明的重大历史性飞跃。人类文明形态重大转向、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以及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大国责任担当,构成了绿色发展理念演进的时代背景。当前亟需廓清认知误区和实践盲点,深化对绿色发展的统筹方法、核心举措和践行路径的探索。  相似文献   

15.
先进的生态文明理念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力和驱动力。科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不仅是促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前提,也是"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保证。从中华民族传统生态智慧、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伟大实践等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进行文化基因、理论基石和实践基础等进行三维解读,是我们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和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必须面对的一项重大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6.
主持人语     
<正>生态环境保护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建设美丽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我们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的重要举措,事关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加快推进国家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推进,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为重点,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全面  相似文献   

17.
习近平"生命共同体"理念作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逻辑起点,是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时代凝结,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最新注解。"生命共同体"理念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根本出发点,从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视角,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以及共进共荣关系,以此回应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争论,并基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时代境遇倡导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双重和解。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构路径来看,"生命共同体"理念主张从认识论层面破除极端主客体主义的弊端,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念,在发展论层面主张推进"绿色化"的发展方式,在方法论层面主张以系统思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并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党代会报告。社会和谐包含消费和谐,消费和谐是一种科学、人文、协调和健康的消费理念,它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还涉及到政治和伦理问题。构建和谐消费伦理,建设生态文明,需要教育引导,树立和谐的消费理念;制度约束,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科技支撑,引导合理的生活消费,规范生产消费等。  相似文献   

19.
执政理念隐含在政党的执政活动之中,并通过各种执政活动回答“为谁执政”、“怎样执政”和“长期执政”的问题。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现代化的逻辑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目的(为谁执政)的内在要求;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手段(怎样执政)的运行结果;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长期执政)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不仅仅是外在美,还要有内在美,而这就需要改变农民的思想观念,农民的生态自觉是美丽乡村建设的内在动力,生态自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会发生质的改变。生态自觉是树立生态文明理念的本质要求,是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绿色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农村生活方式绿色化的内在要求。探索有效途径解决美丽乡村建设中出现的生态自觉问题,以生态文明理念指导美丽乡村建设,有效提升生态自觉,才能建设美丽宜居乡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