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基诺族没有文字,却有本民族丰富的语汇.汉语已被基诺族接受.除部分老年人外,大多数基诺族群众都能听说汉语.基诺语中没有方言之分,这使每个基诺族成员从开始学习语言就接触到通行于整个民族中的语言,为日后在民族内部的交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基诺语作为基诺族的一个重要特征,不论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今生活中,既是其内部的重要交际工具,又是维护基诺族内部团结统一的纽带.因此,基诺人对本民族的语言倾注了无  相似文献   

2.
在祖国西南边陲西双版纳的基诺山中,居住着我国最后一个确认的民族——基诺族。为了改变基诺山的贫困面貌,基诺族的几代领导干部为民族的发展艰辛探索,其中有一位叫白文学的基诺族干部,他在基诺乡工作期间,时时把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到州里工作后,仍然情注基诺山的发展,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人生的价值,把一片丹心留在了基诺山乡。白文学是个从基诺山寨走出的基诺族汉子。1980年9月,初中毕业的他收到了中央民族学院附中的录取通知书,“白文学要到北京读书”的消息使基诺山沸腾了。他就这样在同龄人的羡慕中,带着家乡父老的希望到北京求学,先…  相似文献   

3.
基诺族是1979年6月正式确认的民族,人口11966人(1982年),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区,此外,散居在周围的勐养区、橄榄坝区,勐腊县的勐仑区、象明区。基诺族使用基诺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基诺族除使用本族语言外,还普遍兼通汉语,日常生活中,这两种语言都是不可缺少的实际工具。基诺族的双语现象在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双语现象中颇有特色,这种现象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边疆地区双语使用的类型和特点。基诺区位于景洪县东部,是一个纯山区,全区有7个乡、45个村寨、1670户人家,人口  相似文献   

4.
<正>基诺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朵奇葩,是国务院1978年6月正式确认的一个单一的少数民族,集中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人口在56个民族中排名第55位。 一、民族概况 基诺,汉族史书记为“攸乐”,这是对基诺族自称的音译异字,傣族人民称基诺为“卡诺”。基诺族是云南境内的古老的土著民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自治州景洪市的基诺乡,以及周边的勐旺乡、普文镇、勐养镇、橄榄坝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们有着五十四个民族的祖国大家庭,又多了一个新成员,原“基诺人”已经国务院正式承认为一个单一的民族。基诺,过去称为“攸乐”,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景洪县的基诺洛克公社。虽有一万多人,但却有着与其他民族完全不同的语言、习俗、经济结构和心理素质。关于基诺族的来源,没有文字记载,在它本民族中有这样一个传说:在三国时候,  相似文献   

6.
作为基诺人的后裔,我常常自豪地对人说:从人类社会历史进程而言,我的民族是一个跨越若干世纪的民族;从族源传说而言,是从“太阳木鼓”里走出的民族;从聚居地而言,是原始森林里的部落民族;从人文社会而言,是尊敬舅舅的民族;从分布而言,是中国云南省西双版纳独有的单一少数民族。亚诺山寨便是基诺族聚居的一个迷茫的山寨。在基诺语里,亚,是岩石的意思;诺,是后面的意思。亚诺即岩石山后边的寨子的意思。新中国成立前,基诺族分为三个氏族支系,为优鸟、阿哈、阿西。在历史的长河中,三兄弟分为三大部落,由于长期土地的纷争,不断械斗。“阿西部落的一部分人搬迁司土山寨被称为父寨,阿哈部落的一部分搬迁巴夺山寨为母寨”,优乌随山形而归寨,将基诺山划分为前半山和后半山。由“母寨”共同管理辖区的基诺山寨。每个村寨又由家族男士长老“卓巴”和家族女长老“卓赊”管理全寨的社会事务。  相似文献   

7.
基诺族不是“游耕”“游居”民族周新文,陶联明本文作者根据实地考察和亲身见闻,指出某些著作将基诺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山地农业概括为“地跟山转,人跟地走,寨跟山跑。广种薄收”以及“无法再进行轮歇耕作时,基诺人便举族而迁,整个村寨迁往他处”等,是不符...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族》2008,(11):14-14
1979年仲夏的一天,在云南省凸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族群众跳起了欢快的舞蹈——这是我国第55个少数民族——基诺族被确认后,该民族群众欢天喜地的场景。1979年6月,国务院确认云南省的基诺人为单一少数民族。至此,在我国被正式确认的单一少数民族为55个。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云南省景洪市基诺山基诺族乡为例,对基诺山乡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政策的情况、取得的成效及其原因等调查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基诺山及云南省其他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方还存在着的一些困难和问题,最后笔者建议,由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的特殊性,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应对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给予特殊的扶持和倾斜等.  相似文献   

10.
基诺族民居的变迁,是当代基诺社会经济发展的标志,也是基诺族群众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生产生活方式改变、适应能力增强、社会交往扩大、生活条件改善、传统文化式微的集中体现,还是协调人与自然冲突的结果。由是之故,基诺族民居变迁便成为研究当代基诺族经济社会发展、传统文化变迁和民族政策得失的一个焦点。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个民族跨越历史发展阶段的真实故事……儿时,曾听长辈讲,西双版纳的密林里有一个民族,人不过万余,刀耕火种,狩猎为生;60年代,听说那里成立了人民公社,但人们的生活还没有摆脱贫困。这就是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基诺区的基诺族兄弟。解放前,这里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末期。为了帮助基诺山人民摆脱贫困,1964年云南省热带药物开发研究所所长周庆年带领科研人员,把科学种植成功的喜讯带进了基诺山。可是,这条刚刚发现的致富  相似文献   

12.
旧称攸乐山的基诺山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的东部,呈王冠状,曾是一片迷人的原始林区,这是18000多基诺族人的家乡,也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6大茶山之一.1958年,基诺人民公社成立,从此,分布在40多个村寨的基诺人走出了大家族公社,从原始社会形态一下子过渡到社会主义,有了自己新生的大家庭.基诺人只有基诺山有,乡长和书记当然地就是一山之"主"了.乡长叫白腊腮,书记叫  相似文献   

13.
龙帕寨的基诺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诺族自称基诺,汉文译作“攸乐”,共有一万多人,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县的基诺洛克公社。一九七七年十一月,我们对基诺洛克公社新寨大队的龙帕寨生产队进行了调查。龙帕寨共住有基诺族六十八户,二百八十一人。龙帕寨在一九四○年前曾有六百余人,一九四二年因遭受国民党反动军队的镇压,又逢天花流行,人口死亡惨重,至  相似文献   

14.
二十多年来,基诺山上的基诺族人在社会主义的道路上,经历了一段曲折的过程.如果说,二十多年的风火给基诺山留下某些痕迹和带来某些变化,那么,二十多年的实践则使基  相似文献   

15.
古老的基诺山是我的故乡.在我童年天真的梦幻里,它曾是个五彩缤纷、千奇百态的神秘世界.留在我记忆深处最难忘的却是山地农业的"刀耕火种"、"串山狩猎"及采集野菜(果)的生活.那时听父老讲,自创世主——阿嫫肖鳖开天造地的那阵子起,基诺人便聚居于基诺山.然而,祖先留下的"刻竹(木)记事(数)"工具,也没能记下基诺族古老的历史源流.解放前夕,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基诺族,生  相似文献   

16.
滇西南归来,坐在灯下,翻开日记。千里风霜落于笔下,竟凝结成起伏连绵的情节,转而又演化成红土地的回声。在它的促动下,我无私地将部分日记呈献予读者—— 1992年2月24日(阴雨基诺山) 今天下午来到基诺山。但见山影朦胧,如梦如幻。只是晚上山风带着些许凉意吹来时,才意识到我是在基诺山顶。没有见到想象中的基诺族人,却也心情激动地转了几圈山坡。晚饭时,喜出望外地看见公路边开着一家饭馆,是乡里唯一的基诺族式建筑。挂着的牌子上写着“基诺风味餐厅”。于是兴冲冲地走进去问:“基诺风味是什么菜呀?什么味儿?”恨不得尝几口。到版纳好几天了,吃的饭菜都是酸辣的“傣”味。不想餐厅里的姑娘摆摆手:“自己进去瞧!”我直奔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景洪县基诺公社卫生所所长自腊营,是基诺族第一位医科大学毕业生。一九七五年她从昆明医学院毕业后,要求回家乡  相似文献   

18.
在人类学、民族学的文献中,刀耕火种也称游耕、山田烧垦、初耕农业、园艺式农业、降雨农业等。游耕是刀耕火种的一种指称,它强调的只是耕地变动性较大这一特征,而与游居无必然联系。周新文、陶联明同志既然承认基诺族过去从事的是刀耕火种的农业生产活动,那么就无法否认基诺族是从事游耕农业的事实。因此,基诺族是游耕民族的说法并没有错。但是,游耕并非游居,把基诺族视为游居民族则不妥,应该说解放前的基诺族是游耕民族而不是游居民族。  相似文献   

19.
一到阿父种过的地里去种地, 到阿母背过水的沟里去背水。上百的男人,上千的女人, 铲草砍树, 砍一刀、倒十根, 砍一刀、断十丝。树草枯干,山地铲好, 砍出防火线,带着熊熊火把, 先点燃地头,后点燃地脚。这是基诺族流传很久也很广的民歌。解放前,基诺族没有文字,没有学校。基诺语里没有先生、老师这类词汇,数的观念也只是从1-10。靠刀耕火种、刻木记事生活。长期与世隔绝的人,不知道自己还处在原始公社的社会发展阶段。历史终究成为历史。随着“剥夺者被剥夺”,中国少数民族全新的时代已经到来。基诺山仍然是那片美丽、神奇的土地;基  相似文献   

20.
寻找基诺与赫哲:厦门希望拥有56个民族成份宏文迎耳摄影\曾庆997年12月13日,中共厦门市委常委郭晓菱(回族)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正式委托本刊牵线搭桥,帮助物色赫哲和基诺两个民族的高素质人才前往厦门家安落户。郭晓菱郑重承诺:厦门市有关部门将负责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