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1 毫秒
1.
老友张克,有志于文学史的研究。早在60年代参加编写《黑龙江文学史》,发现了古代黑龙江文学的空白。于是,十几年中他潜心研究东北古文化,遂有《东北古代文史论集》的论著。此书对地处黑龙江地域的唐代渤海国时期、金代初期、清代初期的文化——文学发展情况的探讨,对这些时期的重要人物、诗人作品的研究;对清代初期东北—宁古塔流人吴兆骞写作成就以及对同期另一重要流人张缙彦文学成就的发掘,颇有创见,有些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文学史上,清代是宗室作家出现最多的朝代。而塞尔赫又是清代康乾期间享有盛誉的一位满族宗室诗人。在71年的生命旅程中,塞尔赫潜心研究诗歌写作,即使后来进入仕途,官暇之余,主要活动也是以诗会友,现有《晓亭诗钞》四卷集流传于世。虽然诗作不多,却很有特色,可以说既有满族宗室文人的民族特质,又渗透着汉民族的文化,这种多元性、包容性和丰富性,在满族宗室文学中是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纵览关于塞尔赫生平及诗歌研究论著、文章,以期对其生平及诗歌研究状况进行一次较为系统的梳理。  相似文献   

3.
"淮海"在历史不同时期有着一定的疆域变迁,根据阮元《淮海英灵集》所归纳出的"十二邑"之范围,可以将清代的淮海地区限定于扬州府八邑以及通州四邑。淮海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凭借着"地相邻,情相亲""习相近,学相同""人相联,吟相和"等区域人文特征,以扬州府城为中心,以泰州、通州等其他各邑为辅翼,在清代形成了持久稳定的文学圈。淮海文学圈以漭瀁阔大的水域特色,朴质精实的通壤文化以及弘文尚武的雄杰之气卓然特立。自清初至近代,这一地域的诗人一直保持着持久的活跃度,创作成果丰硕,《淮海英灵集》等总集呈现的清代淮海诗学谱系值得充分关注。  相似文献   

4.
司空图在文学事业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他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贡献。对文学研究者来说,今天他主要是以理论批评家而著称。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他是中国最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之一。虽然他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他的理论批评论著却非常少,而且涉及面也不广。他的主要论著有四种,《诗品》(一组二十四首四言诗)和三封论诗信——《与李生论诗书》、《与王驾评诗书》和《与极浦谈诗书》。这些论著是广为人知的。除此之外,还有几篇杂文,也同样宣告和试图建立起关于诗歌基础的一般原则。这些杂文是《题柳柳州集后》、《诗赋》和《一鸣集》序言。这些论著的大部分,主  相似文献   

5.
关于《鲸背吟集》的作者、版本和创作因缘,学界颇有争议,但根据赵孟頫《〈翠寒集〉序》、《说郛》本《鲸背吟集》等有关文献资料,可以考定《鲸背吟集》的作者朱晞颜就是元代诗人宋无,其创作因缘是宋无参与漕运的航海经历。《鲸背吟集》最早以专题诗集的形式对元代海运进行全景式的艺术再现,洋溢着积极无畏的开拓精神和浪漫奔放的海洋情怀,堪称元代海运和海洋文化的诗意百科。《鲸背吟集》将海运途中"所历海洋山岛,与夫风物所闻,舟航所见,各成诗一首",全部33首诗"皆航海之作",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航海诗集、第一部海洋诗歌专集,也是《四库全书》集部唯一具有海洋诗歌专集性质的作品,在中国海洋文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藏纪概》为清代西藏成书最早的方志著作,现流传版本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卷之初"中"行军纪程"本应为"卷之次"的内容;二是"卷之尾"中"附国"目后半部分内容本应为同卷"土则"目的部分内容。之所以出现这两个问题,可能与此书的改辑有关,更可能与辗转传抄有关。  相似文献   

7.
清代陈琮的《烟草谱》是一部关于烟草的专著,是从前人著作中辑录而成的,其书系统的介绍了有关烟草的知识,被后人誉为清代烟草历史、文化的总集。根据《烟草谱》,就烟草的来历、别名和种类,烟草的栽培过程,烟草的利弊,烟草的相关趣闻、故实,以及有关烟草的文学作品作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8.
<正>房日晰教授在唐代文学研究方面的学术贡献为学界所熟知。他的《唐诗比较研究》《李白诗歌艺术论》等论著,以视角的新颖独特、持论的公允剀切、分析的细致入微颇受学界称道。唐诗研究虽是房教授投入精力较多的学术领域,但却并非其全部。唐诗之外,他对宋词以及明清小说研究都有所涉及,且都有不俗的成绩。作者近来将其有关唐诗研究中前出之专著未曾收入的成果与他多年来有关明清小说的论述合为一集,名之曰《论诗说稗》,交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14年12月出版,不仅是作者有关唐诗研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恩格斯在论著中虽未明确使用过"东方文学"这一概念,但东方文学却未在他们有关"世界文学"概念或东方社会发展的论述中缺席.文章旨在厘清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东方"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明确东方文学的内涵范畴;论述马克思恩斯经典论著中有关东方文学作品的引用情况,呈现东方文学在马克思恩格斯政治经济理论建构中的表现形态及其特征;对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论著中有关"世界文学"思想进行剖析,挖掘隐匿其中的"东方文学"思想观念的意义,进一步丰富完善马克思恩格斯文学思想与批判实践.  相似文献   

10.
尉天聪是台湾著名的文学评论家、学者、作家,安徽省砀山县人,一九三五年生,一九四九年到台湾。著有《众神》、《天窗集》、《路不是一个人走出来的》、《民族与乡土》、《文学札记》、《跟小朋友谈天》;短篇小说集《到梵林墩去的人》;并主编台湾《乡土文学讨论集》。台湾著名作家陈映真一九七七年,为他的论著《民族与乡土》作序时,对他给予极高的评价:“从《笔汇》到今天,是一段漫长的岁月。以私人说,固然经历了一些事物,就台湾的中国新文学说,也是一段发展和成长的时期,在  相似文献   

11.
文学发展史应该包括宗教文学发展史。宋代道教文学史一体自足,有一代宗教文学的特殊风貌。宋代道教文学文献体量庞大,不仅《道藏》等教内文献蕴藏丰富,《全宋诗》、《全宋文》等大型总集亦有大量存藏。宋代道教文学的创作主体为道士。从教派归属与空间分布上看,南方内丹修炼者的道教文学创作数量较多,且水平较高。  相似文献   

12.
以《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总集类古诗文选本为主,旁及经、史、子部,通过勾稽梳理和深入研读,勾勒出了明代选本的发展脉络,并分类汇总,概括了不同选本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讨论了明代选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13.
蒋寅同志在刊于《文艺理论研究》( 99、2 )的《近年中国大陆文学史学鸟瞰》一文的第三部分“文学史学的成果检阅”一节中 ,对王锺陵先生的《文学史新方法论》作了“批评”。本文是王锺陵先生为此而写给他的一封信。此信虽重在对有关“批评”部分自身存在的概念混乱、逻辑不通、自相矛盾、自相抵触之处 ,加以剖示。然而 ,在这一剖示中 ,也对诸如原生态与遗留态的关系 ,理论建构的主客观关系 ,真实性与合理性的关系等一些具有普遍意义的理论问题 ,作出了新的阐述 ,对于有关这方面的一些错误意见作出了澄清 ;此外 ,还对九十年代以来 ,大陆文学研究界的一些比较重要的学术讨论会的一些实况作出了说明。因此本文显然具有理论的和学术史的价值。另外 ,本文还批评了在一些青年学人中存在的一种浮躁学风 ,这也有其现实意义。即使是单纯对概念混乱、逻辑不通、自相矛盾、自相抵触之处作出的剖示 ,实际上乃是对如何将学术文章写得严谨周密的、结合了实例的说明  相似文献   

14.
南朝齐梁文学处于中古文学的"新变"期,在"新变"中表现出了明显的不良倾向,当然也有其积极进步的一面。齐梁文学所呈现的不良倾向和主要弊端有三个特征:一是泛情主义之病;二是文胜质亡,重采轻骨;三是偏重于形式技巧的追求。  相似文献   

15.
《全宋文》及诸家补正之外,仍有数量可观的两宋佚文全篇或片段散落在传世文献之中。通过以方志为主体的文献调查,可据以辑补两宋佚文15则。诸文或为两宋名家如余靖、蒋之奇、真德秀、魏了翁等人的集外佚文,或为两宋帝王御制赞铭,或为《全宋文》未著录作者之文,皆有资于作者生平的考证。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随着近年来"亚裔研究"、"中国研究"等学科的发展,美国华裔的文学和文化成为研究热点。而身份问题更是族裔研究的重点。身份不仅是一个学术研究课题,也是少数族裔非常关心的现实问题。身份表示一个人的归属,因此身份也是美国华裔文学的重要主题之一。以美国当代华裔女作家谭恩美小说《喜福会》为例,探讨美国华裔的身份变化,揭示身份中文化、族裔和社会因素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7.
杜书瀛 《南都学坛》2011,31(1):54-61
"诗文评"作为中国古代的一种学问名称和书籍类别(从目录学角度看),最初是由明代学者焦竑在《国史经籍志.集部》中提出来、并在清代修撰《四库全书》时被广泛使用而推行开来的,但是,就这个名称下所包含的一门学问而言,它本身的历史却可以追溯到先秦。研究文艺学一定要追溯它的源起和发展过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中国文论革新和转化的先驱者,借鉴西方理论观念,开启了从古代形态的"诗文评"向现代形态的"文艺学"转化的历程。中国古代形态的诗文评与西方的文艺理论有明显的区别:中国古代的诗文评的哲学基础是以"善"为中心的伦理哲学,而西方古典哲学是以"真"作为中心,西方的文艺学理论和美学思想即是在这个哲学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研究20世纪文艺学学术史,必须要和社会的历史、文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要把"内史"和"外史"结合起来,要以问题为纲。20世纪中国文艺学学术史的发展轨迹划分为蓄势、蜕变、定格、突破四个时期,四个时期各有特点。  相似文献   

18.
1910年,我国第一部保护版权的制度--<大清著作权律>正式颁布施行.它的产生,既是时局危压下社会各界的吁请,也有各协约国外交压力的敦促,同时也是清政府出于维护其统治的考虑.  相似文献   

19.
1909年北京学界于六国饭店公宴伯希和是早期敦煌学史上的一桩标志性事件,学者们对此多有考订。根据新公布的《江瀚日记》影印本,可确认公宴时间为1909年10月4日,另外此次公宴的参会人员有18人,包括王国维,此日记为考察王国维与早期敦煌学之间的学术因缘提供了珍贵史料。此次公宴原本具有双重意图,既有对外联络西方学者、推动敦煌文献刊布的目的,也有对内促成学部、京师大学堂的主事官员同意购买、保存劫余敦煌写卷的用意。  相似文献   

20.
语言认同是语言主体对一种语言或方言的本体特征以及这种语言或方言所承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价值的认同,包含语言主体对语言的态度和使用这种语言的行为以及语言意识。语言意识强调个人和群体对语言的功能、语言形式等的感悟和意识,在语言生活中可以直接影响人们的语言行为。根据调查结果来看,人们对重庆方言的认同并未出现危机,但大部分人的语言意识较差。对重庆方言的保护应该从加强方言认同的角度入手,理性对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