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法律经济学是 2 0世纪西方法学界也是经济学界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 ,也是 2 0世纪后半个世纪法学界最重要的发展。国内对其有一定的研究 ,但对于法律经济学发展线路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见 ;文章从法律经济学产生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进行分析 ,揭示了法律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由经济学学科到法学学科 ,并为法学研究带来方法论的一场新革命  相似文献   

2.
如何看待由卢梭提出的社会进步与道德退步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人类历史发展的问题,曾经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思想界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本文介绍了康德对于这场争论的一些看法。康德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一方面坚定地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是一个由恶到善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又从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原则,从人类的天性与文化的冲突,从相对于科技发展而言道德滞后的理论,以及从他的“非社会的社会性”思想等方面出发解释了人类社会进步与道德退步的现象,从而较好地阐述和发展了卢梭的思想。康德对这个问题的反思至今仍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3.
人类社会进入 2 0世纪以来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民法面临着一系列的新的问题 ,也引发了民法的发展变化———从制度到思想 ,从理念到价值判断等多方面。同时也使民法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在研究把握当代民法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揭示其新的时代特征和使命 ,以期实现对我国未来民法典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4.
如何看待由卢梭提出的社会进步与道德退步的问题,也就是如何看待人类历史发展的问題,曾经在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欧洲思想界引起一场激烈的争论。本文介绍了康德对于这场争论的一些看法。康德运用辩证的思想方法,一方面坚定地认为人类社会是不断进步的,是一个由恶到善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又从观察历史的方法论原则,从人类的天性与文化的冲突,从相对于科技发展而言道德滞后的理论,以及从他的“非社会的社会性”思想等方面出发解释了人类社会进步与道德退步的现象,从而较好地阐述和发展了卢梭的思想。康德对这个问题的反思至今仍给我们以极大的启迪。  相似文献   

5.
唐五代个体量词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量词是汉语的特征之一。本文从两个方面对唐五代的若干个体量词进行了初步考察,一是旧量词用法的变化,二是新量词的出现,揭示了从公元7世纪到10世纪中叶汉语量词的发展规律,是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并指出汉语量词问题既是个语法问题,也是个修辞问题。  相似文献   

6.
由于近代以来占主导地位的逻辑分析思维在 2 0世纪科技发展中显露出某些局限性 ,人们正在重新关注中国传统科技思维在 2 1世纪的意义和价值。这种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三个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科技思维在 2 1世纪科技进步中的作用 ,必须重视中西科技文化的比较研究与交流 ,重视科技教育的相应改革以及科学思想方法的普及与传播  相似文献   

7.
走向未来 :2 1世纪经济与科技发展大趋势李京文 (北京工业大学教授、院士 )2 1世纪 ,世界经济将沿着知识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与提升。概括地说 ,经济与科技发有两大趋势。一是科学技术继续加速发展 ,知识经济成为主导经济形态。主要表现在 :进一步深入探索微观世界 ,包括对人类自身认识方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突破 ;向宏观领域研究的扩展 ,宇宙、天文、海洋、日地空间将成为本世纪科研的重要课题 ;更加注重社会需求的应用研究 ;更加重视人与资源、生态环境的协调 ;关注对非平衡、非线性、复杂系统等的研究 ;专业化与综合同时发展 ;科技成果…  相似文献   

8.
发展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产生于 2 0世纪 50年代 ,其主要任务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这是一门理论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学科 ,它不仅需要研究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 ,以便从中找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一般条件 ;还要研究发展中国家自身的问题以期发现阻碍经济发展的根源 ;更要在此基础上提出发展战略与计划 ,以便尽快摆脱发展中国家的贫穷与落后。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面临着许多发展中的具体问题 ,这为发展经济学在中国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 ,在 2 0世纪 80年代 ,发展经济学被介绍到国内就受到广泛关注 ,许…  相似文献   

9.
研究高等农林教育 2 1世纪初期发展战略 ,必须重视高等农林教育根植的社会、经济、科技基础 ,即抓住影响高等农林教育发展的主要外部因素进行研究。在这种研究的基础上 ,提出了关于实施 2 1世纪初高等农林教育发展战略规划的一些外部对策  相似文献   

10.
科技创新与21世纪中国粮食发展战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粮食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国家发展、政治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和社会安定进步的大问题。中国政府历来十分重视粮食问题 ,把粮食生产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基础的基础。中国是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 ,中国粮食问题的解决直接关系到世界粮食问题的解决和粮食价格的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5 0多年来 ,粮食生产呈阶段性变化 ,粮食供需总量基本平衡 ,但粮食区域性供求矛盾突出。当前主要问题表现在科技力量投入不足 ,生产成本上升 ,浪费严重等。为解决粮食生产中的宏观问题 ,实现 2 1世纪粮食发展战略目标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