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池忠军 《学术论坛》2003,1(5):11-15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不同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是人道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了科学的人道主义。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人道主义或视为反人道主义的都是错误的。当代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之生发。  相似文献   

2.
雍涛 《江汉论坛》2012,(7):45-48
毛泽东《关于人的基本特性及其他》一文阐明了人性和人的本质,人性的先天性和后天性,是非论与善恶论等问题,是一篇关于人学思想的重要著作。但它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片面性和绝对化的倾向,在实践方面产生了负面影响,我们必须认真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3.
人学对人的研究,应以对人的现实存在方式,尤其是对人的实践研究为中心,深入社会矛盾和社会实践过程中去寻觅"人"的问题,这既是人学研究展开的立足点,又是人学研究的现实意义之所在。本文试图从马克思主义人学对人的存在的认识出发,阐述马克思主义对人的本质和人的发展的论述,从而分析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探讨了马尔库塞的人学思想。通过对比早期资本主义社会中马克思的理论分析,主要以《巴黎手稿》为文本依据,在人的本质、本质的丧失、异化的根源等问题上,梳理出马尔库塞人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并分析马尔库塞人学思想对当今现实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人学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其与马克思的人学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马克思所说的人并不是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而是现实的人;马克思人学的旨趣是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人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6.
人学及其生存论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学是奠基于人的历史性实践活动之上 ,以确证属人世界、以解放和弘扬人的主体性为主旨 ,并全面持续性地影响着当代思想文化及知识领域的思想方式及其理论学说。人学不应该是具体的知识及哲学学科 ,而应是既渗透于诸多具体知识学科及领域性哲学但又超脱于具体知识学科及领域性哲学的总体性的哲学形态。人学研究的重要症结是在本体论问题上缺乏建树 ,人学作为当代哲学的总体性形态 ,它本身就意味着哲学本体论的根本转换 ,这就是从超验的、实体性的抽象本体论向实践的、感性的生存论本体论的转换。揭示出人的实践活动的生存论蕴含及其结构乃是从理论上确立并阐释人学合法性的前提  相似文献   

7.
人的全面发展:江泽民人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重要的思想,这一理论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经历了不断发展的过程。江泽民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与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理论产物,它在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构成了江泽民人学思想的核心理念。  相似文献   

8.
以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为背景,从十七大人学思想和思想政治工作的角度出发,联系高等学校工作实际,运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人际关系学、教育管理学等知识,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研究人学视域下的热点问题和难点问题,探索新时期人的发展及其实现方法,为解决人的发展状态问题提供理论引导。  相似文献   

9.
雍涛 《江汉论坛》2001,42(3):51-57
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经济全球化过程的加快,使人学研究成为热点。毛泽东的人学思想在毛泽东哲学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毛泽东深刻论述了人的本质、价值、特性和人的自由解放以及人性、人权、人道主义等诸多问题,具有丰富的内涵,但也存在着某些历史局限性。扬弃其历史局限,发扬光大其正确思想,对于从历史观和价值观上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指导原则,推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人的生命和生命的质量是经济学最根本的价值前提。文章从人学的角度提出了三个问题为什么说经济学是关于人的生存欲望、利益和需要及其满足的学问?为什么说人学所提出并包含的基本原理对于经济学来说始终是难以回避的?为什么说一切经济活动,首先是现实人的活动?作者通过对马克思的“现实的人”的思想解读,指出了人类的经济活动是一个最能凸显人类追求自由自觉的活动这一重要事实,在哲学人性论的基础上,回答了经济学与人学的关联性问题。文章的后一部分,主要从经济学思想史中去梳理经济学家的人学观念和思想,进而进一步证明经济学与人学的千丝万缕联系。  相似文献   

11.
张守连  石菲菲 《理论界》2008,(12):26-27
“以人为本”是中共十六大、十七大突出强调的关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人”是马克思研究理论的一个核心概念,当代人的存在状态及理论架构也并没有超出马克思的人学视域。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的“以人为本”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在新形势、新条件下的明晰阐释。重新研究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对于审视当代人的存在状态及其行为规范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类思想史上,马克思创造性地以人的实践活动为基点全面审视和考察人,正确地揭示了人的本质以及人的存在和发展的必然性,第一次对人及人的问题给予了完整科学的理解,是人学理论的革命性变革.实践地把握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根本方法,也是它与传统人学相区别的主要特点.马克思主义实践人学认为,人的本质就是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创造性实践.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古希腊人的轻商问题与东西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有密切联系。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对此进行认真研究。农业特征论者也仅仅是依据古希腊个别思想家轻商的几句老话,来论证希腊城邦社会的农业特征。实际上古希腊人的轻商思想并非根源于农业特征,而是根源于商业自身的特点和商业二重性中的消极方面及阶级社会中的劳动分工和等级歧视。在古希腊,它是少数人的思想,不具有普遍性,不是居支配地位的商业思想,居支配地位的商业思想是重商思想和商业光荣思想。古希腊人的轻商思想实质上是基于道德角度的职业歧视,而非基于经济角度的产业排斥。因此,同农业特征没有必然的联系,不足为论证希腊城邦社会农业特征之依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实质是为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谋利益,使大多数人乃至全人类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这是人们都公认的理论思想。但是,在现阶段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在新的实践中深入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这一实质性内容,这是人们始终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今天,重新学习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这一实质性内容,对于我们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真正做到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对于我们认真落实好“我们党要始终成为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这一重要思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是马克思从哲学层面对人所作的最高层次思考,而人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理论基础。用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的人学取向。立足于人学理论关于"人的现实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应优化其针对性;立足于人学理论关于"人的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应富有启发性;立足于人学理论关于"人的实践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应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实践性;立足于人学理论关于"人的历史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应紧握时代性;立足于人学理论关于"人的社会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构建应注重综合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依然具有当代性,这可以从两方面进行深入思考:在世界观层面,从实践和交往观点出发,马克思揭示了人的社会化机制及人的个性的实践本质;而在历史观层面,从生产和交往观点出发,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人的发展规律,并对异化现象作出了全面评价.准确把握马克思人学思想的辩证思维方式,是发展其当代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工作刻不容缓。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是大学生现代媒介素养教育的理论基础。高校要运用好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从教育原则、价值观和发展观角度做好大学生现代媒介素养教育工作,使大学生在提高媒介素养的同时,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相似文献   

18.
生存论人学是把人学的研究直接引向人本身,通过人的存在及人的生存状态的研究,来揭示人的本质及其存在的状态的内在秘密。在这种人学的生存论结构中,实现了身与心、灵与肉、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生存论建构的人学理论,是西方人学理论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新的阶段。人学从主体论向生存论的转化,标志着人学从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的移位,标志着从一元论、统一论向多元论的转化,是西方人学发展史上的前进,也是一种理论飞跃。  相似文献   

19.
正人对于自己而言是个伟大的谜,在所有的存在物中,人的存在是最为独特的,其他任何存在物都不能与之相并列。然而,在人类漫长的思想史上,人究竟是怎样的存在,这个问题似乎又是一个永远也拉不直的问号,成了学者们一再求解的"司芬克斯之谜"。历史上的人之存在观是理解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前提,只有在对其进行批判和检讨的基础上,才能更深刻地把握马克思人学主旨。  相似文献   

20.
黄皖毅 《晋阳学刊》2007,42(5):42-45
马尔库塞的人学思想受到马克思思想很大的影响,但是由于二者是不同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因此也存在着很多不同之处。分析二者内在的关联和差异,对马尔库塞的人学观进行客观评价,同时也进一步加深对马克思人学思想、乃至马克思整个思想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