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现代汉语词类活用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词类活用”是古今汉语一脉相承的语言现象。古代汉语的活用类型大都存在于现代汉语中,反映了语言的连续性;汉语的古今演变又使活用的类型产生了新陈代谢,折射出了语言的发展变化规律。我们认为:从语境的角度可以寻绎出“活用”这种看似不规则语言现象的规则,活用词由于语境中相邻语法成分功能的同化而“转类”。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一种以形合特征为主的语言,汉语是一种以意合特征为主的语言."天人相分"、"主客对立"是西方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而"天人合一"、"主客一体"是中华民族的哲学文化传统,前者孕育了英语民族理性思维和客体意识的习惯,培育了英语语法是形态驱动型语法;而后者孕育了汉民族悟性思维和主体意识的习惯,造成了汉语语法是一种语义驱动型语法.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关于语言共性论与个性论的语法哲学思想,引导人们去探索民族语言与民族精神之间的互动关系,对现代语言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修辞"跟"语音""文字""词汇""语法"等四者在性质上有本质的区别."语音""词汇""语法"是语言的三要素,"文字"是语言的记录符号体系,"修辞"则是对语言诸要素的运用.它们之间并非并列的关系,逻辑上并不在一个层面.但是,现行的诸多《现代汉语》教材却将"修辞"作为一个区块与"语音""文字""词汇""语法"四个区块并列,造成了知识与知识运用之间的脱节.在《现代汉语》课程建设与教学中,应清醒地认识到"修辞"在现代汉语教学体系中的中枢链接作用,有意识地将"修辞"与"语法"等四大区块进行协同融合,即紧扣语言的三大要素及文字讲修辞,从而实现知识与知识运用之间的有效链接,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语言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4.
书证作为《汉语大词典》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二十年学界的关注重点,但有关现代书证研究成果却不多.《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有182例,数量较多;失误类型较多,有出处、文字、标点符号、排序、孤证、书证滞后、版本不一共计七种失误.《汉语大词典》中《围城》书证失误比例较高,失误类型可以较为全面地反映《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存在的问题.《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失误会影响辞书的规范性,甚至模糊对部分词语源流演变的认识.《汉语大词典》现代书证问题的普遍存在与关注缺失,凸显了对其进行修正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5.
基于语料库研究方法,文章从历时层面考察了“掉”的语义演变路径及语法化进程。语料分析发现,“掉”历经了古代汉语的语义扩大及现代汉语的语义缩小,语法化现象首次出现于宋代,至清代较为显著,在现代汉语中得到进一步凸显“。掉”在现代汉语中仍然存在语义滞留现象,语法化还不够彻底,处于后期加速阶段。  相似文献   

6.
外国留学生学习汉语的最终目的是要获得语言交际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把语法教学与语言交际能力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掌握汉语语法、语用规则,更好地进行汉语言交际。教师在课堂上应展开生动的语法教学,教师和学生平等互动,利用汉语系统中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使学生活学活用汉语。教师恰到好处地讲解语法,才能实现语法课的教学目的,提高汉语语法课的课堂效果。  相似文献   

7.
思维方式制约着文字起源和语言结构。中华民族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汉字起源的象形性和汉语语法直观、意合的特点,而英语民族抽象的思维方式也促成了英语字母文字和英语语法的抽象性和分析性。理清语言文字与思维方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对汉英语言教学、翻译和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现代景颇语句尾词具有两大特点 ,即表示代词化的语法形式与动词分离 ,演变为独立的虚词 ,代词化的语法形式与表示语气的语法形式结合在一起 ,这是景颇语自身的语法类型由粘着型向分析型演变的产物 ,是动词形态脱落、双音节化和合音等形态韵律变化的结果。现代景颇语句尾词出现简化的趋势 ,是由景颇语分析特点的进一步加强引起的。  相似文献   

9.
在对现代汉语运动事件词汇化语义编码模式类型的讨论中,Talmy等学者认为汉语属于卫星框架型语言,Slobin认为汉语是等分框架语言,而戴浩一等认为动趋结构当中的动趋成分才是谓语中心,因此汉语属于复杂框架语言。本文借助汉语研究的成果,从共时句式变换当中体标记的位置、轻重音的变化角度以及动趋成分的历时演变角度,考察汉语所属的运动事件成分语义编码的词汇化模式框架,认为现代汉语虽然具有路径动词但是数量有限。在汉语中大量存在的具有较强能产力的动趋成分,虽然与路径动词同形,但是与动词具有不同的语法地位,已经不再是完全动词,而是已经发生非范畴化的卫星成分,汉语在很大程度上属于卫星框架型语言。  相似文献   

10.
后藤朝太郎《现代中国语学》(1908),是日本乃至于世界范围内最早系统建构现代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的著作。它从对重实用、轻理论倾向不满开始,认为只有系统建构汉语现代语言学理论体系,才能使汉语研究真正进入到一个科学的境地。"序论"对汉语特质、汉文字和汉语的关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汉语现状加以讨论。"本论"是核心部分,对汉语标准语、北京官话音韵、北京官话文法、口语和文体语比较、汉语方言分布及特点等进行论述。"结论"论述了现代中国语的发展趋势,以及对汉语进行历史观察的必要性等问题。重新认识《现代中国语学》在汉语语言学史上的学术价值,评估它在世界范围内的汉语语言学史研究的重要地位和影响,对今天建立科学的现代汉语语言学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汉语音变构词可以分为变声构词、变韵构词、变调构词三种简单的类型及其他复杂的类型。音变构词是传统的音义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义之学不仅在我国,在整个世界的学术体系当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问,其内容及研究成果十分广泛,但是专门研究音变构词的诸家论著对于四声别义的材料有不少遗漏,因此音变构词的研究在资料方面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研究音变构词对语言学特别是汉语史的研究和大型古汉语语文工具书编纂修订以及古文献的阅读和整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吉林方言向标准普通话靠拢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中介语,中介语音表现尤为突出,出现了舌尖音的中介音、舌尖音舌面化中介音以及舌尖音卷舌化中介音,还有各种声调中介语等等。中介语的大量存在给普通话测试带来的评分困扰,在普通话测试中,对吉林地区方言中介语现象我们应认真分析,根据中介音的过渡程度而作出不同标准的测定。  相似文献   

13.
外来语与汉语言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外来语是当代国际通用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代外来语的发展趋势呈现出借词同音化、新词趋同化、信息密集化、语言经济化等特点。汉语外来语的发展应注重音译拼写外来语的途径,解决音译外来语技术瓶颈,探索双音节的外来语缩略语字母词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4.
试论章太炎语言学术活动的民族主义文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文字是章太炎所谓“国粹”的核心内容,是其“复兴古学”、“激动种性”的文化载体。“语言文字亡则种性失,”语言文字被认为是民族特性的寄身之所。在文字音韵研究方面,他坚持语音至上原则,以音韵统摄形体、故训;在方言研究方面,他从声音入手,侧重考据语根,寻求本字,注重以古音证今音,以探求“夏声之原”。他的这些研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纯粹的方法论问题,而应与其民族主义的文化思想联系起来。  相似文献   

15.
诗的韵律可以分为节奏体系和音质体系。诗的形式运用的是语言当中的特性而不是抽象的声音。汉语诗歌节奏有两种成分——基本成分和附属成分。在汉语诗歌中,对偶是以句法结构和语义关系形成特殊的节奏,并通过这种特殊节奏来加强语音节奏,所以对偶在诗中具有比普通句式更强烈的节奏感,具有形成并增强节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6.
由于汉语的特征和人们的语言习惯,导致在演唱意大利歌曲时会在元音、辅音、重音、省音与断音等方面出现一些不确定的因素,使歌唱语言的准确性降低。针对这些问题就如何唱好意大利语音的歌曲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从表意汉字不随语音变化而变化的属性及汉语文化的共时态特点出发,文章对"能指"和"延异"之于中西方文字及文学文本所具有的不同意义进行对比,指出解构文学语言之无谓与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之偏颇。  相似文献   

18.
朗读技巧是每位优秀的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它要求朗读者规范运用普通话语音创造性表现汉语的语言美、文学美和思想美,把静态的书面语转化为动态的富有艺术特质的有声语言,积极创造美的听觉形象,从而使接受者在丰富语感、提高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同时,受到良好的思想教育和文化教育。文章在方法论的平台上,暂且撇开普通话语音的相关问题,归纳出提高小学语文课文朗读水平的几个基本思路,以求得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19.
《手批尔雅义疏》是近代国学大师黄侃从事语源研究实践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系联同族词的方法有:音义结合系联法、"右文"系联法、"声训"系联法、"音转"系联法、类推法等。黄先生综合使用这些方法,系联了大量的同族词,不仅为语源学的研究提供了大量的语言材料,还具有语源学方法论价值。  相似文献   

20.
汉字的形音义一般是密合的,构形重意合,字和词具有相当程度上的同一性,而且占汉字主体的形声字有声符表音,这种构形上的优势是汉字文化区域的形成,汉语词汇不难掌握以及汉字迄今没有走拼音化道路的重要原因;表意性是汉字的本质特点之一,但由此把汉字称为表意文字却失之偏颇,因为此说没有反应汉字构形的多重本质属性,汉字应该是在以事物形体揭示词义的象形文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象形、形声、假借三类而以形声文字为主的语素文字兼音节文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