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社会主义和谐政治建设、构建的前提是承认利益多元和利益分殊.政府要把"以人为本"作为自己一切行为和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即把如何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执政理念,把追求和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作为执政目标,把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实现与维护作为自己执政合法性的基础,把"依法执政"、"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作为自身建设的目标诉求.因此,和谐政治本质上是"公平政治"、"有限政治"、"秩序政治"、"民主政治"和"法治政治".  相似文献   

2.
江泽民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理论有两个重要的特点:一是强调要把实现“政治文明”作为新世纪新阶段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目标;二是强调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3.
在当代世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的形势下,党的“十六大”第一次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党奋斗的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本人认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着重于民主政治建设,构建利益均衡机制以及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竞争机制有机统一的和谐机制。  相似文献   

4.
过分拉大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业已构成民主政治建设的消极因素,影响到民主政治诉求的增长、民主主体力量的发展以及民主价值目标的实现等。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种以公平和正义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它应该而且必须保持对公众利益的公正关切,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以及完善的民主法制环境等。  相似文献   

5.
延安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最辉煌的时期,党不仅积累了建政治国、执政为民的成功经验,而且制定了治理社会的基本方略,为实现社会和谐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成为党构建和谐社会的良好开端。其主要经验是:开创充满活力、民主和谐的一代新风;均衡各阶级、各阶层的政治经济利益关系;建立健康诚信的新型人际关系;依法建设公信廉洁的人民政府。党在延安时期局部执政中治理社会的方略和构建和谐社会的经验,对今天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公平、诚信的和谐社会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
过分拉大的东西部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业已构成民主政治建设的消极因素,影响到民主政治诉求的增长、民主主体力量的发展以及民主价值目标的实现等.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作为一种以公平和正义为价值取向的制度安排,它应该而且必须保持对公众利益的公正关切,为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提供必要的制度供给、科学民主的政府决策以及完善的民主法制环境等.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六大确定了我国政治民主和法制建设的明确目标,其一:“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这是目标的内涵定位;其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这是目标的系统定位,也是国家政治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经济、政治、文化三个子系统和谐有序的矛盾运动,社会由差异、对立走向和谐、同一,并处于动态和谐发展之中。所以当前我国把“构建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在构建“和谐社会”当中,民主政治对于社会的和谐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民主政治可以建立良好的社会基本秩序,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可以规范体制,医治腐败;可以巩固主导意识形态,增强凝聚力。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从“四个现代化怎么化法”的实践层面和问题逻辑出发,提出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明确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围绕着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这一问题,邓小平站在时代的高度,把改革的思想引入政治文明建设,以政治改革作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途径,从而实现了目标取向与实现形式的有机统一,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视野中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命题,并且把和谐社会建设放在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突出位置,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我们党执政能力的主要任务之一,这不但对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党的执政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新的方向。站在和谐社会的高度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使我们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  相似文献   

11.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 ,就把实现中华民族的独立、统一、富强、民主、文明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党在延安时期为夺取革命战争的胜利实行过“战时民主”,在新中国成立前夕进行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构建 ;在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的 2 0年间 ,以群众运动的方式实行“动员性的参与民主”;改革开放后 ,我国民主政治逐步步入法制化的实施阶段。文章选取三三制政权、人民民主专政理论、农村直接选举三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点”,总结党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2.
蒯正明  杨新宇 《南都学坛》2010,30(2):107-113
在执政资源系统中,"社会"一词主要指公民社会。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概念,主要指与政治国家相对应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私人生活领域和社会组织。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党社会资源建设的路径主要包括:建立社会组织、发展社会民主、保障人民利益和促进社会和谐。其对中国共产党社会资源建设的启示主要包括:正确看待民间组织作用,引导民间组织发展;实行民主执政,适应公民社会的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保障人民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民主国家,任何执政党要巩固执政地位,实现政党目标,都必须把合法性作为政治运作的基础。中国共产党也不例外。中国共产党要巩固其执政合法地位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好、发展好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牢记党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切实增强为人民谋利益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坚定性;必须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代表人民掌好权、用好权。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对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谐的党群关系表现在:一方面人民群众信任和拥护党的领导,并把党作为自己利益的代言人和保障自身利益的可靠力量;另一方面党及党的干部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自己行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新的形势下构建和谐的党群关系,要牢固树立执政兴国富民的理念,要不断提高为人民谋福利的能力,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依法规范党群关系,要建立和完善通畅有效的利益表达和政治参与机制,并着力加强执政信用建设。努力提高党的各级干部做群众工作的水平和艺术,只有这样,才能构筑起和谐的党群关系。  相似文献   

15.
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责任型政府与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和内容。这一目标旨在将改革的成果惠及所有的社会成员,体现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最不利者的利益最大化。因而,有效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有很多方式,其中,民主政治作为国家层面的政治价值目标,将成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长效之道。因为,民主政治理念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论基础,民主政治制度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坚实保障,民主政治发展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生机所在。  相似文献   

16.
执政能力与执政价值内在统一于党的执政实践,执政能力是党执政的工具理性,执政价值是 党执政的价值理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价值理念为执政能力规定了价值指向,指明了执政能 力建设的方向和目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方式彰显了执政能力建设科学性、人民 性和合法性的价值向度,执政能力建设必须以实践“执政为民”作为自己的价值立场。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第一次盛会十六大上首次明确提出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随后,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又第一次把民主执政作为执政党建设的目标之一鲜明地提出来。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与民主执政之间有着密切联系。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说明二者之间的内在统一性。一、人民当家作主:价值内涵的统一文明,一般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  相似文献   

18.
在现代中国政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中国民主次第呈现出四层涵义:民主既是一种价值理念,又是一种国家制度;既是一种社会行动,又是一种治理机制。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的核心表征,中国民主在其成长历程中形成了三大传统:即实现民主发展同“公平与正义”、“改革与发展”及“执政与治理”之间的有效结合。现代中国民主之四层涵义与三大传统构成了中国民主成长的深刻历史基础。由此在国家建设与政治发展中实现中国民主四层涵义之间的有机联结,并实现中国民主成长三大传统之间的有效贯通,遂成为当下中国民主建设的两大现实取向。  相似文献   

19.
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成功的实现了在抗日根据地的局部执政,为党在全国范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中共今天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要启示。民主政治的建立是加强政党执政合法性的根本途径,民主政治的发展是提高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民主政治的完善必须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是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前提,没有监督就没有民主。  相似文献   

20.
提高政治公信力与和谐政治的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政治公信力体现的是执政团队的信用能力,是现代民主和法治条件下的责任政府的重要标识,关系到社会政治和谐的实现。我们要在正视影响政治公信力和政治和谐的既有弊端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努力夯实提高政治公信力与促进政治和谐的思想、政治、绩效、规则、组织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